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檔節目背後的高速輪轉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非常重要。電視節目的電影質感追求,一個節目的誕生需要哪些工作?一個節目如何同時運轉50臺攝影機,50臺攝影機以及不同變焦鏡頭如何統一畫面風格,實時變化、燈光複雜、運動機位?如何做到畫面統一?為什麼節目組會選擇佳能17-120mm的鏡頭?節目製作中又會有怎麼樣的碰撞與火花?湖南衛視對其他同行又會有什麼建議呢?
2015年,湖南衛視攜《我是歌手》第三季強勢回歸。作為國內頂級真人秀節目,《我是歌手》第三季首期開播就取得了傲人的收視成績。不過觀察仔細的話,不難發現《我是歌手》第三季的鏡頭設計以及畫面質量均有明顯的提升。所以,記者有幸採訪了《我是歌手》幕後設備主管何良。請他聊一聊節目幕後的故事。
節目設備:
攝影設備
ARRI AMIRA *23臺
藍光攝像機*9臺
佳能EOS 5D*2-3臺
Gopro攝影機 若干
視頻監控設備 若干(每個房間3臺)
拍攝鏡頭
佳能CN7x17 KAS 4K伺服電影鏡頭 17-120mm *20支
Arri鏡頭30-80mm*2支
藍光機佳能電視鏡頭*9支
第一章
節目籌備前,攝影器材的測試與準備
【器材的選擇過程】
記者:《我是歌手》已經是第三季了,這一季從我們製作團隊來講,有沒有突破性的嘗試,或者是突破以往的嘗試?
何良:到了《我是歌手》第三季,導演團隊在籌備時提出今年要把真人秀(湖南衛視目前真人秀節目《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變形計》等)的畫質提高一個檔次。我們當時考慮後挑選了三款器材進行測試:佳能EOS C100、索尼FS7和阿萊AMIRA。
器材挑選不僅僅針對畫質,還會根據我們節目製作上的需求。EOS C100的鏡頭很多,但是鏡頭不太方便對焦。FS7剛出來,設備流程還不完善。最後選擇AMIRA主要是因為它各個方面都比較合適。
【選擇佳能電影鏡頭】
何良:選擇佳能CN7x17 KAS 4K伺服電影鏡頭。主要因為它是一款帶電動伺服的電影鏡頭。又能滿足快速對焦的要求,又有電影畫質的視覺感受。鏡頭對畫質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不是電影鏡頭,再怎麼做都沒有意義。
記者:怎麼測試它,以及最後選定要使用它的?
何良:測通光亮,在光線很弱的情況下面,看它是不是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攝影機感光度調節到iso 3200。畫面都沒有什麼噪波。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般的機器到iso1200左右就極限了。拍攝效果如此好,和鏡頭的質量有很大關係。
【麻煩的多器材,解密芒果臺的協作】
題外話:不要說芒果臺有錢任性,因為同時需求一定量的電影設備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不過這次芒果臺的技術部還是10天內搞定了數量龐大的器材。
記者:湖南衛視節目製作一直都很精良,湖南衛視製作一檔新節目開始的時候,會有怎樣的準備?
何良:是設備上面的準備?還是節目方面的準備?我只能站在技術角度跟你聊一下這個問題。籌備階段,導演團隊會收集全國一些拍攝信息、看一些樣片。然後跟我們攝像和技術商量,是用什麼設備達到的。音頻的處理,視頻的處理是如何達到的等等。
這是導演團隊與攝影技術團隊第一次溝通,有了這個溝通以後。會有一個設備需求清單報給技術部門。和我們技術團隊開會討論。每個節目開始我們都有一個技術協調會。《我是歌手》也是一樣。但是這次節目籌備時間比較緊。是阿萊和佳能一起合作才把事情達成。業內對我們使用這些設備並不感到十分驚奇,他們感到最驚奇的是我們怎麼在十天之內把所有的設備搞定,並且投入使用。
何良:其實這個過程很複雜。比如佳能的這款鏡頭是新品,當是全國只有十支庫存,而我們要20個,攝影機也是阿萊公司從德國空運了23臺AMIRA機器過來。
第二章
如何同時運轉50臺攝影機
50個攝影師如何統一畫面風格
【設備的功能劃分細緻】
記者:這麼多器材和設備如何進行管理呢?會不會也比較複雜呢?
何:對我們來說,攝影機的素材其實不算多,管理也不難。現場錄製設備大大小小超過50臺,我們分兩部分管,一個是行動裝置歸我管,監控設備由另外一個部門管,時碼統一這是一個管理。第二個,機器的鏡頭都是一個場景一個機型,一個類型一個機型,這樣在調色上也非常方便。
記者:這麼多攝影機,不同的焦段鏡頭,焦段怎麼確定的?以及怎麼分配,以及使用,這個都已經是前期策劃好的是嗎?
何:一般焦段處理的話,根據我們拍攝場景來進行選擇。後採用的是阿萊的鏡頭。跟拍的話肯定要用佳能的17-120mm的鏡頭了。同時一些固定機位的鏡頭我們也會選擇佳能17-120mm的鏡頭來協調。而且跟拍的時候也不會限制攝影師的發揮,可以自由推拉。不像電影那樣使用固定的焦段以及畫面鏡頭設計。
七個嘉賓、七個經紀人每個人配備一個跟拍機器,都需要用到佳能的鏡頭。移動攝影機對鏡頭的操控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方便攝影師操作。這一點的話,佳能CN7x17 KAS鏡頭非常好。聚焦環不長,攝影師手一動就能達到移焦,聚焦的效果很好。這個效果確實非常出乎意料。電動伺服也非常方便。拍電影比較複雜,還需要配備一個跟焦員,而佳能這款鏡頭基本解決了這些問題,攝影師一個人肩扛操作即可完成。
記者:因為《我是歌手》的現場光也比較複雜,這麼多攝影機的畫調,怎麼保持統一的?
何:我們前期籌備就會考慮這一點。每個場景都有固定色溫設置。我們用預置手動白平衡。場景:室內、室外、走廊都有固定的色溫要求。然後後期調色來控制統一。同時為了配合電影畫質要求,我們真人秀現場燈光師都是請電影燈光師布光。燈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用電影的布光,才能在視覺上給觀眾以電影的感受。
第三章
電視節目為什麼要追求電影質感
以及想與同行分享的經驗
記者:對於節目來講,電影畫質是不是有點兒多餘?因為電視播出的話,它也不會超過720P,為什麼會追求電影畫質呢?
何良:其實我一直說,電視節目中的電影畫質的追求,為什麼這麼講呢?電影畫質,不但是電影的質量,還有電影的畫面,我們進入了大屏時代,在家裡看電視,有看電影的感覺,所以我們必須在整個屏幕上,都要有電影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對觀眾的負責,也是觀眾的要求。
《我是歌手》第三季我們做出這樣的努力也是有原因的。2013年的時候,那時候真人秀剛剛起步,我們做《中國最強音》的時候,當時在藍光攝像機上配了一套電影鏡頭對嘉賓進行採訪,發現畫質確實不一樣。主要是有電影的感覺,電影畫面很乾淨,主題很突出,焦短。畫面信息又很豐富,畫面很漂亮。電視熒幕當中,對電影的追求,其實早就開始了,並不是從《我是歌手》第三季開始的,只是大家沒有明確感受到。我做了很多真人秀節目,我深切體會到了這一點,在電視節目中,電影元素和質感不是多餘的。我覺得電視節目給觀眾以電影的感受,是個方向,也是我們必須要走的路。
【給電視同行的話】
我想通過你這個平臺,我有一個想法告訴電視的同行,就是在新媒體發展的時候,我們電視怎麼樣才能夠站穩。我認為必須在2K的平臺上面做4K的努力,在電視節目當中,有電影的畫質,才能把觀眾留在客廳,必須靠電影的畫質來達到留住觀眾的目的。也許湖南衛視會走在前面一點,希望其他衛視也能夠一起努力。
在向4K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在2K的平臺上面做4K的努力,第二步:才是在4K的平臺上做4K的努力。
來自:影視工業網
首個中國導演互動合作平臺。
作品之上看他運籌帷幄,妙手生花;
作品之外聽他答疑解惑,指點迷津。
最專業視角解析行業,最營養導演技巧分享,最真實導演情懷梳理,最實時的導演合作互動。
如何關注①最簡單快捷:點擊文章最上方箭頭所指藍色字「導演幫「,出現名片,點擊關注即可。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導演幫「或」daoyanbangwx「,即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