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臺 | 退休一年的Fedor Holz都做了什麼?牛逼的人比我們還努力,我們努力還有什麼用?!

2021-02-16 一起poker

在撲克媒體浸淫已久的七仔忍很久了!

現在的觀眾太懶了!看新聞只看標題!

然後就開始閉著眼睛胡扯!

人家Fedor Holz明明說退休的意思是不再當職業牌手,不是不打牌了!

然而每次Fedor一奪冠就一群人叫囂「這逼崽子不是說不打牌了嗎?!」

.

退休的Fedor在這一年做了很多事,多到你不敢想像,簡直是全能超人!

聽完大家回憶回憶,沒退休的咱今年做了啥?(胸口痛)

貼心的文字版

2016年7月Fedor Holz獲得了WSOP 11萬美元買入一滴水的冠軍,收穫了人生的第一條金手鍊,在賽後的採訪中他說「我不想再繼續做一個職業牌手了。」然而。在2017年我們發現Fedor Holz拿了626萬美元獎金,13個FT,5個冠軍。這時一群觀眾叫囂了,這比崽子說退休還不是天天打撲克?之前裝什麼逼?

這位童鞋,你看新聞只看標題的是嗎,那些文章裡面Fedor Holz說的退休是指不再做職業牌手,撲克只是娛樂而已,劃重點,牌還是打的!還是打的!還是打的!只是不再以職業牌手要求規範自己。

最近甚至有記者問他:「你好像沒退出撲克啊?」

FH:首先,人們可能誤解了我說的放棄撲克的含義,我還是會打比賽,像EPT巴塞隆納站、澳洲百萬賽、拉斯維加斯WSOP、EPT蒙特卡羅等等。但我現在打牌的時間其實很少,不過是我當職業牌手時間的5%。你可知道過去四年職業,我只休息過兩次。

Fedor說退休後有更多時間去做喜歡的事,甚至考慮涉足教育領域,因為他覺得:「離開學校後,我們學習的效率非常低下,除非你的朋友中有人可以教你。我一直很驚訝,為什麼人們對於學習新知識的興趣這麼淡!」

好吧,那我們來看看這一年他都做了什麼。

2017年1月,Fedor來到中國上海撈金。大堂課6小時培訓收費6888,當然如果你想包場,老鐵,準備好16萬8888你就可以擁有Fedor 5個小時,人家說了,私人定製,HU還是6max還是比賽,你想學啥你說了算!

2017年2月,他在德國慕尼黑參加了以「人工智慧,自主駕駛和相關汽車技術」為主題的活動。

2017年4月,Fedor推出自己的思維訓練APP【Primed Mind】。這個APP主要是幫助牌手開發大腦的潛能,這是跟他的思維教練一起做的沉浸式的思維培訓。如果你看過我們的公眾號應該知道,前段時間我們翻譯了一些Fedor參加比賽的紀錄片,裡面他有做這一系列的賽前思維培訓,他說這對他幫助很大,可以幫他提高一些勝率。

七仔下載了看看,可能由於外網的關係,還看不到太多實質內容。

2017年6月,Fedor代言走高端路線的服裝品牌,這個品牌製造的高端衛衣主要面向牌手群體,一件衛衣的零售價在1800人民幣左右。Holz發了篇推特,他說:「Noetics的網店終於開啦!都是好貨哦,有限量版,有手工的,質量最好,絕對是打入FT必備神器!」七仔看了看這些衣服,呃...難怪我買不起,這些設計我看不懂!

                                              

網友們紛紛跑去觀摩,求知慾讓他們點進去,求生欲又讓他們逃了出來:「600多一件T恤,這T恤是獨角獸皮做的?!」

2017年9月籤約新公司Party Poker,Fedor Holz說:「自己不會跟那些不考慮玩家利益的平臺籤約(呃...你指的是誰呀?)」

同樣是這個月,Fedor在參加撲克大師賽期間拍攝了6集紀錄片,名字叫《冠軍的生活》,真實記錄了Fedor退休後生活,包括和朋友們租大別野,開趴體,跟比基尼美女打籃球,跟朋友談生意,如何為比賽準備等等,這些記錄片一起撲克已經翻譯出來了,連結在文章底端

2017年10月,Fedor來到澳門打比賽。

2017年11月, Fedor Holz在全球網絡峰會(Web Summit)演講,開場白就是:「我是新時代最成功的撲克玩家之一。」

全球網絡峰會是初創界最大的科技盛會。此次發表演講的人超過1200,Fedor Holz是其中之一,他將藉此機會介紹他首創項目—-Primed Mind。

以上就是他在退休後的一年做的事情,我們發現這個93年的年輕人並沒有選擇海灘休閒紙醉金迷的生活,而是積極投身到各項事業中,正在努力轉型成一個商人,將商業和打牌很好的平衡著,過著自己曾說過喜歡而積極的生活。唉,做這麼多事情,打牌還拿了626萬美元獎金,13個FT,5個冠軍,你還敢抱怨自己忙嗎?有Fedor忙?扎心了老鐵!

這個今年才24歲的少年如今職業線下累積獎金已經超過2336萬美元。但我們只看到了他的成功,卻不知道他在2012年退學時的迷茫和壓力,他說「最開始的壓力來自於學習成績太好,人們認為我應該在其它方面也很優秀,我學的是信息學,退學的原因有很多,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沒有當初認為的那麼優秀,這很讓人沮喪。」他也曾從1毛/2毛級別打起,當時和很多人合租,身上資金不到1000歐元。他學習理論,看視頻,溝通,論壇討論,找教練,和朋友談牌。用很多時間復盤將精力用於了解遊戲的結構,發現其中內在的規律。

這世上沒有誰是隨隨便便成功,你所看到的天才背後都是成千上萬日日夜夜的努力熬成。

什麼?你說天才都這麼努力,我們這些屌絲努力還有什麼用?

好了文章下方給我們留言說說你心中的Fedor Holz是什麼樣的?

冠軍的生活紀錄片


中文視頻 | Fedor Holz:退休後的職業牌手如何為現場錦標賽做準備

中文視頻 | Fedor Holz:退休後的職業牌手如何為現場錦標賽做準備(2)

中文視頻 | 看看Fedor Holz的生活,就知道為何這麼多人想當職業牌手

視頻 | Fedor Holz竟然花300美金/小時學思維課來提升ROI!重點是竟然有效!

視頻 | Fedor Holz如何為10萬美金豪客賽做準備,一開場我就醉了

視頻 | Fedor Holz 在FT之前竟然花十幾個小時研究對手?!

往期節目

電臺 | 萬年金剛單身狗落落打頭陣;Fedor Holz來澳門跟中國玩家打現金輸幾十萬?

電臺 | 傳奇就是傳奇:Phil Ivey三天贏1600萬拯救撲克圈老炮兒

相關焦點

  • 腦癱患者當銷售員,一年賣出20多萬美元,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在鼓勵他人的時候,常常會用這樣的比喻,你看那些比你優秀的人都這麼努力,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但是,多數人的潛臺詞卻是,既然對方比我優秀又比我努力,那麼我比對方差也很正常,沒什麼丟人的。其實,這都是給自己的懶惰和失敗找藉口。換個方式說,那些比你條件差很多的都在努力,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 我們努力一生為了什麼?
    但是最近偶然看到這兩部電影在奧斯卡上都獲獎了,所以出於好奇看了看。 說實在的,這兩部電影看完,非常的壓抑,兩部電影的相似之處都是寫了處在社會底層或者社會邊緣人物的悲慘命運。我今天不是想寫電影的影評,我只是想寫,看完這部電影我想到了什麼。
  • 明星都在努力考事業編,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有能力,還在不停地努力,普通如你我這樣的人,還有什麼理由、什麼藉口不努力呢?但是她卻開啟健身模式,不僅很快甩掉肥肉,還把腹肌練得完美無缺。不缺錢也不擔心事業發展的張歆藝,都能夠讓我們為她的身材驚豔,這對於處於社會底層掙扎的我,不異於當頭棒喝。
  • Fedor Holz對話丹牛,昔日對手成戰友!(附完整視頻)
    因為不允許玩家重購,所以第一周的玩家底池並沒有打破保底底池,其實還是誘惑不夠,我們需要作出讓步或有所妥協。於是我們將獎池提升到30萬,又提升到40萬,最後到50萬,流量迅速暴漲,速度之快讓人無法想像。Fedor Holz:你打WSOP的時間加起來應該比我的年齡還大吧!你一般都會做哪些準備工作?
  • 「劉昊然考編成功」,明星都開始考編了,你還有什麼資格不努力
    雖然這上面的名字是「劉源」,可是熟悉劉昊然的人都知道,『』劉源「其實是劉昊然的本名。劉昊然僅僅是現在演繹所用的藝名,並不是他真實的名字。,你還有什麼資格不努力看到這樣的消息,雖然是件喜事,但是多多少少的讓白熊有了一些危機感。
  • 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連小偷都有了職業規劃!小偷都可以這麼用心,都這麼努力上進!貌似他的人生方向錯了,目標都是錯,應該先學學法律!廣西小偷兒流竄到浙江,你也是沒誰啦!廣西的小偷個個都是人才,只是沒有走正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兩面,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都一樣!
  • 對話盧世昌:電臺退休後的公益人生 | 圍爐 · CUHK
    報紙要寫出來的,用文字去表達,電臺是用語言去表達。可是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幫人家,其實都要有一個愛心。以前有人問過我為什麼做電臺會做老人節目,一做二十幾年了。為什麼我一直都沒離開過五臺,有人跟我開玩笑說,應該沒人可以代替我去做老人節目,我是這樣安慰自己。而且老人家很喜歡我,他們把我當自己的家人一樣的。至於分別,什麼服務也是用愛去出發的,我覺得沒分別,所以我做得很舒服。
  • 你這麼差勁,還努力幹什麼
    「我不想努力了,反正工作也就這樣了。」「我不想努力了,反正我也就這樣了。」……努力幹什麼呀。中國第一不缺人,第二不缺人才,再怎麼努力,也不過是被捲入洪流中的那一尾小魚,與其和一群「優等生」爭得頭破血流,不如活得隨心所欲一點。
  • 聽了總書記這些話,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習近平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感動了無數人:「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實現夢想,無疑是人生的幸福。但任何夢想都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否則也不能稱之為夢想了。實現夢想就要努力奔跑。同時,也只有不停奔跑的人才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 如果努力都要被嘲笑,那還有什麼值得被讚揚?
    他回答,首先還是要傳遞正能量,作為有影響力的人應該以身作則,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這就是為什麼一直說,你可以嘲笑我,但不要去嘲笑努力的原因。因為如果你告訴所有孩子,努力是錯的時候,那所有人都不努力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會變成一個負能量。
  • 孩子不是我們努力的藉口,更不是我們的附屬品
    我回他,要啥子理想,先填飽肚子,都過得好再說。然後他又問我,如果要填飽肚子,為什麼你不堅持一份穩定的工作,一直到退休養老。這一回,我是真的被嚇醒了。貳在我們這樣的小城裡,有央企國企,有公務員事業編,只有這種才是老輩人眼中的穩定工作。其餘的事情,一切都是不務正業。
  • 努力的人和不努力的人發朋友圈有什麼不一樣?
    前幾天他又發了個動態:凌晨2點還在公司做項目,掉頭髮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領導那天看了他的策劃,內容繁瑣,條理不清晰,還不及一個實習生的作品,完全不能用。其實經常看他曬加班,領導早就留意他了,但真正用心工作的人不會屢次犯下同類低級錯誤。明明沒做出什麼好成績,卻一直抱怨工作太苦太累,這樣的成員要來何用?
  •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還是追夢人
    9月30號晚上去看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全程都沉浸在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當中,跟以往任何一次看電影的感受都不同,屏幕當中放映的都是滿滿的回憶和青春,霎時間感覺到時間行走的力量。對於香港回歸這樣的大新聞並不太明白到底意味著什麼,現在想來印象很淺,那個時候的自己在盼望著早點長大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我們每個人都欠自己一個努力的模樣
    綏濱大米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不同,有的人性格溫柔,特別招人喜歡,有的人呢,性格暴躁身邊的朋友自然會少了些,還有些人調皮搗蛋,有的人幽默搞笑。因假期打仗被學校勸退了,他被迫去了哈爾濱打工,他在哈爾濱究竟經歷了什麼,我並不知道。只是再見到他的時候,發現那個曾經愛笑愛玩,愛扯淡的少年變成了一個成熟穩重的人。他這一番變化,讓我在沒見到的時候對她說的那些話都悄悄的咽了回去。之前叫我外號兒的他,已經把我的外號兒改為全名。我很想問她經歷了什麼,可他什麼都沒有告訴我,只是說你現在不學習,以後離開了父母吃飯都難。我真的被他的變化所嚇到。
  • 十月新的開始,讓我們迎接新的挑戰,讓我們一起努力
    我們轉眼一想今年我還要三個月的世界,就有事新的一年了,這一年我們什麼都沒有得到,留下的慢慢的遺憾,有可能是我們努力的太少,所以沒有得到機會,也許是我們操之過急了。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希望一切美好的都可以降臨在我們身上,我們都希望我們什麼都不用幹,就可以得到一切自己需要的,但這些只能存在於幻想當中,現實是不可那給一個不去努力的人他所需要的一切。
  • 一天播放量就破千萬,這個日本人都在努力宣傳,我們還等什麼
    半年來,我們見證歷史、被歷史所裹挾,同時也在創造歷史。還記得一條武漢空城的視頻,讓多少熱愛這個城市的人彈幕刷滿了淚目。這一切值得被記錄。而它的導演,竹內亮,一個常居南京的日本人,用他的鏡頭記錄下了疫情期間的南京和南京人的日常生活。
  • 我們都在努力地活著
    但是,你要問我「活著」為了什麼?我可能只能給你帶來有「自我」色彩的解釋。 其實每個人的活著都是帶有目的地活著,今天的話題我更傾向於一種活著-苟且地活著。今天我便結合近期的幾個熱點事件來跟大家尋找一下各自的「活著」。 員工加班猝死事件。隨著事態的廣泛關注,加班的話題也隨著而來,很多的企業加班致死案件也被抄底。實際上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加班」這個話題上,因為你也在對眼前的加班制度不接受,所以我們站在了討伐加班制度上。
  • 眾生皆苦,我們都在努力活著——《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想,在這類案件之中,輿論媒體的影響力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每一個媒體人應該肩負起真實、客觀、嚴禁的責任。其次,是被害者與施害者之間立場的矛盾與衝突。很少有電視劇讓我們站在加害者家庭的角度來看待他們的處境。在許多人看來,李曉明夫婦是罪有應得,他們應當為自己的兒子李曉明犯下的錯誤承擔起責任。可是被貼上了「罪犯家屬」標籤的他們,又能做什麼呢?
  • 楊冪:清醒的人都在努力活著,無處安放的焦慮,我們到底在急什麼
    聽完選手發言後,楊冪這樣說:「雖然很多人都說自己是人間清醒,但未必是真的清醒,我覺得清醒的人都在努力地活著。」努力活著,用力奔跑的人,焦慮是追不上的。每個時刻,人們都會對當前的困境產生焦慮。同宿舍的小花還沒我好看,憑什麼嫁了一個富二代!我怎麼還沒出名?我是金子,是你們這些人蒙蔽了雙眼,看不到我的閃光。少年的焦慮在於想得到他人的肯定,企圖用別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春耕秋收,一個種子需要經歷四季,才會成熟。
  • 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對不少人來說,把上一年的新年計劃拿出來拍拍積塵,嘿,又跟「新」的一樣!一年又一年,想減的肥肉只增不減,想去的遠方總沒時間,想學的技能壓根沒碰幾回,想談的戀愛不知意中人會何時到來……我們習慣了在「原諒自己」中作別過去,而新年的伊始之所以令人興奮,就在於全新的365天是那般鮮活飽滿,好像又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為立過的flag找個藉口「明天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