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指環王》再次在國內上映。20年前,《指環王》三部曲在世紀之初為我們帶來了史詩般的震撼和享受,而在20年後,我們回過頭發現,它似乎成為了古典主義敘事最後的榮光和絕唱。
在《指環王》之後,再也難見如此純粹而崇高的英雄式追求,以及甘願犧牲自我實現使命的赤誠之心。在劇烈變換的現實環境下,我們似乎越來越難抵達《指環王》背後的淨土。
與豆瓣9.0的評分相比,重映後的《指環王》在貓眼中的評價並不高,「片子三個小時時間太長」,「沒頭沒尾的不好看」。
在看理想主講人阿郎看來,觀眾正逐漸變得難以忍受不真實的英雄,「像阿拉貢這樣一直勇敢、一直正直、一直善良、一直堅信正義的英雄,留給世界的是一個遠去的古典主義背影。」
然而當主題曲《May it Be》響起,我們仍會記起《指環王》所演繹的史詩,並為中土世界的一切祝好,「但願如此,希望如此,衷心禱告」。
講述 | 阿郎
來源 | 《21世紀偉大電影》
(文字經刪減編輯)
21世紀之前,科波拉導演的《教父》被認為是一部任何年齡、任何情境下觀看都會收穫新鮮感受的「全能型電影」。21世紀之後,這個全能型電影就是《指環王》。《指環王》的「全能型」不僅僅表現在三部曲一共獲得了351個國際獎項,甚至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17個奧斯卡獎盃,還在於它在每一個層面都具有示範意義。在表演上,《指環王》挖掘出了很多演員的獨特光芒,甚至這些演員的光芒只為這一部電影而閃耀,像是飾演弗洛多的伊利亞·伍德,或是當時剛剛大學畢業,飾演精靈王子的奧蘭多·布魯姆。18年過去了,他們最具標誌性意義的角色,仍然是《指環王》賜予的。在技術上,《指環王》第一次實現了CGI與模型相結合的突破,解決了喬治·盧卡斯為了拍攝《星球大戰》而創立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一直以來沒能解決的特效虛假問題。《指環王》以一部電影的成功,把世界電影的特效史「惡狠狠地」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在《指環王》之後,特效電影都採用了CGI和模型相結合的方式。但是,與技術上的示範效應相反,在藝術上,《指環王》是孤獨的,是古典主義敘事最後的榮光。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進入21世紀之後,人類在電影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塑造英雄的方式,與《指環王》完全不同。以《鋼鐵俠》裡的託尼·斯塔克為代表,雖然他仍然承擔起了一個英雄所應該承擔的正義使命,但他在性格上有明顯的「瑕疵」,比如嘚瑟、臭屁、花心等。好像一進入21世紀,觀眾再也無法忍受不真實的英雄。電影人為英雄們想到的真實化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為他們高光的英雄行為,點綴以性格缺陷的毛邊——連平民英雄蜘蛛俠都黑化了,還有什麼不可以重新解釋的呢?所以,在2004年上映的《撞車》裡,馬特·狄龍飾演的警察雖然奮不顧身、秉公執法,但在影片一開始,他就以檢查之名,猥褻了坦迪·牛頓飾演的黑人電視導演的妻子。所以,在2013年的《華爾街之狼》裡,萊奧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的喬丹,靠的是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方式賺了大錢,從而成為人人豔羨的成功人士。甚至連觀眾喜歡一個英雄,喜歡的都不再是他的英雄行為,而是英雄在壯舉之外的缺點。比如《銀河護衛隊》裡的星爵,人們愛他在電影中一系列「中二病」的行為;又比如說《蟻人》,觀眾覺得這部電影有意思,因為男主角斯科特簡直就是一個「神經病」。相形之下,《指環王》裡阿拉貢這樣一直勇敢、一直正直、一直善良、一直堅信正義的英雄,留給世界的是一個遠去的古典主義背影。1954年,英國人託爾金出版了一本名叫《魔戒》的書,這本書後來被稱為「二十世紀之書」。故事發生在中土世界第三紀元末年,為了對抗黑暗魔君索倫,包括精靈族、矮人族、人類在內的各個種族聯合起來與索倫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在故事的最後,魔戒被扔進了末日火山,索倫被摧毀,中土世界重歸和平。《魔戒》被評為「兩千年來最重要的書」,因為它以基督教文化為母體,從北歐神話中獲得啟發,重新探討了人類一直在探討的古老問題——怎樣面對人類永無休止的貪慾,尋找人類的出路。整本書布滿了生與死、善與惡、光明與黑暗這樣二元對立又彼此交匯的敘事母題。在電影化的改編過程中,《指環王》極大地尊重了《魔戒》現代神話的意義。如果說原著作者託爾金以牛津大學教授的修識,用文字搭建了一個中土世界。那麼導演彼得·傑克遜就是以影像做了精準的「翻譯」,他用電影語言重現了這個精細的虛幻世界,以及這部虛構的磅礴歷史。《指環王》裡,不但出現了託爾金在《魔戒》裡呈現的語言體系,比如託爾金獨創的精靈語;出現了影射古代地球版圖的中土世界,夏爾相當於英格蘭,剛鐸相當於義大利與希臘,魔多則相當於是現在的土耳其和中東;還復刻了中土世界中人神雜處的若干種族,如霍比特人、精靈族、矮人族等。魔戒遠徵隊在《指環王》裡的經歷,也是典型的古典史詩中的英雄旅程,大家可以用這個框架去套所有古典英雄甚至是超級英雄電影。第一階段是啟程。在《指環王》第一部裡,甘道夫的出現為弗洛多揭開了冒險旅程的任務,即護送魔戒。同許多古典英雄要面臨的挑戰一樣,這一任務帶有崇高的使命性召喚——為了中土世界的和平,四個霍比特人要放棄夏爾田園牧歌的生活,踏上未知的旅途。第二階段是啟蒙。通常在進入最嚴酷的考驗之前,英雄們會獲得某種超自然的協助,比如某種神跡,或秘密武器、護身符、一些關鍵性的建議等。四個霍比特人的啟蒙是在精靈王國完成的,弗洛多獲得了來自精靈公主贈予的隱身鬥篷、精靈繩索等,開始更艱難的磨練。第三階段是考驗。旅途進入最變幻莫測的領域,英雄陷入險境,與命運搏鬥。這部分也是神話冒險最引人入勝的部分,無數的經典世界文學作品都痴迷於英雄如何克服重重考驗與折磨的描寫。對真正的英雄而言,最大的考驗往往並不來源於外部的困難和客觀上的敵人,而源於自己心靈的迷障。霍比特人的冒險尤其體現了這一點。因為魔戒對人心靈的侵蝕作用,整個過程中,弗洛多不僅要忍受魔戒給他身體帶來的巨大痛苦,還要對抗魔戒勾引出的人內心深處的貪婪、邪惡、欲望和對夥伴的猜忌等。經過這煉獄般的過程,弗洛多最終完成心靈的淨化,戰勝邪惡力量對自己內心的控制,將魔戒丟進末日火山,成為拯救中土世界的英雄。第四階段則是歸來。英雄完成使命,再度回到日常生活的場域。電影對這一步的呈現很有意思,弗洛多等四人衣著華麗,騎著駿馬,在清晨時分回到夏爾,偶遇正在打掃院子的鄰居。而鄰居看到四人,露出的是不屑一顧的樣子,「四個小崽子又不知道出去幹了什麼壞事」。他們不知道的是,正是這四個人拯救了中土世界——人皇阿拉貢在戴上王冠後,第一件事就是率領人類、精靈等種族,跪在四人腳下,感謝他們為中土和平所做出的貢獻。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的審美也邁入一個新紀元,曾經被奉為圭臬的準則逐漸碎裂為各有所依、各有所指的新標準。原本史詩電影側重的戰鬥場景,在近些年已經轉向超級英雄之間魔法和超能力的比拼,而這種戰鬥比拼原則由每一部電影自行規定,即便這些規定可能自相矛盾。比如雷神的錘子除了主人無人可以使用,但驚奇隊長拿起來過,幻視也拿起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