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許多小區實施了封閉管理,快遞沒法直接送到,於是我們看到了路邊的一個個快遞「攤位」。
↓↓↓
而取快遞,往往是這樣的
↓↓↓
實施封閉管理原本是為了控制外來人員進入
降低病毒傳播的可能
但取快遞時居民聚集
一遍遍動手翻找等行為
反倒增加了風險
這種情況真的沒法改變嗎?
這些小區給出了解決問題的範例
↓↓↓
這樣的場景
是不是有秩序得多?
小區是如何做到的呢?
「這個小區是1月底封閉的,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芳菲路社區黨委書記李正瓊介紹,原先這裡的快遞也是直接送到家,但小區封閉之後,快遞人員就不讓進小區了。
小區一共有三個門,南門和北門禁止一切人員出入,西門則留給居民通行。封閉管理的第一天,好幾家公司都聚在了同一個門,快遞員和居民都不太適應自取快遞的節奏,取件效率比較低下,人員也出現了聚集的情況。
針對問題,李正瓊和小區物業經理緊急開會,很快制定了管理方案。頭一項工作,就是給快遞公司「分片」:順豐、京東等快遞去北門,韻達、圓通等公司到南門,小區門外也貼上了標識,標明了快遞員可以在這個區域卸貨。
還有幾家公司原本被分配到了西門,但因為西門是小區唯一供人通行的門,實行幾天後發現,取快遞的居民容易跟出入小區的居民交織,增加傳染風險,這些公司隨後也統一轉到了南門和北門。
現在,快遞員會按照分配的地點卸貨,通知居民取件。即使在同一個大門,不同的快遞公司也會自覺分開至門的兩側,取件時互不幹擾。
區域分配好了,還有沒有辦法能進一步降低人員聚集的風險?李正瓊和同事觀察發現,快遞取件的高峰期,大多是在上午10點到下午1點之間,還有就是下午4點到5點這一段。
「我們能不能讓高峰期不那麼高峰呢?」
考慮到這一點,社區和物業專門召集快遞小哥開了一次會,希望他們能夠分時通知居民,「前一批取得差不多了再通知下一批,不然人太多,等著也是白等。」
除此之外,為了保證取件時的秩序,社區裡的一些老黨員也承擔起了管理的責任。取件高峰期,每個門都有志願者值守,督促取件人排成間隔一米的隊伍。居民慢慢也發現,按順序排隊其實才能讓取件更快更有效率,於是也都逐漸養成了自覺排隊的習慣。
高招3:發動商戶臨時代收
分時、分片、有序排隊,快遞取件環境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因為小區人口眾多,有時還是會出現取件取不過來的情況。為此,社區和物業與周邊商戶積極溝通,最終聯繫上了北門附近的一家房屋中介門店,這裡也成了快遞的代收點。
走近店門,左側就擺放著七八個物美的包裝袋。臨近中午,一位居民提著小車來到了店內,自報家門之後,工作人員用體溫槍對他做了檢測,並登記了信息。隨後,就把屬於他的兩個袋子幫忙抬到了小車上。
「現在每天有不少人來我們這取件。」工作人員指著裡面的一個房間,原來,這裡還開闢了一個專門的快遞存放間,只見一排架子幾乎已被快遞擺滿,「有些是擱了幾天的,我們也希望居民能儘快來取。」
據店家介紹,雖然快遞存放是臨時分配來的任務,但居民對此反響不錯。考慮到居民的需求,疫情結束之後,這裡也有可能繼續作為快遞存放點使用。
目前,除了這家中介公司,社區暫時沒有開闢其他暫存快遞的點位,也有居民提出了在小區門口設置快遞架的請求。對此,李正瓊表示,社區已經將需求報送給了街道,快遞架的事情很快就會落實。
社區管理「向前一步」
快遞小哥「約法三章」進小區
昨天下午,順豐快遞小哥持一張「快遞員臨時出入證」,經過大門檢測崗的體溫檢測後,走進海澱區八裡莊街道富麗小區。他將快遞一一按樓號放在小區內的快遞暫存架上,再逐一通知收貨人下樓取件後,便離開小區,趕往下一處送貨點。
疫情期間,北京市各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外賣和快遞等非小區住戶的外來人員原則上不得入內。而富麗小區卻為快遞員發放了專門的出入證,在「約法三章」的前提下,準許快遞員進入小區。
事情的起因是2月23日晚,一名居民走出小區,到大門外取快遞,返回小區時,檢測崗值守人員並未查看該居民的出入證,社區防控出現紕漏。而這一幕剛好被海澱區社區防控工作組在一次視頻檢查中看到。得知這一情況後,八裡莊街道包片科室、雙紫園社區黨委和物業公司等多方人員立即召開現場辦公會,查找問題根源。
會上大家各抒己見——
「咱們小區平均每天進出小區檢測崗的約500餘人次,其中超四成是為了取快遞或外賣而出門的。這一出一進要檢查出入證,檢測崗的值守人員工作量很大,居民們也對此不理解,甚至產生了不滿情緒。」
「是呀!上次我要檢查一位居民的出入證,他就說『你不是剛看見我出門,就取了件東西還要查?』還說這是『形式主義』。」
「有居民出門取快遞會忘記隨身帶出門證,這也很麻煩。」
種種問題擺在眼前如何解決?經過討論和調研,社區決定將居民取快遞的地點由小區大門外轉移到大門內,允許快遞小哥進小區。
「之前,快遞小哥都是在大門外,把快遞鋪在地上,通知居民來取。大家都在一個時段集中取快遞,也容易產生人員交叉感染的風險。我們將取件點挪到了小區內,還在大門西側設置了快遞暫存架。」
街道包片幹部吳君說,這小小的「向前一步」,可以減少居民進出小區的頻次,居民不用為取快遞來回查證、測體溫了,既安全還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矛盾。
「快遞小哥進小區,這樣安全嗎?」起初,有居民對這一做法也有擔憂。
為此,街道與順豐、京東、EMS等多家快遞公司溝通協調,建立了「富麗小區快遞公司配送管理制度」。社區與快遞小哥「約法三章」,首先是為小區配送的快遞小哥要固定,並為其發放臨時出入證,快遞小哥進出門必須做好登記和體溫檢測;不同的快遞公司分時段投放,不允許多名快遞小哥同時進入;快遞小哥在小區內的活動範圍僅限快遞暫存點附近區域,且把快遞放在架子上就可離開,居民取貨實現「人員無接觸」。
經過一周的試行,這一方法得到了居民們的好評。來取快遞的張大姐說:「快遞點『向前一步』,方便了居民和快遞小哥,也減輕了值守人員的工作量,真是為百姓辦了一件實事!」
看看這些小區的高招兒
您覺得如何
來源:北京晚報公眾號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莫凡 褚英碩
流程編輯: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