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肉」撬動「愛豆經濟學」 ——《燃燒吧少年!》引爆2016綜藝選秀市場

2021-02-11 成功營銷

轉載請註明來源

「成功營銷微信號:vmarketing」


從2005年第二屆《超級女聲》火爆全國,再到浙江衛視在2015年末新上檔的素人才藝養成類真人秀《燃燒吧少年》成為觀眾的新寵,讓無數人一夜成名的綜藝類選秀節目已經在轟轟烈烈中走過了十個年頭。

如果說以「超女」為範本,進而蔓延全國的各類「青春範兒」大PK可以算作「前選秀時代」,2013年橫空出世的《中國好聲音》則豎起了以製作精良、觸及靈魂為大旗的「滄桑範兒」「後選秀時代」。似乎,每當觀眾和市場即將對「選秀」出現審美疲勞的時候,都會有一檔現象級節目重新燃起公眾對「草根變明星」這一魔力現象的熱情。

2015年底在浙江衛視首播的《燃燒吧少年!》首次將「選秀+真人秀」概念融為一體,又為選秀節目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活力。但想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摘下「選秀」這顆綜藝皇冠上的明珠,「小鮮肉」們的殺手鐧可遠不止此。

「愛豆」者,idol(偶像)也,是一個起源於日韓粉絲圈並且迅速風靡整個亞洲藝能界,且創造出多項經濟奇蹟的現象。以日本人氣美少女天團AKB48為例,眾多粉絲為了支持自己喜歡的「愛豆」,自掏腰包購買從演唱會門票到玩偶手辦的各類周邊,甚至為了總決選不惜一擲千金為自己心儀的「愛豆」投票。據統計,在今年6月落幕的AKB48年度總決選中,僅團隊成員柏木由紀一個人的中國粉絲就貢獻了約合人民幣200萬元的選票。

在如此強大的經濟效應刺激下,以90後為消費生力軍的「愛豆經濟學」也引起了國內綜藝市場的高度關注。紅的發紫的鮮肉天團Exo、Bigbang都成功地將對粉絲的影響力轉化成了經濟效益。有如此珠玉在前,燃少們是否能成為下一個神話,不僅是觀眾的期待,也一躍而成為了整個行業關注的焦點。

以目前的情況預測,已經初具偶像範兒的少年們已經通過節目吸引了大批粉絲,甚至開始有了自己的粉絲後援團。在首期「雪藏戰」中落馬的王鈺威、陸思恆、代雲帆和肖德俊四位少年的粉絲在節目播出後自發組織各種抗議。而依然活躍在屏幕上的各位少年的粉絲們則為保住偶像的地位,瘋狂湧入欄目的火力榜為自己的「愛豆」投票,只為在節目的周邊欄目上見愛豆一眼——即使是隔著一個電腦屏。據統計,《燃燒吧少年!》播出六期後,粉絲已為16個少年貢獻了115,750,000火力值。截止第四期,燃少在騰訊上的道具收入已位居首位。

《燃燒吧少年!》自首播起就旗幟鮮明地對準了國內樂於「為情感付費、味喜歡買單」的人群多由90甚至00後的「少女粉」,和另外一批像對待兒子一樣關注少年偶像成長的「親媽粉」。但不管是哪一種「粉」,「小鮮肉」們才是打開中國娛樂業「愛豆經濟學」的金鑰匙這一點都是毫無疑問的。


偶像製造的過程是每一檔選秀節目從預熱到高潮的必由之路。從這個角度說,《燃燒吧少年》已經突破了傳統的選秀節目形態,進入了「選秀+真人秀」的造星3.0時代。

在《燃燒吧少年!》裡,粉絲們看到的不再只是偶像們站在舞臺上那光鮮亮麗的幾分鐘,而是少年們在經歷聲樂、舞蹈、形體、體能等各方面的全能訓練過程中展現的真實自我。所謂酸甜苦辣,皆成看點。對崇尚個性的90和00後來說,單純的距離已經無法產生美感,反而是近距離的真實接觸才能激發他們的情感釋放和心理快感。

作為《燃燒吧少年!》的聯合製作方之一,深諳造星之道的天娛傳媒曾經在中國綜藝的十年選秀之路上打造出了李宇春、張杰、華晨宇等一批青春偶像。有了神隊友的助攻,《燃燒吧少年!》大膽將日韓綜藝形態中的「練習生」制度搬上屏幕,相當於把整個娛樂公司的「造星」後臺完整呈現給了觀眾。

為創新增強觀眾和選手的互動模式,節目放棄了傳統選秀基因中略帶殘酷的淘汰制度,轉而採用「雪藏」和「分拆」等形式來推進選手的層層晉級,逐步實現「偶像的養成」。簡而言之,以「養成」為節目核心訴求的《燃燒吧少年!》將單純選秀節目的才藝展示升級為才藝表演為偶像成長服務。據悉,在節目後期,少年們還將走出練功房和演播室,以完成任務的方式將「選秀+真人秀」的融合進行到底。

16位之前籍籍無名的少年,通過歷時3個月的12期節目一點點增加人氣,進而培養出自己的粉絲隊伍,並逐漸晉身為新一代偶像。這種水到渠成的變身,不僅依靠少年們自身的魅力,更是偶像養成類節目的核心價值和成功基礎所在。

一檔節目能否被稱為「現象級」,衡量標準其實很簡單——一看觀眾是否接受,二看贊助商是否買單。從這個角度來所,只播出了六期的《燃燒吧少年》其實已經初步具備了一檔「現象級」節目的雛形。

從收視率來看,《燃燒吧少年》以1.109%的開播收視率引發關注,還登上微博話題熱搜榜第一位。截至目前,節目的播放總量已突破4億。而贊助商酷狗音樂、VIVO手機、小樣小乳酸等直面年輕消費人群的品牌已經通過少年們在節目中的表現深入人心。而以雲南白藥、海信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品牌則成功藉助「鮮肉」們的青春形象成功幫助品牌完成了年輕化轉型。最會玩兒的康師傅在第一時間就把節目形象用在同步宣傳的廣告片上,再搭配線下造勢活動,可以說把資源利用率提升到了200%。

《燃燒吧少年!》的節目贊助商們看似涉及領域和品牌形象差異極大,但卻都不約而同地齊聚在青春偶像的大旗下,就是看重了可以通過節目觸及年輕收視群體,進而將他們轉化為自身的消費人群,使自身的品牌和商業鏈條更具延展性和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在選秀節目中發掘明日之星,並成功將品牌形象與之捆綁,堪稱一本萬利的絕佳投資。

除了「吸睛」與「吸金」之外,《燃燒吧少年!》的製作方還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持續發酵節目的影響力助攻。節目的獨家視頻合作方騰訊視頻專門為《燃燒吧少年!》配套出品了三檔網絡衍生節目——《少年頻道》、《鮮肉包》、《少年你怎麼說》。有這三檔衍生節目保駕護航,現象級節目的整體社會氛圍和社會輿論至此已經準備完成。

看國民CP是如何從陌生到養成?帥氣「小鮮肉」是否會為上位而演繹宮心計?下一個優質中國男團是否會從《燃燒吧少年!》中誕生?在這些懸念的牽引下,《燃燒吧少年!》將持續貢獻關注度和話題熱度,並率先開拓選秀類節目完成商業變現的「長尾效應」。畢竟,抓住了未來,才能創造出屬於一代人的新偶像。


想討論營銷內容,卻不知道和誰聊?想學習營銷知識,卻找不到合適的途徑?沒關係,加「深V姐」微信號V-vmarketing,成為深V姐的好友,發送驗證暗號:所在省份+營銷,進入「成功營銷」微信群,與成群結隊的各界小夥伴學習營銷知識、分享營銷案例、提升營銷段位……你的問題通通解決!Come on, baby~!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直接進入《2015創新100營銷案例手冊》微店專拍~!

若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哦~

相關焦點

  • 鮮肉天團養成記,《燃燒吧少年!》選秀升級新玩法
    本次天娛國民選秀基因的濃濃芒果味沒有飄在馬欄山,而是聯合了浙江衛視、騰訊、SM,可謂強強聯手。引進日韓造星體系,紀錄年輕偶像的追逐夢想的成長曆程,打造了全新的造星方式,《燃燒吧少年!》利用女神與鮮肉擦出的火花不斷引發「養成模式」的吸粉效應。
  • 《燃燒吧少年!》能否誕生下一個tfboys?
    於11月21日在浙江衛視播出的《燃燒吧少年!》順應偶像養成類節目的潮流,先依靠舒淇和李宇春兩位大咖坐鎮「掌門人」吸引眼球,再隨著節目的播出讓觀眾慢慢認識、接受再到喜歡上這些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小鮮肉,《燃燒吧少年!》利用女神與鮮肉擦出的火花不斷引發「伴隨式」的吸粉效應。
  • 《燃燒吧少年》能否成為國內養成類真人範式?
    雖然《燃燒吧少年》是由浙江衛視、天娛傳媒和騰訊視頻聯合推出的真人秀,但是背後的操盤手依然是湖南衛視天娛的龍丹妮,《燃燒吧少年》可以說是湖南衛視及天娛傳媒數十年的綜藝經驗的爆發。在安徽衛視推出《星動亞洲》 、浙江衛視推出《中國好聲音》以及愛奇藝推出《流行之王》後,曾經開啟國內素人偶像養成風潮的天娛傳媒卻再沒有作品推出。其中《星動亞洲》和《流行之王》也是首次將歌唱比賽與偶像養成真人秀進行了結合,作為曾經市場的啟蒙者天娛傳媒是絕對不能容忍自己在市場中缺位的。
  • 《燃燒吧少年!》給浙江衛視和節目業帶來了什麼?
    新生代審美需求的變化,使得傳統好萊塢明星制及曾經日劇、韓劇帶來的流行文化正讓位於綜藝節目引發的偶像生成熱潮,綜藝節目消費和明星製造的互為依存關係越來越強烈。在新的傳播時代和市場需求下,偶像養成類節目可謂是一個滿足供需雙方的節目形式,兼具了明星生成載體和偶像崇拜平臺。從目前透露出的各衛視2016年節目編排可看出,明年亦是該類節目爆發的一年,《燃燒吧少年!》
  • 《燃燒吧少年!》必火十大理由
    據悉,該節目預計於11月底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浙江衛視同步「燃燒」!除神秘嘉賓和全新賽制外,「養成式音樂真人秀」和「高規格舞臺主題秀」的定位也頗受期待,更是開創了業內首個互動式玩法。而被萬千網友推崇的新一輪「國民CP」未播先火,節目所選拔的高顏值、多才藝、低齡化的「小鮮肉」也引發了無數網友的關注。那麼《燃燒吧少年!》
  • 鮮肉雲集的《燃燒吧少年》,簡直不要太好看!
    話說事情是這樣子的,小元我在元旦期間看到有一檔真人秀節目《燃燒吧少年!》
  • 央視選秀,「有編」愛豆?
    央視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因加入了賽前筆試環節,在全網斬獲12個熱搜,讓人必須感慨一句「姜還是老得辣」。這一次《華彩少年》能靠筆試出圈,原因有二。其一,年輕愛豆「九漏魚」問題已成老生常談。雖說大家心知肚明,這些十幾歲就逐夢娛樂圈的愛豆們確實沒什麼時間學文化,但誰也不想看到自家偶像錯字連篇又被群嘲。
  • 華彩少年才是真正的自動化選秀吧?綜藝沒播選秀都進入到總決賽了
    但是如今來看,和央視的《華彩少年》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了,《華彩少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選秀吧,名為選秀,但其實都是節目組決定出道名額,你敢相信嗎?《華彩少年》還沒播,但是節目已經進行到總決賽階段了。
  • 《燃燒吧少年!》離「現象級」還有多遠?
    文|周婧怡上周六,《燃燒吧少年!》開播,開啟了2016年偶像團體選秀節目的序幕。
  • 楊冪、易烊千璽領銜,央視選秀綜藝《上線吧!華彩少年》正式開播
    也許是對各種選秀綜藝實在看不下去了,央視終於出手,推出了自己的選秀綜藝《上線吧!華彩少年》,而選出的勝利者將直通春晚,這可是很多藝人做了許久的夢。不要以為人家是說說就完了,參加這個綜藝第一道關就是要筆試,沒錯,就是像公務員考試一樣的筆試!據網上洩露的消息看,筆試題型確實像行測試題,看來不僅要熟悉中華傳統文化,而且智商還不能太低,再也不用選出來的愛豆沒有文化啦!
  • 永無止境的選秀……誰會是下一個選秀出身的大勢愛豆?
    談及現在如火如荼的選秀綜藝,必定繞不開形成這一現象的Mnet綜藝《Produce101》。Mnet此前還推出過一檔叫《少年24》的選秀節目,但反響也是平平。《MIXNINE》是JTBC同YG社長楊賢碩合作的愛豆生存綜藝,而且此次楊社長要帶著CL、太陽等公司裡的愛豆大前輩們探訪十幾個小公司尋找有才華的新人。
  • 《燃燒吧少年》收集了胡歌楊洋王俊凱林更新樸信惠郭碧婷,為什麼還沒火?
    16位平均年齡20.18歲的鮮肉少年,最小的和王俊凱同年,最「老」的也是90後。一集看下來,你能在這些少年身上找到半個娛樂圈的明星臉,什麼胡歌楊洋王俊凱林更新,還有少年同時長得像樸信惠和郭碧婷……李宇春和舒淇出任少年掌門人,簡單說就是領隊。一邊8個人,由掌門人分組,每期以組合形式對抗,成員的命運卻由BOSS團說了算。
  • 再回首《燃燒吧少年》,那些少年如今都怎麼樣了?
    2015年,浙江衛視推出了一檔素人真人秀《燃燒吧少年》。時至今日,已過五年之久,那些曾經的少年,現在都怎麼樣了?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自」X玖「成團以後,他跟著團隊也獲得了不少關注,但是後來一直在綜藝節目上頻頻露面。就在去年,他還參加了青年團選秀綜藝節目《創造營2019》,而且以第四名的成績加入男團RISE。只是,從2019年開始,選秀節目越來越多,而且大多都一個樣。所以,他的曝光度也是越來越少了。
  • 《上線吧!華彩少年》央視首檔選秀節目即將上線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檔「臺網互動國風少年成團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開始官宣。是的,你沒有聽錯,中央電視臺也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選秀類綜藝節目了,一場真正的國家級選秀開始了。此消息一出,不少網友強烈推薦自己的愛豆去參加,畢竟「出道就上春晚,太巔峰了」。當然了,上春晚只是網友的猜測。不過,能夠在央視選秀中奪冠,登上春晚舞臺應該是大概率事件。此消息一出,央視著名主持人尼格買提在微博發文稱:「這麼快就要被取代了」。
  • 難以置信...出道12年的愛豆又來偶像選秀回鍋了?
    另一檔神奇的選秀是《向上吧!少年》。節目網絡端的小主播徐浩已經長成了25歲的大小夥子。看到徐浩參賽,許多人開始召喚當年的人氣擔當左溢。可惜左溢並沒有來的打算。但《向上吧!歲月是把修容刀,別看現在的劉也星味十足,但他參加《向上吧!少年》那會兒,還和我們身邊其他玩泥巴的小孩沒什麼兩樣。
  • 央視發布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海選海報,網友:出道即巔峰
    央視發布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海選海報,網友:出道即巔峰文/無計談星說起國內選秀,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偶像練習生》和《創造營》了,這兩檔綜藝可謂是開國內選秀之先河,此後,各式各樣的選秀蜂擁而至,大家都想藉此分一杯羹。
  • 5年前的「土味選秀」,現在看是寶藏綜藝吧!白澍、肖戰只是素人
    如今我們重新審視15年的《燃燒吧少年!》,會發現這個「土味選秀」節目原來是寶藏綜藝呀,初選16人,現在至少有10個人在演藝圈有了姓名。說來,《燃燒吧少年!》是龍丹妮聯手浙江衛視推出的新型選秀節目,跟早年間的快男、超女不同,它更重視養成系,所以節目一開始就刪掉了全國遴選的過程,直接從中挑選了16名素人。舒淇與李宇春作為少年掌門人,將組成紅白兩支戰隊進行pk。
  • 5年前的「土味選秀」,現在看是寶藏綜藝吧!白澍、肖戰只是素人
    如今我們重新審視15年的《燃燒吧少年!》,會發現這個「土味選秀」節目原來是寶藏綜藝呀,初選16人,現在至少有10個人在演藝圈有了姓名。選秀節目的規則變來變去倒沒什麼,有群像感是關鍵,比如《偶像練習生》。不過,跟土偶相比,《燃燒吧少年!》更加接地氣,以致於一部分觀眾一邊吐槽太土了,一邊大喊太搞笑了。
  • 央視選秀綜藝發布會,全員制服曝光,女生裙子長度成焦點
    大家都知道這些年來滋生了不少的選秀綜藝,不管是什麼樣年齡階層的藝人,都可以去當一回愛豆。但是終歸到底,其實更多人想要看的,還是年輕人的選秀,特別是小花選秀節目,往往要比那些小鮮肉的選秀要吸睛很多。而這些綜藝節目,除了選秀的表現成焦點之外,制服造型,也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看點。
  • 張藝興分愛豆市場蛋糕,但只「賣水」的市場,想顛覆太難
    ,張藝興註定有很艱難和漫長的路要試錯,如今的偶像市場只「賣水」,少有後續舞臺支撐偶像發展。《明日之子》《偶像練習生》《少年之名》等等男女偶像選秀節目售後都一般,裡面的選手在節目播完之後幾乎看不到,也沒有熱度。而大熱的也是鳳毛麟角,再加上限定成團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