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騰訊都看上的中視頻生意,不好做

2020-12-28 手機鳳凰網

中視頻雖是未被完全開發之地,但若要深耕,並非易事。

網際網路視頻,還有什麼新故事?

當下,短視頻流量趨於見頂,長視頻用戶存量難獲,包括騰訊、愛奇藝、抖音、快手等長、短視頻平臺亟需尋找新增長點。

於是,中視頻再度被聚焦,被視為長、短視頻之外的「另一礦地」。

短視頻平臺向上開放,長視頻玩家向下兼容,甚至是內容平臺也紛紛進入這一戰場,或燒錢補貼,或爭奪人才。

中視頻,正成為網際網路平臺的「新」戰場。

1

中視頻成為「新」戰場

實際上,中視頻並非新生產物,一直以來都存在於視頻產業之中,但首次對這一概念有所定義,是西瓜視頻總裁任利鋒在「2020 西瓜 PLAY 好奇心大會」上的主題演講中提出——

所謂中視頻,是指介於短視頻和長視頻之間,時長在 1min 到 30min 以內,通過橫屏的方式展現,並以 PUGC 內容為核心的視頻內容形式。

其中,最顯性且最直接的界定標準,便是時長。簡單而言,即「短視頻變長,長視頻變短」。暫且以此察看長、短視頻的動態可以發現,包括騰訊視頻、愛奇藝、抖音、快手等平臺,近年來都在向中視頻方向開放通道。

短視頻中,快手是最早開放視頻錄製時長的平臺——2019 年 7 月,快手部分開放了 5-10 分鐘的錄製時長內測。而後不到一個月,抖音也宣布逐步放開 15 分鐘長視頻權限。

相對而言,長視頻向中視頻的靠近則稍顯晚些。2020 年 4 月 2 日,愛奇藝才上線了直指中視頻市場的產品「隨刻」。

就在上周,12 月 19 日,騰訊視頻也首次提及了對中視頻的布局。騰訊視頻副總裁王娟直言:

中視頻是長視頻創作者的新賽道及短視頻創作者的新可能,也是騰訊視頻後續發力的重點領域。

除了長短視頻平臺,微博、微信、知乎等非視頻類網際網路平臺也在這一賽道上舉措頻頻,具體來看:

2020 年 7 月,微博啟動視頻號計劃,5 億現金分成扶持創作者。

2020 年 9 月,微信上線 1 分鐘以上視頻上傳功能。

2020 年 10 月,知乎上線了「視頻」專區,重點發力 1 分鐘以上的知識類視頻。

2020 年 10 月,百度上線獨立 App「百度看看」,主打視頻流。

另外,中視頻賽道上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玩家—— B 站與西瓜視頻,前者被認為是在中視頻賽道上走得最前最早的玩家,是這一賽道上的「最強競爭者」;後者則真正賦予了中視頻定義,且極具專門性地攜重金進場。

依靠極具特色的社區形式,圍繞遊戲、動漫、鬼畜、Cosplay 等深度垂直的文化知識領域,B 站在中視頻上已累積了一大批年輕受眾和視頻創作者。

對於「西瓜視頻」,雖來時較晚,但其進駐賽道決心絲毫未減。今年 8 月,任利鋒宣布未來一年將拿出 20 億元補貼創作者,並表示沒有盈利壓力,要在中視頻放手一搏。

至此,騰訊、愛奇藝、微博、微信、知乎、西瓜視頻、B 站等不同賽道上的玩家都已在中視頻賽道上布下棋子,投入了重金和流量扶持。

2

中視頻之爭為何再起?

儘管各個賽道玩家紛紛進場,但正如前文所提,中視頻並非「新賽道」。在國內視頻行業中,中視頻模式早有實踐,但由於時代限制、市場環境不成熟等因素未能像長短視頻般得以發展壯大。

從平臺來看,土豆網、優酷、56 視頻、搜狐視頻、酷 6 視頻、六間房等視頻平臺都曾以 UGC 模式在中視頻領域有過嘗試。從內容層面而言,《萬萬沒想到》、《報告老闆》、《暴走漫畫》等短劇、微綜藝也都符合中視頻的定義。

然而,中視頻並未迎來發展的契機。此後,4G 時代到來,短視頻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時代性的視頻潮流方向,中視頻則是被淹沒其中。

不過,隨著 5G 的到來,中視頻再次被擺上檯面,成為逐鹿之地——一方面,5G 為中視頻提供了底層技術支撐;另一方面,長短視頻在一段較長時間的發展中已陷入增長疲態,市場需要新增長點。

中信證券研究曾於 2019 年 12 月發布報告指出:

5G 時代,隨著硬體設施不斷完善,需求端用戶對內容質量持續提升······一個區別於原有短視頻和長視頻定義的「中視頻」領域有望出現。

很長一段時間裡,長、短視頻成為用戶的兩大選擇,但增長的疲態也在發展達到峰值之後隨著而來。

《2020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 2020 年 6 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 9.01 億。在各個細分領域中,以抖快為首的短視頻用戶使用率達到 87.0%;「愛優騰芒」等長視頻的用戶使用率為 77.1%。

另外,在內容層面上,短視頻在深度內容的呈現上有所限制,長視頻則存在愈發激烈的存量競爭以及製作成本難以控制的局面。

相較之下,介於長、端視頻之間,且尚未被深挖的中視頻則具備一定的需求和流量空間。

騰訊視頻中視頻生態業務負責人宋爽曾表示,中視頻作為連接長視頻與短視頻的內容形式,既可以成為長視頻創作者們的新增長引擎,也可以成為短視頻創作者們的上升通道。

此外,愛奇藝 CEO 龔宇曾對中視頻流量空間有所提及。他表示:

視頻播放平均時長在七分鐘到十幾分鐘的中等時長視頻,即 YouTube 模式,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還很低,全行業 DAU 才在 1 億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於 2005 年的 YouTube 是與土豆等視頻網站同一時期的產品,如今已成長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視頻平臺。

不僅如此,YouTube 也是中視頻的最佳發展案例——YouTube 視頻平均時長約為 15 min。即使在短視頻平臺快速吸引用戶注意力的情況下,YouTube 用戶規模仍然保持 21.56% 的複合增長率;這也側面印證了中視頻蘊藏的潛力。

那麼,被各大平臺紛紛看好,被視為「新流量窪地」的中視頻,是否將迎來爆發之勢?

3

中視頻將全面爆發?

中視頻雖並非新生事物,但當下的發展卻是新興階段,若僅以多數玩家進場定義其全面爆發,其實為時過早。

B 站董事長兼 CEO 陳睿曾提及,把視頻做短或者把視頻做長都是很容易的,難的是讓用戶喜歡。

將這一觀點再進一步分解——中視頻難的是讓用戶喜歡,用戶喜歡需要有好的內容,好的內容需要內容創造者產出。

由此,中視頻能否真正崛起,需要從多個維度進行考量,內容、創作者、用戶缺一不可。

目前來看,已進入中視頻領域的玩家中,除了 B 站,其它多數平臺在內容層面缺乏積累,要補的「課」尚有很多。

無論從哪一平臺切入,視頻時長的變化自然也帶來了表現形式和內容創作上的變化。中視頻創作是自上而下的過程,以「PUGC」模式為主,內容垂直細分且具備深度,創作門檻較高,相應地便需要依仗內容創作者的高品質輸出。

據西瓜視頻透露,目前已有數百萬創作者開始嘗試中視頻。但實際上,能夠稱得上優質的中視頻創作者還是稀缺資源,而各方平臺也在想方設法收攏人才。

今年以來,媒體報導中頻現「爭奪創作者」的事件, 前有「巫師財經」被西瓜視頻挖走,後傳出淘寶新內容產品「淘寶逛逛」正在挖 B 站 UP 主。

不僅如此,為了吸引、鎖定核心的內容創作者,中視頻玩家們大多是攜款進場以補貼、激勵創作者——西瓜視頻補貼 20 億;騰訊視頻未來三年將對內容投入近 1000 億元;知乎、微博分別拿出 5 億等。

歷史經驗多次表明,「燒錢」無疑是扶持新興領域的最簡單也易見成效的方式,但值得思考的是,5G 才剛剛起步,用戶認知的轉變需要時間,而中視頻對商業化模式的探尋依舊需要時間,平臺燒錢的速度能否支撐到後兩個因素轉化的時間,目前恐怕難以判定。

界面新聞曾指出,中視頻在用戶認知上面臨的問題以及商業變現上的不成熟,決定這個賽道不是一個快生意,短期內很難看到終局。

以目前在中視頻賽道上發展最為成熟的 B 站為例,自上市以來,B 站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8 年淨虧損 5.650 億人民幣,2019 年甚至高達 13.036 億。「何時盈利?」,依舊是個未知的問題。

除了平臺有營收需求,創作者亦有內容變現之需,而如何平衡創作者與平臺之間的商業化,又是一大難題。

更進一步觀察,創作者變現的一部分來源於用戶打賞,但當下而言,短視頻依舊掌握這絕大部分用戶流量,中視頻用戶生態的建立,還需從短視頻處獲取流量。

然而,相較於短視頻的「娛樂化」,具備一定深度且偏向知識類別的中視頻內容其實是「反人性」的,這也天然決定了中視頻對用戶的吸引力低於短視頻,要改變用戶的認知,需要一段時間,甚至是更久的未來。

最後,再次回到平臺自身。

雖然進場玩家不少,但包括知乎、微博等平臺僅是將中視頻作為用戶留存的渠道之一,真正具有專門性的平臺也僅有西瓜視頻和 B 站,隨 5G 到來的中視頻之勢,遠沒有隨 4G 而來的短視頻來得猛烈。

總體而言,中視頻固然是未被完全開發之地,但若要深耕,並非易事。

4

小結

毋庸置疑,相較於長短視頻,中視頻具有著較大的市場存量;各個網際網路平臺的進場便足以說明。

作為長短視頻的補充,中視頻似乎未來可期,但從另一角度審視,「不長不短」的中視頻也稍顯尷尬——既無短視頻般易獲流量,也不及長視頻般積累深厚。

另外,對於一個尚處新興階段的事物而言,中視頻的未知數還有很多。

當下,這一賽道的玩家越來越多,中視頻也由此被按上「加速鍵」。但更長遠地看,不同平臺在各自的內容生態中能夠賦予「中視頻」這個內容形式怎樣的意義,或許是更值得觀察的事情。

相關焦點

  • 被今日頭條看上的中視頻生意,騰訊會跟投20億嗎?
    本文系深潛atom第76篇原創作品智慧型手機霸屏的年代,碎片化時間已經是一個不需要討論的現實,而短視頻就是這種語境下最殺時間的存在。內容創業的賽道上,大家還在相互問詢要不要做短視頻,「「中視頻」」的概念就已經跑了出來,很多人都會發出靈魂拷問——「中視頻」究竟是什麼?
  • 騰訊字節互襲珍珠港
    但這場商業互懟並不是昨日最刷屏案例,因為字節和騰訊這兩家企業又「真刀真槍」的對上了。作為戰鬥的發起方,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稱,騰訊利用自己在即時通信市場中的支配地位,限制微信和QQ用戶分享來自抖音的內容。騰訊則回應稱,字節跳動旗下多款產品包括抖音,違規獲取微信用戶的個人信息,破壞平臺的規則。針對字節的起訴,騰訊方面稱暫未收到相關資料,但將起訴對方違法侵權。
  • 抖音下架《DOTA2》《魔獸世界》等遊戲視頻,騰訊打響字節遊戲...
    也就是說,這兩款遊戲與騰訊本身關聯並不大。這就讓騰訊對抖音《DOTA2》《魔獸世界》的侵權投訴顯得師出無名。同時,抖音上玩家發布的遊戲相關視頻一般是分享遊戲日常、遊戲實況剪輯,是否存在侵權的問題還需要討論。而輿論市場上,一部分玩家本來就因為《英雄聯盟》與《DOTA》的各種歷史原因對騰訊觀感不佳,事件發生後有網友評價,「長得像的都要舉報了?」
  • 中視頻,不是字節跳動的解藥
    騰訊潛望《抖音內幕:時間熔爐的誕生》曾提及,抖音崛起早期運營功不可沒,任利鋒有運營背景,主要貢獻就在於最初看到方向,率領團隊做了前期工作。空降西瓜視頻,其任務顯而易見。經歷大半年的籌備,搖擺兩年之久的西瓜視頻,終於等來了新方向——中視頻。在2020西瓜PLAY好奇心發布會上,任利鋒花費了大力氣為中視頻下定義,「時長上1-30分鐘」,「形式上橫屏為主」,「生產上PGC佔比更高」。
  • 如果騰訊和字節跳動沒有在2018年鬧掰,現在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整個字節跳動的廣告商業化能力都非常強,而廣告一直是騰訊的弱項。以遊戲、電商兩大廣告主為例,去頭條系投放的效果顯然高於騰訊系,頭條系能夠提供的新流量也大於騰訊系。字節跳動的野心絕不僅限於短視頻,它也要做社交、做遊戲,而且頑強地以騰訊為頭號對標。資本市場認為,字節跳動在國內的絕大部分業務動作都是針對騰訊進行的,而且將以騰訊的失敗告終。
  • 揭秘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在家辦公的區別
    作為國內網際網路三家大廠,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在家辦公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返崗時間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在家辦公第一天,和同事的視頻會議竟然淪為一場大型睡衣show,以及各種貓主子、狗主子出現在視頻畫面中。怎麼文檔協作
  • 快手、字節跳動環伺,騰訊加速整合直播平臺
    遊戲直播被稱為快手攻堅南方市場和「K3戰役」(在春節前快手日活突破3億)的利器,去年其展開一系列動作,包括籤約頭部主播、引入地方公會、上線遊戲類付費視頻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騰訊投資後,快手遊戲直播與騰訊在各項電競賽事上的合作也在增多。但快手遊戲直播是否堅不可摧?
  • 網文修羅場,字節、騰訊、阿里的流量之爭
    這早已不是字節跳動第一次對網文平臺青眼有加了,近一段時間以來,字節跳動都在網文小說領域頻頻出手,就在今年七月份就先後與兩家網文平臺達成合作。頻頻「買小說」字節跳動近期究竟投了哪些網文平臺呢?據天眼查目前可以查到的信息,字節跳動自2019年7月份以來,一年的時間裡共公開投資了25家公司。
  • 快手某音短視頻衝擊之下,騰訊愛奇藝做長視頻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導語:文娛生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過去我們經常愛看電視節目,後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騰訊、優酷、愛奇藝等視頻平臺崛起,我們便轉向了這些長視頻平臺。直到近兩年,以快手、某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突然崛起,吸引了很多人前往短視頻平臺消遣時間。
  • 字節跳動稱騰訊封禁飛書系列產品:為何此時「喊話」?
    原標題:字節跳動稱騰訊封禁飛書系列產品:為何此時「喊話」?    距離首次封殺已經過去10個月,字節跳動為何此時跳了出來?
  • 字節虎視眈眈,百度燒錢迎戰
    百度可能如何應對、騰訊收購搜狗對字節跳動發展搜索業務有那些影響等問題,成為了很多字節跳動搜索業務關注者的一個疑問。今天,可以確定的是,移動時代,內容與服務都集中在一個個獨立APP中,用戶會在不同的APP內完成檢索內容的需求,通用搜索在連接信息與服務方面的優勢開始逐步減弱,通用搜尋引擎企業所能取得的廣告收益增速進入了極其緩慢的階段。
  • 騰訊系Joox和字節跳動系Resso的東南亞之戰,可能是今年東南亞最...
    2016年12月,字節跳動控股印尼新聞推薦閱讀平臺BABE,而這也正說明字節跳動在布局海外市場時,開始發力東南亞和南亞了。不過2016年的字節跳動,不管是在印度的投資還是在印尼的收購,主要都是圍繞資訊類的圖文產品。
  • 騰訊系Joox和字節跳動系Resso,可能是今年東南亞最激烈的一仗?
    緊接著一個月後,2016年10月,字節跳動投資印度最大的新聞聚合平臺——被稱為「印度版今日頭條」的Dailyhunt。2016年12月,字節跳動控股印尼新聞推薦閱讀平臺BABE,而這也正說明字節跳動在布局海外市場時,開始發力東南亞和南亞了。不過2016年的字節跳動,不管是在印度的投資還是在印尼的收購,主要都是圍繞資訊類的圖文產品。
  • 字節跳動再犯騰訊疆界!遊戲之王能否守擂千億霸業?
    2019年,騰訊先後對字節跳動旗下的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抖音等APP提出多起訴訟並申請禁令,禁止其以直播或視頻的方式傳播《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等遊戲,並得到法院的支持。騰訊以犧牲遊戲產品的曝光度為代價,為字節跳動進軍遊戲領域設立關卡,宣召了自身對於最新攻擂者的一級戒備心態。騰訊在遊戲市場所展現出的強大統治力,會否在短期內被威脅乃至瓦解?
  • 騰訊收購愛奇藝?雙方有接觸但未落定 意在防禦字節跳動
    雙方有接觸但未落定,意在防禦字節跳動為了搶佔更多的生長空間,短視頻在讓自己變得更長,長視頻可能會做加法,壟斷內容源圖/視覺中國文 |《財經》記者 劉以秦 編輯 | 謝麗容近日,有消息稱騰訊計劃收購百度旗下的視頻網站愛奇藝。
  • 脈脈職場報告:字節跳動、騰訊、阿里位列網際網路新人最熱門去處TOP3
    報告顯示,新人們看中的不僅僅是高薪的offer,還有網際網路大廠的豐厚福利。比如,最近字節跳動為了感謝疫情期間員工的奉獻,宣布9月將給員工發半個月工資做獎金,與員工共同分享成長。數據顯示,字節跳動對各個崗位的需求都很旺盛。以技術人才的需求為例,脈脈大數據顯示,字節跳動是前端、後端職場新人去向最熱公司。就算法領域而言,字節跳動與阿里巴巴、百度共同成為畢業生會選擇的Top 3公司。
  • 《奪冠》和《囧媽》背後,B站、字節跳動艱難入局長視頻 _驅動中國
    2018年,彼時抖音已經跑通短視頻模式,為避免同門競爭西瓜視頻轉向自製網綜,號稱投入40億。有統計,2018、19兩年間,西瓜視頻共計推出了14部微綜藝。但大多反響不高,甚至打頭陣的《頭號任務》和《考不好沒關係?》至今在豆瓣都沒有評分。
  • 字節跳動副總裁炮轟騰訊「無理封殺」
    字節跳動與騰訊之間的「戰火」又燒到了新領域。「微信開放平臺的審核,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即使審核狀態變成『已通過』,微信也可以無理由將產品封禁。我們的另外兩款微信小程序「飛書會議」和「飛書」,就是遭受到了這樣的待遇。」
  • 騰訊系Joox和字節跳動系Resso的東南亞之戰,可能是今年東南亞最激烈的一仗
    2016年12月,字節跳動控股印尼新聞推薦閱讀平臺BABE,而這也正說明字節跳動在布局海外市場時,開始發力東南亞和南亞了。不過2016年的字節跳動,不管是在印度的投資還是在印尼的收購,主要都是圍繞資訊類的圖文產品。
  • 字節跳動上線蛋卷遊戲,要做超休閒遊戲圈的「扛把子」
    文|三易生活一轉眼,字節跳動和騰訊之間的「頭騰大戰」已經持續了兩年多了,在這兩年的時間裡,雙方是你來我往,騰訊先後祭出微視和微信視頻號挑戰字節跳動帳下「頭號大將」抖音,字節跳動也拿出「綠洲計劃」直指騰訊的現金牛遊戲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