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門閘漁船拆解點1209艘漁船全部拆解,500餘戶漁民將得到妥善安置

2020-12-24 嶽陽日報客戶端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4月14日,君山區委書記魏淑萍調研六門閘漁船拆解和分洪閘防汛準備工作情況,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馬志光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在六門閘漁船拆解點,魏淑萍實地查看漁船拆解情況,聽取了相關負責人對漁船拆解進度、上岸漁民安置、廢油環保處理等情況的匯報。魏淑萍強調,漁船退捕上岸是落實國家長江流域全面禁捕水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大舉措,要嚴守時間節點,保質保時完成拆解和安置任務;要嚴把環境保護,拆解產生的汙染物集中放置,統一處理;要嚴格依據相關政策法規,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妥善安置上岸漁民。

從今年1月1日起,東洞庭湖水域實行全面禁捕。君山區以全面禁漁開始為契機,以漁船拆解為突破口,打好嶽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攻堅戰,在全市率先啟動漁船拆解工作,漁船拆解後,漁民將徹底退出捕撈行業。據悉,六門閘漁船拆解點已經開展有效拆解工作40餘天,預計將於4月18日完成全部1209艘漁船的全部拆解,500餘戶漁民將得到妥善安置。

在錢糧湖垸分洪閘施工現場,魏淑萍深入查看工程進展情況,認真聽取相關負責人的匯報。魏淑萍要求,相關部門要搶抓當前建設有利時機,深化前期工作,建管並重,全方位組織落實好各項建設內容;要建立問題、責任、任務清單,做好中長期專業規劃,確保河道防洪、排澇、水質、生態安全;要在保證重大水利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爭取早日完成工程建設目標。

相關焦點

  • 內江352位漁民「退出江湖」 正式停止在沱江及其支流捕魚
    9月4日,在內江市東興區富溪鎮沱江邊,18艘漁船緩緩靠岸,挖掘機將船隻一一吊上岸,經過電焊拆解後報廢回收。這是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退捕工作啟動以來,東興區組織的第五個漁船集中上岸拆解的鎮街,這也意味著,該鎮36名漁民正式停止在沱江及其支流捕魚。
  • 四川全面完成長江流域退捕任務,共10211艘漁船、16437名漁民實現退...
    去年12月,瀘州市江陽區鄰玉街道進行漁船拆除工作。何海洋 攝9月26日,記者從四川省水產局獲悉,截至當天,長江流域退捕涉及的全省10211艘漁船、16437名漁民已全部實現退捕上岸,這標誌著四川已全面完成長江流域退捕任務。據了解,長江禁捕退捕涉及全省45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和「一江五河」(長江幹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大渡河)。
  • 馬來西亞海警扣留6艘中國漁船和船上60名漁民
    【馬來西亞海警扣留6艘中國漁船】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日援引馬來西亞《星報》報導稱,馬來西亞海警在該國柔佛州附近水域扣留了6艘中國漁船和船上的60名漁民,原因是未能提供在馬來西亞水域捕撈的許可文件。
  • 江北區最後一艘餐飲船10月底拆解完畢
    作為江北區最後一艘餐飲船,「鑫緣至尊」餐飲船10月底前拆解完畢後,江北區將徹底完成餐飲船舶專項整治。屆時,打漁灣碼頭所在的網紅「渝爾代夫」沙灘,今後將水更清岸更綠。正在拆解的「鑫緣至尊」餐飲船。記者 龍丹梅 攝/視覺重慶「鑫緣至尊」10月底前拆解完畢8月30日,記者在打漁灣碼頭看到,「鑫緣至尊」餐飲船內部的裝飾裝修設施已全部拆除,施工人員正在對船體進行拆解,拆解下來的物料用貨車一一運走。
  • 20餘艘大陸漁船澎湖海域避風遭臺艦水炮驅離
    原標題:臺媒:20餘艘大陸漁船澎湖海域避風,臺「海巡署」竟派艦用水炮驅離【環球網報導記者尹豔輝】據臺灣「中央社」10月23日報導,東北季風強勁吹襲,23日,有20餘艘大陸漁船出現在澎湖西吉海域避風,臺灣「海巡署」派出3000噸高雄艦前往,以發射水炮方式驅離大陸漁船至澎湖限制水域外。
  • 10餘艘中國漁船強勢衝撞臺灣海巡艦,現場警報四起!
    大陸漁船強勢衝撞臺灣「海巡艇」,現場驚心動魄!根據臺灣的信息,衝撞事發於3月16日,臺灣金門「海巡CP-1022艇」等三艘船艇當天前往小金門附近海域進行「驅離」大陸漁船活動,當即遭到10餘艘大陸漁船圍攻,造成「CP-1022艇」2部舷外機受損,損失60多萬(新臺幣)。
  • 見證長江禁漁,武漢40餘歲退捕漁船「劃」進中科院博物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楚天都市報12月17日訊(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孫慧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黃士峰 視頻剪輯王鵬)今日下午,40餘歲的「鄂江夏漁00042」退捕漁船轉交儀式在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道舉行
  • 臺媒:20餘艘大陸漁船澎湖海域避風,臺「海巡署」竟派艦用水炮驅離
    (原標題:臺媒:20餘艘大陸漁船澎湖海域避風,臺「海巡署」竟派艦用水炮驅離)
  • 揭秘海上生死較量:浙江漁船為何武裝撞沉另一漁船(全文)
    而那些有錢的老闆,是不出海的,一個人就控制了許多艘漁船,連船長都是僱來的。 林依軍是一個人一條船。 船上有14頂網,每天潮漲潮落,收網4次,半個月返航一次,把海鮮運回岸上賣掉。剛休漁結束的時候,第一趟能賺百萬元,最差的也有30多萬元。 上半年到現在出海共9次,離過年還能出海5次,一年總共能賺500多萬元,發財夢才剛剛起航,就被摧毀了。
  • 民間實物故事|漁船換代升級 漁民生活蒸蒸日上
    長城網記者 路娟 李皓實物:河北省黃驊市南排河鎮岐口村漁民劉泓順的漁船20世紀80年代河北省黃驊市南排河鎮岐口村的小木殼船。長城網記者 李皓 攝故事:河北省黃驊市南排河鎮岐口村有「華北第一漁村」之稱,目前全村共有2610戶,人口8000多人,漁船132艘。這裡的村民祖祖輩輩靠海洋捕撈為生,過去漁民的捕魚船是小木殼船,船隻配置簡陋,漁民捕魚生活條件艱苦,漁民捕撈範圍有限。隨著捕魚船的更新換代,原來的木船逐漸被鐵皮船取代。
  • 臺「海巡署」派艦用水炮驅離20餘艘在澎湖海域避風的我大陸漁船
    我大陸漁船、採砂船等船隻在這些海域進行捕魚、採砂作業等完全合法、合規與合理。然而,這些年來,臺灣「海巡署/隊」經常以我大陸漁船、採砂船「越界」為由粗暴、危險對待我大陸漁民、採砂船員,令我們大陸同胞極為憤慨。
  • 湖北之聲報導:湖北長江禁漁紀實|你上岸 我託底 武漢漁民開啟幸福...
    為落實國家省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要求,武漢東湖高新區從去年年底開始,分別對99艘有證漁船、39艘無證專業漁船進行上岸拆解,並開展退捕漁民的補償安置工作。至此,濱湖街道梁子湖上的漁民,成為過去時。戴曉文(左)現在當起了護漁員告別了漁船、網具,46歲的戴曉文成為濱湖街道社區的一名護漁員。
  • 「老」漁民的 「新」 生活
    剛剛出海返港的漁民楊順豐看著碼頭上往來買貨的人群,皺紋在黢黑的臉上舒展開來,爽朗的笑聲飄出很遠:「現如今,咱們出海一趟少則5至6萬元,多則10餘萬元,這要放在三年前,想都不敢想。」喜獲豐收的漁民出了一輩子海的漁民老楊,曾一度對出海打漁犯怵:「漁霸壟斷海域,只要船隻經過他們的『地界兒』,他們就強行扣留漁船,暴力毆打、恐嚇辱罵、敲詐勒索......我們風裡來浪裡去,掙的不夠他們扣的。
  • 台州首批漁船復工出海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江文輝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台州溫嶺松門鎮500多艘漁船嚴格按照出行管控要求,泊港休整。在經過層層審核後,2月18日,首批83艘漁船復工出海,礁山港區重新變得熱鬧起來。小時新聞記者從台州市港航口岸和漁業管理局獲得證實,這是疫情期間台州市第一批覆工出海的漁船。據了解,國家二級漁港——松門礁山港,是一個天然避風良港,港區內停滿了各類漁船。
  • 中使館回應「馬來西亞扣留中國漁船」事件
    來源標題:中使館回應「馬來西亞扣留中國漁船」事件 【中使館回應馬來西亞扣留中國漁船】昨日(10日)有媒體報導稱馬來西亞海警在該國水域扣留6艘中國漁船和船上的60名漁民,剛剛,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發言人在給環球網編輯部的回覆中稱
  • 權威發布|山東今年檢查漁港碼頭5496處次 檢查漁船1593艘次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5日訊 記者11月5日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全省共派出檢查組763個次,出動檢查人員1867人次,檢查漁港碼頭5496處次,檢查漁船1593艘次,漁業生產單位463家次,發現並整改安全隱患314起。
  • 上千艘漁船駛離漁港 千帆競發迎豐收
    歷經三個半月的伏季休漁,汕尾漁民終於迎來了全面開漁的日子。上千艘漁船浩浩蕩蕩駛離漁港,深圳新聞網記者受邀來到現場,見證了這一喜慶時刻。文藝表演精彩紛呈  一聲鑼響啟程遠航啟動儀式以象徵吉祥如意的傳統舞獅表演開場,鑼鼓陣陣,獅騰虎躍,為即將出海的廣大漁民送上一帆風順、魚蝦滿倉的美好祝福。
  • 廈門沙坡尾:沒了漁船和魚市場,都是咖啡館有什麼意思?
    據思明區政府、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公告,6月10日起,沙坡尾避風塢將進行封閉整治,不再作為船舶停泊點,作業漁船需全部駛離,引導漁民上岸。未來,政府將考慮修葺有歷史價值的漁船,讓其繼續停靠,並建展館展示這裡的歷史和文化。這讓部分市民和文化人士擔憂,沒有了漁民作業,漁船成了擺設,漁港文化進了展館而非真實存在,活的文化是否會變成死的文化?當太多人為的痕跡推動的文化體驗、旅遊商業項目,是否會變成文化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