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法師《菩提道次第廣論》解脫正道

2021-02-17 佛乘


中士道 —— 解脫正道

【第四、決擇能趣解脫道性者,如室利勝逝友云:「沉溺三有流,苦海無邊底,喜掉無厭畏,何物在我心。貧、難求、護、壞,離及病老衰,入恆熾然火,覺樂寧非狂。」又云:「噫,世具眼盲,雖現前常見,後仍不略思,汝心豈金剛。」當自策勵,修習生死所有過患。】

就如同室利勝逝友說的,我們沉溺在三有的苦海之中,沒有邊也沒有底,而我們居然「喜掉無厭畏」,歡喜它,然後放逸散亂、不專注,一點也不厭畏。到底是為什麼呢?「何物在我心」,我心裡是不是被什麼東西蒙蔽了呢?我們被無明的業習氣所蒙蔽,實際上的真相是「貧、難求、護壞,離及病、老、衰」,就是在三有中一切貧乏、所求難得、不能保護、一切失壞以及終究會分離、病、老、衰等,因為這樣,所以「入恆熾然火」就是處在從來沒停止過的、非常厲害的無常大苦當中。而我們卻在這裡邊覺得快樂無比,我們豈不是瘋狂了嗎?這個特點要常常多加觀察。下面「噫」是一個驚嘆詞,說世間的人都是開眼瞎子,我們有眼睛,但是看不見事實的真相,這件事情明明就在眼前,居然不會稍微去想一想,我們的心真是硬得像金剛一樣。所以應當策勵自己的內心,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生死輪迴當中種種的過患。

【如《七童女因緣論》云:「見住世動搖,如水中月影,觀欲如瞋蛇,盤身舉頭影。見此諸眾生,苦火遍燒然,大王我等樂,出離往屍林。」】

見到在這個世間的一切,就像月影在水裡面,永遠在動搖,處於無常當中。不但如此,我們心裡的欲望,就像瞋蛇,叫它瞋是因為這個欲望像已經發了怒的毒蛇。「盤身舉頭影」,如果蛇在一般狀態下,牠不會攻擊你,如果盤起來、頭昂起來,就是牠正要攻擊的時候。平常我們的三毒就是呈現這種狀態,隨時一有什麼狀況,它就會來攻擊我們,我們內心對世間種種的渴欲都是這個樣子。由於見到所有的眾生都被各式各樣的苦火不停的燃燒,所以「大王我等樂,出離往屍林」,真正希望的並不是世間的一切,而是希望到屍林中去修行。「屍林」就是屍陀林,也就是墳場。古人修行並不希望住在很舒服的地方,往往會到屍陀林裡邊,因為看見那些死屍又髒又臭,心中想:看哪!這就是我的縮影,我無始輪迴以來都是這樣。看見這個情況,他自然就不會引發自己的貪慾。現在我們在這裡住得開心、吃得高興,大家閒談你是我非,根本不會想到,我們忙了半天結果也就是這樣;如果透過這個境界策發,就算不想好好努力地修,它也會策勵我們努力。

【依正世間,剎那不住滅壞無常,猶如水月為風所動。諸欲塵者利小害大,等同毒蛇身所現影。又見五趣,熾然三苦大火燒惱,由見是故厭舍三有,生如北方孩童之心,欣樂欲得出離解脫。】

這幾句話就是解釋上面的頌文,也就是大師給我們的教誡。整個的世間,可以分成依、正二報,正報就是我們的身體,也就是前面所說的異熟、造作等流等;依報是指我們身體所住的世間,就是領受等流跟增上果等。實際上不管裡邊的身心、外面的世界,剎那剎那都在無常的行苦、壞滅當中,就像水裡的月亮被風所吹,一直在飄動一樣。而世間我們看得見的欲塵,雖然有一點小小的利益,但是害處非常大。唯一的利益就是憑著這個我們可以修行,如果不拿這個東西來修行的話,則一切都是害處,這是我們應該知道的。就像我們為著吃要忙好久,結果短短十幾分鐘就吃完了,可是從地上種出來一直到煮熟,你看要花多少時間?而且不單單吃完就算了,等一下還要拉,還要多少麻煩!如果認真去思惟這件事的話,的確會發覺這裡邊的問題很多很多,這樣我們才能看這個世間欲塵就像毒蛇一般,「盤身舉頭影」,頭已經舉起來盤在那裡,我們隨時會被它傷害。進一步又看見在五趣當中,都被三苦所逼惱,所以對整個三有升起很強烈的厭離心,就像西藏北方孩童吃蔓菁的例子一樣。

【北方孩童者,傳說北方炒麵稀貴,於日日中唯食蔓菁,孩童飢餓欲食炒麵,向母索之,母無炒麵給以生蔓菁,雲我不要此,次給以幹蔓菁亦云不要,次給以新煮者又雲不要,更給以熟冷者亦云此亦不要,心不喜曰,此都是蔓菁雲。如是我等,見聞憶念世間安樂,一切皆應作是念雲,此是世間,此亦世間,此皆是苦,非可治療,發嘔吐心。】

這裡是告訴我們,厭患三有要生起像什麼樣的量?大師舉出西藏北方孩童,比喻希望出離的心。在北方要吃到炒麵不但很貴而且非常難得。他們通常都吃蔓菁,像蘿蔔一樣,是青色的,他們那裡只有這個東西。就比如以前在臺灣,人們很窮的時候吃蕃薯籤,在大陸北方的話,他們就做窩窩頭吃,這些都是一般的貧民食用的東西。喻中這個孩子餓了,希望要吃炒麵,向他的媽媽要,媽媽沒有,就給他生的蔓菁,孩子說這個我不要!然後給幹的,幹的也不要!再給新煮的,也不要;煮熟了以後冷的也不要!不管你給那一種,他心裡都不歡喜,說這些都是蔓菁,他都不要。同樣地,只要在三有中輪迴,不管天上也好、人間也好、苦也好、樂也好,乃至於不苦不樂(苦苦、壞苦、行苦),不管那一種形式,都是苦,我都不要!儘管形式上面,一個是新鮮的,一個是幹的,一個是煮熟的,或煮熟以後冷卻的,可是一樣還是它。所以我們對世間的安樂也應該要這樣想:這個是世間,那個是世間,不管它怎麼變,變來變去都是世間,要一看見它,心裏面就討厭,討厭到一看見就要吐出來一樣的程度,這麼難受。

【如是思惟,昔從無始漂流生死,厭患出離及思今後仍當漂流,令實發生畏懼之心非唯空言。】

進而思惟無始以來由於不了解這個道理,所以漂流在生死當中,現在了解在生死輪迴當中的害處,感到厭患,希求出離;也知道假定不好好如理思惟,以後還會如此輪迴下去,使內心生起非僅空言的真實畏懼之心!

在座的諸位,都是真正最幸運的。平常世間人看起來這麼多的好東西,實際上就像前面說的蔓菁,不管是生的、是煮熟的、是冷的,都是外面加上一點糖衣,裡面卻是毒藥。我們現在雖然還沒做到如理思惟,可是正在一步一步地遠離世間,慢慢深入佛法。我想起一件小事情來,前天牙醫來給我們看牙齒,雖然我們寺裡的人牙齒都或多或少有些毛病,可是據這位醫生說,比起外面的人,我們這裡的狀況算是最好的。原因是我們沒有跟著外面的人走,比如說世間人都認為巧克力糖最好、最名貴,送一大堆給你吃,於是蛀牙,然後身體呈酸性的反應,將來得什麼癌症、洗腎一大堆的病,結果是一起造惡業下地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身體是這樣,心裏面受這種習慣性的毒害也相同,我們生生世世就是在這個地方輪轉!妙的是,人家還說我們這些學佛的人好可憐,再不然說這些人是瘋子。我有的時候會想,到底誰是瘋子實在很難講!

【如《親友書》云:「生死如是故當知,生於天人及地獄,鬼旁生處皆非妙,生是非一苦害器。」生生死中乃是一切損害根本,故當斷除。此復要待滅除二因,謂煩惱、業。此二之中,若無煩惱,縱有多業亦不受生。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率爾能集。故應摧壞煩惱,壞煩惱者,賴修圓滿無謬之道。】

只要是在生死輪迴當中,不管是哪裡──天、人、地獄、餓鬼、畜生,沒有一個地方是好的。一旦有生,就是苦苦之器,註定受無量苦。一切損害的根本就在這裡,所以應該斷除。而要斷生死果,就必須要滅除它背後的原因,也就是煩惱和業。這兩個當中,真正的原因是煩惱,所以應該對治煩惱,因此一定要修正確、不錯誤的道。  

前面已把共中士道第四科,決擇能趣解脫道性簡單地講了。實際上我們學的時候,也是要跟著不斷地去思惟、觀察,不是含糊籠統地講一些道理,而是從眼前的現象中我們直接能感受到的苦上層層推進,而且很嚴密的、絲毫無差地找到那個根本,然後從根本上面下手,才能解決問題。現在我們已經了解苦的根本是業,而業的真正主因是煩惱,要想破壞煩惱、淨除煩惱,需要修正確無誤的道。下面就說明修道的內容。

相關焦點

  • 《菩提道次第廣論》介紹
    《菩提道次第廣論》,簡稱《廣論》,為宗喀巴大師應許多修行人的祈請而著,終極目標是引導學佛弟子,成辦無上菩提,徹底脫離生死輪迴之苦,進而幫助一切有情得到圓滿佛位。1988 年日常老和尚親切地開始宣講《廣論》,不只福智僧團的法師們認真學修,居士們也組成了廣論研討班,透過一群人的力量一起深入《廣論》,此論為福智團體重要的學修論典。
  • 揭 露 全國推行《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黑幕
    甚至於好多顯宗的寺廟都在談論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許多有名的顯教的法師,比如蘇州的西園寺濟群法師,還有浙江的多寶講寺智敏法師等等,已經有相當規模地在宣揚《菩提道次第廣論》。廣論的推廣效果出乎了遠在印度的D賴的意料,引起他的異常驚喜,所以他主動出擊,推波助瀾。為什麼呢?
  • 菩提道次第廣論(二三〇)
    起始處:《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共下士道 P227 嘉:二、不與取。事者,謂隨一種他所攝物。結尾處:《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共下士道 P229 非支等三,雖於自妻,尚成邪行,況於他所。我們昨天開始講的就是十善業道和十惡業道。為什麼叫善呢?因為能夠引發可愛的果報或者快樂的果報,所以為善。說到這的時候,與善或者惡的區別,我們通常說善和不善。
  • 菩提道次第廣論(二三九)
    起始處:《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共下士道 P236嘉:二、由加行故重者,謂或已殺生、或正或當,具歡喜心具踴躍心,或有自作、或復勸他,於彼所作稱揚讚嘆,見同行者意便欣慶。結尾處:《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共下士道 P238嘉:二、輕者。違此五因,為輕殺生。
  • 菩提道次第廣論(二三四)
    音頻學習內容:起始處:《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共下士道 P233嘉:九、嗔恚心中,事、想、煩惱,如粗惡語。等起者,樂打等欲:「云何令其遭殺、遭縛、若由他緣或自任運耗失財產。」結尾處:《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共下士道 P235二、有暴酷心,謂樂作惡故。 事、想、煩惱,如粗惡語。
  • 【全球廣論 II-0011 】2018/05/07-05/09
    後來虛大師就為了學這個,派了幾個弟子,一部分向東去學東密,譬如當年的時候是大勇法師什麼,實際上後來大勇法師也到西藏去。那麼另外呢,跟大勇法師去的,是現在本論的作者──法尊法師。實際上真正到西藏去學藏密的還是有一堆人,而這個裡邊,結果對目前介紹這個藏密過來的,最了不起的一個大功臣就是那「尊法師」!
  • 廣論0190「道前基礎190」(三十八攝修頌1)
    0190「道前基礎190」(三十八攝修頌1)到此,我們已經將《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部分全部概略地講說完畢了。《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精簡涵攝了整個菩提道次第的下士、中士、上士,還有止觀。從2015年10月底開始到現在2016年12月,這一年零兩個月當中,通過對道前基礎部分的學修,大家對整個菩提道次第已有了概略的了解。今天這一節,我們以宗喀巴大師所造,法尊法師翻譯的《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亦即《三十八攝頌》為依據,對整個菩提道次第科判做一個簡單引導,及對道次第引導一科做一個總結回顧。
  • ▷朗忍喇嘛 向巴恩珠仁波切 菩提道次第速疾道有聲書12
    (下拉到文章底部可收聽語音) 宗大師在著成《廣論》後,刪去其中引經據典和廣作破立的內容,攝其心要著為《略論》。然因所化有情的慧力每況愈下,於《廣論》中大師曾慈悲地說:「然能了知一切講說皆為修持者,實屬少際,故能略攝所應修事,亦可別書。」
  • 《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之四十六:宗喀巴大師德風瑣記
    (以上系大師十九歲以前的示現)七、大師二十歲受具戒後,仍不斷地訪師求法,並為眾說法,同時著作《現觀莊嚴論釋大疏善說金  論》。那時,有善於記持經文的三位法師,試測宗喀巴大師記持力大小之量,大師從晨起到陽光剛照著察寺主殿金頂的時候,即已將過去沒有讀過的經論,有一箭長九行大板的篇幅四頁,完全很清楚地記持於心中,三法師中有一能持兩頁半,其餘二師只能持一頁。
  • 真如老師開示【全球廣論 II 】手抄出書,《廣海明月》問世
    名為《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講記淺析》系列,依日常老和尚開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普陀版音檔分冊,範圍是南普陀版音檔1A 和1B,也就是真如老師已經開示的「全球廣論 II」第1~39 講。負責出版的公司表示,未來計劃每季發行1 卷,共160 卷,值得學習《廣論》的朋友珍藏,隨時閱讀。
  • 《相應菩提道次第綱要》新書預告 即將在1月17日推出
    2016年度《中道僧團聯合宣法》,【正覺法眼與生活解脫】之系列,第一場【徹悟之覺】即將在1/17開講
  • 解讀向巴恩珠上師道次第略論講記 (二)
    雖然顯密法門眾多,但我們需要一個最全面的殊勝法門,就是宗大師所說:「佛陀所說經典心要義,所有聖賢佛子所贊道,一切具緣求解脫津梁」,這就是《三主要道》,也是文殊所說「貪執二取非正見」的原因。對初業行者來說,最善巧、圓滿、適合的就是顯宗菩提道次第法。為何這麼說呢?因為菩提道次第中有三別法和四殊勝,別的經論不具備。三別法:所詮圓滿:佛陀的聖教八萬四千法蘊,顯密要義,全部囊括於菩提道次第中。
  • 解讀向巴恩珠上師道次第略論講記 (一)
    宗大師為了利益後繼者,首先著出顯宗《菩提道次第廣論》,也可以說這是五部大論的總結,概括顯教全部教義,學習了此論,就等於對整部《大藏經》的顯宗內容有通盤的了解。克主傑大師大加讚嘆說:「阿底峽尊者所傳下的『菩提道次第』教授,不管是教典派或是教授派,諸位大善知識的著述都非常多,也都是引導眾生成佛的最佳指針,但如果和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相比,那就遜色多了。
  • 廣論0194-2「道前基礎196」(三十八攝修頌5)
    」就是依有情的根器,引發其道次第的學修。對下士根器的有情引導其行持五戒十善業;對中士根器的有情,除了引導其行五戒十善外,還要引導其行解脫之善;對上士根器的有情,還要引導其行大乘之善——五道十地乃至成佛。
  • 【全球廣論 II 】 2018/04/02/-04/04
    1』23」那麼一開始就是,今天先聽一小段師父的開示: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今天我們開始修習《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是宗喀巴大師所造的。平常我們前面先要提一個重點,通常我們稱為「玄義」,也就是把我們所要學的這個內容,它主要的綱領、特質,簡單而扼要地把這個重點說明。
  • 福智2017憶師恩法會,用善行串連起日常老和尚的心願
    除了法師們以辯經、背誦古籍,感念師長的教導;來自各行各業的學員,有的以老師教授的「關愛教育」內涵,幫助迷惘的學子找到生命前進的動力,有的發動「減塑」的全球連手淨灘活動,有來自全球各地的律師、農夫、企業家都以他們生活中的各種機會實踐善行。紀念會中還有師長開示、學習總結、讚頌樂音等各種成果展覽,用這些得自於師長教誨,實踐的成果來共同憶念生命中與日常老和尚交會的黃金時光。
  • 【全球廣論 II-0043 】 2018/08/27-08/29
    接下來該第八本了──《辨中邊論》,是吧!又是至尊慈氏所造的,它是慈氏五論之一,特別開示了菩提道次第中止觀兩種修法。《辨中邊論》是天書之一吧?又是天書。然後還有一本是《辨法法性論》,也是至尊彌勒造的,慈氏五論之一,也是特別開示了菩提道次第中止觀的兩種修法,這兩本都是,對吧!這也是尊敬的無著菩薩聽來的天書。我現在在給你們講天書嗎?天書的名字和大概。以後要聽哦!
  • 【全球廣論 II-0006 】 2018/04/19-04/22
    我們這裡邊可能有學了《廣論》好多年的同學,回想起一開始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很多居士的反應是趕快翻、翻、翻,翻到《廣論》上的那張照片開始看,然後一邊看那張照片,會一邊聽師父為我們介紹宗喀巴大師。5』00」那尊宗大師的像就是在塔爾寺。我和鳳山寺的法師也去朝禮過,我們想去拍照,結果那邊佛殿裡是不許打閃光燈的。那個佛殿不是很大,其實裡邊不打閃光燈是拍不清楚的,那天還有點陰天。
  • 洛桑陀美上師開示:宗大師著造的《廣論》 問世之後,很多人看到《廣論》之後豁然開悟
    後期宗大師撰寫《廣論》中的止和觀,就是禪定和智慧這部分。當宗大師著造的《廣論》 問世之後,很多人看到《廣論》之後豁然開悟,哦,原來如此!在線系統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報名億遍共修班:(文殊心咒 觀音心咒 四皈依 麥澤瑪 百字明 磕大頭 事業咒 近心咒 大威德根本咒)每日共修新浪show:490502QQ直播584610943早課5:00—6:00晚課19:00—20:00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舉辦30萬鮮花供佛法會每年農曆八月初一
  • 《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之四十八:克主•瑪尾利瑪格勒伯桑大師(克主傑)的歷史(3/3)
    隨即以世間和宗教規律來治理宗喀巴大師發源地——甘丹寺,每年傳授菩提道次第詳細教授一遍,並傳授所有灌頂、傳經、教授等,建立起了第二佛陀——宗喀巴教義長輝法幢,在他常轉法輪,廣宣法音之下,一切誹謗惡言,完全消滅,都對宗喀巴教義如敬供幢端如意牟尼寶那樣虔誠信奉,使清淨信徒遍於一切方隅。他復在宗喀巴肉身金塔之上,供裝金制寶頂等莊嚴,表達了無上的恭敬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