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是金陵十二釵之一,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紅樓夢》正冊判詞說,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這裡說的是黛玉和寶釵,一個寄人籬下,一個富商千金,雖然判詞釵黛合一,命運卻大相逕庭。
薛寶釵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於恪守封建婦德,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讚。她出身在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作為名門閨秀,賈府上下均對她另眼相看。
01 成熟
一個人的性格主要由先天形成,但是後天的經歷也會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脂硯齋評說她:「待人接物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可厭之人末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情,形諸聲色。」
賈母給她做生日,要她點戲,她就依著賈母素日的喜好說了一遍。又將賈母喜吃的甜爛之食當做自己喜吃之物說了出來,結果「賈母更加喜歡了」。
王夫人逼死金釧兒後,她和襲人扣聽到消息,就連一向奴性很強的襲人也不覺流下淚來,而冷酷無情的本質使得她急忙撇下襲人,跑來王夫人處來安慰她。把全部罪過都歸之於金釧兒的「糊塗」。
她還設法拉攏黛玉,為病中的黛玉送去燕窩、糖片。甚至就連趙姨娘這個眾人嫌棄的女人有時也能得到一份寶釵送來的禮物,令她受寵若驚。
從這些都可以看出寶釵比黛玉會做人,更加穩重和成熟,善於討好和逢迎,賈府中的賈母和王夫人兩個重量級的人物被她搞定,自然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02 虛偽
薛寶釵一出場,作者就描寫了她 不見奢華,惟覺淡雅、 品格端方,容貌美麗、罕言寡語,人謂裝愚;隨分從時,自雲守拙。
薛寶釵本來不愛花粉,衣著樸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鎖卻專等寶玉來配,而紅麝串是元春獨賜予她和寶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徵兆,所以才將這些每天掛在身邊,以此才能來證明只有她才是堪配寶玉的得天運命之人。
大觀園裡一個名叫紅玉的丫頭與賈芸有些勾搭,並以一方汗巾作為暗示,而此後紅玉與另一名丫頭墜兒在湖邊滴翠亭裡講悄悄說起此事,恰好薛寶釵經過聽見此話,心中吃驚,心想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狗急跳牆,而且我還沒趣,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
她故做鎮定,假裝成在與林黛玉捉迷藏的樣子,並故意說:「剛才我在那頭看見林姑娘在弄水,我想悄悄上去唬一唬她,誰知她一起身往這邊來,轉頭就不見了,這個顰兒!」然後揚長而去,但此時紅玉則羞愧萬分,並覺得方才所說的關於她和賈芸的話全被林黛玉聽走了。
03 無情
相對於林黛玉外冷內熱,鮮活靈動,薛寶釵顯得太冷靜,拎得清,也太無情。
有天中午寶玉閒逛到王夫人的房間裡,王夫人正在睡覺,丫鬟金釧坐在旁邊給她捶腿。處於青春躁動期的寶玉伸手下摘金釧的耳墜,餵她一顆香雪潤津丹,又聲稱要跟太太討她和自己在一處。
就在這當口,王夫人醒了,她顯然聽見他們二人這通對話,一時怒從心頭起,伸手就扇了金釧一耳光,著人立即把金釧攆出去。
金釧被攆出去後就自殺了,王夫人自己都覺得很驚慌。這時寶釵來到王夫人房間請安,王夫人說及此事,寶釵嘆道:「姨娘是慈善人,所以這麼想。據我看來,她並不是賭氣投井,多半是她失了腳掉下去的。」
寶釵說這話時心裡是多麼鎮定自若,多麼沒心沒肺,連王夫人恐怕都意想不到她的外甥女是這樣的薄情寡義之人。
04 自潔
薛寶釵雖然身處塵世,為塵世繁雜所煩擾,可是薛寶釵內心中卻有著不尋常的高潔個性,時時刻刻有著嚮往世外之心。
薛寶釵有首海棠詩,其中有兩句:「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這句詩一語雙關,既寫自己珍愛海棠,又自我珍惜,刻畫著薛寶釵那一份矜持的性格。
在賈府這個雜亂渾濁、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謹守著「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
薛寶釵待人寬厚、為人謙恭。趙姨娘尖酸刻薄,她卻能處處忍讓;賈府上下奪勢爭財,她卻廣施恩惠;林黛玉孤高自傲,她卻不偏不倚;王熙鳳極力斂財,她卻關心姊妹。
正因為薛寶釵這種不偏不倚的處世態度,使得薛寶釵得到了賈府上上下下各種人等的稱讚。
05 理智
寶釵秉持世俗的理智,謹守封建婦德,幾乎放棄個人的感情和追求,盡心盡力地維持著封建時代貴族女子正統風範,一步一步實現她的「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人生理想:夫有治國才,妻有停機德。
寶釵到瀟湘館去喚黛玉,她遠遠看到寶玉走進院去就停住了腳,她想:"我現在跟進去,一來寶玉不方便,二來黛玉生疑,還是不進去的好。"轉身就往回走。
寶釵生病,寶玉前去看望。寶釵要看寶玉之玉,只見正面寫著通靈寶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反面寫著"一除邪祟,二療冤疾,三知禍福"。寶玉也要看寶釵的金鎖。上面寫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鶯兒說是癩頭和尚送的,覺得這幾字和寶玉的像是一對,寶釵沒等她說完就把她支開了。
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寶釵形象,是封建社會中一位典型的標準的淑女。這一形象的基本特徵,表現為她是封建禮教忠誠的信仰者,自覺的執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然而這一封建淑女形象又是複雜的,豐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