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聖經的朋友都知曉,耶穌在世傳道期間一共收有十二個門徒。
其中在新約聖經記載中活躍頻次最高的,非兩人莫屬:稱呼彼得的西門和西庇太的兒子約翰。
根據聖經記載可知,彼得在自家中排行老大,跟隨主時已有家室,再加上教會建立後期他在眾門徒中間所立威信和影響力來看,我們叫他「大哥大」,也是名副其實了;
約翰在家中是弟弟,且在逾越節前晚餐宴席出場設置可謂達到頂配:因為只有他是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約13:23),就連當時彼得想得知是誰出賣耶穌的答案,還要悄悄通過約翰來問主,可見他身為主耶穌的超級「小迷弟」,著實倍受恩寵啊。
先來聊聊我們這位可愛又魯直、虎裡虎氣的「大哥大」。
主耶穌快要離世歸父(指被釘十字架來說)前,對門徒做了好幾件在當時猶太背景習俗下都可謂史無前例的事情。他一一給門徒洗腳,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當主說若不洗就與主無份時,他趕緊說:「主啊,不但洗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約13:8-9)。
好一個「戲精」本精,所有門徒中怎麼就他那麼多戲啊?哈哈~
其實在此可以看出:彼得對主耶穌的關係是何其看重,他生怕這位主被自己怠慢丁點,甚至與他無份。
是否可以總結成這樣一句俗話:
在深愛的人面前,哪怕與之關係再微小的事,都會被無限看重和在乎。
洗完腳後,主耶穌告訴彼得自己所去的地方,他現在不能跟著去,彼得說:「主啊,我為什麼現在不能跟你去?我願意為你捨命!」
此話雖然衝動直白,卻多麼深情和厚重!一個血氣方剛的男人能如此堅定、果敢地送上這麼一句表白,我相信主耶穌在當下聽到後心裡應該是有被這位「憨憨的直男」感動到的。
且不說實際能真正為對方做到什麼,光是表態如此真摯堅決,義不容辭,也不失為他生命中獨具的一種可愛本質了。
當然這位「大哥大」在大家中間,時有出醜、被打臉之事發生。
有一天,主耶穌問他該不該納稅,他回答話音剛落,就被溫柔「教育」了一番,還要接受「門訓」課程學習中挑戰失敗的「懲罰」:獨自跑去海邊釣到一條口銜錢幣的魚!這波操作,對於「捕魚達人」的他來說,一定還是頭一次聽說,至於他最後如何於海中千萬條魚中單單與主所說的這條「特徵鮮明」的魚有緣相遇,不得不說是個神跡。
夜裡四更天,門徒們看到耶穌在海面上行走,只有彼得最先喊出來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太14:28)也許當時他的眼裡只有主,只想趕快見到主,卻全然忘記了自己身在波濤洶湧的海上。
雖然「海上行走」這門功課學習又失敗了,被主責備小信,甚至被我們這些「後來人」頻頻作為信心功課上的反面教材使用,但可曾想過:他敢於走出屬於自己的「舒適圈」,跨出信心的第一步,何嘗不需要極大的膽量和勇氣呢?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信心的得勝?
因為人性深處慣有的惰性和面臨困境習慣性逃避的心理,往往是阻礙信心增長的最大障礙。我們常常羨慕其他信徒在無論遇何境遇都能充滿信心應對的剛強氣魄,卻往往在自己平時最小的挑戰上不願意接受吃苦的操練。
耶穌在關於基督論的「門訓課程」中,為門徒所出考試題目為:「你們說我是誰?」,很顯然,最後只有彼得的回答:「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可謂交上了滿意的答卷。他能順利通過這次「神學」考試,一定與平時他跟主耶穌的相處和不斷學習大小功課密不可分。
主耶穌在登山變像之時,這位憨憨的大哥在當時根本不明白主耶穌的用意何在。但他還是果敢表達出了自己單純向著主的心願:「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遇到好處先想到自己所愛的主,即先為主搭一座棚。他也許並不知道當時主耶穌是否真的願意,可他心靈深處的動機正如那從未被垃圾浸染的一汪清泉,激情澎湃地迸射出晶瑩的水花。
和門徒用完最後的晚餐後,主耶穌說出門徒們都要因他跌倒的預言。彼得說:「眾人雖然跌倒,我總不能。」耶穌又詳說雞叫以先必三次不認他之時,彼得卻又極力地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可見他是極其不願意相信他會這麼幹的,因為對於他所愛的這位主耶穌,他早已付上了撇下所有的來跟從的代價(太19:27),怎麼可能會背叛這位生命之主呢?
說到這裡,我想或許如今每個人生命中都會經歷和彼得同樣的感受:比如在看似平順安穩的日子裡,我們常會剛強地宣告:「自己一定會順服主的帶領,無論遇到什麼。」而當神最終的帶領與我們意願違背之事發生時,且讓我們理性的頭腦實在無法理解時,或許正如當初信誓旦旦的彼得一樣,這時候的自己分分鐘被「打臉」,且被打得賊疼。
其實無論說當初彼得犯了三次不認主的背叛大罪,還是說如今我們常常在主面前許願卻屢次食言的諸罪,在人看來是人的失敗、失望的定局,甚至無法饒恕,而在主看來卻不然,他讓我們經歷這樣看似令人感到灰心、絕望的事情,就是為要使人看到自身的軟弱和有限。
在生命許多境遇和突變狀況下,人的唯一依靠是這位全知、全能、全智的耶穌基督,而非滿腔自信、滿懷能力、滿有毅力的自我本身。
經歷人生中最大的叛主之罪,看到主耶穌被如何折磨、羞辱、甚至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回顧與主耶穌生前共同生活、服侍的點點滴滴,想起曾經在主面前所說的每一句誓言,痛苦、掙扎、懊悔與絕望,我想那時候的他生不如死。正是處在被絕望深深籠罩的生命黑暗之時,復活後的主耶穌親自在海岸邊上和他約見,我們再次聽到彼得的信仰告白「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
在《使徒行傳》中,我們看到被主耶穌親自堅固後的彼得站在會眾中一次性講道使三千人悔改歸信,奉耶穌之名即刻叫瘸腿之人起來行走。
在他年老所寫的《彼得前後書》中,關乎他生命經歷過來的真理,字斟句酌,老練沉穩。甚至最後年紀老邁在教會逼迫中被倒釘十字架而死。
他的往後餘生都在矢志不渝地履行自己向主所言的那樣,再也沒有後退,直至為他所心愛的主獻上了自己最後的生命。
我很喜歡彼得。
喜歡他年輕時候的性格直爽、敢愛敢言,
喜歡他的義氣擔當、單純向主;
喜歡他垂暮之年的謙卑忍耐、老練殷勤。
他的性格天生如此,拜神所賜,至終也為神所用。
當然我也喜歡自己的性格,雖有缺欠,卻能懂得它一定有它可愛、可用之處。
在每個基督徒生命中,也許年輕之時都會做些讓自己很無語的「傻事」,在信仰之路上也會犯錯不斷,甚至有時不經意間跌落「谷底」,一蹶不振,難以自拔。
但慶幸的重點是:一切「否極泰來」的轉機,主耶穌都會給到。
縱觀彼得的一生,
我看到了上帝無限憐憫和寬容的救贖之愛;
我看到了一個被重重壓傷的將殘生命在愛中重新對自我的接納和復興;
我看到了基督耶穌從死裡復活的大能,可以彰顯在任何一個和他有關係之人的身上。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