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發現的這片國內最古老「森林」,比恐龍出現還早2億年

2020-12-22 新疆馬南

國內最古老的森林有多老?它們分布在哪裡?長什麼樣子?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研究團隊對外宣布,他們在新疆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一片荒漠草原上發現了大量年代古老的植物化石群,研究團隊通過現代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顯示,這片植物化石群的年代距今已有3.71億年,是國內目前已知最早的森林,它們的形成時間比遠古森林大規模出現的時代(石炭紀)要早1000多萬年,比恐龍出現的時代還要早2億年。

枝蕨類植物化石。

這片荒漠草原下埋藏著最古老的森林

據負責這一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洪河介紹,早在2015年,由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就在塔城地區發現了直徑70釐米的植物莖幹化石,「我們通過後來的古生物研究發現,這些植物是一種枝蕨類植物,它們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樹木之一,年代距今已有3.7億年左右。」他說,起初,並沒有覺得這些植物化石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粗大的植物化石現身,他開始明白,這裡或許埋藏著一片遠古時期的森林。

於是,研究團隊對這一地區進行了更為詳細的地質調查和同位素年代學研究。他們先對當地採集到的植物化石所在剖面的高精度同位素定年研究,結果顯示,這片遠古森林的年代距今已有3.71億年,屬於晚泥盆紀時期,其比遠古森林大規模出現的時代還要早1000多萬年。

研究團隊又根據地層研究發現,在這片植物化石埋藏點附近方圓80公裡範圍內都曾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裡主要生長有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另外還分布有低矮的灌木和細小草本等,「我們判斷植物化石是否屬於一片森林,最明顯的識別標準就是植被的分層情況:頂層是最高的,可達4米以上的冠層植物、中間層有高度為1米左右的灌木,底層有大量低矮的草本植物。」徐洪河說,塔城地區發現的植物化石都滿足這些標準,其年代又是國內已知年代最早的,因此可以認定,這片植物化石就是國內已知的最古老的「森林」。

「塔城地區泥盆紀地層發育連續,出露廣泛,化石保存非常好,是研究我國北方區早期陸生植物化石研究的重要區域。」徐洪河說,這裡產出的大量精美且獨具特色的泥盆紀植物化石,在國內外研究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古羊齒類植物化石。

它們粗壯高大 幾億年後演變成煤

科學研究顯示,目前,已證實的泥盆紀的植物化石記錄就有700多個屬。在3.5億年前的泥盆紀,植物的豐富度和多樣性程度相當高,既有釐米級別的低矮草本,也有喬木狀的參天大樹,既有靠孢子繁殖的多種多樣的蕨類植物,還出現了最古老的、依靠種子進行繁殖的裸子植物。

那麼,泥盆紀時期的植物究竟長什麼樣?它們和今天的植物有多大區別?

徐洪河等研究人員通過對塔城地區植物化石進行切片研究,再現了它們當時的形態特徵和生存密碼。

「泥盆紀的植物以蕨類為主。今天的蕨類植物通常都非常矮小,一般不超過半米,而泥盆紀的蕨類最高卻可以長到20至30米的高度。」徐洪河說,研究團隊在對塔城地區發現的枝蕨類植物化石進行切片研究時發現,當時的枝蕨類植物直徑有75釐米左右,最高度推測超過4米,其內部結構非常獨特,至少30枚獨立的莖維管束交錯排列,生長模式與現生樹木明顯不同,現生樹木的生長加粗,如年輪,都來自單一木質部的增生。而枝蕨類植物生長關鍵在它的莖維管束,莖維管束不斷分裂重組,越變越多,就會使樹木不斷變高變粗。

研究團隊在對古羊齒類植物化石進行研究時發現,它們是當時最早具有現代樹木生長樣式的植物,「樹幹可以高達30米,其在生長方式方面和現代裸子植物非常相似,有意思的是,它是靠孢子進行繁殖的,是一種有低等蕨類的外部形態和高等裸子植物內部結構的獨特植物。」徐洪河說。

石松類植物的研究結果顯示,它們相對低矮一些,主幹粗壯高大,接近頂端時發生二歧分叉,即主枝與次級枝呈「Y」 字形,從泥盆紀中期開始,它們開始越來越高。到了石炭紀,高度有30至40米。科研人員在對山西省地下的煤層進行研究時發現,高大的石松類植物後來隨著海平面的緩慢升降,開始大量死亡,並留在了多水的沼澤中。它們經過生物化學變化和物理化學變化形成了泥炭,又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最終成為褐煤、煙煤甚至無煙煤,「新疆北部的泥盆紀地層中煤層,也都是泥盆紀時的石松類植物演變而來。」徐洪河說。

石松類植物化石。

滄海桑田 如今原始叢林變荒漠草原

研究團隊通過對植物化石的研究,還「復原」了塔城地區在泥盆紀時期的環境特點。

「當時,塔城地區還是一片火山島弧,這些火山島弧分布在古赤道北部,熱帶地區的淺海之中,這裡氣候炎熱而溼潤、島嶼上植被茂盛,到處是鬱鬱蔥蔥的高大樹木。」徐洪河說,歷經幾億年的演變,如今,原始森林已經成為荒漠草原,炎熱溼潤的環境也變得乾燥涼爽,「現在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等植物在塔城地區已滅絕,石松類植物在我國南方一些地方還能見到,但形態較遠古時期的祖先明顯改變,從高大的喬木植物演變成矮小的草本植物。」徐洪河說。

據介紹, 根據科學研究,地球上第一片森林大約在5億年前就出現了,最早登陸的是苔蘚、地衣等低等植物。它們雖然矮小,卻力量非凡,會分泌濃度不同的有機酸,這種有機酸能把巖石溶解。就這樣,這些無數微小的植物在漫長的地質演變過程中,使充滿堅硬巖石的大地逐漸變得鬆軟和肥沃。

大約過了一億年後,也就是泥盆紀時期,陸地植物開始進入大發展時期, 它們的出現大幅度降低了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隨後,海洋中四足類動物和兩棲動物開始上岸,逐漸演化出陸生動物。到了兩億年後,恐龍出現在地球上,開始成為陸地霸主。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明「最古老」的森林,年齡高達3.71億歲,刷新中國紀錄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去博物館的小夥伴們都會看到一些動物化石,恐龍化石,那你知道植物化石嗎?根據《科技日報》的報導,在我國新疆準噶爾盆地塔城地區就經常出現一些古老的植物化石。早在2015年時,這片區域就開始出現很多植物化石,但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後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徐洪河發現了直徑70釐米的植物莖幹化石。如何分辨植物化石過去是不是一片森林呢?
  • 新疆發現距今3.71億年的遠古森林,揭秘植物從海洋登陸陸地演化史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在新疆發現了遠古森林植物化石,其距今有3.71億年。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境內發現的最古老的原始森林,它對於揭秘地球植物從海洋登陸陸地的演化歷史有著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那麼,這一發現究竟有哪些引人注意的細節呢?
  • 給中國最古老的森林測年齡,總共要幾步?
    中國最古老的森林究竟有多「老」?近日,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科研團隊發表一項研究成果,運用現代同位素定年方法,將最古老的森林的年齡定在了3.71億年前。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洪河介紹,這片遠古森林位於我國新疆塔城地區。2015年以來,研究人員在該地區發現的最大的枝蕨類植物化石的直徑達到75釐米。古生物研究顯示,這些植物最高可長到4米多,是已知最古老的樹木之一。而這些最古老的樹木,組成了這片中國已知最早的森林。
  • 初遊新疆塔城裕民縣:西北邊陲之新疆塔城裕民縣
    新疆塔城裕民縣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準噶爾盆地西緣,是一片靈秀的山水寶地。新疆塔城裕民縣也是中國最大的紅花種植基地,還素有皮毛之鄉的美譽。新疆塔城裕民縣人民公園新疆塔城裕民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同西域地區各國通商的主要通道,據說93年新疆塔城裕民縣新地鄉出土很多枚唐、宋、元、明、清代錢幣,證實這裡早期牧業發達、各民族之間商務貿易交往頻繁
  •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時間:2020-06-04 09: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主要生長著石松類、古羊齒類和枝蕨類植物 據中國科學院,新疆發現距今約3.71億年的遠古森林,這是我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遠古森林
  • 科學家發現遠古森林,距今3.7億年,見證了兩棲動物的起源!
    前段時間我國的科學家在新疆進行勘探的時候發現,原來新疆竟然有一片遠古森林,至今已經有3.7億年的歷史了。科學家認為這片遠古森林最早形成與泥盆紀時期新疆蘊藏著非常豐富的生物資源,科學家對於新疆的探索也從來沒有停下腳步,科學家在新疆地區進行探測的時候發現了一些植物化石,當他們把化石帶回實驗室研究的時候,最終確定這些植物化石應該屬於泥盆紀時期。
  • 科學家發現史上最古老頭皮屑!距今1.25億年,揭開古生物進化之謎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近日,來自愛爾蘭的科學家取得了一項重磅成果,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所見到的最為古老的頭皮屑!據分析研究,這片頭皮屑的年齡已經超過了1.25億年,是當之無愧的最古老頭皮屑。同時,這片頭皮屑也為古生物學家帶來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新難題…這片頭皮屑被發現於化石當中,不錯,它正是恐龍的頭皮屑,來自距今1.25億年前的恐龍羽毛之中。來自愛爾蘭科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Maria McNamara表示,被研究的化石中恐龍細胞保存的極其完好,並展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納米級角蛋白纖維水平細節!對了解恐龍羽毛是如何脫落皮膚有著巨大的影響。
  • 新疆塔城這五種特產,你知道哪幾種?
    文|美食調試員塔城地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區,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管轄。下轄2市、4縣、1自治縣,2017年總人口93.56萬人。曾是中國通往中亞的重要通道。好了,城市就介紹到這裡了,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新疆塔城這五種特產,你知道哪幾種?
  • 新疆塔城喀浪古爾水庫遊記:風景優美的塔城喀浪古爾水庫
    ,因為新疆每個城市之間距離都很遠,這是距離塔城比較近的一個叫「喀浪古爾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區」的地方,大約距離為35公裡左右,自駕40多分鐘,沿途風景優美,很有電影大片的感覺!新疆塔城喀浪古爾水庫大門口喀浪古爾水庫樞紐位於新疆塔城市東北方向33km的喀浪古爾河幹流上,上遊距喀浪古爾水文站約2km,下遊距出口約11km。
  • 10月21日|新疆事兒早知道|塔城|八鋼|新疆|烏魯木齊|阿克蘇|哈囉出行
    近期天氣條件利於出行,早晚還需及時添加衣物。02新疆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超百億元今年2月起,新疆實施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據統計,截至10月18日,新疆累計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104.91億元。
  • 10月21日|新疆事兒早知道|新疆|烏魯木齊|阿克蘇|哈囉出行|塔城|八鋼
    近期天氣條件利於出行,早晚還需及時添加衣物。02新疆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超百億元今年2月起,新疆實施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據統計,截至10月18日,新疆累計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104.91億元。
  • 邀您走進油畫中的塔城
    新疆的景色這麼美! 9月2日起,全疆所有戶外旅遊景區向廣大遊客開放,同時恢復跨省(區市)旅遊。新疆各地景區在秋天的濾鏡下刷出顏值新高。 小編為大家盤點 新疆各地金秋美景或玩法 在這無限美麗的秋天 期待與你相遇 今天 邀您走進
  • 格林聯盟酒店新疆塔城裕民縣紅花路|大氣沉穩 超值選擇
    塔城地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5個地區之一,截至2017年底,塔城地區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2個,為巴爾魯克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烏蘇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假若您來此旅遊,千萬不要錯過個性有品質的格林聯盟新疆塔城裕民縣紅花路酒店。
  • 新品種恐龍被巴西發現,竟然和新疆左龍有親戚,看這是一隻什麼龍
    恐龍,是中國遠古時期的一種大型動物,這種動物的存在已經距離我們非常的遙遠。目前,我們人類只能通過考古發現去了解它們,就在人類將恐龍化石的種種痕跡挖掘出來之後,已經有很久的時間沒有出現恐龍的相關消息了。近期,在巴西的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恐龍,而且是和以往發現的恐龍品種有所差異。他們在巴西的博物館發布了這條考古新發現,關於新品種恐龍的消息。在巴西的東北部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發現的新品種恐龍化石,讓考古學家們取名為「阿拉塔龍」。
  • 啤酒醉邊城,千泉潤古都,小記新疆塔城地區
    塔城因山而得名,在今天的塔城市區的北面,是塔城地區著名的「北山」——塔爾巴哈臺山,塔城其實是塔爾巴哈臺城的簡稱,塔城地處新疆西北部,是準噶爾盆地的西大門,和哈薩克斯坦隔「北山」相望,塔城地區一直是我國的固有領土,但行政建制的設立,確僅有二百餘年,和新疆其它動輒上千年的歷史名城相比,略顯年輕,又因為地處西北邊陲的邊陲,了解它的人並不是很多,駱駝曾有幸在那裡出生,並待過十年,所以今天駱駝就來聊聊塔城
  • 新疆塔城飛鵝瀕臨滅種
    中新社烏魯木齊三月十九日電(閆文陸 李江橋)筆者日前在新疆塔城一個偏遠牧場採訪時,看見幾隻酷似大雁的動物在牧場上滑翔,以為是野生動物。主人告知,這是被稱為「塔城飛鵝」的家禽。  當地人最初稱其為「土鵝」、「草鵝」。外地人見到這種常常振翅高飛的傢伙,深以為奇,便稱其為「塔城飛鵝」。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提到古生物化石,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體型龐大、形態各異的恐龍。恐龍曾是雄踞地球的一代霸主,最早在中三疊世開始出現,直到白堊紀末滅絕,延伸整個中生代,在侏羅紀和白堊紀繁盛,從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都有恐龍的身影,支配著地球陸地生態系統長達1億多年。如果沒有白堊紀的生物大滅絕,哺乳動物可能永遠要在夾縫中生存。
  • 徐星推薦:20年來恐龍研究的10大顛覆性發現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這20年來,中國的恐龍研究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河南、湖北、山東、內蒙、新疆、甘肅,當然還有著名的遼西,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化石發現地,越來越多的突破性研究是由中國科學家做出的。為此,我們特地邀請了我們的科學顧問、著名的恐龍研究者徐星,列舉出他認為的過去20年裡關於恐龍的十大發現。我們了解得越多,這些生物就越令人驚奇。1.
  • 地球這46億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地球46億年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期節目我們主要去思考的話題就是地球46億年發生了什麼?下面資料有點多,但阻止不了我們對地球這46億年的好奇!●生物出現:古生物學家迄今發現的遠古生物歷史可追溯至6.35億年前的歐巴賓海蠍,這些地球最早期生物的生活方式非常像現今的海綿,根部扎在海底,過濾水中的食物顆粒。
  • 東港現三眼恐龍蝦 為2億年前遠古生物
    近日,丹東東港市北井子鎮林家屯村劉屯組鄒先生在自家的水田裡發現一種奇怪的生物:長得像蝌蚪,但腹部卻長滿了小腿,還有三隻眼睛。鄒先生看到這「怪蝌蚪」後也犯起迷糊,鄒先生說:「我今年76歲了,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我還有個哥哥今年90多歲了,拿去問他他也說沒見過。」出於對水田的保護鄒先生託人上網查詢後得知這種生物叫三眼恐龍蝦,對水田中的秧苗沒有危害,並且是2億年前的遠古時期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