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負著「山寨王」的指責起家,並近乎奇蹟般地創下過億元利潤之後,「阿迪王」終於在阿迪達斯長達5年的侵權訴訟「攻勢」下妥協。昨日記者獲悉,阿迪達斯狀告阿迪王侵權案雙方取得和解,「阿迪王」中文商標和三角標LOGO被無償轉讓給阿迪達斯,該中文商標及三角標LOGO將不能再繼續使用並出現在終端店面中。
昨日,記者登錄「阿迪王」開設在淘寶天貓的官方網絡旗艦店,發現「阿迪王」三個漢字與酷似阿迪達斯標誌的三角標LOGO均已完全消失。
改變不僅僅發生在網絡。昨日下午,在昌平的一家阿迪王專賣店,店主正忙著用小鏟子把廣告燈箱上的「阿迪王」三個字刮去,店面裡也豎起了「全場清倉甩賣」的大幅告示牌。店主介紹說,近期已經接到了阿迪王總部通知,凡是帶有阿迪王三角商標的鞋以及阿迪王中文字樣的產品,必須儘快銷售。
經銷商指的總部就是阿迪王體育用品(中國)有限公司,而加盟商執行的清庫存、換招牌舉動執行的都是阿迪王與德國品牌阿迪達斯達成的協議。協議內容主要包括「阿迪王」中文商標和三角標LOGO被無償轉讓給阿迪達斯;不得繼續在產品、包裝物、宣傳材料上使用含有阿迪王三角標LOGO和「阿迪王」標識的商標;阿迪王所有店鋪不得出現三角標和「阿迪王」字樣。
此前,當「阿迪王」這個品牌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線當中的時候,很多人甚至認為它是某個廠家的惡作劇:阿迪達斯四個字被攔腰砍斷,拼接上一個極具暴發戶氣息的「王」,LOGO也被生生掰斷,扭成一個倒三角的標誌……
正是因為以這樣的形象「出道」,阿迪王品牌迅速被網友們惡搞了一番。「穿鞋只穿阿迪王」、「阿迪王就是山寨王」這樣的反諷、惡搞之語出現在體育用品論壇上。
不過,雖然在北上廣等大城市的品牌認同度有限,阿迪王卻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迅速在三四線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截至2012年底,阿迪王的年利潤已經破億元,在全國也鋪開了3000多家門店。
面對這樣的局面,「正主兒」阿迪達斯顯然不能繼續坐視。2008年8月,阿迪達斯公司一口氣將阿迪王公司、華珠公司、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百特體育商城個體業主郭某訴至營口市法院,認為「阿迪王」足以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誤認,侵犯了阿迪達斯的註冊商標專用權,構成了不正當競爭。
「阿迪王當初就是希望藉助阿迪達斯的知名度進行擴張。這就是國內企業慣用的『借勢法』,但當發展強大的時候就會遭遇很多尷尬。」品牌分析師李光鬥表示,企業建立品牌之初一定要將眼光放長遠,不能關起門來做品牌。(記者 楊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