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好幾個月不見的任正非女兒孟晚舟,因為出庭受審再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吸引大家注意力的,是她腳上的電子鐐銬。
而更令人移不開眼的,是她臉上笑意盈盈的從容與自信。
孟晚舟是華為總裁任正非的長女,也是華為的財務長,去年年底,在加拿大被非法拘捕。
時至今日,孟晚舟已經被軟禁、監視了十個月。
但她看起來,竟沒有一絲窘迫和頹廢,眉宇間儘是溫和的從容。
內心強大且優秀,孩子身上的品質,是父母教育的傳承。
此前,在孟晚舟被捕後,有記者採訪父親任正非:
「如果當時,您和您女兒一起去了加拿大,一起被抓了怎麼辦?」
任正非笑笑,雲淡風輕地說:
「那就陪女兒好好聊聊天,順便把美國二百年來的發展歷史讀一讀、學一學,然後寫一本書,就講中國未來二百年應該怎麼崛起,應該怎麼向美國學習。」
他曾經在《面對面》的採訪中講到女兒被捕後的生活:
女兒很樂觀,每次打電話女兒都非常忙,她自己在學習5、6門課,準備讀一個「獄中博士」。
臨危不懼、淡定自若,永遠保持開放和學習的心態,保持謙遜和進取的精神,這是任正非給女兒的教育,也是最珍貴的精神財富。
任正非的兩個女兒
突破人們想像的「富二代」
孟晚舟是任正非的大女兒,入職華為已經 26 年,前 20 年幾乎很少有人知道她與任正非的關係。
最初幾年她在行政崗位上負責總機轉接、文件列印等工作,瑣碎而辛苦。
作為父親的任正非,從未給過她特殊的照拂和資源。他告訴晚舟:
「社會閱歷的第一條是對人要有認識,打雜的經歷有助於積累這些經驗。」
之後,她從財務部的最基層做起,歷任國際會計部總監、帳務管理部總裁等職,直到出任 CFO 一職。
孟晚舟憑藉著努力進取和自強不息,光芒萬丈地走到了臺前。
而任正非的小女兒姚安娜,8 個月大的時候,就隨父母來到深圳,看見了父親的創業與奮鬥。
她回憶說,整個家庭環境都沉浸在「堅持艱苦奮鬥,堅持不懈努力,堅持創新」的氛圍中。
安娜 5 歲開始學習鋼琴、書法、音樂、國畫,九年級開始接觸芭蕾舞。專業習舞的背後,是高度自律的人生。
母親姚凌總在高強度的練舞和傷痛中激勵她:「既然已經投入了這麼多年的努力,為什麼要放棄呢?不放棄是我們家庭的基因。」
安娜也是妥妥的學霸,2016年,姚安娜被哈佛大學提前批錄取,成為當時中國僅有的 2 名提前批錄取學生之一。
在專業的選擇上,出身富豪之家的姚安娜認為比起成為一名軟體工程師,她更想成為一個商業管理者,但她最終選擇了 ——計算機科學。
「對我而言,超越人類的感情,通過計算機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
這位實踐著家族基因的哈佛女孩,在一次採訪中表達了對父母的情感:「我感謝他們這二十年來對我的撫養以及教導,把我培養成了今天的我。」
「我希望自己可以變得更獨立,為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負責。同時也不會過多地被父母約束,更好地做出為自己負責任的決定,繼續成為更優秀的人。」
不少人感慨任正非作為父親,對子女的教育是優秀而成功的。
她們沒有成為常人眼中「揮金如土不學無術的富二代」,而是成長為閃閃發光的優秀女性,自信、美麗、強大,是父母眼中最好的樣子。
今年2月18日,任正非接受BBC專訪時,談及自己對兒女們的教育觀點。
「我不能完全從父親的角度去決定兒女發展的軌跡。每一個孩子都要有個性,我也要看到他們自由、堅強飛翔,找到自己的路。作為父母,不可能要求他們永遠呆在我身邊。我認為個人成長對他們更重要。」
把回歸常識做到極致
這是任老的教育理念
從子女教育、人才教育、社會教育甚至是家國教育,幾乎每次,任正非接受採訪的時候,都要談到教育。
偉大的企業家到了一定的高度,自然而然就成為了教育家。
他不僅能夠培養成功的商業人才,更重要的,是以這樣的胸襟和格局,教化人心,啟發全社會的共識。
當我們去細細品味任老的教育心得,會發現,這些觀點其實極度簡單和質樸。
對子女,他說要尊重個性和自由,放開他們的成長,期望飛得更高。
對青少年們,他說希望從青少年開始,應該有全面的發展,奠定一個廣闊的文化基礎。
對基礎教育,他說要重視教師,實現「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對國家興盛的未來,他說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過去國家修橋、修路、修房子,已經習慣了只要砸錢就行。但是未來時代砸錢不行,還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在央視《面對面》的採訪中,他真誠而篤定地告訴主持人,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的社會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社會最終是要走入人工智慧的。
如果參觀一下華為的生產線,就能看到,20秒鐘一部手機,從無到有基本上沒有什麼人。未來幾百條、上千條的生產線將完全是自動化的。如果我們的孩子,未來不會英語,不會計算機,能打什麼工,在自動化時代連工人的機會都不存在。
只有把教育做好,國家才有未來。
科技實力的較量,根本問題是教育水平的較量。
這是任老在多個場合反覆提及的觀點。
在人工智慧普及的趨勢下,任正非女兒姚安娜對專業的選擇也給了不少人啟迪。
未來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幾個方向:STEAM 或者計算機方向、會程式語言、善於人際交往、協同工作,並且具有創新精神。
在時代的風雲裡,未來的孩子,不是要拿編程能力找工作,而是對正在發生事物背後的原因,要有著基本的理解。
那是未來人與人競爭的底層能力,國與國競爭的核心基礎。
華東師大李政濤教授曾說,「教育的本質一定是靜默的,而不是喧囂的,因為人的成長,是內在的成長,其過程必定是安靜而且樸素的,而不是招搖和華麗的。」
希望我們每一個孩子,在父母遠見的選擇和愛的目光下,緩緩種子發芽、花朵綻放、果實締結,擁有屬於自己的一方寸土和頭頂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