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隨著手遊的迅速崛起,帶火了不少的其他的產業,其中遊戲陪玩這項行業的熱度逐年上升。
一堆陪玩App橫空出世,其中王思聰投資的「比心」App熱度最高,畢竟王思聰的流量在這。
「比心」App剛出的時候,科技君還下過單,總體體驗就三個字:針不戳!五塊錢一局,人美聲甜技術好!
不過,正當科技君閒著無聊,想上「比心」App找個人一起打王者的時候,沒想到的是「比心」涉黃了……
據人民網報導稱:一些女陪練向玩家兜售視頻裸聊等「深夜服務」並明碼標價;同時,該平臺還存在大量未成年用戶。
什麼是陪玩?
早在端遊時期,《刀塔2》和《英雄聯盟》年代,一局幾十分鐘市場對於急於升級的玩家來說,時間成本太高。
同時,因為是競技類遊戲,又存在著等級之分,人與人之間的必然會存在攀比這一行為。
各種因素加在一起,就有足夠的動機去找一些工作室或者熟人代練升級,然後給予一定的費用,這就是陪玩的前身。
科技君大學期間,舍友就和他的幾個朋友不停的接代練單,開始是同學幫襯、慢慢做出名氣之後,就有人自己找上門來,還專門建了群。
代打也會根據不同的段位進行收費,段位越高收費也就越高,舍友和幾個朋友一個月下來每人的收入都不算少。
(在群裡會發布類似這樣的價目表)
但作為代打來說,和玩家並沒有實質性的交流,這對於遊戲的體驗與技術提升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另一方面,對於爆火的《英雄聯盟》這種多人遊戲,除了段位與技術的提升之外,更需要的組隊一起玩的那種娛樂快感。
在此基礎上,一些線下陪玩慢慢湧現出來,早期一些比較高端的網咖會提供相關的線下陪玩服務,價格一般在100-200不等。
隨著2015年《王者榮耀》這類手遊的爆火,無數玩家的湧現讓其擁有了龐大的用戶基數,在此基礎上資本可創造的的商業模式就越多。
線上陪玩產業就是在這樣的浪潮和資本的推動下,逐漸形成了規模化的發展。
並且,陪玩產業能夠有如此規模,也取決於它一對一的模式,能夠更好的增加玩家的遊戲體驗,同時在技術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
陪玩行業的一道坎
遊戲陪玩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難免滋生一些灰色地帶,而平臺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也讓這些灰色地帶張狂的從水下浮出水面。
針對國人對於「陪玩」的固化印象,很容易給這個行業蒙上一層曖昧的黃色,讓人浮想聯翩。在科技君看來,這也許和這個世紀初夜總會裡總提到的「三陪」有那麼一點點關係。
畢竟,飽暖思淫慾。對於這方面事情的偏見有時候很難改變。
而另一個方面,陪玩入門的門檻相對比較低,魚龍混雜什麼樣的人都有,不乏有一些走偏門想撈快錢的人鑽空子。
雖然在陪玩平臺上面,會將相關違禁詞屏蔽,但依舊無法抵擋住「暗語」的偷襲。
類似「深夜服務」、「可外出」、「KP」這類暗語,普通人也不會多想什麼,但一些常年混跡與網絡上的老色批基本上一看就懂。
比心陪練APP就在今年8月被人民網「點名」。據人民網報導,一些女陪練在比心陪練APP上主動向玩家兜售「深夜服務」。
主要涉及到視頻裸聊和性服務,視頻裸聊標價188元/20分鐘,露臉價格是388元/20分鐘,部分未成年玩家也因此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也有「媽媽桑」混入陪玩App向男性玩家發起招嫖信息。
同時,也有一些玩家並不是真的需要陪玩打遊戲,而是將陪玩App當做是一個約炮平臺,成功就繼續找下個目標,失敗以後大概率就卸載了。
正是因為陪玩天生帶有強烈的社交屬性以及一層曖昧的黃色燈光,色情幾乎成為陪玩平臺們難以根除的問題。
陪玩行業是玩還是「陪」?
根據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國內遊戲市場規模已達1400億元。
遊戲行業也正在催生更多新興產業:遊戲直播、遊戲周邊甚至遊戲陪玩也紛紛借遊戲產業東風發展的風風火火。
虎牙、鬥魚、小米等多方開始介入遊戲陪玩行業,各方想要在這一領域分一杯羹,各家的陪玩App看似一片祥和美好。
但對於這個行業來說,仍然處在一個野蠻生長的狀態。頭部遊戲直播平臺和網際網路公司的加入,讓細分領域下的陪玩平臺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雖然各家平臺不同程度上加強風控,但為了能夠爭取更多的用戶、盈利,對於各種「擦邊球」的現象一直處於閉一隻眼睜一隻眼。
時間一長,細分領域下的陪玩平臺最後可能就真的只是陪陪而已,給頭部玩家們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