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 騎車打電話看手機也違法!1月起最高罰50元

2020-12-23 澎湃新聞

新規 | 騎車打電話看手機也違法!1月起最高罰50元

2020-12-22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如今「手機低頭族」越來越多

很多人已經意識到

開車接打手機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操作

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但你知道嗎?

騎車接打電話、看手機同樣危險!

2021年1月1日起

駕駛非機動車接打電話將被納入違法行為

違者最高可罰款50元

為有效消除隱患,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中明確規定,非機動車在道路上通行,駕駛人不得實施瀏覽電子設備,手持接聽、撥打電話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

現場:駕駛非機動車使用手機 屢見不鮮

9月17日,在天津寶坻區,一男子騎行電動自行車時,右手控制車把,左手拿著手機,全神貫注地查看微信消息,直接撞上了前方停車等燈的小客車。最終,公安寶坻分局交警支隊做出事故認定,王某騎車追尾小客車,承擔全部責任。小客車車損3000元,由王某承擔賠償責任。

12月21日14時30分,李女士駕車沿成都道由東向西行至與桂林路交口時,恰巧一輛電動自行車沿桂林路右拐成都道。原本兩車各行其道,誰知電動自行車卻好像失控一樣,衝著李女士的車就撞了過來。所幸李女士及時剎車,才未與電動自行車發生碰撞,電動車騎車人也嚇了一跳。此時,李女士才發現電動自行車駕駛人手中還舉著手機,正放著小視頻。正是因為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邊騎車邊用手滑動手機,才導致車子失控,險些發生事故。

危害:低頭看一眼手機 能騎出10至20米

12月1日《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公布後,記者在成都道與南京路交口現場觀察,發現經常有非機動車駕駛人邊騎車邊使用手機,其中包括接打電話、刷小視頻、刷微信等。其中一位年輕女子甚至邊騎車邊用手機看銷售平臺的直播,根本沒注意信號燈已經變為紅燈,直到交警將其攔下,才意識到自己闖紅燈了。

在隨機採訪的多名非機動車駕駛人中,雖然均知道駕駛機動車不能使用手機,但當問到騎車能不能使用手機時,近五成表示應該可以,理由都是認為非機動車速度不快,不會產生多大的危害。

公安交管部門提示,使用手機會導致駕駛人注意力轉移,反應延遲,單手握把也會使控制能力和緊急處理能力下降。看清楚手機信息最少需要3秒鐘的時間,假如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以每小時10至20公裡的速度騎行,那麼1秒鐘就可以騎行3至6米,而3秒「盲駕」狀態下大約駛出9米至18米的距離,一旦前方出現突發情況,根本無法避免事故的發生。因此廣大市民在駕駛非機動車時,即使是接打電話,也要將車停到路邊不影響通行的地方,千萬不要邊騎車邊接打手機或瀏覽電子產品。

《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實施後 最高可罰50元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中明確規定:

第四十三條:非機動車在道路上通行,駕駛人不得實施瀏覽電子設備,手持接聽、撥打電話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

第五十六條:駕駛人駕駛非機動車上道路通行,實施瀏覽電子設備,手持接聽、撥打電話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警告或者五十元罰款。

公安交管部門提示廣大駕駛人,雖然非機動車比機動車速度慢,但由於分心反應不及時或單手握把控制力弱,遇到突發情況也容易發生事故。而且與機動車相比,非機動車缺少了車身對駕乘人的保護,更容易引起較為嚴重的傷害,提示廣大非機動車駕駛人,行駛途中放下手機,集中注意力,時刻關注前方路況,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出行平安。

再次提醒大家

為了自身和他人安全

騎車時不要使用手機

騎行電動自行車時

別忘戴好頭盔

相關新聞

最新 | 天津道路安全新規!事關所有人出行!定了 | 在天津騎乘電動車不戴頭盔,罰!下月執行!

記者 | 李葉

原標題:《新規 | 騎車打電話看手機也違法!1月起最高罰50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在天津騎車打電話看手機也違法!1月起最高罰50元
    騎車接打電話、看手機同樣危險!2021年1月1日起駕駛非機動車接打電話將被納入違法行為違者最高可罰款50元為有效消除隱患,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正是因為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邊騎車邊用手滑動手機,才導致車子失控,險些發生事故。低頭看一眼手機 能騎出10至20米12月1日《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公布後,在成都道與南京路交口觀察到,經常有非機動車駕駛人邊騎車邊使用手機,其中包括接打電話、刷小視頻、刷微信等。
  • 1月1日起非機動車打電話看手機也違法!最高可罰款50元
    騎車接打電話、看手機同樣危險! 2021年1月1日起 駕駛非機動車接打電話將被納入違法行為 違者最高可罰款50元
  • 深圳出新規 電動車逆行、開車刷微信看抖音罰300元
    來源:南方日報深圳新版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處罰條例11月1日起實施電動自行車逆行罰300元開車刷微信看抖音罰300元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瑋)借鑑發達國家做法,除經過學校、幼兒園、住宅小區等門前道路及內部道路外,小型機動車在深圳道路上超速行駛,但速度控制在每小時60公裡以內的,將不予處罰。
  • 從明年1月1日起騎車使用手機 最高罰款50元
    內容提要: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中明確規定,非機動車在道路上通行,駕駛人不得實施瀏覽電子設備,手持接聽、撥打電話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天津北方網訊: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中明確規定,非機動車在道路上通行,駕駛人不得實施瀏覽電子設備,手持接聽、撥打電話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公安交管部門提醒,違反此規定的,最高可處50元罰款。
  • 明年1月1日起,駕駛電動車有這個「小動作」,查到一律罰50
    、慢速行駛玩手機的人也在增加,但是這樣的行為無疑是非常危險的,對此,明年1月1日起,駕駛電動車有這個「小動作」,查到一律罰50。 這個「小動作」就是騎行電動車的時候手持手機,我們都知道,駕駛汽車使用手機會進行罰200元,扣2分的處罰,而對於電動車的管理卻一直比較寬鬆,很少有人會管,但是,該來的始終會來,
  • 今日起西安嚴查摩託車非機動車非法載客!最高罰5000元
    2020年6月30日,西安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西安市查處摩託車和非機動車非法載客若干規定》,並將報請省人大常委會批准,2020年9月1日正式實行。非法載客三次以上的,可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西安市查處摩託車和非機動車非法載客若干規定》對以下行為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禁止利用摩託車、電動三輪車等車輛非法載客,違者最高可處罰款5000元。禁止利用摩託車、電動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人力三輪車等車輛非法載客。
  • 最高可罰50萬元!廣東新修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21年實施
    《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加大了垃圾分類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單位最高可罰50萬元,個人最高可罰500元。  對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行為,由原《條例》規定的「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提高到「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對個人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對收運單位混合收集、運輸已分類生活垃圾的行為,罰款額調整為「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  在浙江杭州,餘杭區探索「網際網路+再生資源」一站式上門回收模式。
  • 隨意丟垃圾,貴州最高可罰50萬元!
    隨意丟垃圾,貴州最高可罰50萬元!日前,經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貴州省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條例》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 手機聊天記錄可作法律證據!一大波新規5月1日起施行
    據國內媒體報導,2020年5月起,我國一批新規將正式實施,從而影響大家的日常生活,包括:微博微信手機聊天記錄可作法律證據進行民事訴訟;非現場交通違法罰款可跨省異地繳納;從事二手車經銷的納稅人銷售其收購的二手車,減按0.5%徵收增值稅等。
  • 6類輕微交通違法行為「首違免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璇為進一步提升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效率,更好地體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以人為本、依法管理、服務群眾的基本原則,實現執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臨清交警大隊結合臨清市道路交通管理實際情況,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執行城市道路
  • 明年起,廣東扔垃圾不分類,個人最高罰500元
    備受關注的《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近日已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12月23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條例有關情況,修訂後的《條例》共八章58條,突出生活垃圾全過程管理,細化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四個關鍵環節的分類要求。
  • 2020年5月1日新規來了!明天起這一批新規定將實施
    5月1日起,一批新規將實施。  非現場交通違法罰款5月起可在全國跨省異地繳納  為提高執法效率,方便群眾辦事,自2020年5月1日起,非現場交通違法罰款可在全國範圍內實施跨省異地繳納工作。  非現場交通違法罰款是指交通技術監控設備記錄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形成的交通違法罰款。根據財政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的關於實施跨省異地繳納非現場交通違法罰款工作的通知,機動車駕駛人可在全國任意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非現場交通違法行為。
  • 5月1日起,這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生活
    4月即將過去,我們一起走過了2020年的三分之一。5月,又有一批新規將實施:更多電子數據可作為打官司證據,非現場交通違法罰款可跨省異地繳納,二手車經銷增值稅降低…… 這些新規與你有關!
  • 12月15日新零售內參:電商外賣不遵守交通安全最高罰平臺50萬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05374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比1—10月提高0.6個百分點。 ▌電商外賣不遵守交通安全最高罰平臺50萬元 據央視新聞,12月11日開始,《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草案要求,網約配送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根據交通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配送時間、路線等標準和要求。
  • ...的證據、拖欠農民工工資可被追究刑事責任…5月1日起一批新規...
    明天(5月1日)起,一批新規開始施行,給你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法治保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自5月1日起施行。條例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違反規定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執行,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向勞動者加付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賠償金。
  • 打悶包、謊稱有獎……新規施行,商家促銷還有「貓膩」?
    本月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的《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正式施行,對經營者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或者獲取競爭優勢為目的開展的促銷行為進行規範。面對新規,上海的監管部門和經營者準備好了嗎?對於上述行為,新規明確,經營者開展價格促銷活動有附加條件的,應當顯著標明條件;經營者開展限時減價、折價等價格促銷活動的,應當顯著標明期限。否則,涉嫌構成價格違法,由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價格監管法律法規進行處罰。「有些特價菜,原料用完就不做了,沒想到現在還要說清楚什麼時候不賣了。」
  • 隨地吐痰最高可罰25元!
    《條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值得關注的是,《條例》對隨地吐痰、吐口香糖等不文明行為均明確了法律責任,最高可處25元罰款,而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亡原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或者生產經營其製品最高可處貨值金額三十倍的罰款。
  • 日本開車玩手機將被判刑:不分場合玩手機,根本就是大型的作死現場
    開車玩手機已成為了全球各國都頭痛的問題。據北京青年報消息,12月1日起,日本最新修訂的道路交通法將生效。新規對駕駛機動車時操作手機的行為加大了處罰力度,罰款最多增加3倍,如果引發危險,將受到刑事處罰,甚至面臨監禁。除了使用手機外,法規中還包括了禁止駕車人行駛途中注視車載導航儀。
  • 退市新規來了!「1元退市」、總市值低於3億元...多條紅線劃定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對外公開徵求意見。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奧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資本市場迎來「史上最嚴」退市制度,退市嚴格化,「被退市」企業數量將大幅提升。伴隨著退市新規的出臺,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一定要摒棄「炒差」的投機心態,理性選股。
  • 「您已壓實線行駛扣2分罰50元!」響水老司機,請警惕新型詐騙!
    「蘇JXXXXX您的小型汽車壓實線行駛(扣2分罰50元)圖像查看請登錄mcxuhrese11e」各位老司機們,收到這樣一條簡訊,你會不會好奇點進去看一下呢?近日,王先生就因為點擊了簡訊連結,發現銀行卡上莫名被扣了998.6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