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6 11:06:34 來源:網上輕紡城
歷時五年阿迪達斯狀告阿迪王一案,近日可能告一段落。無論官司是否如媒體報導,由商務部出面斡旋達成和解,但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該案件留給阿迪王等以「借勢」起家品牌商的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轉向求生。
根據媒體報導,泉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業內人士曾表示,「最終,據說商務部出面進行了斡旋。阿迪王放棄了商標,而阿迪達斯也不再堅持索要過億元的賠償。」記者注意到,阿迪王方面也已做出反饋,阿迪王已啟用了Adivon品牌新的LOGO,放棄了那個模仿阿迪達斯的倒三角LOGO。
毫無疑問,在阿迪達斯和阿迪王的紛爭中,阿迪王這個被外界稱為「山大王」的本土運動品牌遭遇了阿迪達斯的狙擊。
阿迪王曾依靠模仿、以山寨國際運動大牌起家,其在營銷方面的策略至今成為業內人士的談資。「買不起阿迪,就把它踩在腳下」、「我的路我做主」、「一切皆可改變」等口號曾一度成功博取消費者眼球,而阿迪王更是通過植入廣告等方式提升該品牌在三四線城市目標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阿迪王的「借勢」行為也確實為其帶來了一定收益。阿迪王官網資料顯示,該品牌已在全國布局3000多家門店,銷售品類也從鞋子延伸至服裝領域。有媒體報導,阿迪王的老闆目前已積累了幾億元身家。2012年,阿迪王公司的銷售額在3億元—4億元。阿迪王內部人士甚至向媒體透露公司2012年利潤達到1.1億元。
不過,「山大王」的好景不長。隨著阿迪王規模的不斷提升,其對被模仿品牌阿迪達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場衝擊,也開始受到阿迪達斯打擊。
2008年8月,阿迪達斯將阿迪王體育訴至法院。阿迪達斯認為,公司的ADIDAS商標1974年即在國內註冊,並陸續在相關商品上註冊了多個類似商標,但阿迪王未經阿迪達斯許可,即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懸掛「阿迪王」、Adivon及倒三角圖文組合標識,且其店內銷售的運動鞋、服裝也使用了多個與原告商標相近的標誌,足以造成公眾誤認,侵犯了原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構成不正當競爭。
幾經反覆,時至今日,這場官司才可能告一段落。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對本報表示,「這場官司毫無疑問地證明,我國山寨品牌在起初的成長過程中,意圖依託國際品牌快速成長。不過,在自有品牌的塑造上,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卻不下功夫,不但容易使其成長受限,更會在原有品牌的打擊下出現重大的危機。」
目前,擺在阿迪王面前的問題是如何才能夠獲得重生。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山寨品牌調整轉型,關鍵是要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加強自有品牌的塑造。
熊曉坤表示,國內山寨品牌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規模優勢,在網點布局和網點數量上都形成一定的優勢,並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不過,進一步的發展必然涉及到品牌重新建立,這就需要山寨品牌在消費者需求的掌握、市場的定位、日常的營銷上多下功夫。向三四線競爭相對不激烈的城市進軍,對阿迪王而言是較好的選擇。
著名品牌戰略專家、有「中國品牌第一人」之稱的李光鬥則對媒體表示,這一案件很可能是中國山寨品牌的一個轉折點,標誌著山寨品牌的終結或者開始。他認為,企業建立品牌之初,有必要將眼光放長遠,在註冊商標時不能只想著模仿和投機,一定要考慮到未來要發展壯大,未來要走出國門,不能關起門來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