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在疫情衝擊下,能源央企如何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同時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帶著這些問題,求是網記者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
求是網: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談到要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紮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華能作為發電行業的排頭兵,要如何助力「六穩」、落實「六保」?
華能推進青海尖扎醫療設施建設
舒印彪: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是一次大考,在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過程中,華能經受住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雙重考驗,充分發揮了主力軍、生力軍的作用,穩供應、保民生、強服務,做到了電力生產不間斷,重點項目不停步,推動改革促發展,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的「華能陣地」和生產經營「基本盤」。
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前提下,作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華能要以央企大國重器和「頂梁柱」的擔當,化危為機、危中尋機,千方百計謀轉型、增動力,將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為實現「六穩六保」任務作出更大貢獻。
華能清潔能源研究院實驗室
大力推動結構調整,是華能立足自身實際、主動順應能源轉型變革趨勢的必然選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保障能源安全這一重大戰略任務。做好新時代能源安全這篇大文章,華能要以「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根本遵循,大力實施能源電力產業鏈提升工程,推動煤電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深入推進能源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華能九臺電廠機器人巡檢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是華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三色三強三優」世界一流能源企業的必經之路,也是央企必須肩負起的創新主體責任和使命擔當。華能要聚焦電力網絡安全等「卡脖子」難題,在國產化DCS、新能源核心技術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不斷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保障能力;圍繞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建設,掌握第四代核電工程運維技術,逐步形成自主運維能力;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加強汙水、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廢棄物前置乾燥炭化處理等技術,提升項目競爭力。
同時,我們堅持生命至上,把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做好職工防護工作,密切關注一線職工特別是境外職工身體健康,繼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華能始終將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具體實踐中,完善培訓培養機制,暢通人才成長通道,用足用好人才激勵機制,關心關愛職工生活,讓職工與企業共成長。
求是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能源行業應如何將疫情的不利影響轉化為轉型升級的新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
舒印彪:雖然能源行業在疫情中經受了一定衝擊,但我們認為這種影響是外生的、暫時的,行業長期向好的趨勢以及轉型升級的動能沒有變。同時以智能化為特徵的「新基建」,為我國能源技術和裝備製造升級創造了條件,為能源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創造了機會,也為產業轉型升級按下了「快進鍵」。能源行業要謀長遠促轉型,大力推進能源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力。
華能大豐海上風電
從能源革命趨勢上看,能源科技與數位技術深度融合正深刻改變傳統能源發展格局。我們在疫情期間看到了一批數位技術在能源生產、輸配、交易、消費等場景的應用。這一發展趨勢還將繼續顯著提升能源生產和使用效率,重塑能源產業生態。能源行業應該堅持數位化智能化發展,加強關鍵共性技術、交叉學科技術研發,通過人工智慧進行綠色礦山的安全高效開採,採用工業網際網路進行電力資產的智能運維和性能優化,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保障智能電網穩定高效運行,加強區塊鏈在分布式智能微網建設運營中的應用,以5G技術帶動新能源充電樁等電力基礎設備發展,最終實現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同頻共振,引領未來能源發展。
求是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華能在脫貧攻堅中做了哪些工作,如何實現精準幫扶?
舒印彪: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安排,華能主要承擔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新疆克州阿合奇縣定點扶貧和青海省黃南州尖扎縣對口支援任務。截至目前,三個地區已經全部脫貧摘帽,華能圓滿完成了黨中央、國務院交給的任務。華能已經連續三年獲得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考核最優等級。
華能新疆幫扶貧困戶沙棘種植
華能幫扶拉祜、佤族「直過民族」喬遷新居
華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充分發揮能源央企優勢,切實增強當地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打下堅實基礎。我們發揮電力主業優勢,積極實施電力扶貧,通過建設光伏電站,解決貧困地區用電難的同時帶動當地就業,拉動地方經濟增長。我們堅持共建共享,深入開展產業扶貧,提升貧困地區的「造血」能力,新疆的沙棘種植和雲南的林下三七項目都成為帶動貧困群眾持續增收最具潛力的新興產業。為了幫助百姓過上美好生活,華能推動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各項事業發展,探索推進金融扶貧,大力推動消費扶貧,接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形成全員參與脫貧的強大合力,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