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註明來源
「成功營銷微信號:vmarketing」
從2005年第二屆《超級女聲》火爆全國,再到浙江衛視在2015年末新上檔的素人才藝養成類真人秀《燃燒吧少年》成為觀眾的新寵,讓無數人一夜成名的綜藝類選秀節目已經在轟轟烈烈中走過了十個年頭。
如果說以「超女」為範本,進而蔓延全國的各類「青春範兒」大PK可以算作「前選秀時代」,2013年橫空出世的《中國好聲音》則豎起了以製作精良、觸及靈魂為大旗的「滄桑範兒」「後選秀時代」。似乎,每當觀眾和市場即將對「選秀」出現審美疲勞的時候,都會有一檔現象級節目重新燃起公眾對「草根變明星」這一魔力現象的熱情。
2015年底在浙江衛視首播的《燃燒吧少年!》首次將「選秀+真人秀」概念融為一體,又為選秀節目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活力。但想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摘下「選秀」這顆綜藝皇冠上的明珠,「小鮮肉」們的殺手鐧可遠不止此。
「愛豆」者,idol(偶像)也,是一個起源於日韓粉絲圈並且迅速風靡整個亞洲藝能界,且創造出多項經濟奇蹟的現象。以日本人氣美少女天團AKB48為例,眾多粉絲為了支持自己喜歡的「愛豆」,自掏腰包購買從演唱會門票到玩偶手辦的各類周邊,甚至為了總決選不惜一擲千金為自己心儀的「愛豆」投票。據統計,在今年6月落幕的AKB48年度總決選中,僅團隊成員柏木由紀一個人的中國粉絲就貢獻了約合人民幣200萬元的選票。
在如此強大的經濟效應刺激下,以90後為消費生力軍的「愛豆經濟學」也引起了國內綜藝市場的高度關注。紅的發紫的鮮肉天團Exo、Bigbang都成功地將對粉絲的影響力轉化成了經濟效益。有如此珠玉在前,燃少們是否能成為下一個神話,不僅是觀眾的期待,也一躍而成為了整個行業關注的焦點。
以目前的情況預測,已經初具偶像範兒的少年們已經通過節目吸引了大批粉絲,甚至開始有了自己的粉絲後援團。在首期「雪藏戰」中落馬的王鈺威、陸思恆、代雲帆和肖德俊四位少年的粉絲在節目播出後自發組織各種抗議。而依然活躍在屏幕上的各位少年的粉絲們則為保住偶像的地位,瘋狂湧入欄目的火力榜為自己的「愛豆」投票,只為在節目的周邊欄目上見愛豆一眼——即使是隔著一個電腦屏。據統計,《燃燒吧少年!》播出六期後,粉絲已為16個少年貢獻了115,750,000火力值。截止第四期,燃少在騰訊上的道具收入已位居首位。
《燃燒吧少年!》自首播起就旗幟鮮明地對準了國內樂於「為情感付費、味喜歡買單」的人群多由90甚至00後的「少女粉」,和另外一批像對待兒子一樣關注少年偶像成長的「親媽粉」。但不管是哪一種「粉」,「小鮮肉」們才是打開中國娛樂業「愛豆經濟學」的金鑰匙這一點都是毫無疑問的。
偶像製造的過程是每一檔選秀節目從預熱到高潮的必由之路。從這個角度說,《燃燒吧少年》已經突破了傳統的選秀節目形態,進入了「選秀+真人秀」的造星3.0時代。
在《燃燒吧少年!》裡,粉絲們看到的不再只是偶像們站在舞臺上那光鮮亮麗的幾分鐘,而是少年們在經歷聲樂、舞蹈、形體、體能等各方面的全能訓練過程中展現的真實自我。所謂酸甜苦辣,皆成看點。對崇尚個性的90和00後來說,單純的距離已經無法產生美感,反而是近距離的真實接觸才能激發他們的情感釋放和心理快感。
作為《燃燒吧少年!》的聯合製作方之一,深諳造星之道的天娛傳媒曾經在中國綜藝的十年選秀之路上打造出了李宇春、張杰、華晨宇等一批青春偶像。有了神隊友的助攻,《燃燒吧少年!》大膽將日韓綜藝形態中的「練習生」制度搬上屏幕,相當於把整個娛樂公司的「造星」後臺完整呈現給了觀眾。
為創新增強觀眾和選手的互動模式,節目放棄了傳統選秀基因中略帶殘酷的淘汰制度,轉而採用「雪藏」和「分拆」等形式來推進選手的層層晉級,逐步實現「偶像的養成」。簡而言之,以「養成」為節目核心訴求的《燃燒吧少年!》將單純選秀節目的才藝展示升級為才藝表演為偶像成長服務。據悉,在節目後期,少年們還將走出練功房和演播室,以完成任務的方式將「選秀+真人秀」的融合進行到底。
16位之前籍籍無名的少年,通過歷時3個月的12期節目一點點增加人氣,進而培養出自己的粉絲隊伍,並逐漸晉身為新一代偶像。這種水到渠成的變身,不僅依靠少年們自身的魅力,更是偶像養成類節目的核心價值和成功基礎所在。
一檔節目能否被稱為「現象級」,衡量標準其實很簡單——一看觀眾是否接受,二看贊助商是否買單。從這個角度來所,只播出了六期的《燃燒吧少年》其實已經初步具備了一檔「現象級」節目的雛形。
從收視率來看,《燃燒吧少年》以1.109%的開播收視率引發關注,還登上微博話題熱搜榜第一位。截至目前,節目的播放總量已突破4億。而贊助商酷狗音樂、VIVO手機、小樣小乳酸等直面年輕消費人群的品牌已經通過少年們在節目中的表現深入人心。而以雲南白藥、海信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品牌則成功藉助「鮮肉」們的青春形象成功幫助品牌完成了年輕化轉型。最會玩兒的康師傅在第一時間就把節目形象用在同步宣傳的廣告片上,再搭配線下造勢活動,可以說把資源利用率提升到了200%。
《燃燒吧少年!》的節目贊助商們看似涉及領域和品牌形象差異極大,但卻都不約而同地齊聚在青春偶像的大旗下,就是看重了可以通過節目觸及年輕收視群體,進而將他們轉化為自身的消費人群,使自身的品牌和商業鏈條更具延展性和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在選秀節目中發掘明日之星,並成功將品牌形象與之捆綁,堪稱一本萬利的絕佳投資。
除了「吸睛」與「吸金」之外,《燃燒吧少年!》的製作方還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持續發酵節目的影響力助攻。節目的獨家視頻合作方騰訊視頻專門為《燃燒吧少年!》配套出品了三檔網絡衍生節目——《少年頻道》、《鮮肉包》、《少年你怎麼說》。有這三檔衍生節目保駕護航,現象級節目的整體社會氛圍和社會輿論至此已經準備完成。
看國民CP是如何從陌生到養成?帥氣「小鮮肉」是否會為上位而演繹宮心計?下一個優質中國男團是否會從《燃燒吧少年!》中誕生?在這些懸念的牽引下,《燃燒吧少年!》將持續貢獻關注度和話題熱度,並率先開拓選秀類節目完成商業變現的「長尾效應」。畢竟,抓住了未來,才能創造出屬於一代人的新偶像。
想討論營銷內容,卻不知道和誰聊?想學習營銷知識,卻找不到合適的途徑?沒關係,加「深V姐」微信號V-vmarketing,成為深V姐的好友,發送驗證暗號:所在省份+營銷,進入「成功營銷」微信群,與成群結隊的各界小夥伴學習營銷知識、分享營銷案例、提升營銷段位……你的問題通通解決!Come on, baby~!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直接進入《2015創新100營銷案例手冊》微店專拍~!
若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