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機」的由來
何為放飛機呢?話說舊香港。有一天,就要上演飛機飛行。係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飛機睇!仲要係部水上飛機添!全香港萬眾期待:有人要放飛機睇啊!第一日到來,因為打風,冇得開,眾人失望而歸;第二日,天朗氣清,各人以為有嘢睇,點知個飛機師病咗,要推到第三日。而第三日呢,到部機個引擎出事,修理唔到。跟住就——byebye喇!所以啲人就用放飛機嚟形容講咗去做,又唔做嘅人嘅行為嘞!
「巴閉」的由來
「巴閉」來自廣州話,好耐好耐以前系學習自印度話,漢朝既時候廣洲已經同東南亞及中東等國家人民做生意,D印度商人好鬼嘈,成日叫:「BAPRE,BAPRE!」,呢句嘅意思係「我的天呀!」,於是廣洲人就學佢地咁講,講下講下就變成今日嘅「巴閉」喇。
「混吉」的由來
原來系因為以前既小型飯店,只要你去幫襯就會免費奉送一碗清湯,飯店每日所售嘅雞鴨鵝豬牛肉,都係用呢一鍋水整熟既,所以湯入面有肉味,然後落一堆味精,就系一碗清湯啦!因為系清湯,所以入面乜料都冇,即系空空如也,香港人覺得「空」等於「吉」,所以就改成「吉」,所以碗湯就叫做「吉水」。當時,有好多窮人,入到飯店,一坐低,夥記就摞一碗「吉水」嚟,D窮人一口氣飲完,靜雞雞就走左去,因為呢碗湯系免費,所以飯店唔可以捉佢,所以夥記就叫呢種混騙嘅行為叫做「混吉」!
「大耳窿」的由來
原來開阜初,香港洋人印(度)**集會,而放貴利的多數系「白頭摩羅」,這些「摩羅差」戴白頭巾,所以人人都叫佢地做「白頭摩羅」。白頭摩羅扮相古怪,愛戴一隻大如銅元的耳環,所以耳朵要穿個耳洞,港人覺得可憎,稱他們為「大耳窿」。不過,還有一個說法,當時放貴利,都是放小額款項如三幾角錢,給勞苦大眾,為使人們知到他們有錢借,便把一個銀元塞在耳朵的耳窿,作為記號,令人認得。
「一蚊雞」的由來
原來我地所講嘅「一蚊雞」系與塘西風月扯上關係;話說去塘西召雞,初步手續先寫一張「花紙」,而格式亦有一定,先寫自己名號(以幾多自稱),中間ji女名字,最後一行寫ji院名。寫好之後,便交由酒樓雜役帶去ji院,那些阿姑接到「花紙」,便應召「出局」。ji女每次局票收一元,而省港人士向來稱ji女為 「雞」,既然一元召得一「雞」,後來就索性稱一元做「一蚊雞」。順帶一提,這一元只是陪酒談笑而已,屬「體面上」的手續,如果飲客要有更進一步的行動,還要花很多很多錢,這「一蚊雞」只系美夢嘅開始!
「十三點」的由來
「十三點」是上海市井俚語,因為解放之後大量上海人南移,才變成趣怪廣州話。「十三點」初時意謂「敲亂鍾」,原來舊時的時鐘,每逢一小時便報時一次,例如下午四時,鐘擺便會敲響四下,五點敲五下,至多系十二點,也不過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響,唔通有十三點咩?當然系出咗問題,正如俗語所講癲癲地!所以,<<十三點>>就系代表人既性格<<癲癲地>>。
「丫嗚」的由來
有好長一段時間,廣東人已遺忘「丫嗚」這俗語,不過,大約是一九八五年林子祥所唱的《丫嗚婆》,重新使「丫嗚」流行了一陣子。「丫嗚婆」,醜怪女人,因為「丫嗚」本身已經系怪物,而「丫嗚婆」當然系好極有限。其實,以前有個漢朝大將軍叫做劉胡,因為皮膚坳黑,所以叫呢個將軍做「坳胡」。蠻人非常害怕大將軍之武功,每遇小兒扭計哭啼,就索性拿這個惡人來嚇孩子們:「劉胡來啦!」 「坳胡來啦!」 「丫胡婆來啦!」... 「丫胡公來啦!」 由此可見,「丫嗚」不算系甚麼怪物,只是個貌醜的黑炭頭將軍,後來才渲染成為鬼怪!
「捉黃腳雞」的由來
原來呢個搞笑俗語系出自廣東的農村,農民養雞,專養雌雞而唔中意養雄雞,因為雌雞可以生雞蛋,所以價錢不錯。所以如果要拜神,當然先拿雄雞嚟拜,點捉雄雞?農民先將谷撒在門外,群雞就會「雞咁腳」嚟食谷,當班雌雞食緊谷嘅時候,班雄雞就「色心起」!懶得去食谷,一撲就撲上雌雞背上,交配。呢個時候,正系捉雄雞的最好時候,那色鬼當時並冇防範,農民捉住它的雞腳,咁就得雄雞的雙腳呈深蛋黃色,而雌雞就系淺黃色,所以很容易辨認!「捉黃腳雞」一詞就系咁樣來的,而且真系十分傳神!
「朱義盛」的由來
(這個以前一直以為是「豬耳繩」)「朱義盛」系「假野」咁解。一八二四年佛山,該處有個叫朱義盛的人在「筷子路」開設「朱義盛號」店鋪,他發明用紫銅渡金,製成金飾,工藝很好,同真野差唔多,買唔起真金的人,就來幫襯朱義盛了,因此「朱義盛」就成為「假野」的代名詞。後來呢位義盛在廣州開店,當時好多鄉下佬,落到廣洲亂咁洗錢,當錢用曬先記得要買金飾俾老婆,最後就去幫櫬「朱義盛號」,居然可以瞞天過海,所以生意十分好,分店開了十多家,當時員工竟有九千人之多因此「朱義盛」就漸漸變成「假野」的代名詞。
「金叵(波)羅」的由來
廣州婦女閒居敘話,每把珍貴之物稱為金叵(音頗,但在此慣讀"波")羅,更多場合中是指逗人喜愛的孩子。叵羅,是古代的酒卮---一種敞口的淺杯。《北齊書.祖珽傳》載:"神武宴僚屬,於座失落金叵羅,竇泰令飲酒者皆脫帽,於珽髻上得之。"劉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崗賦》:"玉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 金叵羅傾倒淋漓,千杯未醉。"又蘇東坡詩:"歸來笛聲滿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羅。"都是指的金酒杯。用金叵羅來形容人物矜貴、可愛,乃後來的引申義。
「哨牙」的由來
粵語所謂"哨牙",一般指門齒向外斜出如刨狀。醫學上稱為上頜前突。"哨牙"的哨字源遠流長。哨,今多見於"哨所"、"哨兵"等詞,其實古義為不正,粵語即沿用其古義。《禮記.投壺》:"主人謂曰:某有魘哨壺,請以樂賓。'"枉矢就是彎曲的箭,哨壺就是不正的壺。《說文解字》:"哨,不容也。"段注引《考工記》曰:"哨,傾小也。"傾小即稍為傾斜之意。元《韻會》謂:"哨,口不容也。"這就明說哨是牙齒不正了。唐王梵志有一首嘆世情的詩云:"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繞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邂後暫時貧, 看吾即貌哨."貌哨,唐代口語,指藐唇藐舌,形容難看,與廣州俗語的"齜(依1)牙繃(bang6)哨"正同。哨,又引申指人。宋元時稱行為不正的流氓地痞為"哨子"。如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這裡哨子每極多,見俺有些家私,假做劉安住來認俺。"《魔合羅》第二折:"他如今致命圖財,我自養著家生哨。"家生哨既"家生的哨子",等於說家賊內鬼。
"雞膆咁多"的由來
"雞膆咁多",廣州俗語。形容所得有限,或積蓄很少。如:"打工仔,就算有積蓄,都系得雞膆咁多膆,音歲或素,字亦作嗉,是鳥類食管後段暫存食物的膨大部分,形如袋。潘嶽《射雉賦》:"裂膆破嘴"。《爾雅.釋獸》:"鳥曰嗉"注:"咽中裹食處。"《爾雅義疏》:"嗉者,素也。素,空也。空其中以受實漢朱穆《絕交論》:"填腸滿嗉,嗜欲無極。"明李開先《詞謔.醉太平(曲)》:"鵪鶉.
今次講住咁多先,下次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