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糖尿病患者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的糖尿病可以治癒嗎,我可以不再用降糖藥嗎?我想各位患者朋友也一定也有相同的困惑,今天回答一下大家提出的問題,糖尿病病人如何恢復正常。答案是目前來說,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糖尿病還不能治癒,因此一旦患上糖尿病是一件非常漫長的事情,需要患者及時注意。
01糖尿病的分類,糖尿病的內因,糖尿病的外因
1、糖尿病的分類
糖尿病主要分為一型和二型兩類,1型糖尿病又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主要病因是患者體內組織的胰島B細胞數量大量減少而且效率低下導致的,由於機體缺乏足夠的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導致機體的蛋白質、脂肪以及葡萄糖生物大分子物質代謝紊亂,最終導致血糖水平的無法抑制的升高,最終形成我們所熟知的糖尿病。
而二型糖尿病又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大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大多處在四十歲左右,這些患者的胰島功能大體存在,只不過胰島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變弱了,不能及時分解掉機體內的所有葡萄糖了。
2、糖尿病的內因
首先,遺傳是糖尿病發病最重要的因素,部分糖尿病患者中有相關遺傳病史,如異卵雙胞胎的兄弟或姐妹,如果其中一位患有糖尿病,另一位發生糖尿病的概率高達50%,同卵雙生者大多數同時發病,雙親若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的發病風險相比於雙親為非糖尿病者的概率顯著上升。
現在醫學界稱糖尿病為多基因遺傳病,疾病的產生不是由位於某個染色體上上的單個基因所決定的,而是多數基因數量達到或超過其發病的閾值時才有發病的可能性。目前實驗表明遺傳上的基因缺陷是糖尿病的發病根本原因,這種遺傳病變在人體內中23對染色體中的第6對染色體的基因上所異常表達。
3、糖尿病的外因
許多糖尿病發生於各種病毒細胞感染後,他的發病機制或許與病毒侵染細胞有關。在部分患者細胞內竟然發現了抗胰島β細胞抗體,化驗檢查也可看到病人胰島AB中有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所發生的浸潤現象。
某些糖尿病患者在發病早期應用免疫抑制治療亦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甚至完全康復。糖尿病的另一個殺手就是肥胖症。中心型的肥胖病人的富餘脂肪集中在腹部囤積,他們會比那些在臀部堆積脂肪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02糖尿病對生活品質的影響,糖尿病對身心方面的影響,糖尿病對生理方面的損害
1、糖尿病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糖尿病主要影響您的健康,進而影響您的日常飲食和活動。由於糖代謝不良,人體容易疲勞,經常感到口渴,並降低體力。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高,極損傷毛細血管。正常人的血管富有彈性,如果血液中的糖含量過高,則可以通過一堆擠壓三到五個大糖分子來輕鬆阻塞血管。
血糖不僅會導致毛細血管阻塞,還會阻塞心血管系統並引起心肌梗塞;阻塞腦血管,引起腦梗塞和腦出血;阻塞下肢的血管循環,導致下肢壞死,嚴重時甚至需要截肢。血糖,這個危險的人,在這裡被封鎖,那裡的交通癱瘓了。常見典型症狀還有「三多一少」多尿:高濃度尿糖帶走大量水分,排尿量大。多飲:水分丟失,出現口渴、多飲。多食:熱量丟失,常有飢餓感,進食量明顯增加。體重減輕,伴疲乏無力。
2、糖尿病對身體的影響
腎部的腎小球,腎小管,和毛細血管數量都非常密集豐盛,如果無法過濾掉大分子的糖類,就會容易堵塞,一旦出現堵塞,腎就會出現故障,嚴重時會導致腎功能衰竭。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糖尿病人會因為糖尿病發展到晚期一定要洗腎透析的原因。
血糖是個危險的東西。在哪裡停滯了,哪裡的連接樞紐就會癱瘓。雖然本身沒有危害,但它會導致血液循環系統的崩潰,但危害實在太大了!另一個危險是易受感染。糖是細菌的最愛,有了糖,便滋養了大量細菌。血糖濃度過高會抑制白細胞削弱吞噬細菌的能力,讓你的身體處於無保鏢的狀態——「壞人到處跑,警察不管」。
03糖尿病的治療,糖尿病的預防以及教育,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1、糖尿病的治療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糖尿病到目前為止仍然不能治癒,但通過化療技術,能保證多數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普通人一樣。飲食控制:這是一種基本的治療方法,需要終生堅持。個性化是成功的關鍵。飲食控制能減輕體重,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胰島素水平,改善高血糖和高脂血症。
2、糖尿病的預防以及教育
以自我保健和社區支持為主要內容,提倡合理飲食、戒菸、經常鍛鍊、預防肥胖。除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幹預外,定期監測血糖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這些對於糖尿病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及時教育也是對身體非常有幫助的一件事情。
3、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吃太多甜食,如巧克力、蛋糕和高糖水果。平時三餐多吃清淡蔬菜,少吃油膩食物,儘量選擇植物油。不要吃太久,減少外出就餐的頻率。其次,應加強餐後運動,加速糖原分解。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體力、病情及是否有併發症等,在醫生的指導下,循序漸進,長期堅持規律適當的運動。運動應在飯後1小時進行,以防止低血糖。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或嚴重的微血管疾病,應根據情況作出適當安排。
結語:總的來說,糖尿病一旦形成,便極難擺脫,需要改變生活中的不良飲食習慣,還要加強運動量,適當的體育鍛鍊,增強體魄,提高我們機體的勉勵力,規律生活作息,按時進餐,遵循醫囑配合藥物治療,注意情緒的控制,不宜參加過於興奮的集會,保持良好的睡眠,即可預防血糖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