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語音AI的好奇心似乎快被耗盡了。
Siri的日常溝通已經習以為常,模仿林志玲、郭德綱的導航聲音如今已經融入到生活中,而我們期待的語音同譯卻一次次的出現了造假事件。
前不久一款貓咪翻譯器的APP火了,該APP稱可以幫助我們跟貓交流,可惜最後又被打假,發現這些貓咪的聲音隨機產生的。
不過,正如馬斯克所說,千萬別小巧AI,在我們注意力無暇顧及的語音領域,AI的魔力從來沒有失去過。如今,AI不僅能解讀人的語言,也確實能幫助我們讀懂動物的語言了。
AI 同傳現在怎麼樣了?
去年某司用真人頂替AI同譯結果被抓包的事件,還記憶猶新。雖然之後官方解釋為「人機耦合」,但大眾並不買帳。
很多人也因此陷入了對同聲翻譯的懷疑態度。AI 同傳搞了那麼多年到底行不行?
答案是,當然沒問題。事實上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AI同傳有了重大突破,這次獲得突破的是百度。
百度機器翻譯團隊發布了最新的語音轉化成語音的機器同傳系統:DuTongChuan(度同傳)。
該系統創新性地提出了全球首個感知上下文的機器同傳模型,可以實時地翻譯演講內容並以語音播報的形式傳遞給觀眾。
在最新提交的論文結果中,漢譯英準確率85.71%,英譯漢準確率86.36%。
該模型與3位人類同傳譯員進行了pk,實驗結果非常不錯。
在實驗中,三位有著3-7年工作經驗的的同譯員S、A、B取得的最佳翻譯效果為73.04%,而模型的效果在73.91%。而漏譯率更不用說,機器降低至20%,而人類則可高達53%。
論文還介紹,該系統已成功應用於百度2019開發者大會,將演講內容實時地翻譯給現場觀眾收聽。現場反饋,延時大多不到3秒。
百度開發者大會現場
與傳統的字幕投屏同傳相比,算得上是真正的沉浸式體驗,如同人工同傳一般。
百度方面介紹,度同傳系統,能夠實現語音到語音的機器同傳,其中核心技術所在,是全球首個上下文感知機器同傳模型。
這兩天百度翻譯APP又更新了,同傳系統也在百度翻譯開發平臺公測中。語音領域,百度後發制人,訊飛應該倍感壓力吧。
動物語言識別
除了人類語言的翻譯轉換,AI也在與動物的溝通工作上大放異彩。
在此之前,我們要先確定動物有語言麼?
語言的被給出的定義是:數量足夠的「基礎發音」,以及將其組織為「詞彙」的能力,更是有將這種語言「傳承」的社群和學習能力。
以此要求看來,其實包括猩猩,烏鴉,海豚,鯨魚其實都有自己的語言體系。儘管以人類視角來看,這些語言意思非常有限,總共也只有幾種、十幾種句型,一般用於威脅預警、保衛領域、求偶炫耀。
1.海豚語詞典的研發
海豚一直被認為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海豚能夠利用「嘀嗒聲(click)」或是「脈衝(pulses」等發聲信號進行交流。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一種海豚語詞典,希望利用Gavagai公司的AI語義識別軟體解密海豚的語言,該項目預計2021年完成。
去年秋天,科學家首次記錄了海豚的「對話」,而且還發現了類似人類語言的「句子」結構。通過觀察一對黑海的瓶鼻海豚發現,它們通過「滴答聲」和「脈衝(pulses」兩種信號進行交流,而且雙方甚至等到對方說完句子才會回復。
Gavagai團隊計劃在野生動物園實現精確的監測、聆聽寬吻海豚,語音識別AI將在實驗中幫助解碼海豚聲音。
聖彼得堡理工大學期刊裡,也發表過關於海豚聲學信號和口語的研究。
2.鳥類叫聲辨別
據統計,全世界現有鳥類8千7百餘種,我國有1183種。而不同種類、不同地區的鳥鳴聲音都不相同,因此哪怕是經驗再豐富的觀鳥者也都難以區別這些聲音。
匹茲堡大學的賈斯汀·基茨(Justin Kitzes)博士正在使用機器學習來幫助識別不同類型的鳥鳴聲。
他們開發了一種全新、可擴展的開源音頻分析平臺OpenSoundscape,實現在電腦、雲服務或超級計算機上的聲學分析,創建在美國發現的約600種鳥類的資料庫。
這一系統還可用於,通過聲音定位幾公頃土地上幾米之內的鳥類位置。基茨博士指出,「我們的工作所收集到的數據,將為鳥類和其他發聲物種的保護奠定基礎。」
3.雞在說什麼?
沒有一種動物比雞更愛「嘮叨」了。工程師韋恩·戴利知道他們在講些啥。
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究工程師韋恩·戴利(Wayne Daley)及其同事在2014至2016年期間發表的一系列研究中,讓雞處於不同的環境中,收集其聲音。然後,他們將音頻輸入機器學習程序,訓練程序識別不同環境下,聲音的差異。
實驗結果表明,雞在壓力小的時候喜歡高分貝的鳴叫,壓力大的時候則會悶悶不樂,一直保持一個頻率的聒噪。
到目前為止,該軟體可以檢測雞感到不舒服的原因,包括熱應激並能識別出其肺的診音(當呼吸道感染的粘液堵塞呼吸道時的雞叫聲)接近準確性接近完美。
接下來,戴利和他的合作者們想要繼續完善他們的算法,通過改變一系列環境變量,比如食物和水,來從雞的聲音中提取更多的信息。
長久以來,人類在地球上一直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而藐視一切其它物種。到今天,生物多樣性銳減已經不可忽視,讀懂動物語言,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或許能換回一絲人類對生物更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