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講粵語 |「籮底橙」和「賣剩蔗」

2021-03-02 繪聲繪色粵語伴讀

現代大城市的年輕人大都不著急結婚,但在以前大姑娘年過三十還未找到意中人,就有被左鄰右舍、三姑六婆議論為「籮底橙」的危險。而類似的說法,還有「賣剩蔗」。

這兩個說法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原來以前的商人在賣買東西的時候,都是用竹籮來裝,一些商人賣柳橙,通常會把好的,好看的柳橙放在竹籮的最上面,而多數的客人挑選完之後,最後剩下來在籮底的都是一比較不好的貨色,或是爛掉的,乾乾扁扁的,賣相不好的等等,這些貨就很難賣出去了。而「賣剩蔗」也是同樣意思。

舊時代重男輕女,男性娶妻的時限比較寬,甚至到了七老八十也能納妾,但女性則往往被視為生育的工具,如果不能在生育能力最好的年紀出嫁,後面嫁人的機會就會大為下降,更遑論找個好人家了。

不過現代社會婚戀觀念已經大為不同,女性就算不嫁人,一樣可以有幸福的人生,不必怕被人叫「籮底橙」和「賣剩蔗」了。

主講人:李沛聰

粵語地區著名媒體人

省、市廣播電視臺多個節目主持人

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教授

曾主持的節目以及作品:《博頭條》《偏說正中》《西楚霸王》《唐宋風流》《辛亥人物風雲錄》《聰明學堂》等

現主持節目:《聰明學堂》及《聰鳴一世》在FM107.7廣東廣播電視臺文體廣播熱播中。

END

相關焦點

  • 年過三十歲未拍拖未結婚就是「賣剩蔗」??原來是……
    都經常被人說「賣剩蔗」但是為什麼會有「賣剩蔗」這個詞的呢?除了「賣剩蔗」還有一個「籮底橙」都是類似說法因為以前的商人在買賣東西的時候,都是用竹籮來裝一些商人賣柳橙,通常會把好的柳橙放在竹籮的最上面最後剩下來在籮底的都是一些比較不好的貨色
  • 「賣剩蔗」為什麼是「賣剩蔗」?這些廣東話俗語的由來你知道嗎?
    「賣剩蔗」  「賣剩蔗」在廣東,很多年過三十還未拍拖、未結婚的女孩子
  • 我喺廣州人,我識講粵語!
    估下呢啲常用粵語字點讀咯!這些金句都是超經典的老友之間都會這麼講!成語的意思我就賣個關子!不準作弊哦!>燉冬菇 形容被上司降職所以不是什麼時候都合適吃這道菜噢大頭蝦 形容一個人很健忘經常落東落西籮底橙
  • 神臺桔、賣剩蔗、菠蘿雞……這些「水果」只有廣東人認得!
    例句:呢只牌子自從畀人踢爆用假料之後,佢啲產品就變曬做賣剩蔗。與「賣剩蔗」意思相近。▼例句:八姑:阿蓮,你再唔嫁,真系分分鐘變蘿底橙呀返到嚟成個香蕉仔咁,廣東話都唔記得點講。(阿蘭的兒子也不過是出了國幾年,回來之後像是被西化了,廣東話都不記得怎麼講。)
  • 廣東人:我們的粵語吵架罵人都是關於吃的
    2、 大番薯傻瓜,形容人很蠢很傻,粵語與番薯相關的詞彙、俚語幾乎都為貶義3、 死蛇爛鱔說一個人懶4、憨居居食煎堆粵語是形容對方太蠢,煎堆在廣東是指拳頭大小、油炸糯粉團,色澤金黃,外形渾圓中空,口感芳香酥脆5、 食碗面反碗底用來罵人忘恩負義6、 水魚水魚就是王八,
  • 「粵語真系好盞鬼!」 歡迎收看怪奇鵝《粵語初級班》
    粵語究竟是什麼? 粵語又稱為廣東話、廣府話,當地人俗稱為「白話」。全球以粵語為母語者約有1.2億人,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但在廣東地區也不是所有廣東人都會說粵語,例如:潮汕人說閩語,梅州人說客語… PART-2 粵語究竟點樣講? 粵語究竟怎麼說? 普通話只有4個聲調,而粵語聲母數量都在20個左右。
  • 一「技」成才,這些「籮底橙」們逆襲了
    曾祥博個子不高,在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生產一線參觀學習過程中,好奇心和求知慾讓他本來就明亮的大眼睛,看起來顯得更大了。和曾祥博同行的,是12月中旬在廣州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上取得優異成績的選手。他們大都不過十八九歲,一個個身材瘦削,戴著厚厚的鏡片,有些臉上還冒著青春痘。
  • 趣講粵語|「杯葛」的由來
    在粵語裡,說抵制某個人某件事,常常會用「杯葛」這個詞。這個詞雖然在普通話裡也有,但顯然在粵語較為常用。▼ 請點擊下方綠色圖標聽繪本故事  ▼在粵語裡,說抵制某個人某件事,常常會用「杯葛」這個詞。這個詞雖然在普通話裡也有,但顯然在粵語較為常用。
  • 原來會講粵語,就會講英語?
    原來用粵語就可以講英文  相信很多人都察覺到,部分粵語的發音同英文真的好相似。各位講粵語的街坊,是不是都沒發現原來自己掌握了那麼多英語單詞呢!  其實讀音相似的粵語和英語還有很多很多,由於篇幅原因小微就不給大家一一列舉了啦!
  • 廣東方言,很多人都看不明白這個俗語,超級有意思的(粵語文化)
    1生果篇菠蘿雞(Pineapple Chicken)解釋:專佔人便宜無賴出處:廣州波羅廟賣「波羅紙雞」,俾善信賣返屋企圖個吉利。除竹枝同紙外,真雞毛仲會黐雞身,引申歇後語「一味靠黐」,諷刺人鍾意佔人便宜。例子:佢次次食飯埋單都借尿遁,正一菠蘿雞。他每次吃飯埋單的時候都說尿急,真夠無賴。
  • 趣講粵語 |「熱煎堆」為什麼要用「冷手執」?
    關於煎堆,粵語裡面有句俚語,叫「冷手執個熱煎堆」,講的是一個人運氣好,沒付出什麼努力就大有收穫。例如幾個人競爭上崗,有個人條件本來比較差,但因為其他的人出現問題或者差錯,被他成功上位,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冷手執個熱煎堆」啦。那為什麼熱煎堆要用冷手去執呢?原來,煎堆是油炸之物,剛剛出油鍋的時候,十分燙手,一般人伸手去拿肯定是要被燙到的。
  • Supper Moment《橙海》國語版今日首發,與粵語版有什麼不同呢? | 靠譜新歌
    這張粵語大碟,除了保有Supper Moment 原有的味道之外,他們還有不少新的想法和嘗試融入在裡面。《橙海》前奏開始的電鼓創作也是他們的一個新的嘗試之一。這首歌無論是從詞還是曲,都值得細品。而有些朋友可能會說:「聽不懂粵語,怎麼辦呀?」別擔心聽不懂~今天,Supper Moment《橙海》的國語版正式上線了!
  • 粵語講古,還有機會「書接上一回」嗎?
    哎,呢啲老古董嘢,睇怕你哋啲後生都越嚟越少人識得欣賞嘞……」▲20世紀80年代張悅楷在電臺講《三國演義》(圖片由顏志圖先生提供)確實,現在90後、00後的新生代可選擇的媒體和娛樂方式實在太多了,而上世紀八十年代,萬人空巷打開收音機收聽粵語講古的盛況已經難再。時代不同,粵語講古會註定衰落了嗎?
  • 「粵語,你今日講咗未?」
    我會說粵語,我很自豪。點解廣州人要遷就一啲唔識講又唔肯學粵語噶外省人?為左佢地聽得明就要全部人講普通話?明明系佢地來廣州,唔應該系入鄉隨俗,學習我地噶粵語文化咩?我甚至系聽過一啲外省妹妹仔講:「有些同學說粵語好煩啊,我們又聽不懂,幹嘛要說。」你聽唔明邊個叫你來廣州?你聽唔明唔識學噶咩?生活係廣州十幾年都聽唔明粵語?Chapter 2.
  • 外面賣的袋裝火鍋底料和火鍋店的底料,到底有什麼區別?
    火鍋裡的底料是火鍋的靈魂,一個好的底料可以不用沾多餘的醬料就十分的美味。外面賣的袋裝火鍋底料和火鍋店的底料,到底有什麼區別?趙薇在綜藝節目《中餐廳》裡炒火鍋底料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都學她的樣子,加一點蔥姜蒜、各種香料,炒一下火鍋底料,立馬香氣四溢。吃火鍋底料可以不炒,但是炒制一下或許更香,味道更濃鬱。外面賣的袋裝火鍋底料都是加工好的,回到家也不用有別的操作,直接下鍋把底料煮開就可以開涮了。
  • 深圳,一個不講粵語的城市
    深圳有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作為廣東城市,粵語卻幾乎消亡了面對其他廣東人拋來的一串粵語深圳人,只能尷尬地承認自己不會講越來越多人的說粵語,已經被深圳人拋棄了深圳,一個不需要講粵語的地方深圳,作為一座廣東的城市,卻聽不見幾句粵語。
  • 粵語鍵盤俠:「沒有十級證書,你不配講粵語!」
    而且一些詞語的使用和處理,和幾十年前的粵語殘片已經有很大的區別,而這些正是說明「變化」的存在和合理。當然,粵語的發音和詞彙不是隨便亂說,有默認的、約定俗成的規定:以廣州西關音為準。這個規定是為了各地方在溝通時不至於差別太大,雞同鴨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