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尋龍訣」,紅山文化出土「龍胎」,中華龍或許起源於豬

2020-12-21 華夏史普

先秦時期,就有不少文獻中記載了龍的傳說。前有《竹書紀年》載:伏羲氏各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等;後有《史記》記錄帝舜和夏代飼養龍的活動。

據說,夏朝有董父豢龍氏善於養龍,時常泛一葉扁舟,在湖中同蛟龍戲水。然而,夏後世德行衰敗。某日,天降二龍,一雌一雄,為小人劉累所得,仿效豢龍氏養龍。帝扃大喜,還賜名劉累為御龍氏,並冊封土地。誰料,雌龍被劉累養死了,他索性將雌龍做成食物獻給帝扃。帝扃吃完後,覺得十分好吃,又派人去討要,最終導致雄龍逃竄,不再現身。

近年來,網友們也紛紛議論,既然十二生肖中有十一種動物,是我們日常可見的,那為何龍就是傳說呢?或許,在遠古時期,龍也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動物……

紅山文化出土的「龍胎」

1921年,考古學家就發現了紅山文化遺存。紅山文化位於內蒙古中南部至東北西部一帶,距今已有5000至6000年的歷史,是追溯華夏文明起源的一大重要考古學文化

當時,學者們並未將此文化遺存同中華龍聯繫起來。直到1971年,在遼寧省的三星他拉村,意外發掘出一件大型碧玉雕龍。人們這才開始意識到,中華龍的起源或許和紅山文化有關

出土的這件大型碧玉雕龍,距今約7000多年,琢磨精細,周身光潔,完整無缺,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年代較早的龍形象之一,有「天下第一龍」的美名。整體高達26釐米,渾身呈現均勻的碧綠色,體蜷曲呈C字形。龍背有對稱的單孔,龍身則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

其後不久,在敖漢旗古魯板蒿、克什克騰旗好魯庫石板山、阜新胡頭溝等紅山文化遺存中,又陸續發現了數批玉雕龍。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紅山玉豬龍、白玉豬龍等。

專家認為,這些玉龍並非配飾之物,更有可能是作為祭祀禮器或者是宗教圖騰的象徵。這麼說,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華夏先民就已經在進行龍的崇拜了?

中華龍或許起源於豬

要搞清楚這一問題,我們還必須要明白,遠古先民宗教信仰的來源。

當時,紅山先民已經過著比較穩定的農業經濟生活,兼具有畜牧和漁獵。在日常的生產生活當中,能有足夠剩餘的糧食來進行家畜的飼養。然而,即便是比較先進的史前文化,在自然災害面前也不具有強大的抵抗力。先民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出於對這種不可抗的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氏族傳承延續下去的期望,先民們通常會將自然界的物質或者是自己賴以生存的食物,賦予超自然的想像

因此,當我們仔細觀察多件紅山玉龍之後,不難發現一個共同特點,它們的頭部都具有豬的特徵。就C形玉龍而言,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稜形,有鬣,仿佛一隻正在吃食的豬。又如玉豬龍,整體形象更具備有豬胚胎的特質,通體呈牙白色,肥首大耳,吻部平齊,三角形切口不切透內圓,身體首尾相連,成團狀捲曲,背部對鑽圓孔,面部以陰刻線表現眼圈、皺紋。

聽來奇怪,竟然有豬的身影?其實,在許多紅山文化遺存中,出土有許多豬骨遺骸,僅興隆溝一處遺址就發現有15具豬頭。這說明,在紅山先民的生活中,豬的獵殺和蓄養已經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是他們必不可少的食物。他們期望豬神能夠庇佑子孫後代的生活,便將豬的形象神化,並做成玉禮器進行崇拜。

當然,也有別的說法,比如「熊說」。有的專家稱,紅山玉龍應當是先民根據熊而得來的超自然想像。根據地緣因素來考慮,紅山文化包括了東北地區和內蒙古,兩地都有熊崇拜的歷史和風俗,鄂溫克族薩滿教的圖騰就是熊。在薩滿教的精神文化中,強大的森林動物能夠庇佑自己的族群,因而多用熊來作為祭祀的犧牲。更有許多關於熊崇拜的傳說,譬如一獵人射殺一隻熊後,發現居然是自己失蹤多年的妻子,以證明熊可作為人的化身。

總而言之,原始先民的宗教圖騰大多是來自於某種自然界客觀存在的動植物,而原始藝術則出於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模仿和超越。如今,考古學家已然通過一系列考古實踐,不斷地尋找到了中華龍起源的蹤跡。紅山文化出土的這批文物,也將為此提供線索

相關焦點

  • 紅山文化典型器——玉豬龍
    ▲遼寧博物館 紅山文化玉豬龍▲遼寧博物館 紅山文化玉豬龍▲陝西韓城梁帶村芮國墓出土 紅山文化玉豬龍>▲1996年瀚海拍賣 現收藏於首都博物館 紅山文化玉豬龍▲牛河梁地區徵集 紅山文化玉豬龍▲牛河梁出土 紅山文化玉豬龍▲牛河梁出土
  • 「紅山文化第一人」郭大順:玉豬龍應該改稱玉熊龍
    玉豬龍——遼寧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1984年,在遼寧省凌源縣和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考古人員發現了一處距今5000年的紅山文化墓葬,而在墓主人的胸部,擺放著兩件精美玉器,這種形狀的玉器,被後人稱為「玉豬龍」,它代表著紅山玉器文化和墓葬文化。而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發現,也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 龍圖騰:考古學視野下中華龍的起源、認同與傳承-光明日報-光明網
    地緣與風物:仰韶時代與龍文化起源    中華龍文化歷史悠久,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學文化中,距今7000~5500年的仰韶文化已開始出現原始的龍紋,如魚龍、蛇龍、豬龍、鱷龍等。這些早期龍形文化遺存的產生,與自然崇拜密切相關。
  • 紅山文化玉豬龍與山海經中神秘生物有關
    紅山文化墓葬中的玉豬龍,既像豬又像龍,考古學家無法從現有物種中辨別出這是何種生物。而玉C型龍比較玉豬龍顯然更加纖細苗條,更像是龍的雛形。玉豬龍和玉C型龍多放置於紅山文化墓葬中死者的胸口部位,雖然不知道是何種動物,但可以肯定它與死亡有關。
  • 「玉出紅山」:你當我不知道,古時候「豬」就是「龍」的意思
    這次展出的展品160多件,其中從田家溝和半拉山墓葬出土的文物是第一次走出遼寧。所謂新石器時代,是指舊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之間的一個歷史階段。這一叫法是相對舊石器時代而言的。考古學家把農業、畜牧業和制陶、紡織等生產的出現作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出現的標誌和基本特徵。
  • 鐵隕石紅山文化玉豬龍罕見藝術瑰寶收藏潛力巨大
    紅山隕石文化藝術品多採用石鐵隕石製作,偶爾可見鐵隕石材質。由於年代久遠,石鐵隕石中各種礦物質風化殆盡,在這些藝術品的表面呈現不規則分布的坑窪。失去石質的部分鐵質開始氧化,局部呈現三氧化二鐵特徵。而鐵隕石藝術品則沒有石鐵隕石的上述問題,表面光潔,完整。包漿厚重,品相極佳。
  • 「玉豬龍」應改名叫「玉熊龍」
    本報記者 朱忠鶴 核心提示 玉豬龍是紅山文化時期一類十分典型的玉器,也是學者和民眾十分關注的玉器。40年前,資深紅山文化研究專家郭大順和同事為玉豬龍定名,時隔幾十年後,隨著研究不斷深入,郭大順提出變更當初的名字,「玉豬龍」應改為「玉熊龍」,也就是說,這類玉器造型的原型並不是豬而是熊。
  • 國寶玉豬龍:我們是豬的傳人?
    紅山玉豬龍他更沒想到的是,這一鏟子掘出了考古學上一個重要的區域文化——紅山文化。牛梁河遺址出土玉豬龍牛梁河遺址出土玉豬龍這個玉「龍」是紅山文化的特徵之一,然而它是不是龍,卻有不同觀點。有人說是「虎」,有人說是「狼」,看不出形狀的說是「神獸」,有人說是「熊」,也有稱作「玉玦獸」。
  • 玉出紅山那裡有「中華第一龍」
    博覽  玉出紅山那裡有「中華第一龍」  早在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晚期,社會形態就已經發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國階段。  -  紅山文化是距今約6500~5000年前,中國東北地區西遼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
  • 月兒灣發現玉豬龍,系原始社會部落的龍崇拜
    月兒灣出土的玉豬龍目前在中國,我所了解的玉豬龍發現有淮河下遊凌家灘遺址,出土了一件玉豬龍(它的文化年代是公元前4000至5300年)。另外在內蒙古紅山地區考古發現玉豬龍,形狀為C字(文化年代是公元前4000至3000年)。在息縣月兒灣發現的玉豬龍,有圓形底座,同時有蛇形頭狀物。它們都是龍的崇拜,尚玉已經形成,是部落或部族用來與天地溝通的一種神物。息縣月兒灣人那個時期已經掌握家豬飼養了。長期觀察豬的生長特性,能豐富人類食物的來源,逐步形成對豬的認識升華。人們思考豬從哪裡來?是龍生出來的賜給人類的嗎?
  • 特殊材料的玉豬龍
    一個真正的研究者,不僅能從考古出土的玉器中研究它們的年代、名稱和它們所隱含的時代信息,更能憑藉自己常年積累的考古學、藝術史、民族史、宗教史和美學的知識辨別出史前文明遺留的非考古出土的器物,從而挽救這些器物的命運,使它們能夠真實地反映它們所帶來的上古文明的信息。這三件玉豬龍就是這樣的非考古出土的上古文明遺留的器物!首先,它們渾身散發出一個強烈的上古信息。
  • 玉見沈華:潛龍勿用話紅山
    不是很具體,但是也說明了每個民族的特點和個性,在這些擬人的動物面前,只有我們這條「龍」是現實生活中看不到實物的,那麼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先把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的一個動物拿過來做圖騰? 是遠古的時候有,現在已經絕跡看不到了?還是我們對「龍」型整合多種禽類的意義大於實際的外表圖形?是我們的文化傳承中出現了偏差?
  • 【大象視界】碩大黃玉紅山玉豬龍領銜一線古玉盛宴
    2019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雲中玉筵」專場紅山文化 玉豬龍  11.8cm成交價:612.5萬港元而佳士得【雲中玉筵-重要亞洲私人古玉珍藏】專場上,一件青玉質、大面積已白化的紅山大體量玉豬龍拍出紅山文化是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文化之一,年代約為公元前3500年,因首先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後牛河梁遺址而得名。紅山文化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遼寧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地區,吉林省西北部也有少量發現。紅山文化玉器代表了5000多年前北方玉器的最高水平。
  • 「玉豬龍」命名爭端背後的思考
    我一個普通的紅山文化玉器民間業餘愛好者,哪敢對郭老先生妄加評論。著名紅山文化、遼金文化研究學者王嘉勳老師也表態,牛河梁遺址尚有很多不明確的地方,郭大順對於牛河梁考古做出的很多結論值得重新探討和商榷。紅山文化玉豬龍改名引發的爭論,正在形成一個紅山文化領域標誌性事件。紅山文化資深學者北京薛老師給我來信,鼓勵我寫一點東西供大家多角度了解紅山,我就勉為其難表達一下我的看法吧。
  • 破譯24節氣:小雪、北鬥星與玉豬龍崇拜
    24節氣小雪對應《易經》乾為天卦,物象為龍,對應12地支亥,物象為豬。 乾卦是《周易》第一卦,而豬是12地支的最後一支,一頭一尾。 這樣北鬥星、龍和豬三種天上地下的天象和物種就發生了強關係,紅山文化玉豬龍很可能有這種自然崇拜的因素。
  • 玉豬龍刷屏背後,了解玉器中的豬形象
    近期的紐約佳士得春拍上,一件紅山文化玉豬龍以190萬美金的高價落槌,加佣金折合人民幣約1600萬,在朋友圈瘋狂刷屏。
  • 紅山文化古玉,我心中摯愛,學會鑑定新老,是收藏的基本功!
    一直喜歡紅山,大概跟我五行喜火、土有關吧,「紅」為火,「山」為土。「赤」為火,「峰」為土。紅山文化,十二年來一直縈繞我心,但它距離山東太遠了,確實難以時刻感受到紅山的沐浴。山東龍山文化遺址豐富,然而玉器出土一般,黑陶最出名。於是,我便對遠方的紅山文化,著迷起來。
  • 飛龍在天——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鳥龍」紋彩陶盆的天文考古學解讀
    中古夏商周的蒼龍七宿靜態表達,由於出現了文字,為了便於書寫,不再添加想像性細節,所以甲骨文、金文的「龍」字是蒼龍七宿之二維分布的簡筆畫,嚴格符合蒼龍七宿的連線。夏商周的平面龍、立體龍也受到「龍」字的影響,嚴格符合蒼龍七宿的連線。5、古人已知中華龍起源於蒼龍七宿中華龍起源於蒼龍七宿,並非現代考古的新發現,而是古代固有的天文知識。
  • 正在熱映電影《尋龍訣》拍攝地原來在內蒙古,美翻了!
    《鬼吹燈之尋龍訣》是於2014年8月10日在一代天驕北方民族影視城正式開機拍攝,黃渤、夏雨、陳坤、舒淇、Angelababy等一線明星來到大草原,大草原給每一位來到這裡的人以驚奇,他們也體驗到了草原文化的魅力和草原人民的熱情
  • 《尋龍訣2》有望年底開拍,原班人馬難聚齊?
    最近,據傳《尋龍訣2》要來了!6月5日,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向外界透露了《尋龍訣2》的拍攝計劃。第一部《尋龍訣》上映於2015年,由烏爾善執導,陳坤、黃渤、舒淇、楊穎、夏雨劉曉慶、顏卓靈等演員主演,這部電影又名《烏爾善版鬼吹燈》、《鬼吹燈之尋龍訣》,該片在當年收穫滿滿,評分達到了