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黃渤指導並且擔任主要演員的《一齣好戲》,算是一個次新片兒吧。電影故事也蠻有意思的,一幫同船的遊客因海難突然被拋擲於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以為世界已經進入末日,他們是乘坐諾亞方舟的倖存者。痛定思痛,他們只能放棄過去的一切,為了生存而戰鬥,從而演繹出一部人類社會的進化史來。
作為普通觀眾,只是看點熱鬧,看點情節。作為編導黃渤,他寫了一本電影日記,叫做《有點意思》。仔細看過這本書,覺得的確有點意思,既了解了電影拍攝的全流程,各個具體工作分工,也了解了拍攝過程當中的艱辛,全體劇組人員的辛勤付出,以及黃渤的各種不易。
最初有這個想法是黃渤的一念而發,受到《2012》之類人類災難片的啟發,可是他這個想法很好,所有的編導也都很贊同,但是沒有人願意幹 ,只能他自己趕鴨子上架來幹這份工作了。
於是他調動了各種人脈關係,聚集了國內一線編劇,具體將這個構思落實到每個字句上。反覆修改,把人折磨得死去活來,本子定下來,然後開始選演員,舒淇、王迅之類比較熟,包括王寶強選起來比較容易,這些演員都是極具專業技能和創造性、表現力的。當紅小生張藝興初始王渤並沒有想到,也並不看好,是舒淇極力推薦的,可見有一位伯樂、有一個朋友來推你,對你打開人生的另一面是多麼的重要。
再接著就是進行選景、設計人物造型和相關道具。選景是選了很多的國內國際地點,最後才經過看圖片,問詢和現場訪查,定下來一年差不多要下400場雨的、宮崎駿曾經在這裡拍過電影的,日本的屋久島作為主要拍攝地,其次還有青島,青島還要搭建和屋久島相同的一些背景,以保證無縫銜接。
拍攝的過程是極其艱辛的,因為所有的人身處環境都比較惡劣,島上基礎設施比較稀缺,要工作人員現場搭,同時還要特別注意拍攝時所處的環境,會經常從懸崖或者是礁石上掉下去。天氣也不作美,經常下雨,大家的衣服都是溼淋淋的,而且還會因此要誤工。特別是像張藝興這種頂流,能夠絲毫不顧及形象。為了拍攝出真實感,黃渤直接拿了工作人員穿的鞋,就在他臉上印腳印,還反覆蹂躪他的眼鏡,他在水裡泡幾個小時,要漲潮了都快被淹沒了,他還得繼續沉在水裡拍攝,本身不喜歡吃魚,居然有一個場景是要生吃魚的,他都忍受下來了,可見作為一個演員要吃多少苦,要忍受多麼大的折磨,才能綻放出生命的華彩。
至於特效也是反覆找公司,最後定下來是一家韓國的特效公司來處理的;剪輯也是一個費神費力的技術活,很多辛苦拍攝的鏡頭,都因為各種原因而被無情地裁剪掉了;音樂也要反覆雕琢,詞曲以及演唱人都要反覆遴選;而篇名也很難取,大家在一起反反覆覆又抽籤又進行頭腦風暴,最後還是定下來黃渤第一次隨口想出的詞《一齣好戲》。
由於屋久島的環境實在是基本等同於原始海灘,而當地環保要求又極其嚴格,又在國外作戰,一個劇組差不多有200~300個人調度起來,吃飯、住宿、搭建基礎設施、辦籤證都成為很大的問題,但是全體人員共同努力都克服了。
黃渤的這一本電影日記就是日記體,寫得很隨意,但寫出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彷徨,自己的努力,其中點點滴滴的不順和困難,依靠強大人脈關係獲得的各路大咖的支持,和劇組所有人員的信念、共同堅持。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隨意不帶任何壓力地翻一翻這一本書,能收穫的是,了解了拍電影到底是怎麼回事?拍電影到底有哪幾個主要環節?需要做哪幾方面工作?演員在這其中到底要付出多麼大的努力。對豐富我們的生活以及增強我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能力,都是有一定幫助的。
所謂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開啟一段別有收穫的另類人生體驗。
我是冰珊醉紅樓,喜歡紅樓和詩詞的理性財經人,歡迎關注品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