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的中元節,一些市民在路口、門前燃燒祭祀物品。然而遍地的火光和祭祀遺留下的灰堆,不僅令清潔工頭疼不已,也暗藏消防隱患。
昨晚,在東城區南板橋胡同北口,一位大爺正蹲在地上燒紙,狹窄的胡同裡火光沖天、煙霧繚繞。一位路過的女士被嗆得直咳嗽,掩面快速跑了過去,兩位帶孩子遛彎兒的老人也不得已繞道而行。不一會兒,見燒的差不多了,大爺拿出一瓶水,把火澆滅了。「怕引起火災,所以備了一瓶水,看火滅了我再走,我燒的是白紙幣,味道比印刷的紙幣小。」然而大爺走後,地面上留下一圈灰堆,灰燼隨風飄舞,散發出難聞的煙味。
除了在小胡同裡,也有市民在馬路邊燒紙。在北新橋附近,一位大爺在非機動車道旁燒起了紙,火焰與路過的騎車人非常靠近。
在朝陽門北小街一處丁字路口,幾名市民也在馬路上燒起了紙,不少火星飄散到路旁行人面前。
東直門南小街,居民路旁燒紙時,一陣大風吹過,一串火星子甚至被吹到了斑馬線上,路旁也儘是「灰跡斑斑。」
不管是在社區內部道路還是大街上,這些祭祀後遺留的「灰堆」數不勝數,一些灰堆上還能看到沒燒盡的紙幣,十分影響環境。
「這兩天燒紙的比較多,我們只能勤打掃,每年都是這樣。」一位清潔工正拿著大掃帚和鐵鏟清掃。他覺得,儘管是傳統習俗,但在路邊祭祀燒紙對環境影響較大,也給清掃衛生加大了不少工作量,如果市民「能在燒完之後自行清理乾淨就好了。」
在雍和宮大街,居民們均使用了社區配備的燒紙鐵桶,近20處燃燒的火堆未對環境造成太大影響,火焰熄滅後,餘灰都統一放在了雨水口旁,等待清潔工人清理,馬路東側也有一輛消防車正在備勤。
中元節當天上午,消防部門在官方微博中也發布消息,提示公眾「文明祭祀、安全第一」,提倡祭奠故人可採取鮮花祭祀等健康文明的方式,若確需燃燒香燭紙錢,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實習記者 張雪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