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郭德綱,現在中國的相聲還會像現在如此發展的這麼好嗎?
說起相聲界的扛把子,那肯定是德雲社;而德雲社的扛把子,那必須得是郭德綱。
郭德綱,7歲還是學藝,16歲開始正式登臺說相聲,到2019年,他幹相聲專業已整整30年。
郭德綱回憶早年間闖蕩北京的時候就說過,自己就像一條狗一樣,甚至連給人當狗人家都怕你咬他。
難呀,能怎麼辦呢,只能一直熬下去。期間郭德綱,先後跟隨常寶豐、侯耀文、楊志剛學相聲,跟盲藝人王田雨學西河大鼓。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
直到1996年,郭德綱創辦了德雲社。
憑藉著「舊話新說」,郭德綱慢慢把德雲社做大做好,徒弟越來越多,有的紅了之後就叛出師門自立門戶,還要回過頭倒打德雲社一耙。
但德雲社的相聲霸主位置依然屹立不倒。
「四個說相聲的對著罵街,誰活到最後,誰有話語權,誰就是藝術家」——郭德綱
郭德綱被罵那會,無論是報紙,媒體,前輩泰鬥,同行對手,幾乎涵蓋了當時能找到的所有宣傳途徑,那時候些途徑分量真不輕。
報紙報導你郭德綱有問題,報紙能騙人?記者說你打人,記者還能瞎說?前輩都說你不行,你還反駁什麼?
當時千人、萬人說郭德綱不好,說他私自佔地,說他打記者,說他代言某排油廣告騙人,說他虧待徒弟曹雲金分錢不均。
等等等等。
抨擊郭德綱的缺點,永遠是從他的私德和人品上,
對於說相聲這個專業,幾乎沒人說他不行,郭德綱確實做到實力夠硬。
唯一一次用反三俗的名義打擊郭德綱,郭德綱立馬編個段子《我要反三俗》,效果奇佳。
反觀那群反三俗的人,說的相聲真心不如這個俗的郭德綱。
儘管如此多的謾罵,也沒有一個人能站出來,頂替郭德剛的位置。郭德綱就是那種就算你看不慣他,但你就是幹不掉他的人,你說氣人不氣人。
時至今日德雲社藝人獨樹一幟,傲視群雄,接近壟斷,一票難求。
對於演員來說,講究人設和作品,靠人設的,人設崩了,明星就完了,而靠作品實力的,人設崩了,還能救一下。何況寬厚沉穩的于謙老師能和郭德綱搭檔這麼多年,郭德綱還能教出乖巧可愛的兒子郭麒麟,一沒偷沒搶,二沒吸沒嫖,憑什麼不能得到和自己實力相匹配的尊重和誇獎?
郭德綱相聲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最好的,但起碼在當代來說,也算比較出彩的了。
賣票賺錢,憑本事吃飯,不丟人吧?
如今郭德綱的相聲生涯已經走過40餘年,回首40年的人生,郭德綱是這樣說的:過得剛好。
《過得剛好》是郭德綱的親筆作品,寫了40年來的風風雨雨,說書、唱戲、講相聲,回首四十年,過得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