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者生存」

2021-02-08 足以承頤

 

   今天的主題想了很久,以前就在公號裡寫過,現在覺得沒必要扯著講求修辭的幌子遮遮掩掩。

  

      這是我在一個新聞下面看到的評論,新聞內容是男孩跳樓自殺。裡面摘錄了他的遺書。這個人評論是:物競天擇。


      遺書摘錄如下。

    

      然後就是他分別留給他父親,他母親和他姐姐的話。不做摘錄。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善良的成熟。

       這不過是一個成年人被毒打後的自我感動。成熟與否,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說話做事展現出來。也許有活了很久還不成熟的人,也有一開始就沒開智的畜類。但是都可以通過進食,呼吸,也都慢慢長大了。所以麻木不仁,居然也不是錯處。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反倒成了一種苛求。


       明白之後就是失望。我偶像說,人生多苦辛。而人們有時卻極容易得到安慰,又何必惜一點筆墨,給多常些孤獨的悲哀?


       但是我現在卻覺得不是這樣。難道,慰藉性質的激揚文字,都全然變成了粉飾?拿鋼筆的怎麼也不應該被稱為粉刷匠。低眉吟罷無寫處,當年先生窗前是月光如水照緇衣。現在變成了,吾為旁人淚暗彈。也許,這個男孩在飛翔中理解了生命的窘迫,而我是在溫柔鄉。


       人如螻蟻,汲汲營營一世。百年一過,歸於塵土。只有記載下來的思想和情感,或有機會閃耀千秋。那刻著的一道道,也不僅僅是字形筆畫,又何嘗不是未成型的悲劇所留下的傷口。


       「我愈加相信說話和弄筆的都是不中用的人。無論說話如何有理,文章如何動人,都是空的。他們即使怎樣無理,事實上卻是著著得勝。然而,世界豈真不過如此而已麼?」


      他們都走了,往事如煙。離開之後,世界也依舊是這樣。折磨人的問題永遠沒有答案。而當醒的人醒著的時候,永遠是: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相關焦點

  • 世界不是弱肉強食,也不是適者生存
    加上近代滅絕的強大生物,讓我們深以為然,生物競爭,適者生存!事實就是如此,不是嗎?問題總是會源源不斷,這是人類的特性,也叫智慧。生物到底是弱肉強食?還是適者生存?要得出答案就要進行對比,要進行對比,就要找到相同秩序,例如對比實物大小要找到長度,大小的概念誕生於長度,有了長寬高就可以明白大小。
  • 另類盆景,「適者生存」!
    榕極強的生命力,卻有著另一種生長景態:果子經鳥採食後隨處拉撒的糞便,只要落在有隙縫的巖體牆壁,日常的雨霧及空氣溼度,足以供它紮根生存。不論城鄉的樓臺房舍,如不人為幹預,它會紮根生長,只是它的根系具破壞力,常會被清除。但長於屋角殘牆巖體等荒蕪之處,人們的接納寬容,均長成或大或小,亦繁亦秀的另一種生存狀態。
  • 《百變狸貓》百變狸貓-適者生存
    狐狸對長老說「適者生存,我們可以像人類一樣生存在他們的世界。」 「那不會變形的狸貓怎麼辦呢?不管它們的生死嗎?」 狐狸也很無奈,沒有辦法啊,適者生存,優勝略汰。 很殘忍,好像無論在哪都必須面對這一法則。被迫成長,被迫做著自己不希望的事僅僅為了生存,說起來好像一點也不過分,甚至是合理的。但是總會感覺難過。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蜂王是怎麼出世的?還是很殘忍的!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蜂王是怎麼出世的?還是很殘忍的!03 17:05 來源:動物大觀察 原標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適者生存是利己,善者生存是利他
    適者生存是利己,善者生存是利他西方哲學思想裡,利他主義(Altruism)這個概念是19世紀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 所提出,他為利他主義下的定義是「為別人而活,為了別人的幸福快樂而犧牲自己」,這個定義較為極端,較緩和的看法是「為了別人的生存,自己願意付出代價」,更緩和的看法就是
  • 袁緣大課堂 | 與時俱進,適者生存
    與時俱進,適者生存
  • 《刀》:適者生存強者勝!
    而武俠世界跟現實社會都是一樣生存的法則——適者生存強者勝。
  • 「順其自然」與「適者生存」是不是同樣的意思?
    比如有生活學習工作結婚生子中的順其自然,有教育子女和養老盡孝中的順其自然,還有個人精神提升修煉家庭關係社會關係世界系統中的順其自然……在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指物種之間及生物內部之間相互競爭,物種與自然之間的抗爭,能適應自然者被選擇存留下來的一種自然法則
  • 適者生存,各顯神通——《行屍之懼第3季》
    適者生存,各顯神通——《行屍之懼第3季》所以說,比起獵奇爽劇《行屍走肉》,《行屍之懼》更像是普通人在末世的生存之道。大家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上班族,平時每天就是上班下班,除了有點興趣愛好,哪裡會有什麼殺生技巧。
  • 《調音師》觀後感,懂了適者生存,你也就活成了睜眼瞎
    正義是不能用眼睛看的一部《調音師》,展現了人性的懦弱,貪婪,自私,讓人很壓抑,卻又那麼的真實。適者生存從前有人倒了,大家會扶起來,但現在,能打電話呼救求援的人,我都會給他點讚。不是心盲,而是這個世界,真的只有一個規則:適者生存。
  • 適者!才能生存!
    這就是自然法則:適者生存!適應不了就去死,適應的了就能活下來。我想活下來,所以我決定去適應,適應不了的就調整自己去適應。再來詳細講一遍這一個月我是如何調整的。1、焦慮吃不下飯,我就開始在直播時放音樂,音樂的治癒能力真的很驚人,幫助放鬆,胃口好了很多。
  • 適者生存,各顯神通——《行屍之懼第3季》
    相同的是大家對生存的渴望。不管是剛正面還是走為上,大家的目的都是活下來,大家都會選擇最熟悉的方式活下去,戰鬥技能嫻熟的人就選擇戰鬥,平民則會更加傾向於逃避。所以說,比起獵奇爽劇《行屍走肉》,《行屍之懼》更像是普通人在末世的生存之道。大家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上班族,平時每天就是上班下班,除了有點興趣愛好,哪裡會有什麼殺生技巧。
  • 爐石傳說適者生存:DH跌落神壇,薩滿登頂
    爐石傳說適者生存:DH跌落神壇,薩滿登頂 2020-12-22 21:27  爐石傳說掌遊寶
  •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兩句話誤導了一切眾生
    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互相吞噉,冤冤相報。這一隻羊,它是不善的業,遇到不善的緣,墮在畜生身。今天遇到你,你吃它,它不是甘心情願被你吃。現在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兩句話誤導了一切眾生,說這個話的人他要背因果責任。這兩句話是錯誤的,如果照這兩句話去做,你要曉得,後頭還有兩句你就不知道。後面是哪兩句?
  • 為什麼說超高的房租擊垮了實體店,養活了電商,其實是適者生存
    在哪都遵守的原則—適者生存只有在改變中適應現實的問題才能謀取生存,所以高房價影響了一批人,也有一部分人轉型並適應了環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 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各安其位.
    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各安其位。
  • 《分歧者異類覺醒》:完美體制派別下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講述生活在派別體系下生存的碧翠斯從選擇派別到發現自己是分歧者後所作的一系列反抗與掙扎。派別體系看似完美,但盛世外衣包裹下依然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生活很簡單,無私幫助他人,即使無派者,也會分給他們食物,是公僕,人民把政府託付給他們還有一種就是一無是處的無派者,這類人衣衫襤褸,放蕩形骸,到處翻垃圾。整個社會看似有條不紊,所有人各盡其職,領導者告訴各人應該倍加珍惜當前的日子,在所屬派別下遵守規定安居樂業。
  • 《野性的呼喚》適者生存
    但從被狗販偷走拐賣後一切都變了,殘酷的現實和惡劣的生存環境鍛鍊了它,在歷練中不斷成長,最終成了雪橇犬的頭犬。在失去拉雪橇的工作後再次被轉手賣掉,並被打的奄奄一息時,一位老人救了它,救命之恩讓它感受到了溫暖,但救命恩人的遇害徹底打碎了對人類社會的留戀,毅然走向荒野。
  • ...饒毅:這是英國首相的謊言 本質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會出現的是凡是感染了會死的就死去,感染了不會死的就獲得免疫,繼續活下去,這種現象是達爾文提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英國民眾:我們根本沒有任何行動,只是被告知我們會有親人死去「4000萬英國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派屈克的言論震驚了全世界。《柳葉刀》主編理察·霍頓在社交媒體上批評稱,英國政府正在「與公眾玩輪盤賭」。
  • 適者生存 2012年終解析App應用另一面
    1前言:App應用適者生存·前言:App應用適者生存    古人云: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在科技行業這個弱肉強食的環境中,走錯一步,都有可能面臨被淘汰的結局。App應用市場更是如此。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盤點十大最佳生存遊戲
    沒有什麼能比生存遊戲更讓人有代入感了。在這種殘酷的遊戲世界中,死亡是永恆的,資源是稀缺的,每一個敵人都能對你產生威脅。你只要多活一天,就是勝利。  1、《消逝的光芒》  《消逝的光芒》沒有殘酷的永久死亡機制,也沒有無休止的無盡模式,這與典型生存類遊戲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