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褲最早是發明給男人穿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其流行程度相當於今天女孩們的熱褲。
不論是運動健兒、街頭潮人、搖滾樂手,幾乎人手一條。
布拉德皮特(右)高中時期
2003年,講述八十年代美國燈紅酒綠的電影《派對怪物》中,麥考利·卡爾金的裝束就完美還原了當時青少年標配的酷。
這部片子也被認為是小鬼不再當家的標誌,是麥考利在紐約迷路的第一步。
街頭的霹靂舞少年和滑輪浪子,超短褲是他們的基礎裝扮。
事實上超短褲,或說熱褲的第一波流行出現在一百年前,八十年代都是第二波了。
熱褲家族中有個大牌叫Jantzen。今天JK少女喜歡穿的那種類型熱褲,基本都是以他家為原型。
上世紀一十年代,主打運動裝的Jantzen發明了鏤空泳衣,作為與熱褲配套的上身服。
因為當時熱褲主要的穿著場景是沙灘或景區。
三十時年代,Jantzen又率先發明了男士護心鏡,引領露背風潮,配上包臀短褲簡直騷的批暴。
到了五十年代,男士熱褲熱漸漸式微。
直到二十年後,它終於又在籃球運動員身上找到了第二個輪迴。
Jantzen經典男士熱褲。80年代,一個養生與墮落杯觥交錯的美國
今天的熱褲無論款式,還是造型,幾乎都是源於八十年代美國全民迪斯科那波潮流。
而一開始,熱褲只是流行於體育圈。
唐納德川普(中)參加校籃球隊
米國全民熱褲熱,主要是受到NBA球場上黑帥高們的影響。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隨著J博士,大鳥Larry Bird等人的爆火,NBA的影響力也漸漸出圈,從運動少年,覆蓋到了所有國民。
1981年,J博世率領76人隊對抗湖人隊
彼時,嬉皮士已漸漸邊緣,但大解放的思想仍舊在美利堅的上空迴蕩。
人們追求性吸引,性感就是正能量。NBA巨星們毫無疑問就是這種思潮的代表符號。
他們修美,健康,透露著盲人也能看到的原始魅力。
超短褲作為他們的著裝,自然也就被人們認作成美好的一部分。
80年代李維斯男士超短牛仔褲廣告
八十年代美國男星,沒有哪個是找不到穿熱褲照片的。
AC/DC
1984年艾爾頓約翰結婚。
出了教堂後立馬脫掉正裝露出裡面打底的熱褲。
湯姆克魯斯那段時間為了跟上潮流也有點不管不顧。
包括現在已經修仙了的基努裡維斯。
向來端莊的英國女王看到熱褲也忍不住瞟上兩眼。
只能說人類的快樂,有時就是這麼簡單乏味。
跑個題,其實與熱褲一樣,當時露臍裝也主要是男人在穿的。
約翰德普出演的1984版《猛鬼街》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舞王約翰屈伏塔。
他在周末狂熱夜中的著裝與演出,直接定義了一個時代的風度。
八十年代的熱褲,不光是屬於雜誌上的紙片人的。
它屬於每一個跨過冷戰,迎接新時代的普通美國人。
兒子穿上熱褲,在爸爸眼中就是好男兒真漢子。
1985年亞利桑那州兩位遊客
搖滾樂手穿上熱褲,那就粉絲眼中的先進分子,唱片公司的搖錢樹。
彼時的Rapper以大碼為恥,熱褲才是城市居民的標誌。
街機廳給小孩代打遊戲的混混也離不開熱褲。
它就相當於當代都市人的身份證。
不過一切都在90年代戛然而止了。
並且熱褲終結者,可以說正是宴會的始作俑者。
他的名字叫做:麥可·喬丹。
喬丹在服裝圈的分量,特別是運動裝裡自不用多說。
某種角度上來講,喬丹穿什麼,運動裝圈就火什麼。可以說運動時裝的標準不是耐克或者阿迪而是喬幫主制定的。
七八十年代,熱褲的原型籃球褲長度通常為3英寸,即7.6釐米,大概只覆蓋到大腿根部。
AJ1 NBA初秀,搭配的是超短褲
然而80年代中期喬丹向球服提供商提出要求,要把NBA制式球褲的長度加長至10釐米。
原因喬丹防守時有拉人衣服習慣,這樣方便其更好的在球場上懟人。就這樣籃球褲變得越來越長,到了艾弗森時代已經加至將近20釐米。
從時裝角度來講,籃球褲加長就等同於市面上所有運動短褲加長,同於熱褲消亡。
誰也沒想到一代國民裝,就這樣在偶像腿上沒了。
不過時尚是個圈。過去的總會回來的。
近年來熱褲又重新蓋上了人們的屁股。
在國外,男人們也逐漸開始重拾那曾經屬於自己肉感裝束。
不過新生事物一定會被主流打壓,哪怕它原本是舊的。
美國知名文化評論家Fran Lebowitz就曾在推特上,對眼下男孩們短褲邊越來越短提出異議。
表示這是寧人反感的。並且會讓男人看起來像男孩,是衣品的逆向發育。
曾參當選電視節目《美國超模大賽》評委的J·亞歷山大認為,這會讓美國變回滿街是gay。
但對於拒絕男士熱褲的理由,我更願意相信推特上一位網友說的這個。
只是並非每個男人都有這樣一條藏不住的迪奧。
對於非天賦秉異者,穿下熱褲還是沒有什麼不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