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奧山由之(YOSHIYUKI OKUYAMA),繞不過日本某飲料品牌的宣傳形象。他的影像因為將年輕人豐富而活躍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為人所熟知——總是在意想之中,卻又意料之外給人以溫暖和撫慰,甚至激起內心「震蕩」。
儘管跨界合作不斷,總有新鮮的創作呈現,而年輕的攝影師本人曝光率卻並不高,他更專注於觀察(利用)那些撩動人心弦的那些生活中的微光。在這層意義上,創作本身和是否為商業所用並沒有衝突之處。
某飲料品牌平面宣傳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說起來,出生於1991年的他身份多樣,影像監督/攝影圖片家/藝術總監,作為一名年輕的影像生產者,他非常重視自己作品在不同媒介的傳播度。海報、展覽、電視、畫冊,乃至INSTAGRAM、SNS等社交平臺,奧山由之對於同一張照片在不同平臺所傳達的情感期望值是非常不同的——在地鐵的海報中,帶給年輕人以衝擊力;在個展中也會注意以不同的形式對同一張照片進行擺布,展覽,從而實現一種空間支配給觀者帶來的多層次體驗。
公共區域中某飲料品牌形象片不同視角預覽圖「正好剛剛在電視裡播放了這條廣告,真實非常牽人心弦的CM(電視廣告)啊。」
「這個CM讓我們重新體會到歷史文化感與從中散出的日本的活力啊!」
「每次看到這則CM總是讓人精神更加飽滿!這種畫面感真的能洗滌我的心靈(笑)。」
「————————————今後也請加油!——————————」
來自INS網友的評價
奧山由之個人INS主頁截圖與同是1991年生,目前日本最火的年輕歌手米津玄師跨界合作,他們試圖帶給人們聽覺與視覺上完美的享受,「有一種大家一起在白色的畫布上繪畫夢想的感覺」,奧山由之追尋著年輕人的氣息,與音樂家一起親密地走進不同年輕人的世界中。
創作者們與時代對接,歌詞中這樣寫道:「匆匆的活在這個時代的你們到底想要做些什麼?不需要回答。」然而「剛剛讀大學時不善交際,與女朋友之間不知道應該如何溝通。於是就告訴自己,一門心思地學習攝影,用視覺的方式,給少數特定的人去傳達自己無法傳達的衝動、熱情。」
這也是奧山由之的處女作《Girl》誕生的由來,這一系列因平實、真實的「男友視角」打動了很多讀者。
《Girl》系列作品
《Girl》系列作品
《Girl》系列作品剛剛越過而立之年的他,所想要記載的青春,是他想要對特定年輕的友人訴說的話語,想法。人類在情感上擁有相似的共鳴區,在其中探尋自己所偏愛的方向,在生活中截取光影的斷片是奧山由之年輕而獨特的攝影觀。
在奧山由之看來,當被攝者所要求的行動和表情達到最高潮的時候,既成為已達到目的「點」,以此結束,形成凝固的單一層面的印象。 而脫離了這個「點」的「線」的部分,才是真正顯現出人性的閃亮。
奧山由之希望抓取的便是「線」的部分——感情流露,「線」的表達便是將「寫真」與普通圖像區別開的臨界點。
品牌宣傳冊封面
奧山由之作品
奧山由之作品
奧山由之作品奧山由之非常鍾愛豎屏的拍攝方式。在現代生活中,手機帶來的拍攝習慣便是如此,人們有了刻板印象——生活記錄更加趨向於豎屏的表達,而用相機記錄的更多為是橫屏的。而奧山由之以一種有意識去進行無意識的創作,貼近年輕一代的生活,同時也讓年輕人建立起易於接納的欣賞過程。
奧山由之作品
奧山由之作品
奧山由之作品
奧山由之作品奧山由之鐘愛膠片攝影,他認為創作過程中的熱情時而會影響攝影判斷,比起電子相機的即查功能,他更喜歡在拍完後洗盡鉛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他俏皮地說:拍完後洗出照片就是一個抽獎的過程,也因此更加讓人興奮。
雜誌magazine world ginza
MV「 tower of music lover」封面圖
奧山由之作品「能長久地殘留於人們心中的絕妙的違和感;善於捕捉那些難以捉摸熱烈又顫動的情感;以及並不常暴露於人前以及沒有什麼好說的小的情感、小的情緒。」
這是奧山由之試圖留住和表達的思路。
2017年,奧山由之在接受IMA(日本一攝影作品平臺)的採訪中說:
我以前出版的寫真集『bacon ice cream』的標題就是它的字面意思,我非常喜歡那種讓人瞬間同步到甜與辣、嚴格與溫暖、寬鬆與固定等相反要素的人和事。 所以,儘可能仔細觀察距離在遠處的東西,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主題。
若把人的生活比作不同的點,線可以說是人的「感情」的中間,時代和時間也就是「尺碼」的中間,「場所」的中間,全部。 比如,人的感情一直在流動,我認為這種流動才是人性。 很難存在不變的情緒。
在東京散步時,不知為什麼會有大量廢棄的護欄,留下異常狹窄的道路,後來出現了停車區,奇怪的地方竟有樹木叢生,隨著街道文化的發展,人們注意到這些奇怪的存在。
在現在和過去的時間之間,產生了不可思議的歪曲。 這也是我所關注的主題。
僅從視角來說,一般攝影圖片是長方形,對正方形的尺寸感不太熟悉吧。 現在的正方形是被修整的看法,隨著instagram的出現,對於很多人來說正方形已經習慣了,這也許就是表現某種「現代」情緒的視角吧。
用拍立得這種過去的質感來拍攝,說不定能突出即不是過去也不是現在的距離感,拍完便會這麼想。這和想要拍攝東京街道感受到的時間上「流動」的歪曲的最初意圖也是不可思議的一致。
奧山由之作品
奧山由之作品
奧山由之作品
奧山由之作品「如果你沒有表達情感的渴望,那不論怎麼模仿,用多高級的相機,也拍不出和我一樣的照片。」——奧山由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