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種恐龍被巴西發現,竟然和新疆左龍有親戚,看這是一隻什麼龍

2020-12-23 逸龍先生

恐龍,是中國遠古時期的一種大型動物,這種動物的存在已經距離我們非常的遙遠。目前,我們人類只能通過考古發現去了解它們,就在人類將恐龍化石的種種痕跡挖掘出來之後,已經有很久的時間沒有出現恐龍的相關消息了。

近期,在巴西的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恐龍,而且是和以往發現的恐龍品種有所差異。他們在巴西的博物館發布了這條考古新發現,關於新品種恐龍的消息。在巴西的東北部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發現的新品種恐龍化石,讓考古學家們取名為「阿拉塔龍」。

巴西的考古學家介紹,這次的發現讓他們對恐龍有了新的認識,這種新品種恐龍化石是一種食肉類的恐龍,大約生活在1億1500萬年至1億11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具恐龍的身長有3.12米,體重約為34.25公斤,經過對話是骨齡的分析研究,發現這隻死時恐龍尚未發育完全。

中國在2001年在新疆五彩灣發現侏羅紀早期的左龍和這次發現的巴西阿拉塔龍有親緣關係。左龍生活大約在1億6000萬年前,從阿拉塔龍的體型和身長上看相差不多,都是生活在乾燥的環境。在巴西的這塊盆地曾經是一個大湖,湖水的鹽度隨著海水的入侵發生了變化,幾億年這裡生活著翼龍、鳥類、鱷形動物等,考古學家認為該地區曾經這裡生活的恐龍要遠比已知的要多。

相信在未來的考古發現中,我們會發現更多的恐龍化石,讓我們更進一步地去了解1億多年前恐龍們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古生物新發現!巴西發現一種像雞的恐龍
    古生物學家最近在巴西東北部發現一種新的恐龍物種,只有雞那麼大,羽毛上有著絢麗的斑紋,最奇特的是,肩膀的兩邊各伸出兩根堅硬的長刺。 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化石是長鬃矛神龍(Ubirajara jubatus),是矛神龍屬(Ubirajara)中典型的一種,生活在距今1.1億年前現代巴西的東北部。 它的背部有一條長長的鬃毛。研究人員認為,這條鬃毛平時耷拉在背部,受肌肉控制可以抬起,可能類似豪豬在遇到威脅的時候會張開鬃毛那樣。
  • 重慶發現恐龍足跡算什麼,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吃恐龍」嗎?|遠讀重洋
    在下面這張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到,那些腳印分成好幾層,密密麻麻地分布在那塊巨大的巖石上:那麼,到底是什麼東西留下了這些腳印呢?經過古生物專家團隊的鑑定,這些腳印既不是「雞爪」,也不是景區工作人員做的「浮雕」,它們竟然是一種恐龍留下的足跡。
  • 科學家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前爪僅有兩指
    據外媒報導,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近日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發現一組保存完好的新品種恐龍化石。研究人員將這一新物種命名為「Oksoko avarsan」。這種恐龍嘴的形狀與現代鸚鵡的喙相似,並且沒有牙齒。值得注意的是,Oksoko avarsan的前爪只有兩個指頭,研究人員認為它們的前肢曾不斷進化,以適應新的地理環境。對此,愛丁堡大學古生物學家格雷戈裡·芬斯頓表示,這次發現非常有趣,Oksoko avarsan的化石保存得很完整,並且幾隻恐龍的骨骼是在一起的,這可以證明這種恐龍喜歡聚集成群,共同行動。
  • 發射十分鐘後,SpaceX龍飛船艙內飄起一隻恐龍玩具,有什麼用?
    有趣的是,有人發現獵鷹火箭在升空過程中,SpaceX龍飛船2艙內不光只有兩名太空人,還飄出一隻藍綠色亮光的「恐龍」,當然,它不是一隻真恐龍,而是一隻毛絨亮片恐龍玩具,有人稱,這隻恐龍就是載人龍飛船2給國際空間站帶來最珍貴貨物,這也是恐龍玩具首次進入太空。
  • 考古發現帶羽毛新品種小恐龍,長著翅膀和長長的尾巴
    近期發表在《解剖記錄》(Anatomical Record)期刊上的研究宣布發現一種身披羽毛的新品種恐龍,為1.2億年前地球生態畫卷又增添了一位成員。這種恐龍長著翅膀和長長的帶骨頭的尾巴,是目前發現的這個品種中唯一的一個化石。
  • 中國恐龍化石群篇:遼西群「龍」&小盜龍的天空
    就在小盜龍落地伸爪的一瞬間,遼尖齒獸一遛煙竄進了洞中,小盜龍抓到了一爪子泥。垂頭喪氣的小盜龍一轉頭,注意到一隻雌性鸚鵡嘴多,後面跟著一大群出生不久的小龍,看上去十分柔弱可口。然而有一隻強壯的雄性鸚鵡嘴龍發現情況不對,便氣勢洶中午,交友平臺與.中午,交友平臺與.的一棵大樹,早飯.
  • 內蒙古發現36種恐龍,它們如何被發現的?這幾大發現堪稱世界之最
    據統計,內蒙古發現的恐龍有巨嘴龍、內蒙古龍、巴克龍、古似鳥龍、阿拉善龍、二連龍、耀龍、巨盜龍、計氏龍、戈壁龍、臨河盜龍、足羽龍、繪龍、竊蛋龍、原巴克龍、鸚鵡嘴龍、中國鳥腳龍、中國似鳥龍、蘇尼特龍、鴨嘴龍、古似鳥龍、巨盜龍、臨河盜龍、內蒙古龍等等。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的?
  • 恐龍其實也會噴毒液,侏羅紀時代和蜥蜴相似的恐龍
    龍龍將被發現的化石,為所有下列生物設定標準的標本龍龍發現。馬什說,那塊化石是用石膏重建的,但1954年描述這一發現的論文並不清楚重建了什麼--這個事實使得很難根據實際化石記錄來確定早期工作的多少。他還發現,一些骨頭上布滿了空氣袋,這將有助於加強骨骼,包括它的雙嵴。馬什說:「它們有點像泡泡膜--骨頭受到保護和加強。」科學家發現證據表明龍龍頭骨作為強有力的下巴肌肉的腳手架,打破了恐龍在科學文獻和流行文化中所提倡的更加脆弱和苗條的形象。
  • 【恐龍探索】小霸一方——奧沙拉龍
    看基本數據就應該知道這貨絕不是一個善類。而且這傢伙和死神棘龍是表親,棘龍的基本特徵是啥大家都知道吧?那個洋氣的瀟灑的慘無人道的背帆,咱家小奧也有。唯一所不同的就是嘴巴一個是尖的一個是圓的(先這麼理解吧)再有不同恐怕就是身材上要比死神小一圈!不過這絲毫不影響它稱霸整個拉丁美洲(嗯好吧,我承認那個時候還沒有拉丁美洲的說法)!
  • 《枕上書》白淺繼任天后生二胎,女兒的真身是新品種,不是龍也不是...
    大結局的時候,東華和鳳九兩個人即將羽化,是鳳九的心頭血救了他們。 但是在原著裡面並不是這樣寫的,而是白淺和夜華兩夫婦及時出手。可能是因為這兩位演員沒有參演枕上書,所以被編劇改寫了。其實這也是能理解的,畢竟枕上書是以鳳九和東華的愛情故事為主線。
  • 恐龍世界:南方巨獸龍
    2004年Mazzeta在其論文中也指出MUCPv-Ch1的體積和一般的霸王龍相等,「體積」比蘇小2.5噸[3],但是至少和一般的霸王龍體重相等,可以從圖片看出南方巨獸龍比較瘦,和身體長度接近的霸王龍相比明顯單薄一些。
  • 重大發現!中國境內又發現了一種新恐龍 大小和一隻雞差不多
    今天上午,中國境內又發現了一種新恐龍。有中國地質大學的網紅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外科學家團隊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了美頜龍類新物種。美頜龍是一種很小的恐龍,忽略骨骼形態只看大小,和一隻雞差不多。這種恐龍發現最多的地方在德國索爾恩霍芬群島和中國遼西。
  • 一位美國大學教授,自製恐龍化石挖掘地圖,發現了地球最重恐龍無畏龍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想找到恐龍,別去看古生代的巖石,那裡找不到它們,恐龍還沒有開始演化呢。你需要去找中生代的巖石,並且是有恐龍存活的年代,大概是2.35億至6600萬年前。目前找到這些巖石還是挺容易的,因為我們已經有了詳盡的地球地理地質面貌。但這絕對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地球的編年史,可以說是由巖石寫成的,一章接一章,也就是說最久遠的在最底層,年代最近的位於表面。
  • 霸王龍親戚被發現,它的體重達到100磅,這是重大的發現
    研究人員從新墨西哥州的晚白堊紀巖石中發現了一隻小型暴龍的頭骨和骨骼。霸王龍類恐龍有著悠久的進化歷史,包括像這樣的標誌性巨獸。暴龍。這一新發現的物種將北美和中國早期白堊紀的小暴龍類動物和大得多的暴龍類動物聯繫在一起,它們一直存活到白堊紀末,也就是非鳥類恐龍的最後幾天。北美恐龍化石記錄大約在90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是白堊紀時期取樣最貧乏、了解最少的時期之一。新恐龍,命名為[醫]榛子,來自一個恐龍組合,記錄了這個臨界區間。蘇斯它是最後幾個體型較小的暴龍類動物之一,它長9英尺,體重可能不到100磅,臀部只有3英尺。
  • 總裁龍、蘿莉龍、炮灰龍、打醬油龍……《侏羅紀世界2》裡一共有多少恐龍?
    那麼這頭被霸王龍狠狠壓在地上摩擦的炮灰龍是誰?藝綻君稍後揭曉。所以暴虐迅猛龍=暴虐霸王龍+迅猛龍                         =霸王龍+食肉牛龍+……+南方巨獸龍+迅猛龍它擁有和暴虐霸王龍一樣的防彈皮膚與背刺,和迅猛龍相似的外形與爪子,智商更上一層樓。
  • 恐龍出沒請注意!山東發現恐龍足跡,Toread熱推「恐龍衣」
    就在昨天中美澳恐龍足跡考察隊的專家學者在山東郯城李莊發現了一個大型恐龍足跡點有300多個、7種類型的恐龍足跡其中包括熱映電影《侏羅紀世界2》中迅猛龍「布魯」所屬的恐爪龍類恐龍足跡且是四道平行足跡證明了其群居特性
  • 我們童心的角落裡都住著一隻恐龍
    宅叔家有小胖妹一枚,當她突然有一天和我說:爸爸我很喜歡恐龍的時候,我著實吃了一驚:你不是應該喜歡KITTY貓或者芭比娃娃什麼的嗎
  • 阿爾瓦雷斯龍類——擁有奇異手爪的恐龍
    「鷹嘴單爪鳥」的發現讓美國的學者突然想起了早些年間安德魯斯發現的那具不太完整的化石。經過對比,他們發現這兩具化石實際上是同一種動物。然而,令「鷹嘴單爪鳥」的發現者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研究論文竟然引起了一些恐龍專家的質疑。這些專家認為這種動物並不是鳥,而是恐龍。
  • 我們可能發現恐龍DNA了,距離復活恐龍還有多遠?
    目前人類對完整基因組的發掘成果最多也只有380萬年,其餘的最早只有幾十萬年,距離最後一隻恐龍所生活的6500萬年前還差著十萬八千裡。不過,科學世界總是會出現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外。今年年初的時候,中科院古脊椎所博士後Alida Bailleul和她的同事們宣布,在對來自美國蒙大拿州晚白堊世的一塊斯氏亞冠龍幼體軟骨化石進行研究的時候,他們發現了原始蛋白質和軟骨細胞。
  • 日本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
    據北海道大學稱,近日,日本在有著7200萬年歷史的木川鎮海底沉積物下,發現了一具龐大的恐龍骨架。根據相關報導,一開始,這隻恐龍的部分尾巴是在2013年由北海道大學博物館和北必初博物館聯合挖掘時發現的。在之後這幾年的發掘中,科學家們逐漸發現了一具近乎完整的恐龍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