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有錢)才看錄像帶,我們小孩(沒錢)都看有線電視。」
所以,如果你穿越回上世紀80年代的街頭,抓住一個70、80後的小孩問他最熟悉的香港明星是誰,多數不會是演電影的林青霞、鍾楚紅、張曼玉,而是有線電視裡的女主:翁美玲、趙雅芝、米雪……
因參演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天空」板塊舞臺劇《晚安,媽媽》,米雪來到上海。這位眼波流轉的女演員,已經演了快半世紀的戲。
入行48年不作計算
上世紀80年代的小孩大都有那樣一本本子,上面抄滿喜愛的電視劇主題曲,貼滿香港明星的不乾膠(粘紙)。
香港明星,在那個出遠門不容易的年代,代表了遠方的世界。米雪是「不乾膠女王」,在當年大眾眼裡,幾乎代表了「香港明星」,作為第一部引進內地的香港電視劇《霍元甲》的女主演,她在當年家喻戶曉。
和米雪從不乾膠聊起,「不乾膠?我當然見過。香港沒有的,1970年代陸陸續續接觸到內地影迷,拿著不乾膠、掛曆來給我籤名,後來還出過一種閃片卡嘛,我都見過。」米雪說話含著笑,普通話發音標準、速度不快、輕輕柔柔的,「我自己也有收集,收一點點。」
那時的米雪在香港過著一年要拍兩百本雜誌封面的生活。電視臺的戲已經要熬夜趕,趕完夜戲,雜誌社編輯在影樓等著她,等她人過去就開拍。「你們看到的照片很多都是半夜去拍的。人家找我,我有求必應,一年拍了兩百多本。」
米雪對《上海電視》雜誌這回的來訪,只提了一個要求:「請你們的攝影帶一支燈放在我的面前。」
她要一個靚靚的光,她知道打光這件事是掌握在攝影手裡的,此外對來者要問什麼問題,記者是不是了解她,再沒有任何的過問。不愧是一年拍過兩百本雜誌的米雪。
米雪後來對《上海電視》雜誌來訪拍照都表示滿意
汪明荃剛在香港辦入行50周年紀念,米雪沒夠50年,其實也有48年了……「是很久了,但我自己沒計算過這個數字。生活就是這樣子咯,我很少去計算什麼的。」她說。
和汪明荃一樣,米雪的48年,是不停工的48年,她沒有隱退再復出的那一套,順流逆流中一路至今。
這次參演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天空」板塊舞臺劇《晚安,媽媽》,雖是米雪第一次演舞臺劇在內地巡迴,其實她80年代已經在香港演出舞臺劇了。
當時是和羅文、汪明荃一起演《白蛇傳》,她演青蛇。當年的風採只能透過留下的照片和點滴影像去懷想。
舞臺劇是每晚僅此一次的現場感受,演員要一次次在舞臺上經歷劇中故事,其實並不是每個明星都拿得出時間精力去演舞臺劇,米雪在80年代可是一次性面前堆著七份工作合約的人,她肯接。
「我想我是真的愛演戲。《白蛇傳》有羅文汪明荃,沒有道理不接。我們三個演,吸引更多人進戲院看傳統文化,也是好事。」
說至傳統文化,米雪近年還演粵劇,不是玩票,她與蓋鳴暉在新光戲院登臺演《相如追夢》。「戲曲沒有十年功是不能上臺的。一開始請我真不敢去,再三說了,我才接。苦練三個月,才敢上臺。」那出戲裡米雪不止演女角,還有男裝的戲。上臺無差評,確是下了苦功的。
在《晚安,媽媽》裡照見現實
《晚安,媽媽》也演得如履薄冰。一開始劇本拿來,雖有普利茲得獎的光環,但兩個人撐起一臺戲,她猶豫過。但實在喜歡焦媛,喜歡這個劇本,咬牙接下。
「在演的過程裡,我也是一種學習,改變自己,因為整個故事教育我們……」這就要說到《晚安,媽媽》的故事:夜晚臨睡之前,女兒跟媽媽說我要自殺,一番長談後,女兒依然開槍尋死。這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劇情,但米雪與焦媛有共識:血淋淋的結局是要提醒每個人好好去愛去生活,不要到了悲劇無法挽回時才驚醒。
米雪在生活裡並未結婚生子,但她說:「只要有愛,就會懂得母親、母性。」在生活裡她操心弟弟妹妹還有弟弟妹妹的孩子,儼然是大家的母親。
然而《晚安媽媽》演下來,讓米雪感受深的還有焦媛身上女兒的戲,她看著劇中女兒,會反思:「小時候媽媽跟我說的話,我是不是真的懂呢?」
米雪自認已經是懂事體恤的孩子,她出生在一個父親不止一位妻子的舊式大家庭,分外懂得體恤母親的不易,也造就她早熟的個性。
母親在當時對米雪進演藝圈是百分百支持,這讓米雪更嚴格要求自己,她最記得母親當時的交代:「你要好好愛護自己去孝順父母。」
米雪因此拍武打戲小心翼翼,冷天趕戲注意保暖,遇到大魚大肉也不亂吃,她一直想著,我要留著好身體照顧父母和弟弟妹妹,我是不能生病的。
米雪也很小就知道要聽老人的話。「因為我不想吃虧。」她很年輕時就和長輩做朋友,自認學到很多。比如熬夜臉上長痘,老演員跟她說:「衝花旗參喝啊。」一喝果然好。這是不在片場幾十年的人不會知道的秘訣。「聽老人的話,絕對使年輕人受益。」
煩惱來了正面地去解決
米雪自己不是沒有碰到艱難時刻的人。相愛相守多年的男友尹志強患癌症,2010年去世,生離死別,人生最痛。
「父母至親的病痛、兒女的學業、事業的起伏,一定影響你的心情的。但煩惱來了,要正面地去面對,去解決。比方多跟正能量的朋友待在一起咯,你看你哪個朋友她離婚了,還開開心心出來招呼大家吃飯,這樣的人就好!做人最重要是開心。」不期然米雪說出一句被網友評出來的TVB經典臺詞。
她又說了一句原創的:「被人打一巴掌一定痛的,痛了趕快找方法去處理。」
和長輩相處聊天也有助於正確認識生活。「比如我以前常和達叔曹達華聊天,我小時候就看他粵語長片,曾經那麼紅的大明星,老了還在敬業地演戲。他經歷過打仗,常說自己那麼苦也沒有死,日子還有什麼過不去的?」米雪輕輕地說,「不過,現在他也已經去世了。」
米雪說起去世這件事時不是悲切的,而是帶了一種能量。「人生要做好預防——有錢時預防沒錢;有名望時想好沒有名望怎麼辦;很紅的明星也會不紅的……想好之後,我的答案就是我要進步,我要學習。」
米雪演舞臺劇、演粵劇,從女主角演到阿姨媽媽的配角,把這些角色也演出自己的光彩。08年,她在《溏心風暴》中演紅姨——戲裡讓人恨之入骨,戲外,米雪得了「萬千星輝」最佳女主角大獎。
她談紅姨:「壞人也有好的一面。我那角色,因為老公承諾我不回到原配老婆那邊,他沒做到,我就恨啊。我沒有去找小三小四,我就復仇,用自己的方式愛老公。小孩功課沒做好你打不打?老公承諾沒做到我打不打?」
米雪說起紅姨,眼裡突然有了紅姨的「兇光」,「紅姨是壞,但她愛老公愛兒子女兒又是好的,所以街坊們喜歡我咯。」
《溏心風暴3》即將上線
目前《溏心風暴3》已拍完,11月27日將與觀眾見面。《溏心》成為米雪近年的代表作,一眾戲裡演員戲外相處猶如一個家庭,哪怕熬夜拍戲也開心,等戲的時候就聊天,並不覺得辛苦。
關於《溏心3》,米雪稍作劇透:第一部是鮑魚之家,第二部是月餅家族,第三部是奶茶家族。她演出的角色是一個富貴之家的太太,多年來一直有一戶草根家庭對他家昔日的救助感恩,但身份地位的懸殊,他們並不在心裡看重他們。
但風水輪流轉,昔日草根奶茶家族崛起成為大富之家,米雪所在貴族家庭卻沒落了。人性與人心在此時發生了扭曲……這是很現實的故事,也很有寓言色彩。米雪說她與觀眾一樣期待它的上線。
當不乾膠不知多少年前就消失在我們的生活裡時,當年的「」不乾膠女王」也蛻變成了眼前這個帶著慈悲的長輩級女演員。
在結束採訪時,她細心問我哪天來看戲?又叮囑了一件事——
「年輕時真的不會都懂的,比如我媽媽以前老花眼,我以為自己很懂事了,說媽媽我給你錢,你去弄個好看的眼鏡嘛。我現在自己老花了才知道,原來看不見是那麼可怕的事,年輕人不會知道,真的看不見是那麼難受的,我們要的不是錢……希望看完《晚安,媽媽》,你回家可以抱抱你的媽媽,不是這一天,是以後都要這麼做哦。要讓媽媽開心,做人最重要是開心嘛。」
最重要是開心嘛……
聽了很多次的臺詞,第一次聽到那麼暖心。
- - - - THE END - - - -
▼
長按添加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