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此視頻大孤山寄情,獻給我三十年前大孤山的朋友們,誰能在百度上查到此歌視頻就是緣分,此視頻我己上傳到百度{視頻各大網站}一九八六年一九八七年我在大孤山創業二年,遼寧省,東港市,大孤山四月十八廟會,給我留下了很深的記憶,大孤山 人傑地靈 風景秀麗 ,我在那也有十幾位朋友,至今我還有當時的像片。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八,我帶著母親逛了大孤山廟會,也是我當時見到人最多,規模最大的廟會和場面了,整個路面人擠人,眼見孤山在眼前,卻走了三個小時,我在大孤山時,自己也先後幾次登過大孤山,當時山頂上有一個雷達站,我站在大孤山上能清清楚楚看到朝鮮,當時看到一架朝鮮飛機在空中往地面上空投,投什麼不知,只是看到降落傘下降,為此事我還特意查了一下地圖;那次我帶母親出門是最遠的一次旅遊;也是我帶母親是最後的一次旅遊。
八八年冬回家父病,我在家陪伴父親,父親於八九年六月離開了人間;九0年六月我離開了家鄉,自立成家,九一年弟弟也成家了,九一年二哥的病情加重也離開了人間,為了讓母親生活的快樂一些,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母親九二年夏天在開發區一個海邊小鎮,又組成了一個新家,當時只有我一個人插手了此事,家裡的兄弟和姐無一人知道此事,事過半個月後他們才知;我的最大心願就是能帶著母親回母親老家走一走。
母親老家是廣西省靈山縣人;十七歲隨軍來到的東北;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於父親在瀋陽結的婚;當時是國防部【瀋陽】橋梁廠;六二年為國家擔擔子,響應國家號召,自願到鄉下去;也就是三兩糧那年;我兩個哥,一個姐姐他們生在瀋陽;而我是生在鄉下;第三年又生了一個孩子沒有保住,所以我吃奶吃到六歲嗎;現還一個比我小七歲的弟弟;為了母親能回趟老家,我作了不少工作;那面的二兒子也大力支持;可惜的是那面的二兒子排了一艘船代款30多萬;由於上火壓力大和多種因數,一病不起,三年後離開了人世;對那面的老頭也是打擊不小;因他是兩個女兒,兩個兒子,大兒子夭折;母親也不放心老頭及一切生活,母親每個月還開一些錢;夠兩人生活的;回老家的事就這樣的一年拖一年;母親說過,公家給拿錢讓回去都沒有動過心;直到歲數老了;回老家的願望徹底碎了;現在母親也離開人間兩年多了。
想一想一切的畫面就在眼前;這就是最實際的人生;不求像高樓大廈般聳立於世,只求像草棚屋般暗自雪藏。不求像海洋般波濤洶湧,只求像小溪般潺潺流水。不求像千年大樹般傲視群雄,只求像矮草淡花般舍己映襯。不求像鳥兒般自由飛翔,只求像魚兒般無憂無慮。不求像名人網紅般被銘記於心,只求像自己想要的一般安然自得。我自己永遠是一棵小小草;美麗的大孤山我還會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