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見沈華:潛龍勿用話紅山

2020-12-25 騰訊網

沈華

國學講師,文化學者,收藏家,客座教授、中華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特聘研究員。其所撰寫由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傳統文化系列叢書的《慧眼識寶》在民間收藏愛好者中廣受好評。歷經三十餘年收藏研究,致力於傳播普及中國玉文化,因視角新穎,語言樸實,對玉文化的詮釋開啟新的視覺空間,贏得無數讚譽。現為域鑑平臺合作專家。

人生的六個階段: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終日乾乾、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

上述幾詞均出自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卦,「乾為天」。

卦名「乾為天」的卦象是乾上乾下,由六條線段疊合而成。它象徵著天是至高至大,復蓋萬物又不偏不倚,天行健,君子當以自強不息。

「原文:「乾:元、享、利、貞。」

其意為:天是創造萬物的根元,通達順利,端正適宜。陽剛開創,無所不利。

「乾」在此也有另一層特殊的涵義,甲骨文中的「玉」字就是幾塊玉璧穿掛起來,而周易的第一爻「乾」就是三塊玉璧,分別代表「天、地、人」三才。

「玉」字演變過程

在中國歷史文化的早期,玉文化的淵源就已經深入人心。

「原文:「初九:潛龍勿用。」

其意為:潛龍指隱藏的意思,因為這一爻在最下方,稱為「初九」,龍潛於淵,陽之深藏,應忍時待機,不宜施展才好利於下一步行動。

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中國民族傳統文化中,「龍」型的構成其背後的文化背景和雛形。

紅山文化玉豬龍 遼寧博物館藏

我們一直以「龍」的形象做宣傳,其實這個形容就很說明問題,如果從地圖上看,我們更像是一個大公雞,如果在全世界人們的眼中,我們的代表動物一直是大熊貓,拿破崙曾經形容我們是一頭沉睡的獅子,我們自己卻自稱是「龍」的傳人。

網絡上形容印度是大象,美國是白頭雕,俄羅斯就是北極熊......

不是很具體,但是也說明了每個民族的特點和個性,在這些擬人的動物面前,只有我們這條「龍」是現實生活中看不到實物的,那麼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先把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的一個動物拿過來做圖騰?

是遠古的時候有,現在已經絕跡看不到了?還是我們對「龍」型整合多種禽類的意義大於實際的外表圖形?是我們的文化傳承中出現了偏差?還是我們在傳承中出現了超越了現實?在文明社會延續下來的歷史長河中,雖歷經磨難,但是一直都是延綿不絕,特別是我們的華夏文明,延續至今,足以令歷史上其他共存的文化仰慕。

陝西韓城梁帶村芮國墓出土的紅山文化玉豬龍

我們華夏文明的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幾千年的文明發展過程中,一直都有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沒有出現斷層。這是四大文明中巴比倫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所不能比擬的一個特點。

在有人類文明起源的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龍的形象已出現在某些陶器及玉器上。國內在二里頭的仰韶文化彩陶器上就曾發現疑似的龍紋裝飾。

仰韶文化的疑似龍紋彩陶

頭作人面形,蛇身,前有二鳥爪足。傳說女媧和伏羲,是人類的創造者和保護者。「摶黃土作人」和「人頭蛇身」,而伏羲是「蛇身人首」。這說明了蛇在原始先民的觀念中,具有相當崇高的地位。

凌家灘文化的玉龍

考古發現最早的龍的形象,其身體都作蛇的形狀,可以說,龍是被神化了的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例如內蒙古出土的紅山文化玉器「龍形玦」。

紅山文化中的玉豬龍 赤峰地區徵集

在紅山文化的考古遺址中,我們還發現了用豬首和石子堆砌成的龍形殉葬坑,在上面這個豬首的玉玦上,身材纖細的「C」型蜷躬,我曾形容它是一個在母體中發育剛開始的胚胎。

我們的祖先喜歡用蛇身來形容「龍」。「玉豬龍」又稱「玉獸形」。學術界為取名曾有爭論,有人認為是豬,有人認為是龍,在沒有結論的情況下才定名為玉獸形,「玉豬龍」是俗稱,還有叫豬母龍的,叫龍胎的,不一而足。

玉豬龍又名玉獸玦,被認為是龍的最早雛形,它是一種蜷體玉龍,肥頭大耳,嘴和鼻子前部平齊,鼻梁上帶有明顯的皺紋,特別像豬頭,軀體捲曲無足像蛇身,首尾相連,可謂亦豬亦蛇,同時龍體捲曲呈「C」形,剛勁有力,顯現騰雲駕霧的動感,就把豬和蛇結合起來,出現了豬首蛇身龍的形象。玉豬龍特殊的造型,與人類祖先的生存繁衍過程有著關聯。

在紅山文化的另一個代表圖案(現在是華夏銀行的標誌):三星塔拉的「玉龍」上,頸上有長鬃,更像是被神話了的蛇和被馴化了的「馬」相結合,合為一體,變成龍型。

玉雕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條玉龍墨綠色,高26釐米,完整無缺,體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稜形,有鬣。龍背有對稱的單孔,經試驗此孔用於懸掛,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1971年,被考古界譽為紅山文化象徵的「中華第一龍」——紅山文化玉龍在赤峰市紅山文化遺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譽為「中華玉龍之鄉」。

從審美的角度看,原始社會時期的「C"龍造型,結構完整,線條流利,簡單明了,粗獷大方。甲骨文應該也是受這個影響而出現的,甲骨文中的龍字寫法就很有代表意義,獸首蛇身,身體捲曲。

甲骨文中間的「龍」字寫法

甲骨文中都是從象形中解析出來的文字,例如我們現在都宅在家的「家」字,也是一個房屋下面有飼養的「豬」,人類用豬創造出「家」。這樣一個「屋頂下有豕」的文字,說明我們原始先民的生活與豬非常緊密。

紅山文化玉豬龍

玉豬龍是農耕文化的象徵。紅山時期居住在牛河梁地區的先民,在從事農牧業生產中,實現了對豬的馴化和飼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益處。特別是豬的繁殖能力,深為人類所羨慕。它們能從容地面對各種災難,在同大自然的鬥爭中表現得十分堅強。對待人類非常富有犧牲精神,任由宰殺,無怨無悔,是人類最喜愛的動物。為了表達這種喜愛,把它做成飾件,活著時佩戴,寓意富有。死後隨葬於墓中,期望到到另一個世界也不會缺少食物。

玉豬龍是圖騰崇拜的聖物。人類由自然崇拜向圖騰崇拜轉化過程中,對與自身生存息息相關的物體,或對周邊世界有影響的物體,逐漸形成圖騰崇拜。由於豬的特點和與人的親近關係,紅山先民對豬形成圖騰崇拜。

商代的玉龍,延續了紅山文化時期的玉龍形態

當紅山文化已經出現宗教祭祀和神靈崇拜時,豬就自然而然會成為原始先民的通靈之物和權力的象徵,這樣豬的形象就會逐漸演變成龍的形象。可以這樣說,龍形象的出現,是原始農業發達的標誌,也是宗教生活的需要。當中國古代文明開始向蒙昧時代告別時,龍的形象就出現了。

和後世的龍紋圖案相比,原始社會的龍紋還屬於萌芽時期的胚胎狀態,它的各個功能部分器官還未發育完善,但是原始社會的龍紋圖形比例勻稱,造型典雅,充滿生命力,在藝術的創作上可以給觀者以單純質樸的流線和粗狂有力的創作美感。

玉龍,它是文化的象徵,也是原始社會禮制、等級和權力逐漸強化的產物。

相關焦點

  • 潛龍勿用
    id=437753183&userid=315605466複製連結可在@網易雲音樂 收聽來自南嘻社第九代掌門人——書生 新作伴奏來自:superjump安逸混音:亞文和聲:沙沙師姐潛龍勿用hook:nice shot double gun給你兩把紅纓槍
  • 【率土百盟傳】潛龍勿用
    【潛龍勿用】,源於X413賽季,歷X413、X502、X613三世輪迴,均豪奪徵服,名聲鵲起。除【潛龍】為滿編主力盟外,還有一半編養生盟【飛龍在天】。2020年2月18日,正式確立以【潛龍勿用】為主盟名號,團隊迎來老十二區強勢團曉團加盟,入X502興平烽煙,全盟擇呂布陣營。落地前探得消息,北方袁紹陣營及南方劉備陣營均為【虎聯】同盟。【潛龍】落兩方勢力之間,勢遭其聯手強攻。敵為兩380滿編團,【潛龍】內部激強烈鬥志。
  • 乾卦:初九潛龍勿用!
    「九」,是陽爻的名稱,所以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雖然為陽爻,但身居下位,就得遵守規則,暫時將陽氣潛藏於淵。就是這麼一個規則。「陽在下也」,下位有下位的規則,初有初的規則。2.律常手段:潛龍① 「龍德而隱者也」。將陽氣潛藏於淵,將龍德隱形於內。這是它的第一個非常手段。
  • 潛龍勿用古塵沙,亢龍有悔天符帝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初九:潛龍勿用。潛龍勿用,陽在下也。隱喻事物在發展之初,雖然勢頭較好,但比較弱小,所以應該小心謹慎,不可輕動。這個不是指的一九的九變——沒錯,是古塵沙,正合現在神機壓著寫的情況。從很早之前開始,我就以為古塵沙要崛起,是在天符大帝走之後,哪怕天符「洗白」之後也這麼覺得,然而現在看來,並不是!  而另一個證據是下面這段: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
  • 周易解讀:馮小鋼炮,攻克娛樂圈秘史(2)——潛龍勿用
    潛龍勿用初九:潛龍勿用龍潛深海中,雄志暫沉埋且待風雷日初九:潛龍,勿用。意思是龍潛而不露,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潛伏時期還不能發揮作用,時機未到,待機而動。馮小剛的潛伏期又是如何呢?後續」見龍在田「篇繼續講解。
  • 賞玉:紅山玉人「跪」的解析及其他
    私人舊藏紅山玉跪人4      到目前為止,筆者能見到的全部講解「跪」「跽」「坐」等姿態的無一例外都是用的秦漢陶俑做例證,並把這個時期作為重點。早一些的也只是提到了商代,確實也有商周的玉跪人為證(見下圖)。
  • 易經中,乾卦的潛龍勿用到底是什麼意思,好多人都理解錯了!
    講了成為龍基本條件:初爻潛龍、二爻見龍,三爻惕龍,四爻躍龍,五爻飛龍,上爻亢龍。那麼六個爻的爻辭都是這麼說的呢?初九:潛龍勿用。潛,隱藏,潛伏,不顯示。作為龍,在水裡的潛伏者,水是龍的世界。我們以前看神話電影,水下有龍宮,是龍的家園。勿用,就是小心謹慎,龍在水下還沒到出頭的時候,還不能行動,暫時要隱忍,韜光養晦,等待時機成熟。
  • 降龍十八掌裡面的潛龍勿用、亢龍有悔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降龍十八掌裡面的潛龍勿用、亢龍有悔的招式名稱分別出自《易經》乾卦裡初九和上九的卦名。沒想到金庸先生不僅專注於文學創作,對《易經》還有所了解。看來單純理解他是一個小說家,還真是辜負了他的博學。《易經》是什麼?讀《張其成講易經》讓我對這門離我既遠又近的學問耳目一新。
  • 易經的「潛龍勿用」到底什麼意思,這個故事其實是最好的解釋
    乾卦的初九爻辭說「潛龍勿用」,意思是說一個人要學會懂得隱忍,不要過於強出頭,就像一條龍要潛藏在深淵,待時而動,如果不到施展抱負的時候,就要懂得蟄伏。潛龍勿用的故事相傳在堯治理天下的時候,天下是太平盛世。當時有一個地方叫歷山,這裡住著一對非常壞的夫妻,男的叫頑,女的叫囂,頑代表頑固,而囂代表氣勢洶洶,蠻不講理的樣子。
  • 紅山文化典型器——玉豬龍
    紅山文化地域遼闊、持續時間較長,玉器數量也比較大。紅山文化玉器是迄今為止公認的中國最古老的玉器,標誌性的器型主要有玉豬龍、C形龍、太陽神、勾雲器、箍形器、丫形器、玉鴞、玉鳳、玉人、玉鱉、玉璧、玉玦、玉管等等,有些器型又可以分成多種樣式。
  • 玉出紅山那裡有「中華第一龍」
    博覽  玉出紅山那裡有「中華第一龍」  早在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晚期,社會形態就已經發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國階段。  -  紅山文化是距今約6500~5000年前,中國東北地區西遼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
  • 玉出紅山,十分震撼!圖文直播紅山古玉,細節分析闡釋鑑定乾貨!
    能在北京看到來自遼寧的紅山古玉,真是莫大的福氣。於是,從走進展廳的那一秒,我便穿越到了五千年前。一進門,便被這件玉豬龍鎮住了。沒想到這麼漂亮,沒尋思這麼大。漂亮的雞骨白,在特定的光線下,格外惹人喜愛。這是中心孔道與周圍受沁的樣子。
  • 【大象視界】碩大黃玉紅山玉豬龍領銜一線古玉盛宴
    在今年6月舉行的安徽龍裔春拍上,一件僅僅只有2.3公分長的紅山玉豬龍以60萬的價格落槌。2019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雲中玉筵」專場紅山文化 玉豬龍  11.8cm成交價:612.5萬港元而佳士得【雲中玉筵-重要亞洲私人古玉珍藏】專場上,一件青玉質、大面積已白化的紅山大體量玉豬龍拍出
  • 「玉出紅山」:你當我不知道,古時候「豬」就是「龍」的意思
    國家博物館的「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已經開幕一個月,你有沒有去看呢?作為國博迷妹的慢慢當然是第一時間就去了,這兩天還二刷了一遍,因為實在是太喜歡玉了。紅山文化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後期最具代表性的考古發掘之一。
  • 紅山文化玉豬龍與山海經中神秘生物有關
    紅山文化墓葬中的玉豬龍,既像豬又像龍,考古學家無法從現有物種中辨別出這是何種生物。而玉C型龍比較玉豬龍顯然更加纖細苗條,更像是龍的雛形。玉豬龍和玉C型龍多放置於紅山文化墓葬中死者的胸口部位,雖然不知道是何種動物,但可以肯定它與死亡有關。
  • 紅山文化古玉,我心中摯愛,學會鑑定新老,是收藏的基本功!
    一直喜歡紅山,大概跟我五行喜火、土有關吧,「紅」為火,「山」為土。「赤」為火,「峰」為土。紅山文化,十二年來一直縈繞我心,但它距離山東太遠了,確實難以時刻感受到紅山的沐浴。山東龍山文化遺址豐富,然而玉器出土一般,黑陶最出名。於是,我便對遠方的紅山文化,著迷起來。
  • 遠古時期玉人的身份和作用
    高古玉中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有部分人面的玉人出現,是部落酋長、巫師,還是神?現特意將這個問題詳細整理出來,新石器時代的獸面是氏族公社的族徽,是部落的圖騰。玉器是氏族首領集神權和王權與一身的神物和法器,原始宗教——薩滿祭司就以紅山的豬龍作為法器,這個時期的獸面非常的神秘。
  • 草根媽媽話易經
    今天我為家人們分享的主題是《「潛龍勿用」給我的育兒啟示》。《易經》的開篇之卦是乾卦,做為開門第一卦,乾卦富有修身、富德的人生大智慧。「乾」的本意是指日出時,光氣舒展的形象,也有發音近似「健」的含義。周文王在乾卦中將六爻分別設定為潛龍勿用、見龍在田、君子終日乾乾、或躍在淵,無咎、飛龍在田、亢龍有悔。
  • 鐵隕石紅山文化玉豬龍罕見藝術瑰寶收藏潛力巨大
    紅山隕石文化藝術品多採用石鐵隕石製作,偶爾可見鐵隕石材質。由於年代久遠,石鐵隕石中各種礦物質風化殆盡,在這些藝術品的表面呈現不規則分布的坑窪。失去石質的部分鐵質開始氧化,局部呈現三氧化二鐵特徵。而鐵隕石藝術品則沒有石鐵隕石的上述問題,表面光潔,完整。包漿厚重,品相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