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死於今天?

2022-01-01 Sir電影

Sir真沒想到,這麼多一星會砸到它頭上。

上個星期剛剛王者歸來的。

20年經典流傳的。

《指環王》。

豆瓣9.0巋然不動。

因為重映,許多新鮮評論也湧到購票平臺上。

你猜怎麼著。

《指環王》爛不爛,在今天竟然成了個問題。

01

「一個破戒指送了3個小時」

是經典,觀眾就沒有資格打一星嗎?

不。

我們只是懷疑,打一星的理由。

看看這些理直氣壯寫下的評論——

爛,因為太長了

爛,因為劇情看不懂

爛,因為太無聊

爛,因為沒有結局

還有的不直接批評電影。

他們針對經典重映,一點變化沒有,純屬圈錢

迷惑嗎?

太迷惑了。

怎麼到了今天,還要重新來爭論《指環王》是不是爛片。

一部作品,當然應該接受批評,前提是有理有據。

也可以對魔幻的題材不感冒,選擇看或不看,都是每個人的自由。

但在眾多一星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我不爽,你就爛。

發現了麼。

他們不是在批評作品的質量。

而是在批評它的門檻。

「怎麼這麼長」,「怎麼高潮來得這麼慢」,「怎麼結局第一部不告訴我」,「怎麼有這麼多複雜的背景和陣營」……

言下之意。

這部電影超過了「我」的接受範圍。

更確切地說,是不動腦子、坐等投餵、不用克服一點點障礙就看得懂的範圍。

比起捍衛《指環王》的權威。

這些一星,更值得我們警惕的是,當今天的觀眾與20年前的大片相遇。

所碰撞出的聲音,到底說明了什麼?

02

指環王的奔跑追不上爽劇搶跑

《指環王》被指出的第一宗罪,就是長。

第一部《護戒使者》3個小時,三部曲加起來有10個小時之長。

但這也是一部史詩,必要的體量。

比起託爾金的原著,電影版已經簡化改編過了。

影片開頭,小說中長達十二年的聯盟大戰被濃縮成了一場戰鬥。

在甘道夫第二次來找弗羅多護送魔戒與第一次之間有17年時間的間隔,電影完全省略。

電影裡還刪除了幾個霍比特人在老林中遇到神秘人老湯姆的重要情節,小說結尾魔戒摧毀後還有「收復夏爾」這一章節,電影也並未拍出來。


要完整還原原著的情節,估計拍三十集連續劇也拍不完。

可是經過這樣的刪繁就簡。

不少人還嫌不夠。

今天缺的不是史詩。


而是我們看完一部史詩的耐心。

再說說《指環王》「不夠刺激」。

如果放在一般的劇情片、文藝片上,也不奇怪,畢竟相對小眾。

但《指環王》,本就是一部驚險刺激的通俗電影,如果真的晦澀、沉悶,當年能橫掃全球票房嗎?

如果一定要說「隱晦」。

那可能是它的一些樂趣,需要用心挖掘。

弗羅多一行人露宿荒野時,守夜的阿拉貢唱的《露西安之歌》。

相關故事,出自託爾金基於中土世界的另一部小說《精靈寶鑽》。

對於中土迷來說,探索這樣的細枝末節就是觀影的收穫。

但今天,如果還有什麼東西,特意要求觀眾去尋找、探索。

那麼等待它的不是發現。


很可能是涼掉。

沒有艱難曲折的過程。

沒有葉底藏花的機巧。

有的是直給、投喂,而且一定要快、快、快。

花3個小時看一部電影,等待一個高潮,一個結局(很可能還等不到)。

在這段視頻中,夠你獲得300次了。

每天花掉人們大量時間的短視頻,已經內卷到以秒計數的驚天反轉。

短短10秒的視頻,就能塞進三四個反轉劇情。

甚至誕生了所謂「無限反轉」,即每一個情節都為下一個反轉而生,直至反轉完整個視頻。

至於《指環王》。

與其在電影院裡面苦苦坐上3小時,花3分鐘在地鐵上刷完不香嗎?


《指環王》是花掉十個小時,千辛萬苦,歷經磨難,達到一個目標。

它被嫌棄的其實不是長。

而是「爽」之間的間隔太長。

為了滿足這種迫不及待的需求,專門誕生了一種伺候爽點的——

爽劇。

《延禧攻略》七十多集長不長?

但它衝突來得快啊。

因為女主每一集,都在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每一集,都是高潮迭起、花樣百出的撕逼。

上一秒,主子打她一耳光。

她下一秒就能更用力地打回去,一點不讓觀眾受委屈。

《指環王》裡的弗羅多,被魔戒侵蝕得傷痕累累,最後還是沒能抵擋住誘惑。

而魏瓔珞宮女爬到皇貴妃,金手指一開,一路打怪升級。

再看看近幾年的大熱劇,一個話題接著一個話題,一個衝突接著一個衝突。

調動情緒一等一,永遠不會感到沉悶。

然而,真正的問題呢,都消弭在對角色的憤怒裡。

《指環王》雖然是魔幻。

但它所呈現的為了目標的艱辛,複雜的世界,卻是真正的現實。

而我們喜歡的爽劇話題劇,恰恰是最虛假的東西,是在逃避真實的困境。

記得劉擎教授曾經在《十三邀》上談到過一個現象,即成年人的「童稚化」。

什麼意思呢?

不太能夠延遲滿足。

是啊,看反轉短視頻、看爽劇撕逼,馬上就可以感到滿足。

幾十秒瞬間快樂,幾分鐘就能看完一部經典。

同時,也不願再去面對複雜、理解上有難度的東西。

以至於影視劇能爽、能笑、能哭,就是好作品。

「動情」了就一定好嗎?

抱歉。

在這種相當有效率的感情切換中。

哭很可能是刻奇。


笑很可能是撓胳肢窩。

03

史詩消亡在小時代

如果你拒絕在一部經典中投入足夠的時間和耐心。

那麼結果是什麼?

就說《指環王》。

為了一個凝聚了空前想像力的「中土世界」,託爾金寫書花了20年,又反覆打磨了4年,才有了各色奇觀與族群。

這份突破想像力的答卷,影視化的難度已讓許多人望而卻步,就連一貫大手筆的網飛、亞馬遜也不得不謹慎對待。

史詩的厚重感,也不是一時一刻能夠消化得了的。

一個龐大的中土世界,涉及矮人、精靈、獸人和霍比特人多個族群,光是霍比特人都拍出三部前傳電影。

導演彼得·傑克遜甚至敢把只有一個小冊子篇幅的「五軍之戰」,擴充成為「霍比特人」的第三部曲。

如果你一定要在短時間裡消化它。

那麼消化下去的是什麼?

一秒,燃爆了。

在豪門層層威逼下,突然天降一伙人,說出主角更牛的身份,直接逆襲。

《指環王》的高燃片段呢?

它給我們的不是片段式的滿足,而是一個觀眾只有沉浸才能感受到的體驗。

一場巔峰之戰,洛汗騎士衝鋒。

都是燃,有啥區別?

他們知道,這場戰鬥一失敗,人類生存的剛鐸國就會被獸人陣營吞噬,這關係到族群的生死;

他們知道,6000對20萬,力量懸殊。

但洛汗國巧妙運用騎兵戰術,靠著無畏的騎士精神,突襲擊退了以殘忍好鬥聞名的半獸人軍團。

你發現了吧。

燃得越快,洩得也越快。

厚積薄發的勝利,才會持久在我們心中迴蕩號角。

在「爽劇」的世界裡,主角殺到最後,直接封神。


而《指環王》最後,你會發現主角的偉大,都離不開悲劇。

《指環王》主角佛羅多;

一個矮小的霍比特人,曾挺身而出大喊:我來毀滅魔戒。

但他,卻成了「護戒任務」中最大的犧牲者。

結局,山姆讓他把魔戒扔到巖漿裡時,他卻顫抖了。

嘴裡喃喃著:這是我的。

從周身的傷痕不難看出,一路走來,他經歷過太多折磨。

卻在最後招架不住誘惑,令人唏噓。

屠龍者,成為惡龍,仿佛刻在了古典英雄的DNA裡一般。

但,你看過多少「純爽劇」的主角是這樣苦大仇深收尾的?
他們以一種唯我獨尊的方式,站在了故事的C位,觀眾只會牢牢記住他們的勝利;但《指環王》留給我們的,不止是救世成功的快感,而是多一份對欲望的審視,和戰勝欲望的悲壯。博羅米爾面對魔戒掙扎過,但最後他毅然挺身對抗奪取魔戒的敵人,甚至獻出了生命。無論是誤入歧途,還是獻出生命,「史詩感」的故事裡總透著一種蒼涼的宿命感。就好像希臘神話裡的英雄,不死之身的阿喀琉斯被箭射殺,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身中詛咒,誤殺自己的孩子……但每一次的勝利,都失去了真正激動人心的力量,而成為一場插科打諢的鬧劇。
諸如《指環王》之類的史詩,不也一樣是虛構的,編出來的嗎?

在這史詩中,你將一一檢視崇高,卑鄙,渺小,偉大……
《指環王》上映之初,美國影評人羅傑·伊伯特在上映當年為第一部《護戒使者》給出的三星評價(滿分四星),他的開場白如下:他欣賞《指環王》作為一部遊記的氣質,能給他從一個村莊到一處山脈、再到一處河流、一座城堡的體驗。而今天的一星,卻意味著,人們享受遊歷的樂趣正在被逐漸剝奪。再早一點,就連有原著加持的《權遊》第一季都不外乎如此。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頤和園的馬達、貧民窟的百萬雪糕

相關焦點

  • 「指環王」之後,他又用神級特效造出一個新世界
    電影《一一》裡有句經典臺詞——「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延長了至少三倍。」為什麼會有如此魔力?兩相結合,才有「史詩」質感。話說,院長一直覺得雨果·維文也是傳說中的「戲拋臉」——一人千面,演啥像啥。「我愛著你,不是因為你佔據多少資源,僅僅是愛你本身。」而在這個互相吞噬、彼此攻擊的故事中,他們展現的愛、熱情和對自由的追求,更加讓人觸動。
  • 全彩還原一戰影像,「被浪費的人生」不再變老
    △ 紅色的同盟國和綠色的協約國。死於槍炮,死於毒氣,死於瘟疫,甚至死於雨季的汙泥沼澤……可貴的是,就在這樣慘烈的戰況下,士兵們依然能找到自娛自樂的方式。在換防休息之餘,他們會組織各種各樣的體育比賽和遊戲,宛如今天的中學生一樣;
  • 【快訊】基督城今天早上發生淺層地震 百人留言震感強烈|致命「食腦蟲」曾在紐西蘭出現 百人染病只4人倖存|指環王劇集紐西蘭重啟製作
    今天早上6點30分,基督城發生3.8級地震,震央在市中心東南方15公裡,離地表僅兩公裡。致命「食腦蟲」曾在紐西蘭出現 現143人染病只有4人倖存新冠肺炎仍在全美肆虐,疫情重災區佛羅裡達又爆出感染大腦、俗稱「食腦蟲」的變形蟲「福氏內格裡蟲」(Naegleria Fowleri
  • 《指環王:咕嚕》專訪:咕嚕才是「主角」,潛行才是遊戲的真諦
    Wilkes 補充道:「咕嚕不會使用武器,但他可以通過投擲物來引開敵人。在某些流程中,他還會利用特殊盟友的能力,以及周邊環境來取得優勢。」 「特殊盟友(special allies)」這個措辭著實耐人尋味 —— 我們能在旅途中遇到熟悉的角色嗎? 「沒錯!」
  • 《指環王》是孤獨的
    20年前,《指環王》三部曲在世紀之初為我們帶來了史詩般的震撼和享受,而在20年後,我們回過頭發現,它似乎成為了古典主義敘事最後的榮光和絕唱。 在《指環王》之後,再也難見如此純粹而崇高的英雄式追求,以及甘願犧牲自我實現使命的赤誠之心。在劇烈變換的現實環境下,我們似乎越來越難抵達《指環王》背後的淨土。
  • 「指環王」美劇即將上線,神作預訂
    前段時間疫情緩解,劇組開始了復工潮,《指環王》美劇也開始趕了拍攝進度。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中土大陸就將要再度捲土重來,中土迷們自然是摩拳擦掌等著重回中土大陸。我們今天就來好好做個圖冊來聊聊這個讓人無比嚮往的中土大陸,那麼多的種族是從何而來?一如一如(Eru)意思是獨一的一位,又稱伊露維塔「眾生萬物之父」他就是託爾金筆下的上帝之存在,宇宙就是他所創建的,但他老人家本人並不太愛過問世事。在託爾金筆下的《精靈寶鑽》中佔比很大,但在之後的故事裡卻沒有提及過。
  • 「綠皮書」,人與人之間應有平等和尊重
    ,影片「綠皮書」,我們一起欣賞 。」的劇本。影片邀請到了「指環王1:魔戒再現」、「指環王3:不是看演員表的話,真看不出那是「指環王」裡的勇者Aragorn。」在9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大豐收。
  • 2019年,「獨角獸」變「毒角獸」
    吸血鬼模式「幹掉中介,讓門店滾粗」,曾經這個類似打雞血式的口號,讓打著 O2O 旗號的愛屋吉屋攜巨大資金流,強勢進駐傳統中介行業。一副想要顛覆世界的姿態,卻沒能改寫它「死於 2019 年初春」的事實。在這個行業中,用戶真正關心的不僅僅是省錢,更多的是「對的商品」。沒有門店,網上的經紀人對於平臺上二手房的了解並不透徹,難以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服務。雖然後期,愛屋吉屋也做起了門店,卻也為時晚矣。人云亦云?如果說愛屋吉屋是死於「紙上談兵」,那麼,明明已有前車之鑑的淘集集是如何翻車的呢?就像它的 slogan 一樣:買得多,賺得多!
  • 靠著「動森」大頭菜,這位平凡網友跟三位大明星有了交集
    不得不說,「動森」裡的大頭菜真的是交友神器。只要你島上的大頭菜能隨機出好價,分分鐘就能給你帶來一次妙不可言的邂逅。
  • 《指環王》演員的過去與現在 20年過去變了多少?
    最近youtube頻道「BIGSTAR-X」整理了20年前,《指環王》(2001)與現在的對比照,看看經歷20年的演員們,都會發生什麼變化呢?佛羅多·巴金斯/伊利亞·伍德當年演出指環王的時候伊利亞·伍德才19歲,不過演出霍比特人的形象相當深植人心,之後還有客串霍比特人前傳,多年之後看到的當下也是相當感動凱蘭崔爾/凱特·布蘭切特凱特·布蘭切特不用多說,已經51歲了還是非常美相當有魅力,除了在指環王三部曲跟前傳霍比特人有演出外,之後更演出多部大片亞拉岡/維果·莫騰森
  • 英文版「指環王」開篇:好萊塢一部磅礴瑰麗的巨製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今天的主題句摘自【指環王】It began with the forging of the great rings.下面補充與電影有關信息,來對電影做進一步了解:1954到1955年,英國牛津大學語言學家約翰·託爾金(John Tolkien)出版了長篇奇幻小說《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也叫做《指環王》)。全書一共分為三部,所以又叫做《魔戒三部曲》。
  • 12歲男孩「性窒息」死亡事件:今天和大家聊聊這項「致命情趣」
    至此,除了孩子的家人還是不能接受。其他一切的痕跡都導向了「性窒息」意外死亡這個結論。但現在跺腳媽已經長大了,我覺得,是時候借著這個案件和大家科普一下「性窒息」這件事了。那麼,什麼是「性窒息」?
  • 香菸曾被包裝為女性的「自由之火」,事實上它是「自由的枷鎖」
    一個警察跑向了一位女士,並且邊跑邊勸阻對方「女士,你不能這樣做。」但對方並沒有聽從他的警告停止自己的行為,而是對警察喊了一句「Alderman Sullivan 說的嗎?」隨後,警察逮捕了這位女士。直到今天,在一些經歷者快速變革的國家裡,「自由之火」仍是經常會被提及的話題,他們仍是性別平等和自由的象徵。▲ 香菸廣告到 20 世紀 70 年代,雖然菸草加女權的效應仍在發酵,但菸草公司針對女性的營銷已進一步細化了。
  • 「No Bra」怎麼了?要雪莉死於暴力和恥辱
    當初對她惡語相向的那些施暴者好像一夜之間消失了,轉而變換成「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諸如此類的話,情緒化地傳布全網。彼時,一部分人的良心似乎在悲劇的震懾下被喚醒了。3月29日,恰逢雪莉26歲誕辰,很多人在悼念她的時候被她的良善所感動。一位韓國網友發帖:「兩天前,收到來自天上的星星雪莉的快遞,這不禁讓人心情沉重下來。」
  • 致 Xperia XZs:待到今天,終能為你「解衣」與「寫真」
    都說索尼 Sony Xperia XZ 是我今年上半年最期待的手機產品之一,今天終於逮到給她「解衣/ 開箱」的機會,怎麼可能會放過為 Xperia
  • 江志強:「這是安樂史上最大的一次投資,如果輸了,我可能會一無所有.」
    而隨著李蔚然的《封神》、許誠毅的《捉妖記》等電影的即將上映,中國奇幻電影熱將會被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談及這部備受期待的作品,江志強坦言,2008年就想拍出《捉妖記》,但是當時市場需求沒有今天旺盛,各方麵條件也不完備,所以就一拖再拖。他覺得,《捉妖記》可以作為中國本土奇幻電影的一個探路者。「本土奇幻電影需求到底會有多大?
  • 「Game Over」這個說法是從哪來的?
    實際上 1871 年出版的書籍《愛麗絲鏡中奇遇》中就有一句臺詞 ——「if the game was over」。  當然這根本證明不了什麼,「game was over」是一個語法正確的造句,日本遊戲說不定恰恰就是基於這種句式,將其轉換為簡寫的和製英語,就像「Family Computer」之於「Famicom」。
  • 楊冪「下海」、黑寡婦抗議,史上最嚴重「豔照門」失控了
    楊冪「無碼片」流出,Angelababy「床照」曝光,林志玲「下海」拍片……乍一看還以為又一個娛樂圈「豔照門」曝光了,正當宅男們搬好小板凳準備好好清潔一下屏幕時,可能就會發現有什麼不妥。因為這都是視頻通過 AI 技術合成的,事情的開始要從去年國外論壇 Reddit 上一位叫「 deepfakes」 的用戶說起,他利用 AI 工具將這些好萊塢女星的臉「換」到了色情影片的演員身上。
  • 龜梨和也 土屋太鳳「P和JK」追加卡司&「今天的吉良同學」等
    龜梨和也與土屋太鳳主演的「P和JK」公布追加卡司。
  • 影視|《指環王》回歸,其製作團隊成員正式確認
    兩年前,Amazon 便已以 2 億 5 千萬美元買下了《指環王》的版權,並即將進行全新翻拍,預計投入超高預算,並至少會推出五季。近日,《指環王》亦公布了其製作團隊的陣容,包括監製:Lindsey Weber(10 Cloverfield Lane)、Gene Kelly(Boardwalk Empire)、Bruce Richmond(Game of Thrones)以及 Sharon Tal Yguado(Amazon 工作室前任主管);編劇:Gennifer Hutchison(Breaking Bad)、Jason Ca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