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這句話是臺灣身心靈導師賴佩霞在演講時說的。
上初三的川川又一次待在網吧玩遊戲,三天三夜沒回家,到家就被暴打了一頓。他爸掄起一張紅色木椅子,直朝背心而去,重重地落在川川身上,椅子瞬間四分五裂,他忍著痛含著淚不敢哭,眼睛裡滿是害怕和空白,嚇懵了一般,不會躲也不會跑。
接著,他爸又順手拿起了火鍋的透明鍋蓋,不偏不倚地正砸中在了川川腦袋上,頭皮被打破滲出了點血,透明玻璃鍋蓋碎成了一小顆一小顆地渣子,留在頭髮上,濺進衣服裡……本只想好好教訓一下,適可而止,川爸卻似乎越打越來勁收不住手了,川媽在一旁拉都拉不住,護也護不了,直到鄰居敲門,這場戰爭才得以平息。
川爸平時是很愛孩子的,吃的用的玩的,只要是孩子需要的,他從沒有二話。可是,他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脾氣太大,要麼不管孩子,一管起來那就是大動幹戈,任誰都拉不住,讓人看了直恨得牙痒痒。而他這樣的行為就如賴佩霞老師說的那樣,滿嘴說愛,卻又面目猙獰。
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孩子雖已有十來歲,卻也不敢反抗,因為他知道畢竟是自己有錯在先。父母也沒有完全不允許他玩,只是希望他玩起遊戲來時能有個度,最起碼不能幾天幾夜,不吃不喝的玩。
雖然是因為孩子迷戀網遊而引發的一件事,但歸根結底,最深層的原因還是在於其父母。在事情剛出現苗頭時沒有想辦法撲滅,任由孩子發展。平時又很少對孩子花時間用心思,放養著他,等發現問題了就管一下,打一頓,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
如此愛孩子,實則愛不得法!
李雪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說道:
「每一個不可愛的孩子背後,其實都是在呼喚愛」。
缺愛的孩子最是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內向又自卑,少言語多顧慮,內心裡往往儲存了很多的陰影部分,讓他沒有自信,也不夠陽光開朗,而這些陰影可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去修復和療愈。
知名演員鄭爽就是個很缺愛的人。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她說自己是那種很羨慕別人可以大聲哭泣的人。這是因為她的媽媽在小時就告訴她大聲哭泣會干擾到其他人,會招人煩,所以她每次難過的時候就是自己一個人偷偷地哭。
鄭爽還說起自己曾經在學校的一件事,因為自己的身材高挑纖細,同學們都疏離排斥她。而她的做法是讓自己吃胖起來,以便融入進同學們的圈子裡。當老師說她胖了時,她反倒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一個孩子在童年期,都需要一份「無條件的愛」,那就是無論怎樣,你都會愛我。
這是一個人安全感的來源。
一個人是否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被愛感,可以從其平常行為與思想中看出端倪。
網友們都說鄭爽是「熱搜體質」,她說的話,做的事,動不動就直衝熱搜,其中緣由大都是因為鄭爽內心中的不安全感,從而導致她做出一些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
明明有事業,有顏值,有身材,可鄭爽總是會不自信。在戀愛上不自信,在社交上不自信,在演戲中也不自信,而這一切的不自信根源都來自於童年未曾獲得父母的那份無條件的愛。
為人父母者,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肩,不僅是養大的責任,更有愛與教育的責任。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養育好一個健康有愛、心有大任、幸福快樂的孩子該是多麼重要!
愛孩子,就多多給予他(她)耐心和包容;愛孩子,就多多給予他(她)關愛和陪伴;愛孩子,就讓自己每天保持著穩定的好情緒,不急不躁、恬靜安然。
父母的無條件愛,是孩子一輩子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