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出紅山」:你當我不知道,古時候「豬」就是「龍」的意思

2020-12-23 慢溯文化美學

國家博物館的「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已經開幕一個月,你有沒有去看呢?作為國博迷妹的慢慢當然是第一時間就去了,這兩天還二刷了一遍,因為實在是太喜歡玉了。

紅山文化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後期最具代表性的考古發掘之一。這次展出的展品160多件,其中從田家溝和半拉山墓葬出土的文物是第一次走出遼寧。

所謂新石器時代,是指舊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之間的一個歷史階段。這一叫法是相對舊石器時代而言的。考古學家把農業、畜牧業和制陶、紡織等生產的出現作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出現的標誌和基本特徵。——摘自《文物中國考史·史前史》

讓慢慢最欣喜的是,這是我平生看到「玉豬龍」最多的一次,各種「款式」都有,大小都有,非常過癮。

玉玦形龍

突然聯想到電視劇《漢武大帝》裡一個情節。漢武帝劉徹小時候,他的父親漢文帝劉啟給他取名劉彘,「彘」就是豬的意思,祖母竇太后看穿了兒子想立小彘兒當太子的心思,她說:你當我不知道,古時候「豬」就是「龍"的意思。

玉玦形龍

當然,現在的「玉豬龍」統一改成了學名叫「玉玦形龍」。

同樣改名字的還有「馬蹄形玉箍」,在這裡統一稱作「玉斜口筒形器」。

玉斜口筒形器

當然,這個展覽的C位,當仁不讓就是著名的「中華第一龍」紅山玉龍,這是紅山文化獨有的龍形玉,學名「碧玉C型龍」。慢慢會在接下來的文章裡細說。

碧玉C型龍

本次展覽分成三個部分,「禮重在祭」、「唯玉為葬」和「文明曙光」,展現玉器在紅山先民的祭祀和喪葬活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紅山文化與其他同時期文化的對比。同時展出的還有彩陶、雕塑等。

孕婦陶塑像
石雕人頭像
玉璧
玉人
玉鳳
玉龍鳳佩
石雕神人碑形器

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由於地域和年代的不同,也展現非常多差異。比如良渚文化中多次出現的玉琮,在紅山文化中就不曾出現。

這時期出現了一定規模的城堡,出現了集軍權、神權於一身的顯貴,出現了禮制。因此,有的學者把這一時期的一些文化因素稱之為「文明的曙光」。——摘自《文物中國考史·史前史》

黃河中遊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黃河下遊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中期,比紅山文化要早一些。

如果關於玉的部分你沒有看夠,國博還有個福利,那就是常設展——「中國古代玉器藝術」。這個展介紹了中國從古至今玉器發展的脈絡,這會兒,裡面的好幾件展品都被臨時借去了「玉出紅山」展覽,作為對比。

相關焦點

  • 紅山文化典型器——玉豬龍
    ▲遼寧博物館 紅山文化玉豬龍▲遼寧博物館 紅山文化玉豬龍▲陝西韓城梁帶村芮國墓出土 紅山文化玉豬龍紅山文化玉豬龍▲大英博物館收藏 紅山文化玉豬龍▲赤峰地區徵集 紅山文化玉豬龍▲赤峰地區徵集 紅山文化玉豬龍▲赤峰地區徵集
  • 紅山文化玉豬龍與山海經中神秘生物有關
    紅山文化墓葬中的玉豬龍,既像豬又像龍,考古學家無法從現有物種中辨別出這是何種生物。而玉C型龍比較玉豬龍顯然更加纖細苗條,更像是龍的雛形。玉豬龍和玉C型龍多放置於紅山文化墓葬中死者的胸口部位,雖然不知道是何種動物,但可以肯定它與死亡有關。
  • 「紅山文化第一人」郭大順:玉豬龍應該改稱玉熊龍
    玉豬龍——遼寧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1984年,在遼寧省凌源縣和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考古人員發現了一處距今5000年的紅山文化墓葬,而在墓主人的胸部,擺放著兩件精美玉器,這種形狀的玉器,被後人稱為「玉豬龍」,它代表著紅山玉器文化和墓葬文化。而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發現,也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 鐵隕石紅山文化玉豬龍罕見藝術瑰寶收藏潛力巨大
    紅山隕石文化藝術品多採用石鐵隕石製作,偶爾可見鐵隕石材質。由於年代久遠,石鐵隕石中各種礦物質風化殆盡,在這些藝術品的表面呈現不規則分布的坑窪。失去石質的部分鐵質開始氧化,局部呈現三氧化二鐵特徵。而鐵隕石藝術品則沒有石鐵隕石的上述問題,表面光潔,完整。包漿厚重,品相極佳。
  • 玉出紅山那裡有「中華第一龍」
    博覽  玉出紅山那裡有「中華第一龍」  早在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晚期,社會形態就已經發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國階段。  -  紅山文化是距今約6500~5000年前,中國東北地區西遼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
  • 「玉豬龍」命名爭端背後的思考
    我26歲步入古玩行,當時我的老師都是七、八十歲的老古懂人,他們向我講當時(日本佔領東北時期)日木人到處收集古玉器,如果誰家能撿到古玉上交日本人,就會免去苦力,不用每年向滿洲國交公糧(日本人叫出賀),如果能上交重器還獎勵金條銀元,我的老師就向我講過有關日本人追查太陽神玉豬龍的故事。請問郭老玉豬龍怎麼能說是你命名的呢?郭老您年紀已到耄耋之年應。。。此處不詳細複述,讀者可自行百度了解
  • 「玉豬龍」應改名叫「玉熊龍」
    本報記者 朱忠鶴 核心提示 玉豬龍是紅山文化時期一類十分典型的玉器,也是學者和民眾十分關注的玉器。40年前,資深紅山文化研究專家郭大順和同事為玉豬龍定名,時隔幾十年後,隨著研究不斷深入,郭大順提出變更當初的名字,「玉豬龍」應改為「玉熊龍」,也就是說,這類玉器造型的原型並不是豬而是熊。
  • 特殊材料的玉豬龍
    比如,它們的造型和我們已知的玉豬龍有著差別,它們都是不開口的玦形器,雖說玉豬龍中也有不開口的玦形器,不僅不開口,而且吻部和尾部的切割線除了第二件隱約可見外,其餘兩件都沒有發現吻部和尾部的切割線,像這咱不開口的吻部和尾部聯結處很厚的玦形器似乎還沒有見過,這是其一;其中一件玉豬龍和常見的玉豬龍不同,它不是中間一個大孔,背部一個穿繩用的小孔,而是頭部的眼睛也有一個孔,似乎和我們形成共識的玉豬龍的造型也不吻合
  • 【大象視界】碩大黃玉紅山玉豬龍領銜一線古玉盛宴
    我們多次說過,中國藝術品市場在2019年仍然處於調整的態勢中,這和整個經濟大環境的優劣不無關係,但古玉稱得上是其中十分堅挺的板塊,尤其是近兩年來一系列高水平的古玉拍賣,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市場熱潮,尤其是高古玉領域,更是熱點不斷,香港佳士得秋拍,【雲中玉筵-重要亞洲私人古玉珍藏】專場上一件良渚玉琮拍出3132萬港元,文化期的古玉開始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重視。
  • 玉見沈華:潛龍勿用話紅山
    陝西韓城梁帶村芮國墓出土的紅山文化玉豬龍 我們華夏文明的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幾千年的文明發展過程中,一直都有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沒有出現斷層。紅山文化中的玉豬龍 赤峰地區徵集 在紅山文化的考古遺址中,我們還發現了用豬首和石子堆砌成的龍形殉葬坑,在上面這個豬首的玉玦上,身材纖細的「C」型蜷躬,我曾形容它是一個在母體中發育剛開始的胚胎
  • 月兒灣發現玉豬龍,系原始社會部落的龍崇拜
    月兒灣出土的玉豬龍目前在中國,我所了解的玉豬龍發現有淮河下遊凌家灘遺址,出土了一件玉豬龍(它的文化年代是公元前4000至5300年)。另外在內蒙古紅山地區考古發現玉豬龍,形狀為C字(文化年代是公元前4000至3000年)。在息縣月兒灣發現的玉豬龍,有圓形底座,同時有蛇形頭狀物。它們都是龍的崇拜,尚玉已經形成,是部落或部族用來與天地溝通的一種神物。息縣月兒灣人那個時期已經掌握家豬飼養了。長期觀察豬的生長特性,能豐富人類食物的來源,逐步形成對豬的認識升華。人們思考豬從哪裡來?是龍生出來的賜給人類的嗎?
  • 國寶玉豬龍:我們是豬的傳人?
    紅山玉豬龍他更沒想到的是,這一鏟子掘出了考古學上一個重要的區域文化——紅山文化。牛梁河墓葬有兩件玉器就放在墓主人的胸腹部,於是這種形狀的玉器,一般通用的說法就叫「玉豬龍」,就是豬形狀的龍。牛梁河遺址出土玉豬龍這個玉「龍」是紅山文化的特徵之一,然而它是不是龍,卻有不同觀點。有人說是「虎」,有人說是「狼」,看不出形狀的說是「神獸」,有人說是「熊」,也有稱作「玉玦獸」。
  • 最看不懂的博物館館藏「玉豬龍」:豬是如何成為龍的?
    參觀北京、遼寧等歷史博物館時,在關於新石器時期文物的展區內,我們會看到一個很重要的藏品——玉豬龍,它是距今6700~4900年左右的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是遠比夏商更古老的年代。各地出土的紅山文化-玉豬龍對食物的崇拜除了對力量的渴望與崇拜,還有對食物的尊重與崇拜。
  • 玉出紅山,十分震撼!圖文直播紅山古玉,細節分析闡釋鑑定乾貨!
    能在北京看到來自遼寧的紅山古玉,真是莫大的福氣。於是,從走進展廳的那一秒,我便穿越到了五千年前。一進門,便被這件玉豬龍鎮住了。沒想到這麼漂亮,沒尋思這麼大。漂亮的雞骨白,在特定的光線下,格外惹人喜愛。這是中心孔道與周圍受沁的樣子。
  • 破譯24節氣:小雪、北鬥星與玉豬龍崇拜
    24節氣小雪對應《易經》乾為天卦,物象為龍,對應12地支亥,物象為豬。 乾卦是《周易》第一卦,而豬是12地支的最後一支,一頭一尾。 這樣北鬥星、龍和豬三種天上地下的天象和物種就發生了強關係,紅山文化玉豬龍很可能有這種自然崇拜的因素。
  • 現實版「尋龍訣」,紅山文化出土「龍胎」,中華龍或許起源於豬
    某日,天降二龍,一雌一雄,為小人劉累所得,仿效豢龍氏養龍。帝扃大喜,還賜名劉累為御龍氏,並冊封土地。誰料,雌龍被劉累養死了,他索性將雌龍做成食物獻給帝扃。帝扃吃完後,覺得十分好吃,又派人去討要,最終導致雄龍逃竄,不再現身。近年來,網友們也紛紛議論,既然十二生肖中有十一種動物,是我們日常可見的,那為何龍就是傳說呢?
  • 紅山文化古玉,我心中摯愛,學會鑑定新老,是收藏的基本功!
    一直喜歡紅山,大概跟我五行喜火、土有關吧,「紅」為火,「山」為土。「赤」為火,「峰」為土。紅山文化,十二年來一直縈繞我心,但它距離山東太遠了,確實難以時刻感受到紅山的沐浴。山東龍山文化遺址豐富,然而玉器出土一般,黑陶最出名。於是,我便對遠方的紅山文化,著迷起來。
  • 這玉豬龍雕刻,竟也有軟萌的一面!
    玉豬龍玉豬龍是我國古代對發現於紅山等地的一種玉器的稱呼,又名玉獸玦,被認為是龍的最早雛形。玉豬龍的玉器出現可以追溯幾千年前,有著深厚的而文化底蘊,雖然由於其外形特殊、考古界對於該玉器定義為豬還是龍爭議頗多,但至今,玉豬龍玉器還是一個很重要的雕刻題材。玉豬龍的形象來源眾說紛紜,有種說法是其源於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萬物的圖騰崇拜,特點鮮明,有著一雙超現實的大眼,圓潤的眼珠在整個玉豬龍形象裡非常的亮眼。
  • 一隻小小的紅山玉豬龍276萬:安徽龍裔秋拍古玉成交價來了
    39  紅山    玉玦65  清代    白玉團龍鈕雙龍首活環耳鼎式爐101  西漢    白玉出脊雙龍首璜一對110  春秋    白玉獸面龍紋鞘飾203  紅山    黃玉豬龍
  • 賞玉:紅山玉人「跪」的解析及其他
    不知道其他民族上古藝術品中「跪」的成分有幾許,中國比例不小,尤其是玉器中的跪人是個很醒目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