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叫《號外》的香港雜誌拍了所有明星的半luǒ照.

2021-02-20 TenGuSan

那天偶然在東京的神保町的舊書店看到20本一套的香港《號外》雜誌,看看封面我就慚愧地低下了頭。

去年在東京神保町舊書一條街瞎逛的時候在一個不起眼的書店裡看到20本打包的香港《號外》雜誌,我被封面那一張張港臺巨星年輕而鮮活的臉吸引。

後來一查,當時還是《號外》雜誌臨近第500刊,而且他們正在做一個歷年最中意封面評選,發布了從1980年到2017年間的雜誌封面圖。在他們的官方網站上,我把那些中意的封面一張一張下載下來。

1976年,陳冠中與丘世文、鄧小宇、胡君毅一起創辦了月刊雜誌《號外》。——這份最初叫做「The Tabloid」的雜誌,從第一期到第五期都是用報紙印刷的、不正規、粗糙,像是街頭小報。上圖就是「創刊號」,而下圖是兩周年特刊, 那時候已經發展成了一本雜誌,《號外》也有了初版LOGO。

兩周年特刊的封面男子是香港著名電影美術師,張叔平。他基本上就是王家衛的御用,《旺角卡門》《花樣年華》等等,最後《一代宗師》讓他一舉拿下那一年的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獎。

直到1977年初,《號外》的英文名字才改為「City Magazine」。還沒有進入80年代,香港的封面攝影和時尚攝影已經發展到上圖的樣子,今天的時尚攝影,從攝影方式到視覺傳達,從美術到造型到妝面,和40年前比,真的有什麼質的進步嗎?

後來這本雜誌的LOGO、開本大小都有過變化,但沒有變過的就是他們對封面攝影的審美取向:前衛、大膽、搞明星。就是在我們雜誌的封面上,明星都得按照我們想的來。雜誌是產品,而創作是藝術。說句不好聽的,幾十年前能搞雜誌的人都是「文化人」,那時候的主編都是高級知識分子。

1983年這本封面是成龍的一期是將雜誌開本變大的第一次改革,在純粹的背景前拍攝一個沒有duangduang特效的成龍。

1984年雜誌從8港幣漲價到10塊,但無論如何,1984年的周潤發還不是小馬哥。他和趙雅芝一起演了讓大陸萬人空巷的無線TVB電視劇《上海灘》,而後演了一些愛情電影,所以那時候發哥的人設定位並不是又兇又帥的江湖大哥。

那時候的周潤發並沒有很紅,他參演的電影票房並不是特別好。可是,這張封面裡塗滿泡沫的頭髮,真誠的笑容,"高調"的色調,一定迷倒了當時的萬千少女。如今,哪個小生(或者他的經紀人)會拍這種造型的照片?

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周潤發的洗頭照、梁朝偉的脫衣照、劉德華的半裸照還是吳彥祖的全裸照。男明星的脫有時候比女明星的脫還要來得更有商業價值,因為男性身體吸引的是兩性,同性的吸引甚至比異性吸引更加強烈。

2年前,我看過一個國內一線著名時尚攝影師的採訪,他給一個二線小鮮肉拍攝封面,場景在一個很破舊但是很復古的上海老酒店裡。攝影師讓鮮肉半裸上身拍一張身上溼溼的出浴照片,經紀人阻攔。

攝影師退了一步:那你穿個打底襯衫,襯衫打溼,頭髮打溼。經紀人還阻攔。說:對不起啊,X老師,我們不能拍這種的。

攝影師把相機交給助理,點上一根煙突然大罵:我草泥馬!你他媽是誰啊!?你家的藝人他的職責就是他媽賣肉!你裝什麼逼?你以為他的封面能他媽比的賣得出去?

我無意說大尺度就是好,而是以前《號外》雜誌那個時代的男藝人以及他們的公司和團隊明白什麼是藝術,什麼是商業性,什麼是多面的人設,而不像現在的某些人一竿子認為露個肩膀就是情色,看見大腿了就是流氓。


而且那時候藝人尊重創作者,

創作者也尊重藝人,

並且大家都尊重市場規律。

你能看得出來這個摸著自己平胸的女人是「許仙」葉童嗎?

如今的雜誌封面會登這種半張臉的明星照嗎?

1994年以「魔巖三傑」(竇唯、何勇、張楚)為代表的內地搖滾藝人在香港紅磡的演出震驚了海內外,95年《號外》的封面上一張「魔巖三傑」+唐朝樂隊的照片成了記錄那個時候中國搖滾最風光的照片。

1985年張藝謀居然登上了《號外》雜誌的封面,而且還是半裸。其實是因為同年他憑藉他主演的電影《老井》獲得了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影帝,對,你沒有看錯。張藝謀是國內第一個拿國際A類電影節的男演員。

我在讀電影學院的時候上「電影史」的課,老師說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們為了吸引大家買票進電影院看電影,為了吸引大家租錄像帶,所以海報弄得很「血腥」。無論是海報上的照片還是上面的文案都很撩,有時候甚至是非常的直接。


比如男女主角在井下做愛,電影史上從未這樣表現過……比如著名導演張藝謀「激情演繹」。可見那時候文化尺度還是相當開放的。

最後幾張留給哥哥張國榮。

那個時代的攝影師用膠片拍攝,那個時代的攝影沒有過分的後期。那個時代的巨星們不僅年輕,而且清澈真誠。張曼玉就是張曼玉,李嘉欣就是李嘉欣,錯不了。攝影器材在進步,而技術和審美在退步。攝影師沒有創造力,模特也都「噤若寒蟬」,所以最後大家使著一樣的濾鏡磨皮,擺著一樣的pose拿著同樣的表情,拍出千篇一律的臉。不是愛懷舊,確實是我們經歷過一些美好。


 給個星標關注唄 

 往期精彩推薦 

 我的更多作品關注 


相關焦點

  • 《龍虎豹》與《號外》:香港的黃金時代
    邱世文加入之後,他在鳳凰新邨的家很快成為了「號外人」頭腦風暴的聚點,每月的編輯會通常在這裡舉行。 劉天蘭攀車邊算是「號外第一代」主創,與這本雜誌的緣分一數就是幾十年。當初被這本雜誌吸引,冥冥中是和「號外人」有某種化學作用。
  • 超高水準的《號外》封面照,每一張都想私藏!
    42年,500+期,這本堅持到現在的雜誌本身就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 據說,香港明星不為人知的一面,都在這本雜誌裡了
    萬萬沒想到,竟然有一本這樣的雜誌,收錄了我們未曾見過的明星姿態!
  • 風華絕代的男人——哥哥張國榮的這三次封面造型
    張國榮曾三次登上《號外》雜誌封面。在香港經濟、文化、娛樂和時尚產業各方面百花齊放的歲月,這本雜誌,於70年代誕生,見證了香港文化生活的變遷;其中那些設計前衛的明星封面形成了一種美學風格,記錄了一代又一代難忘的共同記憶,那時當紅明星以大家意想不到的造型出現在《號外》封面,留下了許多經典的瞬間。
  • 【娛樂解碼】深扒香港娛8大娛樂雜誌與明星們的關係
    在香港,大大小小五花八門的娛樂雜誌能有30多家,今天科普的均為娛樂雜誌即娛樂周刊(日報娛樂版不含其中),在香港最出名的娛樂周刊就是以下這幾本《壹周刊》《東周刊》《忽然一周》《3周刊》《8周刊》《快周刊》《東方新地》《一本便利》《FACE周刊》(其中有停刊或更名)。
  • 這本雜誌,記錄了香港時尚的黃金年代
    《City Magazine》在延續《The Tabloid》時期先鋒朋克精神的同時,探索著關於這座城市的一切,包括明星、時裝趨勢、青年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毫不避諱地探討著社會現象與政治,成為一本具有時代意義的、真正屬於香港的「城市」雜誌。
  • 八一八狗血的香港八卦雜誌!
    進入主題前,圈妹先給大家說一下八卦雜誌為啥要叫「八卦」? 八卦雜誌嘛,當然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消遣讀物,很多人說「八卦」最初來源於粵語,指一種不無煩瑣主義的生活態度。(圖片來源:羊城網)香港的第一本娛樂雜誌還要從《明報》說起,沒錯,就是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創辦的那個《明報》!
  • 鄧小宇,和他的香港精英年代
    這是品位,也是身份,甚至是錢瑪麗表達愛意的手段。 電視上狄波拉經常煲湯給男主角喝,是方式之一,but that's not my way。每次我去美國,我必定替 Andy 買一打半打 Calvin Klein、Ralph Lauren 恤衫和外套,更替他辛辛苦苦揀新款的運動褲、運動恤。
  • 廣東話「山卡啦」「滑lu lu」原來有正字!一起來學習!
    2.陷辦難意思指全部、所有,寫作「冚唪唥」都得。用「陷辦難」取代「通通」,說起上來更地道、更有霸氣 eg.「呢啲錢『陷辦難』都係我㗎!」3.滑lu lu「滑lu lu」這個形容詞我們經常提到,可寫成「滑捋捋」,形容口感又滑又軟的啫喱、豆腐最貼切不過。
  • 這本香港雜誌,想幫你找到生命中的優先順序
    在消費主義盛行的香港,香港資深出版人黃源順(Peter Wong)亦在千禧年後開始關注自身健康、探索永續生活的可能性。執掌過多本時尚與文化類雜誌、報紙的他,有感於雜誌業的過度商業化,同時也希望通過雜誌來推廣「文化創造者」的理念,在他50歲來臨之際,於2014年3月創立發行了自己的雜誌《Magazine P》。
  • 許光漢爆紅後首本雜誌解封,彭于晏、蔡徐坤與易烊千璽都上過封面
    是的,比起《Esquire時尚先生》《智族GQ》來,這本叫《出色WSJ.》的雜誌,可能算不了啥,但給你看看他家今年的開年刊封面是誰——是把這本雜誌賣到斷貨,加價百分之二十都還有粉絲趨之若鶩的四字弟弟易烊千璽。
  • 香港八卦雜誌,一部全民吃瓜實錄
    意外成軍的香港狗仔隊1991年,八卦雜誌《東方新地》找周星馳拍過一則宣傳廣告,廣告詞是醬嬸滴:「這本八卦到你頂不住的《東方新地》,不僅八盡娛樂圈的事,就連國事、家事、大事、小事、有事、沒事,全都爆給你聽。
  • 5分鐘快速了解這家英國老牌獨立時尚雜誌
    這是《Dazed》第二次推出中文版,此前於2016年與國內出版集團栩栩華生合作試圖進入中國市場,但最終因未披露的原因撤回合同。《Dazed》也是第一本讓殘疾模特登上封面以挑戰人們對美的偏見的時尚雜誌。下面就和號外一起欣賞《Dazed》的往期封面,感受它獨特的魅力吧!
  • 香港《YES!》雜誌停刊 網友嘆:一個時代結束了
    ,這本雜誌走過的23年半,看看是否能翻出你們的年少回憶!  A  史記從《YES!》到《YES!!》  噪威水史:熱賣省港澳,波及內陸城市噪冷知識:創刊時《YES!》只有一個感嘆號  《YES!》是一本以香港青少年為主要閱讀對象的雜誌,由倪震與邵國華創辦於1990年—創刊時的刊名為《YES!》,比後來少了一個感嘆號。
  • 這是中國第一張明星自拍雜誌封面
    緊隨其後的是鹿晗、楊洋、黃子韜,又一次前4名被鮮肉拿走,不知道女明星們看了是不是覺得「生不逢時」?因為他本月的封面,可是中國第一位明星自拍雜誌封面。所以本期榜單,讓我們從獲得亞軍的鹿晗說起~亞軍:《GQ》鹿晗 票數:7725封面品牌:BV本月《GQ》雜誌封面大片還沒發出就已經引讀者熱議了!因為這麼重要的雜誌封面,竟然是來自鹿晗的一張自拍照。
  • 我的偶像拍這本雜誌!健美雜誌珍藏偶像們的健美體態
    韓國男性健美雜誌Men’s Health時常找來大家熟悉的偶像團體成員或是演員擔任封面人物,不過在找上他們拍攝的同時,也會讓他們開始進行飲食管理以及運動計劃,呈現最棒的體態,
  • 中國,香港,新西九龍文娛藝術區(WKCD) / revery architecture和ronald lu + partners
    revery architecture與ronald lu & partners合作,為香港新西九龍文娛藝術區(WKCD
  • 邱淑貞女兒沈月,拍雜誌花絮照曝光,顏值氣質不輸媽媽!
    邱淑貞作為香港80年代氣質出眾的美人之一,年輕的時候可以說是十分驚豔,外形優越,演技出眾。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人喜歡她,雖然已經52歲,但顏值風韻猶存。邱淑貞不像其他明星一樣,結婚生子後退出娛樂圈,所以網友也就很少看到她。邱淑貞女兒沈月,拍雜誌花絮照曝光,顏值氣質不輸媽媽!
  • 「不乾膠女王」米雪 一年拍200本雜誌封面是什麼感受?
    香港明星,在那個出遠門不容易的年代,代表了遠方的世界。米雪是「不乾膠女王」,在當年大眾眼裡,幾乎代表了「香港明星」,作為第一部引進內地的香港電視劇《霍元甲》的女主演,她在當年家喻戶曉。那時的米雪在香港過著一年要拍兩百本雜誌封面的生活。電視臺的戲已經要熬夜趕,趕完夜戲,雜誌社編輯在影樓等著她,等她人過去就開拍。「你們看到的照片很多都是半夜去拍的。人家找我,我有求必應,一年拍了兩百多本。」
  • 這是一本我們對它又愛又恨的雜誌
    ,AKB系的戀愛禁止與男偶像應該需要保持單身這一不成文的規定也使得這兩家對於媒體管控較嚴。這也算是文春的惡趣味吧這一舉動令TOKIO的國分太一也很驚訝,說這不像是爺爺平時的作風。果然,能激怒爺爺的只有文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