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令海龜蛋不再成為巨蜥的盤中餐?答案居然是海蟾蜍?!

2021-02-08 天津平價龜超市

位於昆士蘭州的Wreck Rock海灘是澳大利亞第二大的紅海龜自然產卵場地。以往,野狐狸是海龜蛋最奪命的獵手。隨著政府對狐狸數量的嚴格控制,它們的威脅已經大不如前。現今,一種巨型爬行動物成為了新的最大隱憂。


黃斑巨蜥(Argus monitor/ Varanus panoptes)是一種大型地棲蜥蜴,分布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和紐幾內亞南部地區,同著名的砂巨蜥(Varanus gouldii)十分相似。由於受到澳大利亞政府的保護,這一品種極少現身於國際寵物市場。


它們是多才多藝的捕食者,可很好地適應多種棲息環境。對於挖掘,黃斑巨蜥天生充滿熱情,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挖掘的洞穴裡度過。它們的巢穴多靠近水體,在陸地和水中皆可覓食。移動速度在爬行動物中也是出類拔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強壯的後肢和粗壯有力的尾巴,它們居然能夠像相機三腳架一般輕易完成站立。「登高望遠」後,在偵查和預警方面自然更獲優勢。這一行為特質也將它們與其它大多數巨蜥品種相區別。


▲「看我拉不拉風?」


談到巨蜥,小編總是心懷敬畏。它們是爬行動物界的強者,外觀霸氣拉風、肌肉線條感爆棚,成年後更是極少有天敵存在。


去年斯裡蘭卡之行,小編也是同巨蜥界的兩大狠角色Land Monitor(孟加拉巨蜥/ Varanus bengalensis)和Water Monitor(圓鼻巨蜥/ Varanus salvator)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


上述兩者是斯裡蘭卡最大的蜥蜴品種。正如名字所暗示,一個生活在陸地之上,一個棲息於水體之中。


Land Monitor吻肛的最大長度可達140釐米,最大體重超10千克。在斯國,它們既家喻戶曉又隨處可見。當與人類狹路相逢時,它們依舊張揚跋扈,並不會過分迴避文明世界。更為逆天的是,它們還是出色的攀爬高手,甚至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爬上垂直的樹幹。由於點亮了這一技能,甚至連蝙蝠都在 Land Monitor的食譜之上.



▲小編在斯裡蘭卡所拍攝的Land Monitor


Water Monitor則多現身於河岸邊和沼澤中。該物種能夠長至3米,是世界第二大蜥蜴,僅次於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大名鼎鼎的科莫多龍。在斯裡蘭卡,Water Monitor也經常混跡於人類世界,如下水道。因為肉有劇毒,故沒有人會食用它們,但皮卻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小編在斯裡蘭卡所拍攝的Water Monitor


食性上,它們以小型動物為主,包括鳥類、小型哺乳動物(主要為鼠類)、魚類、蜥蜴類、蛙類、蛇類、魚幼體和龜類。當狩獵水生獵物時,Water Monitor最長能夠在水面下待30分鐘…


欲知詳情,請點擊小編斯裡蘭卡遊記:


一路向錫:小編在斯裡蘭卡的動物追逐之旅(上)



▲小編在斯裡蘭卡所拍攝的Water Monitor


不好意思,有點跑題了,接著說澳大利亞這事兒。


昆士蘭大學的研究表明:黃斑巨蜥對海龜蛋所在巢穴的襲擊近年來呈明顯上升的態勢。


基於該校教授David Booth和博士學者Juan Lei對Wreck Rock海灘的實地科考,黃斑巨蜥共騷擾並襲擊了400多處海龜蛋穴。另一個驚人發現是:只有雄性、成體黃斑巨蜥才會掘開這些巢穴。當蛋暴露在外後,別的巨蜥品種包括飾紋巨蜥(Lace Monitors/ Varanus varius)才會前來撿漏並分一杯羹。


▲肌肉感爆炸


科學家先前認為這些黃斑巨蜥是在蛋被產下後的一至兩天循著母龜下蛋時所遺留下的痕跡和氣味來到巢穴旁。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有時,它們甚至會在蛋孵化了幾周後才挖開這些巢穴,且這些蛋穴在外觀上並沒有絲毫破綻。至於它們是如何定位這些深埋在土中的美味的,研究人員仍不得而知。


更頭疼的是,由於身為保護物種,當這些龐然大物大快朵頤之時,工作人員卻多少有些無能為力。


不過,最近一例關於袋鼬的實驗卻令人突獲靈感。


即便是平頭哥的近親,袋鼬看到巨型海蟾蜍(Cane Toads/ Rhinella marina)仍不得不退避三舍。


▲海蟾蜍

這條黃色牛仔褲怎麼樣?


巨型海蟾蜍體長一般約150-175毫米,最大可達250毫米,平均體重106克,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蟾蜍。由於可以消滅甘蔗地裡的害蟲,人們也稱其為蔗蟾蜍。


海蟾蜍為陸棲生物,只有在繁殖時才會走到水邊。蝌蚪可以在15%鹽度的海水中生存。


它們身懷劇毒,遇到威脅時,可將毒腺轉向攻擊者。毒液可通過受害者的眼睛、嘴和鼻子進入體內,導致劇痛、暫時失明和發炎。


是的,沒錯,它們的蝌蚪也是有毒的。


▲海蟾蜍已嚴重破壞澳大利亞生態


海蟾蜍原產於南美,早年的澳大利亞並不見它們的蹤跡。直到1935年,為了控制甘蔗園中的蟲害,澳大利亞才引進了120隻海蟾蜍。然而,事與願違,蟾蜍只能跳,不能飛,蟲子趴在甘蔗杆上根本就吃不到。海蟾蜍只能另謀出路,尋找替代食物。它們幾乎什麼都吃,從昆蟲到爬行動物,再到小型齧齒動物,這對當地食物鏈造成嚴重影響。其次,它們身上的毒液可以殺死許多捕食者,這令它們在澳大利亞成為了沒有天敵的強者。諸多因素最終導致了海蟾蜍的泛濫成災,成為澳大利亞最嚴重的環境災難之一。


目前,引進海蟾蜍的國家非常之多,其中就包括中國臺灣、日本和菲律賓等亞洲國家。


澳大利亞的黃斑巨蜥們早已吃過苦頭,本能上已將海蟾蜍從食譜上剔除。科研人員隨即將死於公路上車輪滾滾之下的海蟾蜍屍體搜集起來,將這些屍骸放置在海龜蛋穴的周圍,用來恐嚇黃斑巨蜥。


▲囂張到肆無忌憚

「有本事你咬我啊!」


沒想到實驗收效顯著,黃斑巨蜥開始刻意迴避。但是由於經費短缺,科學家無法進一步判斷究竟是何機理嚇退了這些侵略者。


研究人員Mclachlan在接受澳大利亞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一切可能緣於海蟾蜍皮膚會分泌某些化學物質,巨蜥聞到後會下意識的逃避。如果我們的猜測能夠通過更多的實驗獲得證實,那就能人工去合成這些化合物,然後將其噴灑於海龜蛋穴的周圍。目前,在找到一種人性化的方法以批量獲得海蟾蜍屍體之前,我們只能繼續使用那些死於車輪之下的不幸者…」


▲老外就是講究


這話雖說得有些雷人,不過這不正是愛護動物的「正確打開方式」嗎?



你問我女朋友重要還是龜重要? 


龜沒了,可以重新養。


女朋友沒了,就可以一直養龜了!


關注我們吧,一個幫助你專心養龜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萌娃如何獨立生活?湖南衛視《誰知盤中餐》攜正能量開播
    8月26日22時,湖南衛視《誰知盤中餐》節目悄然開播。據悉,該節目為全國首檔戶外農耕競技節目,節目將趣味綜藝遊戲與傳統農耕文化創意結合,圍繞二胎萌娃的勞動鍛鍊等主題,展現勞作過程並傳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念。
  • 《誰知盤中餐》豆瓣無評分?年度冷門寶藏綜藝,不看太虧
    近期,湖南衛視推出了一檔節目《誰知盤中餐》,節目中圍繞著萌娃勞作這一主題,傳播正能量——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然而就是集結了萌娃+湖南娛樂+傳播正能量這幾大元素的節目居然爆冷門,身邊居然沒有幾個人看過,要知道湖南衛視前幾年推出了《爸爸去哪兒》火爆全網,更是衍生出許多萌娃的真人秀節目。
  • 誰知盤中餐觀後思考
    2020年8月26日又一檔育兒觀察類節目《誰知盤中餐》在湖南衛視播出。這一節目的構思策劃是很不錯的,畢竟關於教導孩子珍惜糧食還是參與勞作都是比較好的育兒經歷。可以讓孩子在更多的時候體會大人的辛苦,也能讓孩子發自內心珍惜勞動成果。不過本文咱們要聊的是這個節目後續該如何走下去,關於參與節目的孩子以後會如何。
  • 《誰知盤中餐》開闢萌娃綜藝新思路
    8月26日22時,湖南衛視《誰知盤中餐》節目悄然開播。據悉,該節目為全國首檔戶外農耕競技節目,節目將趣味綜藝遊戲與傳統農耕文化創意結合,圍繞二胎萌娃的勞動鍛鍊等主題,展現勞作過程並傳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念。  據微熱點數據統計顯示,該節目開播前夕熱度處於較低態勢,開播後,相關話題熱度明顯上升並達到22.02的峰值,從熱度走勢來看,該節目並未形成明顯的討論熱潮。
  • 兒童綜藝如何破局?7年無爆款,但《誰知盤中餐》做到了
    近期的《誰知盤中餐》做到了,並向大家交了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近幾年關於兒童這方面各種大大小小的綜藝節目都是以教育、育兒為承載體的,《誰知盤中餐》也不例外。這樣具有教育意義的兒童類綜藝肯定會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的,故而我們可以看到《誰知盤中餐》領跑五網的景象。當然,節目的宗旨加上國家的扶持其實還是不足以讓《誰知盤中餐》達到現在爆火的局面的,其實一個綜藝節目的成功與否最終還是要取決於觀眾的認可,從《誰知盤中餐》的口碑和收視率就可證明這一點。
  • 《誰知盤中餐》,開朗兄弟勞動中收穫成長
    原標題:湖南衛視《誰知盤中餐》,開朗兄弟在勞動中收穫成長來源:消費日報網由湖南衛視和潘禮平團隊聯合出品的《誰之盤中餐》火爆上線,你看了嗎?《誰知盤中餐》作為一檔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來自全國的各個城市的48個萌娃組成。是一檔組織二胎家庭孩子們到農村體驗獨立生活的節目,在一周的時間內,讓孩子們學會加工食材、做飯、生活自理。並明白什麼是責任,如何照顧好弟弟妹妹等。
  • 湖南衛視《誰知盤中餐》與中山「一拍即合」
    由湖南衛視和潘禮平團隊聯合出品的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誰知盤中餐》走進中山,連續7天拍攝二孩萌娃下鄉的精彩故事。 8月29日,湖南衛視首檔少兒勞動紀實節目《誰知盤中餐》在中山的拍攝工作殺青。當日上午,欄目組舉行新聞發布會,主創人員講述了在中山攝製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 「爸哪」效應後,《誰知盤中餐》意外破局,成功原因不外乎三點
    儘管限娃令依舊存在,但在疫情影響之下的2020年,大半年的時間內卻有將近20檔以兒童或青少年作為主題的綜藝節目上線。在開播首期就收穫了口碑和收視的雙向開門紅,在全國網,全國城域網,歡網,酷雲,尼爾森等五個頻道獲得了第一名的收視率,更成為了同時段80,90後觀眾收視率最高的一檔節目,這樣的成績是非常令人意外的,在限娃令的前提之下,《誰知盤中餐》的破局確實令人驚喜。不過,細品之下不得不讚嘆,《誰知盤中餐》這檔綜藝節目的幕後團隊的敏銳眼光。
  • 《誰知盤中餐》今晚首播:孩子不夠獨立?看這個節目就夠了
    聽說今晚22:00《誰知盤中餐》首播?不知道的也要看下去哦,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這《誰知盤中餐》是個啥。《誰知盤中餐》的類型定位是育兒觀察類,具體來說,是一檔組織二胎家庭的孩子們到農村體驗獨立生活的節目。
  • 《誰知盤中餐》:新萌娃駕到,「萌」出新高度
    經歷了廣西、浙江、陝西三站18對參與《誰知盤中餐》的萌娃在深入農村自食其力的實踐勞動之後都有了極大的改變今晚,6對新的二胎萌娃來到了湖南省郴州市的桂東縣和湖小微一起去節目裡找答案吧《誰知盤中餐》桂林站播出後很多觀眾都被開朗兄弟圈粉了這對二胎萌娃被很多觀眾稱為「寶藏男孩」而本期,開開朗朗兄弟又回來啦
  • 《誰知盤中餐》收官之戰,雙胞胎兄弟攜萌娃迎接新挑戰
    今晚10點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誰知盤中餐》即將迎來本季節目的收官之作在上一期節目中已有露面的雙胞胎兄弟攜手5對新萌娃去到了廣東中山在這裡,他們將挑戰最反常規套路化且畫風奇特的勞作體驗面對未知且高難度的新任務他們能挑戰成功嗎
  • 在米脂楊家溝拍攝的《誰知盤中餐》今晚10點首播
    湖南衛視《誰知盤中餐》欄目組在米脂縣楊家溝村拍攝的《誰知盤中餐》今日22:00在湖南衛視首播。10月14日、21日、28日22:00湖南衛視3次播出的《誰知盤中餐》欄目中,在米脂縣攝製的內容約計為190分鐘。
  • 《誰知盤中餐》嘉賓全是素人萌娃,是靠什麼打動成年觀眾的?
    自從《誰知盤中餐》宣布立項後,許多網友都不對其前景抱有很大的期待,畢竟這檔將鏡頭對準前往鄉村生活的城市小朋友的綜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像是縮小版的《嚮往的生活》,而且還沒有明星藝人的粉絲加成。不過,隨著節目的播出發展,《誰知盤中餐》口碑風評卻越來越好,實在是出乎大眾意料,它是怎樣打動成年觀眾的呢?
  • 《誰知盤中餐》探索育兒綜藝前沿 五網第一展先鋒風範
    由湖南衛視和潘禮平團隊聯合出品的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誰知盤中餐》第一期已於昨晚10點在湖南衛視播出,《誰知盤中餐》節目的呈現緊扣大環境之下厲行節約的社會主張,圍繞二胎萌娃的勞動鍛鍊等創新形式,傳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念,致力延伸螢屏教育創新格局。
  • 《誰知盤中餐》強勢收割五網第一 原創綜藝展現多樣魅力
    由湖南衛視和潘禮平團隊聯合出品的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誰知盤中餐》第一期已於昨晚10點在湖南衛視播出,《誰知盤中餐》節目的呈現緊扣大環境之下厲行節約的社會主張,圍繞二胎萌娃的勞動鍛鍊等創新形式,傳播&34;的理念,致力延伸螢屏教育創新格局。
  • 《誰知盤中餐》開局獲五網收視第一 領跑少兒綜藝賽道
    由湖南衛視和潘禮平團隊聯合出品的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誰知盤中餐》第一期已於昨晚10點在湖南衛視播出,《誰知盤中餐》節目的呈現緊扣大環境之下厲行節約的社會主張,圍繞二胎萌娃的勞動鍛鍊等創新形式,傳播&34;的理念,致力延伸螢屏教育創新格局。
  • 湖南衛視《誰知盤中餐》萌娃再遇挑戰
    湖南衛視《誰知盤中餐》上周三首播令觀眾直呼過癮,不管是趣味橫生的二胎日常還是陌生又艱苦的勞作鍛鍊,或是乾貨滿滿的育兒知識,既創新滿滿又緊貼生活實際,不愧是暑期綜藝清流!這周萌娃們又遇到了新的挑戰,金句頻出,爆笑不斷!
  • 詳解「金頭澤巨蜥」、「硫磺澤巨蜥」及「黃頭樹巨蜥」之別
    良多巨蜥新手或對冷門巨蜥一無是知的朋友會常拿著黃頭或硫磺的圖片環問我是不是金頭,這在一個對巨蜥有審慎態度及稔熟高傲的人眼裡是頗為無知的問題,他們甚至不屑給予你滿意的回覆,而我每次總是尋圖給他們講解,可是發現問題不止,一個人明晰了另一個人還是一知半解抑或全然不知
  • 《誰知盤中餐》二胎萌娃齊下鄉 一場成長與獨立的特殊之旅
    一群5歲—13歲的孩子們在鄉村田野勞作,展現出最純真、自然的生活狀態,會令觀眾怎樣耳目一新呢?由湖南衛視和潘禮平團隊聯合出品的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誰知盤中餐》將於今天(26日)22:00暖心播出。節目圍繞二胎萌娃的勞動鍛鍊等主題,傳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念,致力深耕少兒教育全新一面,延伸螢屏教育創新格局。
  • 29種澳大利亞巨蜥分布圖鑑
    29種澳大利亞巨蜥分布圖鑑刺尾巨蜥Varanus acanthurus(1885)總長度70cm發現分布:昆士蘭北部,南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西部檸檬喉巨蜥(白氏巨蜥;黑色斑刺尾巨蜥)Varanus barit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