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漫步於麗水各大公園、廣場,隨處可見的是打太極、跳廣場舞、散步健身的晨練市民;
傍晚,走進體育場,打籃球、踢足球、跑步的身影異常活躍;
周末,邀約親朋好友前往體育中心、南明湖觀賞一場體育賽事,已成為麗水人特有的休閒方式……
「十三五」以來,運動健身在麗水不僅成為一種時尚,更成為深入群眾生活的文化特質,人們以各自喜愛的方式參與體育運動,為這座積極向上、活力四射的城市代言。
隨著體育場館設施的逐步完善、全民健身活動的蓬勃開展、特色體育賽事的不斷上演,體育產業初現規模的麗水獲得了「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全國體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輪滑運動先進單位」等殊榮,更贏得了「首屆中國十佳運動休閒城市」「全國國際跳棋之鄉」「全國圍棋之鄉」等「國」字號招牌。
體育精神帶來的全民健身熱潮,讓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生態體育之城,處處洋溢著青春活力。
城鄉體育協同發展
全民健身燦如夏花
麗水群眾體育的蓬勃發展,其實是有跡可循的:群眾身邊的場地、設施是全民運動的基本保障,也是夯實體育事業根基的「土壤」。
從出臺《麗水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到甌江綠道建設,我市各種專業體育場館不斷增多,市區「十五分鐘健身圈」日漸形成,市民出門運動更方便了,運動項目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多樣化的健身場地和設施逐步融入人們的生活中:在市區,集休閒、娛樂,健身、集會於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廣場、城市小遊園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好去處;依託居民住宅區、城市公共綠地配套相應的健身設施,讓社區居民一出家門就能「動起來」……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在縣裡、鄉裡、村裡建設群眾健身廣場,配套安裝符合農村群眾鍛鍊要求的體育健身器材。
如縉雲鄉村,不僅有了健身廣場,連標準的籃球場、桌球臺、文化大舞臺也一應俱全,有的村還建起了燈光球場、文體活動中心等室內外活動場所。夜幕降臨,廣場上,婺劇的視覺盛宴奪人眼球;公園裡,跑步機、太空漫步機、騎馬機、扭腰器、腰背按摩器等一應俱全……
隨著麗水市健身場地和體育器材在城鄉的廣泛覆蓋,廣大群眾參與體育鍛鍊的熱情不斷高漲,群眾體育的文化內涵不斷擴大,文化體育的表現形式愈發豐富多彩,成為城鄉群眾文化娛樂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健身廣場、標準籃球場、桌球臺、全民健身路徑……如今在麗水廣大農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如一幅舒展的畫卷吸引眼球:健身廣場上,從地裡幹活回來的村民像孩子般樂呵呵地玩著蹺蹺板、搖擺器等健身器材;在標準化籃球場上,不管是清晨,還是傍晚,總能看到樂此不疲的健身人群。
群眾體育活動始於城區,深入城鎮、遍布鄉村,「親民、便民、利民」的多樣化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基本構成。2016年1月-2020年9月底,全市建成鄉鎮(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中心村全民健身廣場(體育休閒公園)21個、遊泳池(含拆裝式遊泳池)33個、籠式足球場38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67個、百姓健身房20個、小康體育村升級工程完成482個。截至2019年底,我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2平方米,在全省排名第二。
當「體育之花」盛開在處州大地時,越來越多的人在運動中享受著生活的健康與快樂,體育精神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悄然融入城鄉居民的日常生活。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賽事
麗水文化注入體育元素
作為體育基礎的群眾體育所體現的,是一座城市對於健康與發展的深層次認識,是一座城市精、氣、神的體現。
但打造一座「活力之城」,並非靠簡單建設諸多體育設施便可大功告成。體育文化、體育市場的培育、崛起、成熟、火熱,更是麗水晉級為體育文化強市的底蘊所在。
在擁有「身邊的場地」後,「身邊的活動」順勢而行,打造精品項目、舉辦精品賽事,見證了麗水體育文化、體育市場的快速發展。
作為麗水綠色發展綜合改革創新區創建的先手棋,甌江綠道建設全面啟動,而舉辦超級馬拉松賽事,則成為重要推手。
為了讓綠道「火起來」,麗水各地通過機構合作積極發展賽事經濟,打造綠道賽事。隨著馬拉松賽事運營團隊被引入麗水,我市在每年3月舉辦半程馬拉松賽事的基礎上,於2019年4月舉辦了全國首場50公裡城市超級馬拉松賽,吸引了來自全世界12個國家和地區的13500名路跑愛好者,他們奔跑在依山傍水的甌江綠道上,讓素有「中國生態第一市」美譽的麗水更添運動活力。
在縉雲縣,大型戶外越野賽事於2018年首次舉辦,賽道橫跨6個鄉鎮,由綠道、驢道、古道串聯而成,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900多名選手參賽,成功打造「江南仙境·縉雲仙都超級越野賽」品牌。松陽則依託婺處森林古道成功嫁接運動休閒旅遊功能,連續5年與中國登山協會合作,舉辦國際性山地競速賽事。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每年依託綠道開展的賽事活動不少於100場,有效拉動了當地旅遊產業的發展。
「年年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個個有特色」,如今,高水平體育賽事在麗水如花綻放,從全國自由式輪滑錦標賽、全國國際跳棋公開賽、全國南方業餘圍棋天元賽到中國航海模型運動協會全國代表大會,從省冠軍、全國冠軍到世界冠軍,麗水體育以傲人的姿態迸發出奪目光芒。今年9月,我市成功舉辦了浙江省首屆生態運動會,在麗水體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就了一段銳意創新發展體育事業的佳話。
體旅融合蓬勃發展
運動賦能鄉村振興
利用甌江綠道打造全國首個城市超級馬拉松品牌賽事,只是麗水探索生態體育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麗水全面推進「旅遊休閒+運動體驗」的開發模式,鼓勵和引導麗水各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鄉村旅遊區等立足自身特點建設特色健身休閒設施,推廣山地自行車、越野跑、徒步、登山等運動休閒項目,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運動休閒基地。
龍泉依託「華東第一虐」——千八線,翻越黃茅尖、鳳陽山等5座1800米以上的山峰,打造「江南之巔」天空越野賽;縉雲壺鎮鎮根據其山地優勢及本土的滑翔基礎,建成了滑翔傘飛行基地;景寧結合獨特的畲族文化每年舉辦「三月三」畲鄉民俗體育文化節,推廣畲族武術、節日登高、趕野豬、抄槓等獨具畲族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目前,麗水通過創新深化「體育+休閒」「體育+觀演」「體育+鄉村」三大模式,初步形成了以青田樂園滑雪場、遂昌北鬥崖滑雪場、松陽大木山騎行茶園、雲和仙宮湖垂釣基地等為主的運動休閒服務業體育產業體系。
體育聚攏了人氣,依託景區從事旅遊相關服務產業,也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據統計,大木山茶園2017年接待遊客57.8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16.49萬元,讓景區周邊村莊農民實現了「零距離就業,足不出戶掙錢」。
慶元縣因交通不便,一直是浙江最窮的縣之一。融入體育元素後,林道、古道眾多的交通劣勢轉換為優勢,當地積極推進休閒登山步道建設,建成西川、應嶺嵐登山步道、百山祖景區登山線路等10餘條健身步道,嘗到了發展生態體育的甜頭。
數據顯示,過去兩年麗水體育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超過10%。根據規劃,「十三五」收官時,麗水體育產業總產值將達到60億元,增加值達到16億元,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達到1%以上。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面對「十四五」的新起點,我們給予麗水體育事業發展更多期待:把體育活動的開展與構建和諧社會、人性化社會相融合,使其作為引導科學健身的有效載體深入人心,生動展示這座城市自信、開放、多元的文化風格與奮進精神。
來源:麗水日報 記者 張李楊 通訊員 肖冬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