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講粵語|「杯葛」的由來

2021-02-07 繪聲繪色粵語伴讀
在粵語裡,說抵制某個人某件事,常常會用「杯葛」這個詞。這個詞雖然在普通話裡也有,但顯然在粵語較為常用。


▼ 請點擊下方綠色圖標聽繪本故事  ▼


在粵語裡,說抵制某個人某件事,常常會用「杯葛」這個詞。這個詞雖然在普通話裡也有,但顯然在粵語較為常用。


如果不知道這個詞的來由,可能會以為有個「杯」字跟喝酒有關。其實呢,"杯葛"是英文 BOYCOTT 的譯音,意思正是"反抗和抵制"。



這個BOYCOTT, 原來是一個人的名字,此人全名叫做 Charles Cunningham Boycott,生於1832年,死於1897年,是北愛爾蘭一個惡漢。這位杯葛先生專替貴族大地主等收租,手段兇殘,常常逼害那些窮困的佃戶。一遇到佃戶沒錢交租,他就會跑去喊打喊殺。


忍無可忍之下,佃戶們決定一起反抗,聯合起來對付逼害者。杯葛雙拳難敵四手,惟有落荒而逃。自始之後自覺面目無光,備受困擾痛苦而死。愛爾蘭佃戶今次打勝仗,不但轟動一時,而且影響很大。


此後但凡抵制或斷絕關係,成為政治經濟鬥爭手段,就以此位愛爾蘭收租佬的姓氏命名,叫做"杯葛"也。


主講人:李沛聰


粵語地區著名媒體人

省、市廣播電視臺多個節目主持人

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教授


曾主持的節目以及作品:《博頭條》《偏說正中》《西楚霸王》《唐宋風流》《辛亥人物風雲錄》《聰明學堂》等。

現主持節目:《聰明學堂》及《聰鳴一世》在FM107.7廣東廣播電視臺文體廣播熱播中。

-END-


相關焦點

  • 聰哥講粵語 | 為什麼抵制叫「杯葛」?
    ▼ 點擊下方綠色圖標收聽  ▼在粵語裡,說抵制某個人某件事,常常會用「杯葛」這個詞。
  • 粵語|港式地道俗語的由來1
    #港式地道粵語由來#👇👇👇👇👇1. 放飛機 3. 混吉 發音:bui1 got3解釋:排擠由來:"杯葛"是英文BOYCOTT的譯音,意思是"反抗和抵制",此BOYCOTT原來是一個人名,全名叫做Charles Cunningham Boycott, 生於
  • 漲姿勢√ 「杯葛」「巴閉」,這些粵語典故你知道嗎?
    所以人就用放飛機形容講去做,又唔做人行為!"巴閉"由來 "巴閉"來自廣州話,好耐好耐以前系學習自印度話,漢朝既時候廣州已經同東南亞及中東等國家人民做生意, 印度商人好鬼嘈,成日叫:"BAP RE, BAPRE!",呢句意思"我的天呀!",於是廣州人就學地講,講下講下就變成今日"巴閉"喇!
  • 粵語:來自英文的搞笑外來詞集
    提示:點擊標題下方 粵語搞搞震 一鍵關注  其實你知唔知放飛機、巴閉、混吉呢啲你成日會用到嘅詞由來呢
  • 講了那麼多年粵語 你敢說你都知道這些話怎麼來的嗎?
    由來:中文詞語裡沒有巴閉,巴與閉合起來亦費解,這個詞語是音譯過來的外來語詞。早於唐宋時已有外地商人到中國經商,沿海地區外地商人云集,他們的語言便在中國流行起來。當時,以中東、印度半島的商人最常到達廣東沿海,他們在語言溝通上的確有點困難,正所謂「雞同鴨講」,做起生意來有時產生了誤會,尤其在金錢上的爭拗引來的嘈吵在所不免。
  • 這些粵語俗語的由來,90%的廣東人都不知道!
    >但90%的廣東人都不知道它們的由來!於是廣東人就學他們講後來就變成"巴閉"啦!  04  杯葛其實,"杯葛"是英文BOYCOTT的譯音意思即系"反抗和抵制"此BOYCOTT北愛爾蘭一個惡漢專替貴族大地主等收租後來佃戶一呼百應,聯合起來對付
  • 這些粵語俗語,90%的廣東人都不知道!
    放飛機、巴閉這些廣東俗話我們經常講但90%的廣東人都不知道它們的由來!
  • 快要失傳的趣怪粵語典故
    所以啲人就用放飛機嚟形容講咗去做,又唔做嘅人嘅行為嘞!「巴閉」的由來「巴閉」來自廣州話,好耐好耐以前系學習自印度話,漢朝既時候廣洲已經同東南亞及中東等國家人民做生意,D印度商人好鬼嘈,成日叫:「BAPRE,BAPRE!」,呢句嘅意思係「我的天呀!」,於是廣洲人就學佢地咁講,講下講下就變成今日嘅「巴閉」喇。
  • 粵語的「撲街」竟然來自英文?
    《使徒行者2》再次掀起一波「港劇熱」之後,許多網民都覺得「粵語很好聽」、「好想學粵語」。
  • 詳解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
    「廣東電視臺」上講的粵語有不同,當時睇到大家的討論都比較熱烈,但並無人能夠指出此粵文化差異的關鍵。二、廣東人的由來廣東人由三大群體組成,廣府人(佔大多數,分布在珠三角及粵北、粵西地區)、潮汕人(李嘉誠就是這一人群,分布於粵東南的潮汕平原)、客家人(分布於粵東的梅州、惠州),因此也有三大語言:粵語(即廣府語)、潮汕語、客家話。這三大群體全部是不同時期、內地不同地區的漢人南遷的後代。為何會在廣東出現這三大群體?
  • 【是非不斷】馮盈盈正面面對被杯葛
    受訪時,講到麥明詩力撐她,盈盈即多謝對方支持,又謂會儘快學習如何處理當選後的壓力。談到有網民指她「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盈盈表示渴望日益進步:「沒有這樣的事,港姐訓練令自己一天一天進步,今日的我比昨日做得更好。」問到盈盈事後有否被無線召見?她透露早與公司交代及雙方已有共識。「儘量以包容去面對」談到網友宣稱要杯葛她?
  • 詳細講解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
    詳細講解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
  • 趣講粵語 |「熱煎堆」為什麼要用「冷手執」?
    關於煎堆,粵語裡面有句俚語,叫「冷手執個熱煎堆」,講的是一個人運氣好,沒付出什麼努力就大有收穫。例如幾個人競爭上崗,有個人條件本來比較差,但因為其他的人出現問題或者差錯,被他成功上位,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冷手執個熱煎堆」啦。那為什麼熱煎堆要用冷手去執呢?原來,煎堆是油炸之物,剛剛出油鍋的時候,十分燙手,一般人伸手去拿肯定是要被燙到的。
  • 【廣東話俗語由來】你知唔知放飛機、撲街呢d詞嘅由來?
    巴閉   "巴閉"來自印度話,自漢朝中國己同印度人做生意,D印度商人好鬼嘈,成日叫:"BAP RE, BAP RE!",呢句意思是"我的天呀!",於是廣東人就學佢地講,講下講下就變成今日"巴閉"喇!
  • 詳細講解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不得不看)
    投稿郵箱:chuck.hu@imhaigui.com詳細講解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http://xcar.cn/r6BFbu Btonline(Xcar網友,廣東佛山)2014/7/2 之前看到有卡友發貼討論說香港電視臺的粵語與「廣東電視臺」上講的粵語有不同,當時睇到大家的討論都比較熱烈,但並無人能夠指出此粵文化差異的關鍵。
  • 廣東歷史——廣州粵語和香港粵語的區別,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
    南宋之後的中原漢語,因為音調大為減少,為避免過多的同音字而嚴重影響到交流的弊端,其解決方案就是增加聲母,即在原來從沒有捲舌音的古漢語基礎上,通過把「z、c、s」三個聲母髮捲舌音而新增加了「zh、ch、sh」這三個聲母。這就是現在的普通話有捲舌音的由來了。
  • 粵語中的放飛機、巴閉、混吉等怪詞,很多來源都是故事...
    其實你知唔知放飛機、巴閉、混吉呢啲你成日會用到嘅詞由來呢?快啲嚟睇下啦!
  • 廣東話俗語由來,你知道幾多個呢?
  • 我們耳熟能詳的粵語詞裡, 有哪些是英語派來的臥底?
    因為它不僅僅是粵語,還是英文!而這就得從十八、十九世紀說起了,當時洋人來廣州做生意的時候,看到在碼頭幫忙裝卸貨物的都是一些衣不蔽體的貧苦勞工,於是就習慣把他們稱為「poor guy」,意為窮人、可憐的傢伙。
  • 粵語講古,還有機會「書接上一回」嗎?
    01 粵語講古的萌芽時代知道阿爸阿媽阿爺阿嫲最憎的一句話是什麼嗎?當然是「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啦!這句話就是講古的標誌性語句,就等於現在看劇看到關鍵突然聽到了可恨的片尾曲。都說了「下回分解」,那麼粵語講古就是用粵語講故事,一種口頭講說的表演方式,也叫評書、說書。一般是一人(俗稱講古佬)立於桌後,持有摺扇和醒木,常著長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