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臺桔、賣剩蔗、菠蘿雞……這些「水果」只有廣東人認得!

2021-03-02 粵趣志

繼《火線下的江湖大佬》之後,TVB監製梁材遠再次打造了其姊妹劇《果欄中的江湖大嫂》。這齣劇以香港油麻地果欄為背景,講述一群勞動階層的生活,劇情如劇名,十分接地氣。陳煒、黃浩然、岑麗香、黃光亮等主演在劇中都打扮市井,非常貼地。

 

油麻地果欄的雛形建於1913年,前身是九龍一處傳統墟市,亦常簡稱作「果欄」,是香港的主要水果批發市場,也是香港非常有特色的文化符號之一。而在粵語當中,某些水果也有著其特殊的叫法甚至含義,放在不同的語境中,你還認得這些「水果」嗎?

「欄」在粵語中有地方的意思,一般是指同一類食物聚集在一起。例如,「豬欄」、「牛欄」、「菜欄」、「魚欄」。

《果欄中的江湖大嫂》中的「大冠欄」

例句:

呢只牌子自從畀人踢爆用假料之後,佢啲產品就變曬做賣剩蔗

這個品牌自從被人揭發用假材料之後,它的產品就全都賣剩沒人要。

與「賣剩蔗」意思相近。


例句:

八姑:阿蓮,你再唔嫁,真系分分鐘變蘿底橙呀!

阿蓮:關你叉事咩!

(八姑:阿蓮,你再不嫁,很快就要變剩女了!

阿蓮:關你什麼事?)

廣東風俗家居裡面都有神臺,神臺上除了供奉香燭之外,大時大節還供奉燒肉、雞、鵝、鴨等,而平日則多供奉水果。由於這些水果是供奉於神靈用的,家庭成員很少會去動,隨著時間過去,這些水果便逐漸陰乾。

例句:

阿強想分手,但佢女朋友死纏爛打,於是阿強諗住當佢神臺桔咁,唔理佢,等佢慢慢死心。

(阿強想分手,但他女朋友死纏爛打,於是阿強打算堅決不理她,等她慢慢死心。)


例句:

阿金:小明你搞咩呀?好似人地爭你500萬咁款。

阿釘:哎你咪鬼再潤佢啦!佢今日約個女仔出街,食咗檸檬呀!

(阿金:小明你怎麼了?好像有人欠你500萬沒還似的。

阿釘:哎呀你別再損他啦!他今日約個女生出去,被人拒絕了。)

林根


例句:

阿堅:喂!尋晚見麵條女真人索唔索呀?

阿龍:唔好再提!啲相索過林志玲,但真人居然西瓜刨

(阿堅:喂!昨晚見面的女生真人漂亮嗎?

阿龍:別再提了!看照片覺得比林志玲還美,沒想到真人居然是個齙牙妹!)

最初是用來調侃那些只會使用西方語言卻不懂中文的華人,取其「外黃內白」之意,即外表是黃種人、內在卻像個白種人;後來也被其它東亞裔引用,諷刺信奉西方文化優越論的非白種人。雖然這個稱呼含貶義、歧視或諷刺意味,但是有些不諳中文的華人或不諳自己民族言語的其它東亞人也會以此自嘲。

例句:

阿蘭個仔都系出國幾年啫!返到嚟成個香蕉仔咁,廣東話都唔記得點講。

(阿蘭的兒子也不過是出了國幾年,回來之後像是被西化了,廣東話都不記得怎麼講。)

俗語裡的菠蘿雞是一種紙糊工藝品,即「紙雞」,源自位於廣州黃埔區南崗廟頭村的菠蘿廟裡。「紙雞」用漿糊黏貼竹枝、草紙、雞毛而成,雞毛會黏住(黐住)雞身,引申出歇後語「一味靠黐」。

例句:

阿ling:隔離team個姣婆成只菠蘿雞咁,見到人哋強哥一升職就黐埋去。

阿ming:人哋姣得起,你唔恨得咁多架啦!

(阿ling:隔壁組那個騷貨一整天就想著靠關係,看到人家強哥一升職了就迫不及待去黏住人家。

阿ming:人家騷得起,你羨慕不來的啦!)

最後,想科普大家一個冷知識:千萬不要隨意對著廣東人說「士多啤梨蘋果橙」哦!

 往期回顧 


相關焦點

  • 「賣剩蔗」為什麼是「賣剩蔗」?這些廣東話俗語的由來你知道嗎?
    「賣剩蔗」  「賣剩蔗」在廣東,很多年過三十還未拍拖、未結婚的女孩子
  • 廣東方言,很多人都看不明白這個俗語,超級有意思的(粵語文化)
    廣東方言,很多人都看不明白這個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我來給大家科普下。1生果篇菠蘿雞(Pineapple Chicken)解釋:專佔人便宜無賴出處:廣州波羅廟賣「波羅紙雞」,俾善信賣返屋企圖個吉利。除竹枝同紙外,真雞毛仲會黐雞身,引申歇後語「一味靠黐」,諷刺人鍾意佔人便宜。
  • 年過三十歲未拍拖未結婚就是「賣剩蔗」??原來是……
    「賣剩蔗」  「賣剩蔗」在廣東,很多年過三十還未拍拖、未結婚的女孩子
  • 趣講粵語 |「籮底橙」和「賣剩蔗」
    現代大城市的年輕人大都不著急結婚,但在以前大姑娘年過三十還未找到意中人,就有被左鄰右舍、三姑六婆議論為「籮底橙」的危險。
  • 菠蘿蜜與菠蘿,兩種完全不同的水果,為何名字如此接近?
    筆者第一次來到廣東時,看到菠蘿蜜,就感覺太奇特了。一是居然還有比冬瓜還大的水果,二是它的果實生長在樹幹上,原因是它的果實實在太過碩大,樹枝無法承受如此大的重量。那麼,菠蘿蜜是什麼時候來到中國的?清初學者屈大均《廣東新語·波羅樹》中說,在南朝時期,來自古印度的使者達奚來華朝貢,他攜帶了菠蘿蜜的種子,種植在廣州的南海神廟,在寺廟的東西兩側各種植一棵,由此逐漸在華南地區傳播開來。傳說中,他由於無法返航,化作一尊遠望的雕像,俗稱「番鬼望波羅」。延續千年的「波羅誕 」也成為了廣府最早的廟會。
  • 【粵聽粵正】放飛機、巴巴閉、一蚊雞...這些廣東俗語大有來頭!
    話說舊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飛機睇! 舊時候農民如果要拜神先'捅'雄雞黎拜,農民先將谷撒在門外,群雞就"雞咁腳"食谷,呢個時候,農民捉住它的雞腳就得啦!雄雞的雙腳呈深蛋黃色。所以"捉黃腳雞"就此由來勒。  70年代,流行講「派頭」這個形容詞,即是「講派場、有威勢、夠鋪張」的正面稱讚。
  • 生吃仙人掌果、咖喱炒菠蘿蜜,這部水果紀錄片把我饞哭了
    照這種吃法吃多了的話嘴巴容易疼,所以當地人有時會人為幹預這些動物們別吃那麼多仙人掌果。看完上面刺嘴巴的,終於換來了一個可口的「西瓜」,但片中介紹的不是遍地都是的紅瓤西瓜,而是較為少見的綠白瓤西瓜。重點是這瓜不僅可以用來吃,還能拿來洗澡.
  • 廣東話俗語原來大有學問!
    」  「賣剩蔗」在廣東,很多年過三十還未拍拖、未結婚的女孩子都經常被人說「賣剩蔗」但是為什麼會有「賣剩蔗」這個詞的呢?在廣東還有許許多多的俗語有很多我們也會經常說但是這些粵語俗語的由來你們知道嗎?最後剩下來在籮底的都是一比較不好的貨色「賣剩蔗」也是同樣意思
  • 臺灣的菠蘿,為什麼在大陸賣價格,貴上那麼多
    每年4月,菠蘿在各大城市陸續開始上市,會一直持續到9月左右,這時大家會在市場上發現,同樣是菠蘿,但價格卻相差很大,一些菠蘿賣10元3斤,一些菠蘿一個都要賣20元左右。這些賣的價格比較高,通常是來自臺灣的菠蘿,當然當地不是叫菠蘿而是叫鳳梨、蜜寶鳳梨等等,那麼臺灣菠蘿賣得貴,原因是什麼呢?
  • 徐聞菠蘿為什麼這麼火?
    開玩笑呢,大陸當然有菠蘿,而且,還是一片「菠蘿的海」——今天,就來說說這個位於大陸最南端的寶藏小縣城,這裡是中國產量最大、品質最高的菠蘿生產基地之一。徐聞縣的「菠蘿海洋」每年可以穩定提供大約70萬噸菠蘿,可以說是每3個菠蘿就有1個來自徐聞。
  • 廣東人吃雞,全國第一!
    沒有一隻雞,能活著離開廣東 「吃雞」遊戲玩得6不6不重要 重要的是論吃雞,廣東人絕對是No1 那麼問題來了 廣東人對「雞」的感情有多深呢 廣東人吃一天雞,都不會膩!
  • 世界最大的水果就它了,海南菠蘿蜜,一個全家吃幾天
    世界最大的水果就它了,海南菠蘿蜜,一個全家吃幾天海南菠蘿蜜又名木菠蘿,樹菠蘿,原產馬來西亞、東南亞一帶,在熱帶潮溼地區廣泛栽培。目前在海南普遍栽培,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也有栽培,但是主要產地還是在海南,現在已成為海南水果中的一大特產,也是海南常年產量最高的水果。菠蘿蜜,是桑科、波羅蜜屬的常綠喬木,樹皮黑褐色、葉革橢圓形,菠蘿蜜是熱帶水果。也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菠蘿蜜可以分為幹苞菠蘿蜜和溼苞菠蘿蜜兩種,幹苞菠蘿蜜果汁少、肉瓤肥厚、甜滑、甘美,香氣很足;溼苞菠蘿蜜多汁、味甜,香氣特殊而濃。市場上賣的一般都是幹苞菠蘿蜜。
  • 這些都不知道的話,別做廣東人了
    廣東人,你講了那麼多年粵語,你敢說你都知道這些話怎麼來的嗎?
  • 雞皮膚吃什麼水果最好 多吃這些讓你肌膚變光滑
    談起雞皮膚,很多姑娘有話要說,她們有的剛接觸雞皮膚,有的已經忍受了雞皮膚很多年,但無論哪種姑娘,都對雞皮膚深惡痛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雞皮膚實在太難看了,而且出現的部位經常會暴露在眾人的視線之中,這讓她們很是尷尬,尤其是夏天露腿的季節,怎麼遮都遮不住。雞皮膚吃什麼水果最好?
  • 只有1㎡的「麵包小鋪」,一天爆賣1000+個菠蘿包!
    ——————————————可能是魔都最小的麵包店只有一個1㎡的小窗口藏在不起眼的街角,走路都會錯過為了一個菠蘿包,最久要等半小時開在不起眼的街邊,就一個賣麵包的小窗口,堪堪塞進一個麵包櫃,不仔細找可能就直接路過了。但過去總要排隊,每次一鍋麵包剛出爐,十來分鐘又賣空。賣的麵包只有15種,卻個個都是地道港味,還沒走近就能聞到麵包香。
  • 【18區掃食】尋覓10款「 上水 」名物!!! 手挫紅豆冰+炭火層燒腩仔+菠蘿蛋
    但是,真就只有這些嗎? 上水人會告訴你:不,只要衝開人群,你會發現,這個地方仍有可愛一面:友善的街坊、懷舊的餅店、幾乎失傳的手藝,以下這10款上水名物,你又吃過多少種?上水名物 DON』T MISS OUT!  人山人海石湖墟街市
  • 廣東話俗語由來,你知唔知放飛機、撲街、一蚊雞呢d詞的由來?
    放飛機、撲街這些廣東俗話我們經常講90%的廣州人都不知道它的由來!
  • 深圳只有一家的麵包雞,99%的人都不知道!
    小vi作為一個廣東人菠蘿包表示從小吃到大烤雞對很多人來說也很熟悉但把菠蘿包和烤雞放在一起
  • 徐聞菠蘿高光走世界,「菠蘿妹妹」之後廣東還有更多的「丁真」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許悅 莫謹榕 實習生許 張超在剛剛結束的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上,在解讀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密碼的雲論壇上,很多人記住了一個漂亮女生的名字:王小穎。「為什麼其他孩子的爸爸媽媽可以輕鬆地逛市場,我的爸爸媽媽卻年年要為賣不出去農貨擔驚受怕。」在徐聞,菠蘿就是農民的命,「菠蘿賣不出去,小孩就沒了學費。如果可以把東西賣得好,徐聞的爸爸媽媽們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 有著「熱帶水果皇后」的美譽,你真的會吃菠蘿蜜嗎?
    他是菠蘿蜜,世界上最大的水果,與他沒有關係的是天然的菠蘿,前者來自印度,後者來自美洲,他們有名字上的聯繫,但只有名字,其他人之間沒有任何關係,許多人想知道,既然他們之間沒有關係,為什麼名字如此相似?菠蘿蜜是熱帶水果,所以熱帶地區只能種植廣東、廣西、雲南、海南和臺灣,他屬於常綠植物喬木,壽命超過春天開花,夏天成熟,像掛在樹上的冬瓜一樣大,全身長滿了不鋒利的刺,成熟季節路過樹下的人要擠一把汗,生怕他掉在你頭上,當然,這種擔心只能是多餘的,當時機成熟時,人們不會讓他留在樹上太久,他會立即被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