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題想了很久,以前就在公號裡寫過,現在覺得沒必要扯著講求修辭的幌子遮遮掩掩。
這是我在一個新聞下面看到的評論,新聞內容是男孩跳樓自殺。裡面摘錄了他的遺書。這個人評論是:物競天擇。
遺書摘錄如下。
然後就是他分別留給他父親,他母親和他姐姐的話。不做摘錄。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善良的成熟。
這不過是一個成年人被毒打後的自我感動。成熟與否,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說話做事展現出來。也許有活了很久還不成熟的人,也有一開始就沒開智的畜類。但是都可以通過進食,呼吸,也都慢慢長大了。所以麻木不仁,居然也不是錯處。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反倒成了一種苛求。
明白之後就是失望。我偶像說,人生多苦辛。而人們有時卻極容易得到安慰,又何必惜一點筆墨,給多常些孤獨的悲哀?
但是我現在卻覺得不是這樣。難道,慰藉性質的激揚文字,都全然變成了粉飾?拿鋼筆的怎麼也不應該被稱為粉刷匠。低眉吟罷無寫處,當年先生窗前是月光如水照緇衣。現在變成了,吾為旁人淚暗彈。也許,這個男孩在飛翔中理解了生命的窘迫,而我是在溫柔鄉。
人如螻蟻,汲汲營營一世。百年一過,歸於塵土。只有記載下來的思想和情感,或有機會閃耀千秋。那刻著的一道道,也不僅僅是字形筆畫,又何嘗不是未成型的悲劇所留下的傷口。
「我愈加相信說話和弄筆的都是不中用的人。無論說話如何有理,文章如何動人,都是空的。他們即使怎樣無理,事實上卻是著著得勝。然而,世界豈真不過如此而已麼?」
他們都走了,往事如煙。離開之後,世界也依舊是這樣。折磨人的問題永遠沒有答案。而當醒的人醒著的時候,永遠是: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