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島芳子,一個日本女間諜,擁有著純正的滿清血統,因離奇的人生被人熟知,也因漢奸的頭銜遺臭萬年。
在她身上發生了很多曲折引人的故事,而其中最離奇的當屬川島芳子生死之謎。
在她被處以槍決數年後,有人爆料當年死的只是替身,一時間川島芳子假死從說紛紜,關於川島芳子生死大揭秘的各類文章曝光。
川島芳子的童年
川島芳子原名愛新覺羅·顯玗,清朝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第十四個女兒。
字東診,寓意為「東方的珍珠」1912年清亡,善耆欲借日本之力復國,將她送給日本人川島浪速做養女,她有了一個為人熟知的日本名字——川島芳子。
芳子被送到往日本後便接受軍國主義教育,並從川島浪速那裡接受到政治、軍事、情報等多方面訓練。
長大後的川島芳子思想舉止已日本化,且容貌清秀,亭亭玉立。
出人意料的是,川島芳子的養父居然對出落的亭亭玉立的芳子動了邪念。
還無恥的對芳子的哥哥愛新覺羅·憲立說:「你父親肅親王是位仁者,我是個勇者。我想如將仁者和勇者的血液結合在一起,所生的孩子必然是仁勇兼備。」
他希望憲立同意他娶川島芳子為妾。
1924年,17歲的川島芳子被養父凌辱。悲憤異常的她在手記裡控訴道:「大正13年10月6日,我永遠清算了女性!」
次日她頭梳日本式髮髻,身穿底擺帶花和服,拍了張少女訣別照,從此剪了個男式分頭,與女性身份徹底「訣別」。
事發數日後,芳子向親人控訴了川島浪速的無恥行徑,把川島浪速姦污自己的事公之於眾。
此時芳子的生父肅親王已辭世,哥哥愛新覺羅·憲開和愛新覺羅·憲東也寄養在川島家,他們決定寫信給國內的兄長愛新覺羅·憲立詢問對策。
然而憲立接到信後卻急忙表示:「現在決不能和川島浪速公開決裂,希望妹妹一定鼓起勇氣生活下去。川島浪速會做適當反省,設法解決已經發生的事。」
果然川島浪速為幫助芳子儘快恢復健康,將其送到鹿兒島暫住。
此後憲開考進了東京陸軍士官學校,離開了川島家。家中只剩下川島浪速、憲東和僕人。
然而憲東面對這個偽善的長者充滿怨懟,川島浪速也倍覺尷尬而不願繼續撫養憲東,於是將其送回中國旅順上學。
川島芳子叛國生涯
川島芳子在鹿兒島過著表面寧靜卻內心悽苦的日子,她不斷給兄長憲立寫信尋求解脫。
憲立只得言語安慰,鼓勵她活下去,要忘記傷心事多憧憬未來,牢記父王遺志。
1924年11月,馮玉祥將溥儀趕出紫禁城,宣布廢除清朝皇帝尊號以及皇室優待條例,清朝宗室人心惶惶。
此刻的日本政府對中國的政局動蕩,特別是對中國革命形勢的發展感到十分焦慮和恐慌。
而日本國內則發生了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帝國政府急欲擺脫困境,轉移國內視線和壓力,開始伺機對中國下手。
1927年7月7日,田中義一在首相官邸召開「東方會議」,公開發表《對華政策綱領》。
會議結束後,田中義一擬定《對滿蒙積極政策》奏摺,開始將目光投向中國東北,這就是眾所周知的《田中奏摺》。
川島浪速聞訊歡呼雀躍,他的滿蒙獨立理念失敗多年後再見曙光,這次將得到日本政界和軍界的公開支持。
他立即採取行動在大連設立辦事處,繼續加強同善耆一家人的緊密聯繫,因為他需要依靠大連露天市場的收益,那裡是關東廳劃撥給肅親王的土地。
1927年夏,川島芳子斷然拒絕回到川島速浪身邊,隻身返回中國,改漢名金碧輝。
不久後,芳子依從父親善耆的滿蒙聯合匡復清廷遺訓,在旅順與蒙古王族結婚。
但僅僅三年之後,性格乖張不羈的川島芳子就選擇了叛逃,轉而接近日本關東軍, 開始為日本長期做間諜。
憑藉出眾的美貌,芳子使用美人計周旋於各個高官政要之間。她贏得了一大把亂鬨鬨的頭銜,甚至戴起大將的肩牌。
她過著揮金如土、荒淫無度的生活,並參與了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等軍事侵略活動。
川島芳子被起訴
隨著日本戰敗投降,「東方魔女」川島芳子的末日也臨近了。
在北京,作為重要戰犯之一的川島芳子終於在抗日戰爭結束兩個月後的一天被投進牢房,並於1946年被起訴。
監獄中的川島芳子
但是由於川島芳子的背景複雜,如果說她是一個中國人的身份,她就是一個漢奸,所以非死不可。
如果她要是以日本人這種身份出現的話,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她只能作為日本戰犯的嫌疑犯,這樣的話會以非常輕微的罪狀判下,甚至有可能對她釋放。
聰明狡詐的芳子立即給她的養父川島浪速寫了一封感人肺腑的信,目的就是讓養父出具一份偽證,證明她擁有日本國籍。
但此時已經自身難保的日本軍方,根本無心為川島芳子做這些工作。
可是川島並沒有死心,她試圖用縮小年齡的辦法來減輕自己的罪行,可是最後都無法實現。
1947年10月16日,北平第一監獄對川島芳子以漢奸罪判處槍決,最終川島芳子槍決的時間定在了1948年3月25日。
1948年3月26日,北平各家報紙均刊登了轟動全國的新聞:「女間諜川島芳子終於處以死刑」。
押赴刑場的照片
多家報紙還發表了同一口徑的消息,現摘錄如下:「3月25日凌晨,記者們獲悉大名鼎鼎的日軍密探女漢奸川島芳子執行死刑的確切消息後。
30多名新聞記者趕到第一監獄,在緊緊關閉著的鐵門外等了又等,卻看不出有打開鐵門的任何跡象。
不管是推門、敲門、還是叫門,都毫無反應。到清晨4點左右,監獄長總算是從裡面略略打開了鐵門,但他只允許30多名記者中的兩名外國記者進去,其他中國記者嚴禁入內……
接近中午時分,大門裡面才有些動靜,監獄又重又厚的大門打開了,從裡面抬出一副擔架,擔架上就是處死的女囚川島芳子的屍身……
下午兩點多鐘,即運往朝陽門外日本人墓地火化。
槍斃後驗屍
川島芳子假死
刑行現場的異常,讓不少人懷疑川島芳子是假死,真正被槍決的人並非芳子,就在眾人懷疑之時,同年4月爆出:「最新消息,3月25日被處死的女漢奸川島芳子的替身是劉小姐。」
據說,軍統局為了保住這個還有利用價值的美女間諜,特意找個一個用絕症的女囚犯代替她行刑,並且給予女囚家人十個金條的酬勞,不過後來其母親只收到4個金條,便將這件事暴露出來。
一時間,川島芳子假死的消息在民間流傳。雖然官方一直出面說被槍決的是川島本人,還表示在槍決後對川島的屍體進行了多次檢查,確認是芳子,可是民間對於川島沒死的說法一直半信半疑。
2008年11月4日,長春職業畫家張鈺提出一個大膽說法:當年被槍決的川島芳子只是替身,真正的川島芳子在戰後一直隱居於長春,直到1978年才死去。
張鈺說,她母親段續擎是日本遺孤,1歲時被段翔收養。在長春新立城附近,段翔有位關係很深的女子,此人姓方,張鈺稱其為方姥。
「我小時常去方姥家玩。記得她個子不高不矮,在1.60-1.65米之間,膚色發黃,挺愛化妝的。」張鈺說,「1978年,方姥去世了。」
2004年末的一個晚上,86歲的段翔把她叫到床邊。「姥爺指著牆上一幅畫,讓我包好,回長春交給我母親保管,他說這幅畫是方姥畫給我的,留作紀念。」這幅畫正是《日本風情女子浴嬉圖》。「
姥爺在紙上寫了一句話:『方姥就是川島芳子。』姥爺說,偽滿時,他為滿鐵四平鐵路偽警察局局長當翻譯官時接觸到川島芳子。後來有人在刑場上用替身換出她。
1949年,姥爺等3個人帶著川島芳子來到新立城,把她安置在這裡。」沒過幾天,姥爺去世了。
而那副《日本風情女子浴嬉圖》的畫被受邀到長春的努爾哈赤第13代孫、書法家愛新覺羅•兆基鑑定是出自川島芳子之手,裡面藏著她的生死之謎。
之後的幾年裡,負責專門調查川島芳子生死的小組多方查證。一直在找能夠解開川島芳子生死之謎的證據。
證據一:技術鑑定槍決照片中死者不是川島芳子
川島芳子被押期間所拍照片和行刑後照片,吉林省公安廳副調研員、省公安攝影協會秘書長臺祿林以個人身份作出鑑定結論:兩張照片中並非同一人。
李剛介紹,針對這一結果,日方再次進行鑑定,「日本專家將行刑後的照片通過電腦製作,將人像立體化,進行骨骼分解,得出的鑑定結論是,被槍斃的死者不是川島芳子。」
證據二:李香蘭稱沒別的可能性
與川島芳子熟識的另位日本女諜、民國時期著名歌星李香蘭在二戰後因其日本人身份而脫罪。
2009年3月8日,中方研究者回國,張鈺一人留在日本東京,等待會見川島芳子生前密友——現已88歲的李香蘭。
根據研究者提供的書面材料,2009年3月12日18時,張鈺來到李香蘭住處。這場會見,李香蘭事先要求不能超過15分鐘。
雙方見面後,張鈺談起「方姥」的生活習慣,並介紹了「方姥」住房、茶室的布置。聽完這些介紹,李香蘭連聲說「是哥哥!」李香蘭對川島芳子的稱呼,一向是「哥哥」。
談話中,在場日本記者問李香蘭:「『方姥』會是川島芳子嗎?」
李香蘭回答:「沒別的可能性了。」這場會見,實際用時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