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物,是個不再新鮮的詞彙,人們經常會聽到這個詞,也知道這種東西的危害。但致癌物到底是哪些,卻不是每個人都清楚的。為了普及健康知識,世衛組織專門列了一個表,將這種東西進行了分類,以便人們很好的分辨出哪些東西是致癌物。
根據世衛組織的分級,一般分為第一類、2A類、2B類、第三類四個等級,不在這四個等級內的食物,相對來說危害性少。當然,這也不是全面的,也有可能是一些食物的致癌性還沒有得到證實而已。
就目前歸納出的四類來講,包含在其中的各種因素,至少有兩個是會被忽視的。排在第一位的是鹹魚,世衛組織特地在前面加了「中國式」三個字,意味著中國人吃的鹹魚更為特殊。
鹹魚,只是醃製類食品的代名詞,大量的醃製類食品,食用過多都會產生危害。除了鹹魚之外,鹹菜、鹹肉、鹹鴨蛋等,同樣是如此。醃製類食品中食鹽多,經常吃,食鹽攝入超標,血壓就不會穩定。
醃製時間過長,其中累積的亞硝酸鹽成分也會更多,而這種物質對臟腑是有損傷的,尤其是在過量攝入的前提下,還會引發一系列的中毒反應。
鹹魚之所以上榜,源自於中國人吃鹹魚,還會採用油炸、燻烤的方式。經過醃製以後,鹹魚中的養分已發生了變化,有害物質已然存在。油炸、燻烤等方式,又將使得鹹魚中的蛋白質結構改變,滋生出的有害物質更多。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吃鹹魚的習慣,逢年過節都少不了這種佳餚。即便知道了吃鹹魚並不健康,依然會抵擋不住誘惑。在此建議,上了年紀的老年人,還是少吃為妙。
另一個因素,上榜的因素則是作息顛倒。和鹹魚不一樣,鹹魚和檳榔、甲醛、石棉、黃麴黴毒素等並列第一類,作息顛倒屬於2A類別。
把2A類別理解為危害小,就是錯誤的想法。2A類別的只是沒有人體試驗得出結論而已,故而才沒有和鹹魚並列。雖說沒有試驗證明,但晝夜顛倒的作息,形成的危害,很多人是深有體會的。
古人也講,人睡三覺,命如紙薄,其中就有晝夜顛倒覺,可見晝夜顛倒的作息,對身體的危害是不小的。首先就是對肝的損傷,使得肝無法修復已受損的細胞,傷害也就隨之而來了。
經常晝夜顛倒過來睡覺,酒量變差了,眼圈變重了,腹部有疼痛了,脾氣變得古怪了,都說明肝已受到了損傷。長期得不到重視,慢慢發展,形成進一步的損傷不是沒有可能的。
不管年齡多大,一天睡覺的時間儘量保持在7到8小時,按照日出日落的晝夜變化,晚上早睡,早上早起,身體遲早會看到好處。至少睡眠質量會得到提高,肝也會變得越來越舒服。
中國式鹹魚、晝夜顛倒睡覺,是藏在身邊,又容易被忽視的因素。除了這兩種外,常吃油炸食物,經常吸入油煙,吃蕨菜等野菜,同樣都存在風險,一樣要重視。
健康是從細微處累積起來的,飲食、睡眠對健康的影響,遠遠要比其他因素更大,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