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聽逆姐的準沒錯!
今天來和大家聊聊關於騎行頭盔的那些事。
原本一個月賣不了幾個的電動車頭盔,一夜之間成了香餑餑,有人聞聲而動,憑藉敏銳的商業嗅覺倒賣頭盔「一秒賺3萬「,實現「頭盔致富」。頭盔價格一路飆升,就連安全帽也跟著漲價,逆姐我看著也想要擺攤賣頭盔去了。
頭盔價格的暴漲是因為公安部近日發起的「一盔一帶」行動,6月1日起不戴頭盔騎摩託車、電動車上路將會被罰款。
雖然頭盔價格瘋漲,但逆姐還是覺得騎行出門,頭盔省不得。
不少人可能認為電動車是很安全的交通工具,沒有戴頭盔的必要。但事實上,在非機動車的交通事故中,顱腦損傷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而電動車使用者因為顱腦損傷致死的比例更高,超過了80%。
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嚴重傷害,都來自於腦組織和頭骨的二次撞擊。換句話說,事故發生後,人其實是被自己的頭骨撞死的!腦組織與頭骨的第二次猛烈撞擊會讓腦部組織被擠壓或撕裂,嚴重的還會腦部出血,導致永久性損壞。想像一下豆腐拍在牆上的場景,啊,不由得腦仁一疼。
而頭盔內部的泡沫內層,能在碰撞時通過變形分散一部分衝擊力,同時使被撞的頭部相對緩慢地停止,將傷害程度降到最低。而光滑的外殼不僅可以防止頭部直接承受衝擊以外,還能減少被直接碾壓的概率。
同時,顏色醒目造型個性的頭盔們,也能讓機動車駕駛員在茫茫車海中看見你的存在。
那麼,要如何選購頭盔呢?別著急,逆姐帶大家理一理。
頭盔分為好幾種規格,從安全性能上來說,頭盔對頭部的包裹越全面安全性越高:全盔好於揭面盔,四分之三盔好於半盔。
選頭盔的第一步是了解你的頭形。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兩種頭型頭盔中,東方人適合佩戴橢圓頭形頭盔,而長方頭型則更適合西方人。如果西方人戴上橢圖頭型頭盔時,他們會感到鼻子緊貼頭盔鏡片;反過來,如果東方人戴上長方頭形頭盔時,會感到頭盔兩側內綿壓在太陽穴上,擠得慌。
從臉型考慮瓜子臉和鵝蛋臉都能很容易地買到合適的頭盔;臉頰兩側過於寬的國字臉型可能要選擇大一號的頭盔。而大圓臉的朋友們比較悽慘了,除非戴半盔,不然臉部兩側的肉肉會被頭盔無情的擠壓。
在頭盔界還流傳著「五年更換建議」的說法:頭油,汗水,化妝品還有日常損耗會對頭盔的材質和性能造成影響;同時,因材質,設計,生產方法和安全標準的進步,每隔五年新頭盔在功能性和安全性上都會有一個飛躍。所以,頭盔不適合用來做傳家寶!每過一陣子記得給自己換個頭!啊不,頭盔!
如果不滿足於安全防護這一基本要求,那麼還可以考慮考慮擁有顯示導航、語音通話等功能的AR智能頭盔。戴上它,你就是道路上的王者,可以放心地「騎上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不會堵車~」
好啦,記得給逆姐一鍵三連,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