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陝西省書協常務副主席):
曉安兄好,觀你十幾幀書作很是賞心悅目,甚至好到我目不暇接,一看即是久臨之手,且又手高眼更高。
此間不但有草書,行書還有行草相間者,都很精採,不知偷學無痕今有跡,行行列列珠璣迸。
好一個曉安,平時不顯暗操作,作品一旦袒露,竟如此精美,令我難以置信,常交往,而未知你身手不凡,果然應世呼喚,出水芙蓉。
我發現,此批作品最大看點是,深得王右軍筆法之精髓,即有顏魯公散逸不拘之筆興,又有楊凝式空渺無塵之筆勢,還有蘇東坡舉重若輕文人之筆意。
深沉輕巧集約一處,老成達練鋒出八面,入山滾石,涉水興波,睚眥造勢,手揮鴻飛。無世妍媚,撇俗正雅,不論美醜,墨落即是花,心靜筆隨性,好似一位跳出三界外,還在五行中的豪俠。
真真的的隱君子,不與人道者,未必不曉,安和救世者,希羨此人也。
王蒙清晨細讀馬曉安書法手札數幀,以為破曉之觀耳。
融古更鑄今 堅質顯浩氣
——書法家馬曉安書法作品欣賞
何俊鋒
識認馬曉安,只知道他當過領導,文字了得,也拜讀過他的許多文章,其文筆行雲流水,語言幹練犀利,視角獨特新穎,自從他給我寫過文章後,我一直把兄長當作家看。
誰知他告訴寫作只是他的個人愛好,書法才是他一輩子追求的事業,這讓我不得不重新仰視他人生的高度。
馬曉安自幼酷愛書法,少年聰慧、從小臨池、楷入鐘王、氣融魏碑,承歐柳神形、取三頌金石氣韻、汲二王之瀟散,融先賢之章法結體、又參以八大及王寵的高古,空靈,散淡,古雅之情趣。
無論他人生角色如何轉換,手中的筆從來就沒停止過,經幾十年筆墨礪練. 其書藝不斷精進,今人側目,其書虛靜空靈,含蓄內斂,渾穆醇厚,溫潤爽利,飄逸瀟灑,沉著痛快,神完氣足,一如他質撲爽朗的氣質。
統覽馬曉安近百幅書作,每一筆都勁俏爽利,每個字都欹側多姿,通篇充滿瀟灑流動的快感。
他擅於行草,兼以小楷,扇面,觀其字形,險而不怪、瘦而不枯、潤而不肥、用筆清爽、正中寓奇、斜中求正、矯健遒勁、意趣盎然。
結體情態各異,超然舒暢,跌宕恣肆,自出新意,極具個人書風。
馬曉安作書,既秉承傳統,又融古鑄今,追求一種疏宕雅拙的韻味,似乎以巧寫拙,卻又能拙中見秀,拙中見雅,結體寬博疏闊,從容不迫,蕭散不相連屬,散漫不經心,姿態奇特而清雅宕逸。
從氣勢上看,他善側鋒用筆,於側鋒中取速、取變、取研、凌空取勢,以勢取勝。古人論書,常有筆勢、書勢、字勢、體勢、形勢、氣勢、骨勢等語,其表現形式即為欹側、澀疾、轉折、斷連、輕重等。
小到一字、一行、大到一幅、一榜,其運筆都追求流暢自如,隨心所欲,飛揚跌宕,氣勢恢宏。
兄長論書,認為學書先養氣、養正氣、養真氣、養雅氣、養風流氣、養學究氣。
因之,他的書法以氣為底色,既體現雄強勁健的風格,又充滿著流動的韻律之美。
從他的各體書法作品總體瞻觀,其書勢灑脫流利,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顧盼有情,錯落有致,整幅如舟舸並發,神駿馳騁,縱橫倜儻,因勢生形,神採飛揚,氣韻天成。
我曾觀曉安兄長毫作書,但見他屏氣凝神,提按頓挫,似注千鈞之力,或渾厚舒展,或雅致溫情,或行雲流水,或蒼辣勁道,有性格、有氣度,將豪宕的氣勢寄寓於爽利的筆墨之中,並以墨色變化來增強線條的韻致,筆酣墨飽之處氣勢飛舞,字裡行間蓄積充沛能量,枯墨飛白之處,朦朧虛靈,若隱若現的線條蘊含著無限的妙趣。
通篇上下氣韻貫通,變化豐富,形斷意連,如同在演奏一首高低抑揚,施律流暢,節奏鏗鏘的交響樂曲。
佛家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心源空寂,萬德斯具, 妙用無窮。」
曉安兄長, 退而不休, 醉心筆墨, 修心養性, 不沉溺利慾,亦不醉心虛譽,更不朝學執筆, 暮誇已能。臻此境界者,唯馬曉安兄長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