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電影頻道《足跡》,回溯光影裡的新中國

2021-02-07 1905電影網
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海報


1905電影網訊 近日,由夢之藍特約播出的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新中國故事》(以下簡稱:《足跡》)播出了10集,兩上熱搜,有網友爆料曾在北京看到過王曉棠、王馥荔、張光北、秦嵐、袁姍姍、張天愛、張雪迎等老中青演員錄製該節目。


然而,鮮有人知的是,此前《足跡》的編導已經在北京、上海、河北、雲南、廣東、遼寧等近二十個省(市)進行了數月的採訪。還有十餘位擔任「講述人」的電影人,到經典老電影的故事發生地或外景地走訪拍攝。


陶玉玲在上海南京路錄製《足跡》


這其中,田華和潘粵明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講述《開國大典》的故事,陶玉玲在上海重訪《霓虹燈下的哨兵》故事發生地南京路,王寶強在董存瑞犧牲地河北隆化重現《董存瑞》感人畫面,葉青在遼寧丹東鴨綠江大橋向抗美援朝英雄致敬,楊紫在中國電影博物館串講鬧天宮的「小猴子」到鬧海的「小哪吒」動畫電影的發展……



10月5日起,專題片《足跡》在CCTV-6電影頻道播出。《足跡》全片分為「時代記憶」「時代主角」「英雄讚歌」「光影足跡」四大版塊,通過新老影人的訪談、影片外景地故事發生地重訪等形式,勾勒新中國70年璀璨歲月的光影足跡,揭秘電影人不為人知的創作艱辛和幕後故事。


老中青三代講述,探尋新中國光影「足跡」


歷時半年多創作,《足跡》邀請了近三十位演員及電影主創擔任「講述人」,感悟佳片追憶歷史。如此大規模請電影人擔任一部專題片的分集「講述人」,不僅在電影頻道是首次,在專題片領域也是鮮見。


從《足跡》已經播出的10集的情況看,這一創新舉措受到了受眾的歡迎。作為「講述人」,這些言語也成為了節目的「代言人」,潘粵明在自己負責講述那集播出前後,發了兩條微博講拍攝時與田華老師互動的細節和感受,得到網友積極互動,這些「講述人」也成為《足跡》宣傳上的推廣大使。


田華潘粵明天安門廣場錄製《足跡》


通過電影人的故事代入,節目拉近了經典老片與當下年輕的觀眾的距離,達到看經典電影、了解經典電影創作的背後故事的目的。據介紹,《足跡》每播出一集,涉及的影片在相關視頻網站點播量就會增加,網友紛紛去「打卡」老電影。袁姍姍擔任「反特片」講述人一集播出後,有網友在視頻網站看《羊城暗哨》發彈幕:袁姍姍推薦來看的。


老中青演員三代演員擔任講述人可以看成是《足跡》的一種外在形式,而專題片的主線是通過具有重大時代節點、反映新中國各方面建設成就與人民精神風貌的經典影片的梳理與回顧,內核是以電影和歷史雙重解密的形式,回溯70年新中國發展足跡。


韓庚在中國電影博物館錄製《足跡》


以電影見證時代發展


立足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足跡》強調高佔位,該片「時代記憶」「時代主角」「英雄讚歌」「光影足跡」四大版塊,對應「謳歌黨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電影成就」。其中每一版塊又分為多集,內容涵蓋近百部觀眾耳熟能詳的代表性影片。


「專題片既有真實事件,又有電影演繹,新中國電影和新中國歷史交匯出很多層次。」影評人周黎明在微博上這樣推薦《足跡》。


電影伴隨新中國一起成長,《足跡》通過電影看70年變革與進步。正如文化評論人韓浩月所說,「一集集《足跡》的播出,讓觀眾看到新中國電影發展的一個個『足跡』,這些『足跡』成點、成串、最終以點帶面,全景展現出一個國家走向富強的過程。」


《足跡》第一集《天安門》,以回顧《天安門》《開國大典》兩部電影的創作為線索,在天門廣場拍攝外景,不僅走訪影片一眾主創,還採訪創作天安門城樓毛澤東主席像的百歲老人周令釗,電影創作緣起與真實歷史相融,為觀眾帶來一段在開國大典前鮮為人知的故事。


該集播出後,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光明網等在新媒體端轉發,在網民中形成較好的傳播。人民日報微博該條微博閱讀量695萬,播放量354萬。潘粵明因擔任這一集的「講述人」而登上10月6日微博熱搜榜第三名。


網友評論說:「看了幾集《足跡》,不僅視角很有創新性,所選擇的影片也都很有代表性。」「在這些電影裡看懂中國。」


致敬經典,啟迪當下創作


《足跡》涉及影片近百部,從《橋》到《血,總是熱的》,從《李雙雙》到《中國合伙人》,從《雷鋒》到《郭明義》,從《珊瑚島上的死光》到《流浪地球》,這是中國電影的足跡,也是中國電影人的創作足跡。


通過年輕影人代言講解、快節奏大信息量內容和富有情感濃度的採訪,《足跡》再次讓年輕觀眾重溫經典電影,專題片雖然是次黃金時段播出,但在酷雲實時關注度同檔居前列,說明內容紮實、形式新穎,就會有觀眾。


袁姍姍講述「反特片」


在《足跡》的回顧裡,不僅能感受到電影記錄下的時代變遷,而且會發現有很多影片都真實反映了當時普通人們的生活。如《今天我休息》人民警察做好事的一天、《護士日記》中剛從護士學校畢業的女青年志願支援邊疆工業建設、《小字輩》公交車乘務人員和烙大餅師傅閃亮的青春……《足跡》是獻給觀眾的,也是寫給電影人回首流金歲月的一封情書,但它也給了當下的電影創作諸多啟示——要關注時代大主題的同時,也要回歸創作一線,回歸生活、回歸人民,生活永遠是電影創作的源泉。


作為「講述人」,一批熱愛電影的青年演員積極參與到大型專題片《足跡》拍攝中,這份經歷也令他們有所收穫,他們與年輕的編導一道重溫經典,回顧佳片感受新中國的成長歷史,學習和傳承前輩電影人的敬業精神和愛國情懷。


《足跡》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中國電影報導》承制,北京音樂產業園影棚支持,CCTV-6電影頻道每日22:00檔播出,1905電影網、人民視頻、新華網客戶端、好看視頻等平臺亦可觀看。


相關焦點

  • 跟隨影片「足跡」,電影頻道帶你回溯光影裡的新中國
    以別樣視角回望70年來的歷歷往事,《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裡不僅有銀幕裡的故事,更有大銀幕背後的時代中國。
  • 電影頻道《足跡》開播 講述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電影頻道特別推出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下稱《足跡》),10月5日起,每日22點檔,在CCTV-6電影頻道播出
  • 專題片《足跡》熱播 重溫光影中的新中國故事
    陶玉玲在上海南京路錄製《足跡》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 近日,電影頻道節目中心推出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以下稱:《足跡》),該專題片通過對70年來經典影片的梳理與回顧,以嶄新的當代視角、新老影人介紹訪談、影片外景地製作地的重訪的形式,力圖勾勒新中國70年璀璨歲月的光影足跡。
  • 電影頻道《足跡》熱播,夢之藍化身「足跡大使」帶你看懂中國!
    近日,由電影頻道特別推出的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正在熱播。
  • 電影頻道以全媒體之力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2019年,電影頻道與時俱進,集結全媒體之力,緊跟最新技術潮流,積極創新,用光影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份藏著70年光影故事和愛國情懷的成績單,正是電影頻道獻給祖國母親的生日禮物。《中國銀幕》雜誌開設「慶祝新中國70華誕——追蹤獻禮片」專欄,打造「吹響獻禮集結號」專題,推出《銀幕上的新中國時刻》專刊,回顧永不磨滅的共和國光影記憶,讀者反響熱烈。打通行業壁壘線上線下深情回望七十年電影頻道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出的特別節目與深度報導,回歸普通人視角,回望七十年中國人的生活軌跡。
  • 《足跡》70年歲月,在這些電影裡看懂中國
    這就是電影頻道推出的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以下簡稱《足跡》)所要呈現的內容,以重大歷史節點為經,經典影片為緯,回望新中國電影的足跡。盤點新中國電影,不可避免的就是對時代風貌的考證與還原,而在深層和紮實的梳理上,才能真正了解大眾文化崛起下的多元話語時空。其中不僅僅是大銀幕中的時代中國,更有銀幕背後的故事。
  • 《足跡》揭秘「向我開炮」是真實的,經典電影背後有太多故事
    電影頻道的《中國電影報導》推出了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通過新老影人介紹訪談、經典影片的梳理與回顧、影片外景地故事發生地重訪等形式,勾勒出新中國70年璀璨歲月的光影足跡,揭秘電影人不為人知的創作艱辛和幕後故事。
  • 「和新中國一起成長」電影頻道推出百部影片賞析
    人民網北京6月26日電 自6月24日起,CCTV6電影頻道旗艦欄目《中國電影報導》將推出「和新中國一起成長」紀念版塊,精心挑選100部影片,用100天的時間,在節目中帶領觀眾賞析最激蕩人心的精彩瞬間。
  • 《中國電影報導》推出全新板塊 獻禮新中國70周年
    《中國電影報導》推出全新板塊 獻禮新中國70周年 我們用詩詞形容她的波瀾壯闊,用音樂展現她的慷慨激昂,用電影記錄她的滄桑巨變。自6月24日起,電影頻道旗艦欄目《中國電影報導》將推出「和新中國一起成長」紀念版塊,精心挑選100部影片,用100天的時間,在每天播出的節目中帶領觀眾朋友賞析影片最激蕩人心的精彩瞬間。
  • 足跡| 聽袁姍姍講述「反特」電影幕後的傳奇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電影頻道特別推出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10月5日起,每日22點檔,在CCTV-6電影頻道播出。 大型專題片《足跡》通過對具有重大時代節點、反映新中國各方面建設成就和人民精神風貌的經典影片的梳理與回顧,以嶄新的當代視角、新老影人介紹訪談、影片外景地故事發生地重訪的形式,力圖勾勒新中國70年璀璨歲月的光影足跡,揭秘電影人不為人知的創作艱辛和幕後故事。
  • 演繹京劇淨角啟迪民族正氣 回溯紅色足跡重溫光輝歷程
    演繹京劇淨角啟迪民族正氣 回溯紅色足跡重溫光輝歷程——我中心第八批託管藏品鑑定入庫工作順利完成        2016
  • 電影頻道、電影數字節目管理平臺用光影致敬人民警察,電影《警察...
    電影頻道、電影數字節目管理平臺用光影致敬人民警察,電影《警察日記》《片警寶音》在列 2021-01-12 1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與電影頻道 「家國同圓」中秋獻禮 七城接力獻唱新中國七十華誕
    9月13日中秋佳節,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舉辦的「家國同圓·七城接力」——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國慶獻禮全球首場電影發布5G直播活動,在北京、天津、重慶、深圳、南京、武漢、昆明七座城市接力聯動,順利舉行。
  • 足跡|聽張雪迎講述《讓我們蕩起雙槳》背後的故事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電影頻道特別推出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10月5日起,每日22點檔,在CCTV-6電影頻道播出。大型專題片《足跡》通過對具有重大時代節點、反映新中國各方面建設成就和人民精神風貌的經典影片的梳理與回顧,以嶄新的當代視角、新老影人介紹訪談、影片外景地故事發生地重訪的形式,力圖勾勒新中國70年璀璨歲月的光影足跡,揭秘電影人不為人知的創作艱辛和幕後故事。
  • 電影頻道融媒體「組合拳」關注北電新中國電影教育70周年系列活動
    一代又一代北京電影學院學子秉承著從延安時期就根植於心中的紅色基因,為祖國造像,為時代鑄魂。這七十年,是新中國電影教育發展的七十年,更是電影人攜手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壯大的七十年。你好,西土城路4號!相約,西土城路2號!
  • 電影頻道推出金雞獎84小時5G直播 四大亮點呈現電影節全程盛況
    11月18日至23日,電影頻道將推出《「雄雞起舞」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電影頻道聯合廈門廣電5G全景直播》活動,攜全明星、全專家陣容
  • PP視頻《傳家寶裡的新中國》新中國動畫身世的秘密
    一件看似普通確又無價的傳家寶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先輩們艱苦奮鬥的故事,山東衛視全國首檔融媒體故事秀《傳家寶裡的新中國》,正在PP視頻火熱播出。「持寶人」攜帶承載新中國革命和建設歷程故事的「傳家寶」來到節目現場,向觀眾們講述傳家寶背後的鮮為人知的奮鬥故事。
  • 「雲紅毯」回溯十年精彩 電影頻道全景直擊北影節
    對於取消實體紅毯環節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而言,這份由電影頻道溫情獻上的十周歲生日厚禮,串聯著十年精彩,更是未來希望的序曲。 > 十年築夢,光影隨行。透過「雲紅毯」帶來的回憶,作為每一屆北影節見證者的電影頻道節目中心總編室主任董瑞峰,既看到了北京國際電影節逐年升級背後的自信,也看到了中國電影不畏艱難、向陽而生的生命力。 「雲紅毯」的線上起航,令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電影頻道的直播鏡頭中仍未丟失「前進」的意味。
  • 「雲見光影」融媒體直播!揭秘中國電影博物館
    「雲見光影」融媒體直播!就在5月19日下午,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協同中國電影博物館展開的「雲見光影」融媒體直播,在影院全面復工前、胡先煦、王嘉、鄧恩熙、王鏘、張婧儀,配音演員瀚墨,擬音師王子威,影視造型專家白麗君,動畫電影專家李劍平,影評人索亞斌、姬少亭等老中青三代電影工作者共赴的光影時空之旅,中國電影資料館副研究員李鎮向《今日影評》第一時間分享著屬於自己、更屬於中國電影的獨特體會。
  • 跟隨「跑男」足跡 解鎖青島時尚、青春、活力密碼
    青島新聞網8月20日訊(記者 宋波鴻)近日,浙江衛視《奔跑吧》在青島圓滿收官,在播出的100期和101期中,青島都有哪些地方留下了「跑男足跡在此,本網記者對這兩期「跑男」中出現的青島地標一網打盡,那就緊隨「跑男」在青島留下的足跡,一起解鎖青島時尚、青春、活力的密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