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
「奮鬥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習近平
從嶺南到江南
從深圳灣到西子湖
幸福再度降臨
奮鬥永不止步
11月18日,從錢塘江畔傳來喜訊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揭曉
南山區再度榮膺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以幸福之名,致敬城市的奮鬥者」
南山區委書記曾湃圍繞這一主題
現場分享南山區的「幸福秘訣」
暢談南山人的「奮鬥幸福觀」
11月18日,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南山區委書記曾湃在論壇上作主旨發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廖子彬出席頒獎儀式,區委常委、區委(政府)辦主任胡芸參加論壇活動。
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與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自2007年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十三屆。活動累計約10億人次參與調查,70餘座城市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榮譽,使「幸福城市」「城市幸福感」概念深入人心。本年度調查推選活動以「人民城市,幸福小康」為主題,集中展現城市以人民為中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就。
本次評選沿用去年的「城市幸福感指標體系」,囊括了就業、居民收入、生態環境、城市吸引力、公共安全、生活品質等九大領域指標,並在今年大數據採集中,特別加入了「抗疫」專項指數,通過主觀調查與客觀數據調查相結合的方式,經專業評審委員會共同確認,最終產生《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報告》。
11月18日下午,2020中國幸福城市(城區)榜單正式發布並進行了頒獎。在主論壇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代表東道主城市致辭,新華社黨組成員、副社長嚴文斌代表主辦方致辭,鄭州市市長王新偉、溫州市委書記陳文俊、成都市市長王鳳朝、寧波市市長裘東耀、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等進行了主旨發言。
-我奮鬥 我幸福-
南山人的「奮鬥幸福觀」
經濟特區40年的滄桑巨變,是一代又一代特區建設者拼搏奮鬥幹出來的。在論壇主旨發言中,曾湃通過幾位南山奮鬥者的故事,生動講述了南山人的「奮鬥幸福觀」。
「打工妹」代表翁純賢
「奮鬥的青春最幸福」
翁純賢是中國第一代「打工妹」。1982年,翁純賢來到南山,白天打工,晚上去函授班學習,通過不斷的努力,最終成為一家玻璃公司的總經理。如今,翁純賢正幸福地生活在她奮鬥過的南山,享受天倫之樂。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發地」,奮鬥的深圳從南山、從蛇口起步,正是有像翁大姐這樣的一批又一批來深建設者,義無反顧地投身到特區建設的偉大事業中,用汗水書寫拼搏人生,用青春譜寫奮鬥讚歌,才成就了經濟特區今天的輝煌偉業。
「
廠子外面就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標語,那句話是刻在骨子裡的,沒有一個人會偷懶。
」
設計師房海濱
「在這個城市裡生活覺得很有愛」
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有32.5歲,是全國人口最年輕的城市。一大批懷揣夢想、充滿激情的年輕人在這裡創新創業,揮灑青春汗水。
十年前,房海濱還在位於南山的深圳大學讀書時,就開始了創業,做的是文創產品。年輕人闖勁兒大,口袋裡卻沒有多少錢。這個時候,一筆8萬塊錢的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送到了他的手中。
之後,房海濱的公司每年都能享受到政府對小微企業的各種扶持政策,一年下來能節省十幾萬。少了後顧之憂,房海濱的才思創意猶如泉湧,接連推出了中國第一個禮品盒式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以及中國第一個新開辦企業「拎包入駐」的「南山創業包」。如今,房海濱正努力奮鬥,奔跑在追逐幸福的道路上,也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
「
幸福不一定是用多少錢來衡量,用多少平米的房子來衡量。而是這個城市能給到你很多幫助,你在這個城市裡面生活,覺得很有愛。
」
深圳企業家
特區建立40周年「企業唱主角」
有人講,深圳的特產已經不是荔枝了,而是企業家。深圳的發展史也是企業家的奮鬥史和成長史,湧現出了一批具有時代精神和影響力的深圳領袖企業家,包括袁庚、任正非、馬化騰、汪滔等等。深圳市也將每年的11月1日確定為法定的「企業家日」,目的就是以城市的名義向企業家致敬。
1992年,深圳傑出企業家代表陳志列在「春天的故事」感召下,辭去公職,和4個志同道合的研究生朋友,來到深圳創業。在白手起家的日子裡,他們當時相互勉勵,公司雖然場地小、資金少、起步難,但這裡是「研究生的發祥地」、理應有更大志向,所以公司取名叫「研祥」。
「
在改革開放歷史的洪流面前,在創業激情四射的氛圍裡面,一個人只有順應時代潮流、義無反顧投身其中,才能收穫真正的價值,真正的幸福。
」
翁純賢、房海濱、陳志列的故事
正是千千萬萬
深圳、南山奮鬥者的縮影
這裡曾引領改革開放風氣之先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的口號響徹大江南北
今天
「我奮鬥,我幸福」
已成為這座年輕城區的主旋律!
-有底氣 有信心-
南山區的「幸福秘訣」
從蛇口的改革開放開山「第一炮」,到深圳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特區激蕩的40年,南山是最好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南山區有底氣、有信心,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南山的底氣和信心,來自於對高質量發展的堅定不移
今年是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南山建區30周年。30年間,南山的GDP從78億元發展到2019年的超6000億元,增長超過78倍,連續7年位居廣東省區(縣)第一、全國第三,近三年更是每年上一個千億級臺階。每平方公裡土地產出GDP達32.6億元;人均GDP達到40.2萬元,折合5.8萬美元。現有海內外上市企業177家。
特別是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南山作為深港兩地唯一開放陸路口岸的所在地,「戴著口罩拼經濟」,頂住壓力實現逆勢增長,前三季度GDP總量為4609.88億元,增長4%,成為深圳經濟復甦的「領頭羊」。
南山的底氣和信心,來自於對創新驅動的不懈追求
南山旗幟鮮明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區發展的主導戰略,在產業鏈中部署創新鏈,在創新鏈中布局產業鏈。
目前,南山有國家、省、市各類創新載體1348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008家,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5.72%,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414件。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激發著更多奮鬥者的創業熱情和創新活力。
南山的底氣和信心,來自於對民生保障的全心投入
南山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每年把70%以上的財政支出投入到民生,讓全民共享發展成果,讓幸福惠及每個南山人。
南山城區面積187平方公裡,既有17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也有16家創意博物館、6個A級景區,公共創意空間和開放式主題街區遍布;還有深圳灣濱海休閒帶、大沙河生態長廊、深圳人才公園等161個公園,綠化覆蓋率達53.68%,成為廣東省唯一同時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區(縣),實現生產、生活、生態完美融合。
我奮鬥,我幸福
這就是南山人的「奮鬥幸福觀」
有底氣,有信心
這就是南山區的「幸福秘訣」
開山炮猶然在耳
新徵程催人奮進
南山將永葆
「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
原標題:《區事 | 我奮鬥,我幸福!南山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