如果沒時間看"文字",我們插入了廣播版。
您點"閱讀原文"也行,我們把它讀給你聽!
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
▶
今日主播:常婷
《費加羅的婚禮》是莫扎特最傑出的三部歌劇中的一部喜歌劇。它完成於1786年,義大利語腳本由洛倫佐·達·彭特(Lorenzo da Ponte)根據法國戲劇家博馬舍(Beaumarchais)的同名喜劇改編而成;德語版本於1790年在柏林上演。這部歌劇從創作到公演都頗具傳奇色彩。
創作伊始,一些嫉賢妒能的宮廷御用樂師就舉報,說莫扎特正在創作一部關於費加羅的歌劇。國王聽說之後,明令禁止;就在莫扎特被禁令逼得手足無措時,彭特找來了好友維茲拉,三人決定:既然原來的劇本中有一些過於誇張的內容,那就先悄悄的進行劇本修改,由莫扎特創作出歌劇的主旋律,然後再合力請求國王允許。
當莫扎特他們幾次三番向國王懇求後,終於得到允許,國王說先看看排練再決定這部歌劇的命運。國王在觀看《費加羅的婚禮》的彩排時,打了一個哈欠之後就又精神飽滿的看為了整部長達4個多小時的歌劇。事後安東尼奧尼告訴莫扎特,如果皇帝陛下在四小時內打上三個哈欠,你的歌劇就完了,不會再有演出的機會了……
莫扎特對自己的創作能有如此信心,參與演出的人員實力超群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據說1786年這部歌劇首次彩排時,費加羅由當時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班努契飾演,班努契的演唱出神入化,尤其是演唱詠嘆調《男子漢大丈夫應該去當兵》時,班努契甚至讓樂隊指揮莫扎特禁不住低聲叫好:「唱得太好了,班努契!」 這首詠嘆調剛結束,站在舞臺上參加演出的所有的人和樂隊的全體成員都情不自禁地對著莫扎特歡呼:「太好了,太好了!音樂大師!偉大的莫扎特萬歲!」
這部歌劇首演的那個夜晚,幾乎劇中每一首優美感人的詠嘆調都被要求重新演唱一次,以至於演出的時間超出了原定時間的一倍。
從劇情上來看,《費加羅的婚禮》反映的是歐洲長久以來封建領主制度之下的的社會衝突。貴族、領主是否依舊享有「初夜權」是這部歌劇發展的一條紅線。博馬舍的戲劇以及莫扎特的歌劇都在描述這類衝突,並對此提出質疑。劇中的每個人都能與當時的每一個社會階級對應:風流的阿爾馬維瓦伯爵對自己的妻子羅西娜已經喪失興趣;遭受冷落的伯爵夫人努力想挽回原先的愛情;足智多謀的僕人費加羅決心要與好色的領主一決高下;而他的未婚妻——美麗的女傭蘇珊娜則是既要忠於伯爵夫人,更要提防著好色的領主;那個青少年的伯爵書童、女中音凱魯比諾純粹就是自己青春幻想的犧牲品。
就音樂而論,這齣歌劇由一系列的詠嘆調和宣敘調組合而成,形式上是典型的十八世紀義大利喜歌劇;然而它的管弦樂配器手法能讓所有交響樂迷都為之傾倒——尤其第二幕那段著名的終曲,更是將莫札特的旋律創作才華體現的淋漓盡致。
劇中的經典詠嘆調有很多,上面提到的《男子漢大丈夫應該去當兵》就是《再不要去做情郎》(Non piu andrai):是費加羅規勸少年書童凱魯比諾時的一段詠嘆調。凱魯比諾無意間撞倒了伯爵的醜事並被主人發現,原本就要辭退他的伯爵這次更加堅定的讓他去服兵役;伯爵走後,凱魯比諾很難過,此刻費加羅象哥哥一樣唱了這段選曲規勸他。
這首樂曲是C大調,分三段體:A段明快有力;B段曲調變得比較溫柔,它帶有宣敘調性質。這是費加羅親切地勸導凱魯比諾不要天天想談情說愛,講究修飾,打扮;然後A段曲調再現,C段又帶宣敘調性質;然後A段再現,最後接尾聲。接下去是雄壯的音樂,到這時,凱魯比諾終於被費加羅說服,愉快地到軍隊去了。
《你們可知道什麼是愛情》(Voi che sapete)則是凱魯比諾的詠嘆調:凱魯比諾這個角色在18世紀30年代還由閹人歌手擔任著,此時由女聲取而代了。這是凱魯比諾被叫到伯爵夫人房間裡去,蘇珊娜讓他把寫好的一首歌當面唱給夫人聽時唱的。
演出中,這一段選曲是用吉他伴奏的,好似一首小夜曲,但內容更豐富,感情更複雜。它把凱魯比諾這個情竇初開,天真的小男孩幻想得到伯爵夫人的愛;卻又羞於表達,刻畫得十分生動細膩。
《費加羅的婚禮》是莫扎特眾多歌劇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一部,是莫扎特歌劇中的顛峰之作,也是中國樂迷最為熟悉的一部,創作於1786年的這部歌劇,是大家認識莫扎特歌劇的入門之作。
(文/茶茶斑竹)
背景音樂列表:
1.序曲
2.愛神請降臨
3.別再做情郎
4. 你們可知道什麼是愛情
5. 別再做情郎(長笛版)
知樂——古典音樂知識文庫
http://www.zhiyue001.com
我是古典音樂的「外賣」。
感謝您關注我,
若您愛我,
請把我告知更多人。
讓我服務於千家萬戶。
點這裡聽高清語音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