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難接受,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或許就是靈籠所要表達的思想

2020-11-24 白羽書漫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對於我們來說絕不陌生,因為在小學的自然課上我們就已經對這句話有所理解,而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對這句話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

但是理解歸理解,我們是否有想過這句話終有一天,會發生在我們的身上呢?雖然說著容易,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毫無疑問很難讓人接受。

01地面人類

就像我們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接受靈籠地面部隊那類人的形態一樣,雖然他們經過了科學的改造,也可以說是進行了一定的進化,不僅能夠生活在充滿溴霧的地面上,還能夠和噬極獸共存。

面對地面上的惡劣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水源,他們依舊可以通過採集瑪娜之花所吸收的生命源質來存活,顯然他們的種種表現都完全和燈塔上的人產生了巨大的差異。

02燈塔人類

燈塔上的人依舊是我們現在的樣貌,血肉之軀,身體所需的能量依舊需要通過飲食來攝取,沒有任何異常的能力,僅僅是作為一名普通的人類。

但是地面之上所殘存的能源終有一天是會消耗殆盡,到那個時候燈塔上的獵荒者該如何去搜集物資來供應燈塔的正常運行呢?燈塔的上所有人都是血肉之軀,如果沒有了能源失去了科技防護,他們又該如何生存。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燈塔的動力目前依舊需要從地面上殘留的能源來供應,如果有一天能源用完了,那麼燈塔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墜落。

03兩者對比

雖然很殘酷,但卻是事實,自身沒有任何能力的燈塔人一旦墜落到地面,唯一的結局就是被噬極獸攻擊成為肉土,可能連半天的時間都無法生存,再沒有第二種可能。

而地面部隊不同,通過劇情我們就能夠發現他們每一個人都有異常的力量,而且通過某項技術所發射的靈態誘導能夠有效的吸引噬極獸,即便是他們站在噬極獸面前也並不會有危險。

從這一點來看,他們已經完全適應了地面上所發生的一切變化,根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來說,他們就屬於完成進化的那一部分人。

04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根據科學資料的描述,恐龍無論任何方面都要超出人類很多,曾是地球上真正的霸主,但就是這樣的龐然大物,終究還是不能夠適應地球的新環境而最終被淘汰,道理是一樣的。

當新的環境出現,唯一能夠繼續生存下去的方法只有適應並進化,在劇情中查爾斯用叉子刺穿了一隻蟑螂,然而蟑螂卻依舊活了下來,很多人都說那隻蟑螂象徵著塵民4068,當然,這是事實。

他是它同樣也是因為適應環境才有了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倘若蟑螂沒有這樣的適應能力,那麼就不可能活下來,所以一方面,蟑螂指的是4068,但另一方面,也表示蟑螂適應了嚴酷的環境。

05動畫靈籠主打現實

所以總結來說,燈塔之上的人如果想要繼續生存下去,那就必須選擇接納地面部隊的進化,因為靈籠劇情發展到現在,他的現實我們已經完全的領教了,否則也不會因為「編劇沒有心」而登上了熱搜。

所以靈籠動畫主打的就是現實,就如同動畫開篇的那一句話:「無論面對何種困難和挑戰,人類作為命運共同體,都應拋棄偏見團結起來,在時間的長河中砥礪前行。」

06偏見與團結

這句話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偏見」一個是「團結」,偏見最明顯的就是指燈塔之上的塵民和上民的區別,但是當白髮女出現之後可能這裡的偏見還有另一層意思。

顯然地面部隊和燈塔上的人類有了巨大的區別,有了區別就會有偏見,地面部隊因為進化已經不再是之前人類的形態了,所以燈塔上的人類不願意承認他們的存在,認為他們已經不再是人類了。

而地面部隊知道想要在地面生存,就必須適應環境,所以和燈塔之上的人同樣存在偏見,否則在馬克和噬極獸對戰的時候白毛女就會選擇相助而不是袖手旁觀,但是因為偏見,導致道不同不相為謀。

而這正好引出了接下來的團結,人類不管在未來會變成何種形態,我們都是人類,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所以為了生存,必須要團結起來,共同面對眼前的艱難險阻。

07最後的結局

而當所有人類團結起來之後,所面對的結局絕對不會是人類將噬極獸全部消滅,重新佔領地球的主導權,因為噬極獸無法被消滅,他已然成為了生態的一部分,並且這樣的劇情不是靈籠的作風。

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所有人類和地面部隊一樣,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而做出了相應的進化,在地面上,和新的物種,包括瑪娜之花和噬極獸共存,雖然很難接受,但這才是末日餘生最真實的寫照。

相關焦點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蜂王是怎麼出世的?還是很殘忍的!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蜂王是怎麼出世的?還是很殘忍的!11-03 17:05 來源:動物大觀察 原標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饒毅:這是英國首相的謊言 本質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就在派屈克說出上述內容的前一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講話中提到,英國民眾要做好「自己摯愛的人因病早逝」的準備。來自英國官方的聲音顯示出該國正在以一種極為「大膽出位」的策略應對新冠疫情,而這種策略被認為具有相當大的風險與不確定性,甚至有不少專家直斥這是一種「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手段。派屈克提出的群體免疫概念由來已久。
  • 另類盆景,「適者生存」!
    隨著歲月消逝,附著體風化殘破,榕卻生生不息,顯示了飛榕獨特的生存力,構畫出一種大自然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靚麗畫卷。這極具特色的古榕,多成景區的一大亮點,如虎門沙角古炮臺遺址、廣州蓮花清兵城遺址、佛山五百年南風古灶等。絕壁逢生的飛榕,我們地區多見。嶺南盆景形成時間也不短,卻沒有展現過飛榕的自然生存景韻。
  • 《靈籠》:末日審判下的生存法則
    不過在《三體》這個浩大工程緩緩築立成型之前,《靈籠》依舊是最值得關注討論的熱血科幻動畫巨製之一,它時刻牽動著眾多國漫愛好者和粉絲的心,接受著萬眾矚目的殷切期待。終於,7月13日,《靈籠》正片播出!目前,《靈籠》首周更新兩集,日後採取雙周更的形式,雖然故事的核心還沒有披露,不過單集近30分鐘左右的時長也足夠讓很多觀眾根據現有內容開展豐富的聯想活動了。關於劇情,我們大致能夠提煉出一些關鍵的點並發散一下想像力。末日生存下的三大法則具體是什麼?在動畫中,寄存著人類未來希望的「燈塔」之上存在著一個類似宗教一般的組織,人們稱其為「律教所」。
  • 「順其自然」與「適者生存」是不是同樣的意思?
    比如有生活學習工作結婚生子中的順其自然,有教育子女和養老盡孝中的順其自然,還有個人精神提升修煉家庭關係社會關係世界系統中的順其自然……在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指物種之間及生物內部之間相互競爭,物種與自然之間的抗爭,能適應自然者被選擇存留下來的一種自然法則
  • 適者生存是利己,善者生存是利他
    意思就是楊朱主張「為我」,即使拔一根毛髮對天下有利,他也不肯做;墨子主張「兼愛」,即使磨禿了頭、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有利於天下,他也要去做。但是〈盡心〉篇也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窮」就是在困境裡沒有機會和權力的時候,「達」就是在順境裡擁有機會和權力的時候。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適應它,而不是逃避它。 ——比爾蓋茨生物進化學之父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裡面說過這樣一句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地球發展的數十億年裡,出現過許多霸主級別的生物。
  • 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各安其位.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時間,只要它不停止,天大的事說過也就過去了。   可是那些給當事人造成的傷口,是說癒合就能癒合的嗎?   我們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比動物多了思維,也就是聯想的能力,看清事物本質的能力。
  • 世界不是弱肉強食,也不是適者生存
    加上近代滅絕的強大生物,讓我們深以為然,生物競爭,適者生存!事實就是如此,不是嗎?問題總是會源源不斷,這是人類的特性,也叫智慧。生物到底是弱肉強食?還是適者生存?要得出答案就要進行對比,要進行對比,就要找到相同秩序,例如對比實物大小要找到長度,大小的概念誕生於長度,有了長寬高就可以明白大小。
  • 唯一的讚美只有荷光者腿和顏的「光影教」,何以存在於《靈籠》中
    一路下來,好似在諸多炮火中也只留下了荷光者的這片聖地且多有讚美之意(當然是讚美其美腿)。荷光者梵蒂那麼對於實際情況,難道僅是留下荷光者而撇去其他就可以了嗎?我們都未曾在末世之中生存過,一切情形皆是想像,自然也無法體會末世之下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情況。但不論生存環境怎麼變,人性是不會變的。
  • 「適者生存」
    這個人評論是:物競天擇。      遺書摘錄如下。          然後就是他分別留給他父親,他母親和他姐姐的話。不做摘錄。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善良的成熟。
  • 《刀》:適者生存強者勝!
    導演徐克應該被尊為香港武俠電影的鼻祖,他所執導的作品都有非常豐沛的感情,而且整個畫面都是東方美學的典範,集浪漫與華美於一體,一如在《東方不敗》中塑造紅衣飄飄的經典畫面一樣。但是在《刀》這部電影中,徐克卻一反常態,無論主角還是配角,清一色都是面目緊繃的男人,乾脆利落的節奏,陰暗與明豔的強烈對比,讓本片的有一種凌厲的武學痛快之感。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盤點十大最佳生存遊戲
    沒有什麼能比生存遊戲更讓人有代入感了。在這種殘酷的遊戲世界中,死亡是永恆的,資源是稀缺的,每一個敵人都能對你產生威脅。你只要多活一天,就是勝利。  1、《消逝的光芒》  《消逝的光芒》沒有殘酷的永久死亡機制,也沒有無休止的無盡模式,這與典型生存類遊戲並不相同。
  • 袁緣大課堂 | 與時俱進,適者生存
    與時俱進,適者生存
  • 《百變狸貓》百變狸貓-適者生存
    狐狸對長老說「適者生存,我們可以像人類一樣生存在他們的世界。」 「那不會變形的狸貓怎麼辦呢?不管它們的生死嗎?」 狐狸也很無奈,沒有辦法啊,適者生存,優勝略汰。 很殘忍,好像無論在哪都必須面對這一法則。被迫成長,被迫做著自己不希望的事僅僅為了生存,說起來好像一點也不過分,甚至是合理的。但是總會感覺難過。
  • 《靈籠》真的是「國漫之光」嗎?劇情老套,像是翻版《環太平洋》
    《靈籠》可以說是國產動漫中的一部經典之作,無論是從題材上,還是從畫面質量上,都可以說是國漫中名列前茅。雖然《靈籠》第一季已經完結,但是熱搜程度仍與日俱增。就在近期,曝出一條驚天動地的「新聞」。說是劇情老套,像是翻版與一部歐美影視劇情。真相到底如何,跟著作者一起來了解下吧。
  • 《調音師》觀後感,懂了適者生存,你也就活成了睜眼瞎
    但是殺人的人就是警長,你能怎麼辦,而且你報警的舉動,明顯引起了對方的懷疑,你已經被對方盯上了,阿卡什做了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做的選擇,面對強權,明哲保身。第一感覺和許多評論一樣,覺得他好腹黑,不是個好人,但是設身處地的想想,其實他一系列的選擇之中,對於他個人而言,或許,又是最好的選擇。那些把疑點說出的證人,哪個不是被西米和警長對付,即便是自己不敢站出來,西米都要毒瞎自己的眼睛,若是自己真的想找警長的上級去報案,只怕自己連這城都出不去。
  • 適者!才能生存!
    不能改變的事情,就去接受它吧,適應它,生活中就是有很多無奈。這就是自然法則:適者生存!適應不了就去死,適應的了就能活下來。當然,我也不一定真的能堅持2年,也許有一天身體崩塌了、顏值崩塌了、神經系統崩塌了…………我不知道,但我在努力的適應,適者生存……————————我是分割線——————
  • 《靈籠》:BOSS養成計劃?最終反派不是噬極獸,可能是不起眼的他
    它更多的是想要表達生存和人性的關係,這在國漫作品中顯得難能可貴。 「作品無論是從畫面製作、動作流暢度、視覺呈現、劇本編排上都堪稱國產動畫頂級水平,但如果單從製作水平上來定義其為「現象級」作品,這遠遠是不夠的,主要是因為《靈籠》為國產動畫開拓全新的題材風格。」人民網如此評價《靈籠》。
  • 適者生存,各顯神通——《行屍之懼第3季》
    適者生存,各顯神通——《行屍之懼第3季》所以說,比起獵奇爽劇《行屍走肉》,《行屍之懼》更像是普通人在末世的生存之道。大家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上班族,平時每天就是上班下班,除了有點興趣愛好,哪裡會有什麼殺生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