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之所以要拍這部電影,是因為他希望揭露這些年輕人在當前的環境中被錯誤地囚禁,並讓大家知道,我們總能做一些事情來反對不公正。蒂姆·詹金是一個真正的自由戰士,雖然他是白人,但他反對南非不公正的黑白種族隔離制度。
蒂姆·詹金參加了曼德拉非洲國民議會(ANC)的反種族隔離行動,他在街上引爆了「傳單炸彈」,他被捕並被判處監禁。在監獄404天後,他和他的朋友成功一起逃走了。
蒂姆·詹金觀察了獄卒戴的每一把鑰匙,他用刷子畫出鑰匙的形狀,然後用木頭做了一把鑰匙,他用自己製作的10把木鑰匙,接連打開十扇厚達三尺鐵門,奇蹟般地越獄,一路逃到英國倫敦。
他說,看到這部電影,「《逃離普利托利亞》準確地描述了當時的越獄事件,尤其是電影的結尾,我們不得不打開最後一扇門的場戲,我真的很想回到那個時候,再把門打開,就好像我從來沒有打開了一樣。
在1987中,蒂姆·詹金寫了《越獄:逃出普勒託利亞》自傳體小說,並於重新出版,電影版《逃離普利托利亞》主要在修訂。蒂姆·詹金逃到倫敦後,他仍在海外從事南非的反種族隔離運動,他使用密碼通信,把信息發送到曼德拉監獄。直到曼德拉發布並於成為總統後,他才回到南非。
蒂姆·詹金,生於在信息設計方面有很長的天賦,他創建了CES(社區交換系統)時間銀行系統,他希望用互助的理念來解決社會不公的問題,現在他已經在30多個國家和1000多個社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