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明確的一級致癌物,竟然變成「小零食」,還在吃嗎?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編輯部 孟 常笑健康

這種「零食」外包裝鮮豔亮麗,看起來和平時我們用來打發時間的瓜子這類休閒零食,長得很像。

其實,漂亮的包裝下,是一顆顆名叫「檳榔」的黑色果實。

無數年輕人,正在像嚼口香糖一樣,用它來消磨時間。

檳榔廣告,常以年輕人為主角

在綜藝節目中頻頻露臉

耐嚼、提神、沒負擔,開車、看劇、無聊都可以來一口,檳榔看似輕鬆、休閒,但其實早在2012年,它就已經被世衛組織列入了一級致癌物!

吃檳榔容易變醜,

時間長了還會得病!

長期吃檳榔,會造成「檳榔臉」。

一張典型的檳榔臉,是這樣的:看嘴角,深烏色。再看臉,呈泛方形,吃得越久越趨向幾何意義上的方正。最後是笑,一排白色牙齒中間漏出根根黑線,像「皿」字。

檳榔臉

有新聞曾報導,逃犯因為長期吃檳榔,吃出了櫻桃小嘴檳榔臉,一度成功「易容」,由此可見嚼檳榔對顏值的毀滅性作用。

與變醜一同而來的,是一種口腔黏膜病變。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OSF),是嚼食檳榔的特異性疾病,幾乎只有嚼食檳榔的人群會患上這種疾病。

OSF的原因是摩擦+檳榔鹼。檳榔是需要咀嚼來獲得其快感的,偏偏它的纖維又非常粗糙,容易通過摩擦造成口腔黏膜局部損傷,在此同時,檳榔中含大量具有細胞毒性的檳榔鹼會通過咀嚼釋出。長期的檳榔鹼刺激,會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

OSF主要的病情表現是咀嚼疼痛、咀嚼無力,口腔脆弱易出血等症狀,非常容易對生活造成影響。與此同時,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它並沒有治療的特效藥,患上這種疾病以後,只能通過身體緩慢恢復來減輕它的傷害。

世衛組織明確:檳榔致癌

口腔癌患者被迫割臉求生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進一步發展,就是口腔癌。

打開中國人群口腔癌分布地圖,我們會發現,口腔癌的發病人群密度與檳榔的流行程度高度一致,大多分布在我國中部、西南部地區,尤其以湖南、廣西等地為主。海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份都是檳榔大省,其中以湖南最甚。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的翦新春教授,在他發表的《檳榔致癌物質與口腔癌》中明確說道——「咀嚼檳榔可引起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這是一種癌前病變,經過長期的慢性病理過程可惡變為口腔癌。」

此外,檳榔致癌也有直接證據。

早在2012年,檳榔就已經被世衛組織列入了一級致癌物。值得注意的是,檳榔並不像WIFI、紅肉等2A、2B類尚未確定是否會引發癌症」的物質,而是明確可能誘發癌症的1類致癌物。

名單中,檳榔果、含菸草及不含菸草的檳榔嚼塊都榜上有名。與其一同被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還有黃麴黴素、馬兜鈴酸、石棉等嚴重威脅人體健康的物質。

檳榔裡的成分,如檳榔鹼、檳榔鞣質、活性氧等,本身就有細胞毒性,甚至致癌性。

更可怕的是湘潭地區的一句諺語「檳榔加煙,法力無邊」,這原是本地檳榔成癮者對服用感覺的一種描述。但事實上,他們無意中陳述了一種事實:現代醫學統計證明,檳榔和菸草同時作用於口腔比單食檳榔更易患口腔癌。

一旦口腔黏膜上皮增厚或過度角化,或進展成口腔癌,那就只能,「割臉」。曾經,一篇《檳榔王國中的「割臉人」》刷爆網際網路,眾多圖片,觸目驚心。

點擊下方空白處

查看口腔癌患者圖片

除了口腔表現以外,檳榔中的有害物質被身體吸收後,還可引起肝癌、食道癌、胃癌、肺癌及宮頸癌,鈣、維生素 B12 及膽固醇代謝異常,以及影響排卵、精子活力,對懷孕婦女來說,引起小產、不育及死嬰等生殖健康異常。

還在食用者,儘早戒除;

尚未食用者,不要好奇!

在海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以外,食用檳榔之風原本並不盛行。但近幾年,它開始悄悄出現在你身邊了——小編在朋友所駕駛車輛的副駕座位上,發現了一包已拆封的檳榔。

某品牌檳榔

據朋友描述,檳榔口感並不好:像在嚼粗硬的果殼,第一口沒什麼感覺,多嚼兩下有味道,還會感覺到喉嚨發緊,心跳加速。因為害怕,他後來沒有繼續嘗試。

其實很多人第一次接觸檳榔,體驗也並不好:「像被扼住了喉嚨」,頭暈,胸悶,心跳加快,一股鎖喉的感覺令人反感。

為什麼檳榔並不好上口,但還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甚至喜歡上嚼檳榔呢?

據中醫記載,檳榔的功效是「通關節,利九竅,補五勞七傷,破癥結,驅蟲,行水,屬驅蟲藥。」

據研究表明,檳榔鹼是檳榔的主要保健和藥理活性成分,可以殺蟲,尤其是對豬肉絛蟲和牛肉絛蟲,有較強的癱瘓作用,使蛔蟲中毒。

同時,它還可以使得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時可使瞳孔縮小。另外可以增加腸蠕動、收縮支氣管、減慢心率及引起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等。

正是以上這些作用、藥理,帶來了吃完檳榔後的體感:食用者會感到身體發熱、精神充沛。致癌物檳榔鹼,正在發揮作用。而食用者,可能沉迷於這種感覺。

另一方面,檳榔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下,很多年輕人生起好奇心;你嚼檳榔的樣子很拽哦,隨之帶來的不服輸以及從眾的群集效應,一次兩次三次,也會讓年輕人逐漸成癮,淪為檳榔的忠實顧客。

所幸,檳榔的成癮性並不象菸草、毒品那麼嚴重,想戒掉也不是特別困難。很多嚼食者在認清了檳榔的危害後,是可以徹底地戒掉並不再復食的。

真正的問題在於,在檳榔廣告轟炸、娛樂化包裝下,還有很多人並不清楚這種小小的果子的黑暗面,或者說依稀知道一點兒,卻抱著僥倖心理,忽視它的危險。

「這不就和抽菸一樣,都說抽菸不好,但這麼多人天天抽,也沒事啊!」

「我又不經常吃,偶爾來一口提提神,沒那麼誇張!」

人人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菸草會對我們的健康帶來巨大的威脅。但它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可能是深遠的,十年、二十年,或是更久之後,才會顯露出猙獰爪牙。

但檳榔不是,它比菸草更可怕。

超過90%的口腔癌都與檳榔直接相關,並且它的致癌性並不需要時間來積累,對那些重度嚼食者而言,短短幾年,它可能就會把一個健康的口腔塑造成為口腔癌的溫床。

遠離危險的最好方式,是不要靠近。

請還在嚼檳榔的人,吐出來;請沒有吃過檳榔的人,永遠不要嘗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公布的致癌物,至少有兩個藏在身邊,除了鹹魚,還有啥?
    致癌物,是個不再新鮮的詞彙,人們經常會聽到這個詞,也知道這種東西的危害。但致癌物到底是哪些,卻不是每個人都清楚的。為了普及健康知識,世衛組織專門列了一個表,將這種東西進行了分類,以便人們很好的分辨出哪些東西是致癌物。
  • 世衛組織公布最新致癌物,中國式鹹魚上榜,平時到底還能不能吃?
    當看到吃某種食物有危害,甚至是致癌時就非常害怕、恐慌。 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官方的說法,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癌症機構列出最新致癌物,其中國家癌症研究機構,是在1965年成立的,主要工作就是做確定致癌物的事,且每年都會更新。
  • 世衛組織:澳大利亞排名第一,中國……
    可是,真的很低嗎?人一生「患癌機率」有多大?世衛組織公布了數據,超出意料之外很多人的思想還停留在幾十年前,認為癌症是一個不常見的絕症。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症的罹患率在不斷升高,並且具有年輕化趨勢。
  • 紅肉竟被世衛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那豬肉還能吃嗎?早知早好
    2017年,有研究機構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的群體約有50萬人,在食用紅肉比較多的人群中,死亡的風險比不吃紅肉的人要高26%左右。另外糖尿病、心臟病發病機率和經常食用紅肉也存在一定的關係。《美國流行病學》還指出大量食用紅肉的人群,發生直腸癌的機率也很高。
  • 世衛組織曝光:3種食物吃太多,肝臟或會「遭殃」,勸你儘量少吃
    世衛組織曾列出了一份致癌物清單,多達數百種,並且其中多數致癌物常存在於日常食用的食物中。肝臟是負責人體解毒、代謝的重要器官,它還能參與1500多種的化學反應,不過肝臟還是一個較為脆弱的器官,日常生活中,你若有經常食用不健康食物的習慣,就會影響我們肝臟健康。
  • 1種「水」常喝,肝病會「不請自來」,世衛組織呼籲停用,勸少喝
    1種「水」常喝,肝病會「不請自來」,世衛組織呼籲停用,勸少喝這種水所指的就是——酒。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極為常見的一種飲料。多數人也知道,飲酒傷肝,但還是忍不住去喝。乙醛可謂是「傷肝利器」,當過度飲酒後,肝內含有的乙醛增多,此時會對肝細胞以及肝組織帶來極大的傷害,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並且引起肝組織纖維化、氧化,造成肝臟嚴重受損,誘發肝病的出現。並且酒還被世衛組織定義為一級致癌物,勸你少喝。
  • 苯並芘被列入「一級致癌物」,它藏在哪些食物中?榜單內都要忌口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身邊患癌的人群是越來越多了,其實除了環境以及遺傳的影響,生活中的飲食也是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食物都含有一些致癌物,生活中我們可能不知不覺中就吃進了肚子裡面。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常見的致癌物——苯並芘,看看哪些食物裡面有這種致癌物,下次碰到的時候注意一下吧!可能大家對於苯並芘不是特別了解,其實世衛組織早早的就把這種物質列入了一級致癌物的名單裡面。
  • 世衛組織公布致癌清單:除了中式鹹魚,這4種食物也要少吃
    醫生判斷,這和顧女士的飲食習慣有不小的關係,鹹魚中含有致癌物質N-亞硝胺,早就被證實是導致鼻咽癌最直接的危險因素之一。 二、鹹魚竟然也致癌?世界衛生組織給出實錘 「中式鹹魚」被世界衛生組織的下屬機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確定為1類致癌物,即有明確的致癌作用。
  • ...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
    2020-12-22 04:32:04來源:FX168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
  • 世衛組織公布致癌清單:除了這種鹹魚,這4種食物也要少吃
    醫生判斷,這和顧女士的飲食習慣有不小的關係,鹹魚中含有致癌物質N-亞硝胺,早就被證實是導致鼻咽癌最直接的危險因素之一。 二、鹹魚竟然也致癌?世界衛生組織給出實錘 「中式鹹魚」被世界衛生組織的下屬機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確定為1類致癌物,即有明確的致癌作用。
  • 世衛組織曝光:唯一被列入「致癌」名單蔬菜,再喜歡也要撤下飯桌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吃的越來越好,油水越來越多,吃多了油膩的,就會有很多人開始懷念野菜的味道,小時候的野菜隨處可見,很多野菜中包含豐富的營養成分。但是野菜不能亂吃,如果不了解野菜本身都包含哪些成分,有時候吃錯了就容易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 苯並芘是一級致癌物,2種食物裡都有它,很多人愛吃
    加上挺多粉絲留言也在問:是不是吃多了煎炸燒烤真的會得癌?近些年來,關於現代人患癌症的機率升高,刨去社會進步導致的環境汙染以外,更多的是與大家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關。俗話說,病從口入,其實很多時候,疾病就是趁大家大快朵頤的時候入侵你的身體。平時潛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真的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大家的疑問,為什麼說燒烤會得癌?
  • 【世衛組織:南非病例激增 非洲疫情恐爆發】世衛組織對非洲新冠...
    2020-07-22 06:11:15來源:FX168 【世衛組織:南非病例激增 非洲疫情恐爆發】世衛組織對非洲新冠病毒傳播的速度表示震驚,並警告南非病例攀升可能是整個非洲大陸疫情爆發的先兆。
  • 德國:支持世衛組織是「最好的投資之一」
    德國政府聲明世衛組織在全球抗擊疫情中是「必不可少的」,德國媒體指責川普為抗疫不力尋找「替罪羊」,德國專家則表示,病毒無國界,通過緊密的合作才能遏制全球範圍大流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賽伯特在1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為世衛組織提供充足的資金是很重要的,委婉地表達了對世衛組織的支持。
  • 香港女記者拿臺灣說事,世衛組織官員說「聽不到,信號不好」
    撰文 | 劉藝龍 薛離香港電臺英文臺28日上線的節目《The Pulse》中,一名女記者視頻採訪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布魯斯·艾爾沃德。當被問及世衛組織是否會重新考慮臺灣的成員資格時,布魯斯·艾爾沃德直接掛斷電話。
  • 檳榔,為什麼是一級致癌物?
    習慣吃檳榔的人,一旦停止,渾身都不自在。提神又上癮,難怪檳榔是世界排名第四的成癮性消費品,僅次於煙、酒和咖啡。但從個人健康而言,嚼檳榔是很危險的。因為檳榔和煙、酒還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它們都是明確的致癌物!早在2004年,檳榔就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一級致癌物!
  • 世衛組織公布最新致癌清單:中式鹹魚在內,這3種食物都是黑名單
    比如,過去在沿海岸城市人們喜歡吃的鹹魚,製作過程中會用高濃度的食鹽給魚脫水,這樣的魚不僅易於保存還風味十足,但典型的中式鹹魚卻是鼻咽癌的幫兇。為什麼這麼說呢?親自做過或者是看別人做過中式鹹魚的人都知道,鹹魚含有大量食鹽,而在不斷脫水的過程中,很有可能產生亞硝基二甲胺等亞硝胺類化合物,從而增加致癌的危險。
  • 世衛組織已呼籲停用「惡魔脂肪」,它藏在哪些常見食物中?別忽視
    雖然油這種東西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但不能吃太多,否則血管、心臟等等都無法「承受」。和油相比,一種物質「殺傷力」更大,吃一口,相當於喝了7口油,光是想想就知道對身體是不好的,但還是有很多人在吃。被世衛組織封殺的「脂肪」,危害性到底有多大?
  • 國際銳評:美國政客「退群」世衛的行徑是損人害己的自殘!
    如今,在全球合作抗疫最吃勁的時候,美國領導人日前竟然以世衛組織「拒絕執行美方所要求的改革」為由,宣布美國將終止與世衛組織的關係,並將向該組織繳納的會費調配至別處。這一自殘式的霸道做法與單邊行徑,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 面對全球疫情蔓延,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戰勝病毒的最有力武器。然而,美國一些眼中只有股票與選票的政客,毫無科學理性可言。
  • 世衛組織揭露變異病毒背後真相,英國難辭其咎
    據媒體方面報導,近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會議上世衛組織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透露,英國研究人員在11月底至12月初發現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的病毒傳播增多,這不光引起了英國方面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世衛組織關注,在獲悉消息後,世衛組織已經開始對此展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